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帘布掀开後,大凹镜狰狞的面目一览无遗!
今天的天气,也爲大凹镜发挥作用提供极佳的条件。
尤勒早就调好了焦距,一些微调後,河面上闪现无数可怕的不停晃动的炽点!
爲了防止火攻,瑞姆达特意在各个战船的船帆和船身抹上了防火涂料,然而,焦点处极高的温度征服了一切抵抗。炽点投到哪里,哪里就冒出青烟,燃起火光!
对塞尔水军来说,这简直是无法抵御的天火!
它不象火把、燃石等有形的燃火物,除了被动地灭火外,别无他法!
炽点打在人身上,立刻就发出凄厉的惨叫声,不幸挨上炽点的士兵,背脊、胸腹被烧成了焦炭!
满河都是这种诡异的仿佛来自地狱般的炽点在游弋晃动,引来火光冲天,惊呼阵阵,惨叫连连!
拉动大凹镜的工匠和士兵自然不可能投射得那麽准确,也有部分炽点落到了疾扑向敌舰的铁甲舰上面。但铁甲舰已经裸露铁身,去处帆、板、桨等一切可燃物,除了对士兵的误伤外,几乎毫无损失。
当铁甲舰队触上敌军主力——高楼舰群时,百艘高楼舰中已经有两成起火或遭受重创了。
分得清敌友的大凹镜继续肆虐,可能误伤本舰的「巨无霸」则改换了武器,它们不再投射巨石,而是投射木质的檑刺。这是一种原始的水雷,呈流线型,各边都具有尖尖的排刺,木质结构又使它们可以漂浮在水上。敌军的木质舰船碰上它们,很快就被粘住。船身扎满檑刺的战船,身材比以前又臃肿了很多,速度更慢,也更加不易操纵。相反,铁甲舰的铁制船身却令它们丝毫不受檑刺的影响。
尤勒和克鲁斯的配合给予了铁甲舰队极大的帮助,两舰队未交就已经令对方水军伤痕累累,一片火光,十几艘高楼舰已经控制不了火势,水们被迫跳船逃生。
有了地面远端打击部队的通力配合,查理自然不甘落後。真正要彻底摧毁这支不可一世的塞尔国无敌舰队,主要还必须靠铁甲舰队的横冲直撞。
数年的练兵训练,蛟龙军团的战士们技术已经非常熟练,踩轮、掌舵、弓箭、投石、仍火把、防护、厮杀等,不同岗位的战士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第一轮冲撞,激起一片木屑的狂潮!
无数木质碎片,伴著风力与水浪,在空中飘舞,在水上翻飞,很多铁甲舰身上都洒上了一层木灰。
凭藉著铁甲舰的超强灵活性,凭藉著舵、踩轮者对方向的准确把握,铁甲舰的撞击决不是莽撞地乱撞。
高楼舰都配备有坚硬的撞角,这可不是铁甲舰想撞的地方。经过灵活地调整角度,转动方向,铁甲舰开始了它们对付高楼舰的拿绝活——侧撞斜擦。这是蛟龙军团的战士们爲避开对方坚硬的撞角,也避免嵌入高楼舰很难沈没的舰身而被迫导致接舷登舟战,特地训练出来的一种精确的水上擦撞战术。
铁甲舰以极快的速度,擦著高楼舰的侧方船身撞去,既给高楼舰以不轻的损伤,又将它们这一侧的桨橹完全切断撞碎。
这也是一种技术难度颇高的撞击战术,久经训练的蛟龙军团战士们绝大多数都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实战考验。第一排撞击队的十五艘铁甲舰,只有两艘动作完成得不标准,船身嵌入了高楼舰的舰身而无法摆脱,被迫进行接舷登船战。一些後续舰只正赶去援助它们。其他的十三艘舰只都巧妙地摆脱了对方纠缠,开始向下一批高楼舰重施故伎。
擦伤当然比切伤要轻很多,但这种战术的真正目的不是对高楼舰实施伤害,而是令它们失去行动能力。靠摇动桨橹行动和转向的高楼舰,失去了桨橹後,顿时变成了一个不会游泳的大狗熊,绕著河心乱转。这种失去行动能力的庞然大物,立刻成爲大凹镜远端点火,後续铁甲舰和其他舰只发箭、投石、扔火的活靶。
这种战术是席尔瓦和查理爲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蛟龙军团铁甲舰队在装备上的特点和优势而设计的。铁甲舰钢硬至强的舰身,使得它们敢於作出这样的危险动作,敢於在水上翩翩起舞,玩出各种花活。拍杆、桨橹甚至撞角都损害不了它们的铮铮铁骨,硬硬钢身,而它们的任何位置与敌船相碰,都会给对方带来相当大的损伤。排立船舷的黑岩城特制大塔盾挡住了箭石的攻击,火把对铁船又没有效果。面对这样的敌人,塞尔舰队真是无计可施。
瑞姆达下的水军也不想这样作战,各高楼舰的船长和水们也拼命摆舵摇桨,试图阻止对方的这种阴毒的攻击方法。不过,身躯本来就庞大,又带上了无数檑刺,加上大凹镜这种恐怖的远端武器的骚扰分心,它们是心有馀而力不足。就像一个大腹便便、步履蹒跚的巨汉,与一个敏捷灵活,身轻如燕的年轻小夥比赛拳击,虽然身高体壮,却怎麽样也赶不上人家轻快的舞步,反而频频挨打,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之力。
在战争中,战士们成长得最快。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蛟龙军团的战士们很快就对这种战斗方式得心应起来。
艘艘铁甲舰如同只只狡猾的小鲨鱼,在高楼舰的鲸群中极其灵活地穿梭游动,瞄准会就照著它们的软肋腹部狠咬一口。三擦两撞,可怜的高楼舰就失去了行动能力,如同一个醉汉般在水面上晃悠。
尤勒和克鲁斯指挥大凹镜和「巨无霸」继续进行远端攻击,檑刺仍雨点般地落在战船上、河面上,带来天火的炽点继续在河面上扫射,将火神送往每一片帆,每一根木头上。塞尔人已经被吓得灵魂出窍,见到这种无孔不入的炽点,就象躲避瘟疫一样躲开。
立在旗舰上指挥战斗的瑞姆达,气得七窍生烟,心火乱窜!
这样的一场水战,不仅他始料未及,而且无法想象,与自己的构想完全相反!
但这就是战争。
诚如同时代著名军事家,西大陆战神卢其阿诺所言,打仗就象两个大汉角力,不是谁的力量更大就肯定能赢得胜利,而是取决於谁更懂得如何最高效率、最大效果地使用自己的力量。
开战之前,谁又能想到,实力多出对数倍的庞大无比的塞尔舰队,现在却被蛟龙军团揍得鼻青脸肿,甚至有一败涂地的趋势!
沿河两岸刚才示威般呐喊,水战开始时一直爲水上友军敲锣打鼓,狂呼助威的反虎同盟陆军,如今变成了几十万个哑巴。不少士兵和将军都长大著嘴巴,无法合拢,错愕的表情凝固至定型。相反,刚才一直沈寂无声的巨木堡,城头上红虎军团、巨虎军团的将士们欢声雷动,鼓乐齐鸣,爲水军战友们的出色表演欢呼喝采!
想必红发独裁官心里也在後悔。他也是第一次指挥这样大规模的水战,尽管做好了一切准备,但联军的强大仍叫他有些信心不足。要早知道查理会打得如此漂亮,如此顺利,如此痛快淋漓,他估计会把全城人都叫来南城墙观战。
此时可怜的瑞姆达,已经无暇顾及在友军面前丢尽脸面一事了。
蛟龙军团的铁甲舰队如入无人之境,累斯顿河宽阔的河面被它们这群蛮横的小鲨鱼搅得象沸水一样翻腾滚动,到处火光四起,烟雾漫天,中间夹杂著无数炽点象发疹一样地左现右闪。
开战前,每一艘高楼舰都恍如一座坚不可摧水上堡垒,上百艘高楼舰组成的战船集群看上去似乎可以摧毁任何胆敢与它们对抗的水上力量。如今它们已经十去其九,包括瑞姆达旗舰「凯旋号」在内的幸存舰只,面临的是如何逃命的问题了。
累斯顿河水战打到这个时候,约莫有七十艘铁甲舰继续向塞尔国庞大舰队的纵深处发起猛烈冲击。高楼舰後面那些没有水密舱的战船,体积又与铁甲舰相仿,体积、重量、兵力、抗沈性等方面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面对体积是自己几倍的鲸鱼,鲨鱼必须一口一口地小心嘶咬,斜撞侧击,分而食之。可面对同型号的鱼儿,它们可就毫无顾忌了。铁甲舰充分发挥自己在强攻硬碰方面的恐怖威力,塞尔舰队的战船被一艘艘,一排排地撞裂、撞翻、撞沈!
轰隆的船体碎裂声、遇难士兵们的呼救声,在累斯顿河上响成一片!
水面上人头济济,到处都是落水者,象无数逃命的蝌蚪在河水里游动。
水上的舰只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在人群中碾出一条喋血的通路!
蛟龙军团的非铁甲类辅助战船此时开始发威了,它们横冲直撞,箭石如雨,将这些异国客人当作可口的美食祭献给本地河神。无数带血的小水泡咕咕地在河面上滚动,沸腾的累斯顿河仿佛正在煮食一大锅人肉盛宴!
除七十馀艘铁甲舰继续向前进行摧枯拉朽般的冲击外,剩下的约莫三十艘铁甲舰在查理的带领下,开始以三对一的优势围攻剩馀的十来艘幸存的高楼舰。这里头就包括瑞姆达的旗舰「凯旋号」。
「凯旋号」上都是多年跟随瑞姆达南北征战的老战士,水上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他们待在军舰上的时间恐怕比查理下那些小字辈们的年龄还要大。
虽然「凯旋号」所有的船帆都被尤勒的原始光学武器烧掉,但火苗一出现就被老练的士兵们扑灭;虽然船上挨了好几下巨石的狠砸,但裂口也被迅速地修补堵好;虽然八个水密舱已经有两个进水,船头、船身、船尾也挂满檑刺,但舵和桨的高超技术,使得「凯旋号」的动作依然敏捷灵活,甚至还利用船上投石的连续准确发射,将一艘铁甲舰击沈!
就在瑞姆达带著「凯旋号」准备继续进行这种悲壮的反击时,查理的旗舰「圣龙号」已经盯上了这位强悍的对,从右侧方向狠撞过来!
第十三集第一章
“轰!”
“圣龙号”拦腰狠狠地撞上了“凯旋号”,两方水军的主将旗舰正式交锋!
查理这一次可不是原先的斜擦侧撞战术,而是对冲式的猛撞。“圣龙号”的钢硬舰首深深地楔进了凯旋号的软肋部。
刚刚调好角度,准备装弹投射的舰上投石,连同十几个猝不及防的塞尔水兵被撞落水中。
不过,大多数“凯旋号”老船员都相当有经验,几个趔趄后,就抓住绳索、栏杆等东西,稳住身形。
“凯旋号”船侧出现一个大裂口,且又有一个水密舱被撞毁,但它仍然有五个水密舱完好无损,可以保持船身不沉。
与此同时,“圣龙号”的舰首也被对方的船侧裂隙夹紧,不能抽身回退,接下来残酷的接舷肉搏已经无可避免了。
体积仅为高楼舰三分之一的铁甲舰,所载甲士也同此比例。高楼舰一般装载六百名战士,而铁甲舰的标准载兵量为二百人。一般而言,由于兵力的不足,铁甲舰应该避免这种不利的交锋。不过,变化多端的战场从来不承认绝对化、教条化的东西,惟有随应变才是取胜的不变法则。
查理之所以敢于接舷对战,除了受美芙洛娃之托要生擒瑞姆达,受尤勒之托要缴获一些高楼舰供他仔细研究之外,还在于整个战场形势发生了完全的逆转。三十艘铁甲舰对十来艘高楼舰,一艘铁甲舰的兵力对比是一比三,但三艘铁甲舰与一艘高楼舰的兵力就完全扯平了。
果不其然,“圣龙号”刚刚撞完,另一艘铁甲舰又从另一侧撞了上来,刚稳住身形的塞尔水兵们又遭到一个反方向的大冲击。
塞尔老水们的水上功夫令人不得不佩服,这一次尽管落水了二十多人,是第一次挨撞时的两倍,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凭借其个人技巧和能力,双脚能牢牢地钉在甲板上。
“轰!”
又是一声巨响!
累年的训练,让各铁甲舰之间相互的配合十分默契,高度的灵活性又使得它们像游鱼般运转自如。
看到查理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