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户安好-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日里太阳把地上一切都烤的热气腾腾的,到了夜里地上又把热气都散出来,摸着什么都是烫的。王氏把竹床搬出来,让孩子们都躺在上面,大郎则是点了裹有枫树皮的烟耙把蚊子,天牛,蠓子都熏的远远的。
坐在竹床上,感受山间吹来的凉风,带走地面上散发出来的热气。宽广的夜幕上繁星点点,东边儿挂着的一弯弦月只余下薄薄的一片,依旧姣白。
“阿爹,咱家还种罗汉豆不?”丫丫抱着双腿对把竹床让给孩子们自己坐在木桩凳上的阿爹问道。
“种”大郎毫不迟疑的回道,末了见女儿瞪大眼睛看着自己,又笑着说道“书上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咱们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反正地闲着也是闲着,丫丫担心着呐?”
丫丫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其实她什么都不懂,怎么种豆子都不知道。亏得阿爹这么信她,但就是因为她连黄豆绿豆都分不清楚。却又把这豆肥的事情说的这么清楚,大郎才坚定的相信这法子肯定是书上说的,不然丫丫这么一个五谷不分的小丫头怎么知道的。
两人说了几句,在丫丫身边躺着一直处在失落期的六丫突然冒出来一句“阿爹,咱家要种罗汉豆吗?”
“是,咱家要种罗汉豆”大郎点点头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摸摸六丫的脑袋。
“阿爹,那我要吃罗汉豆串”六丫顿时精神了,连忙说道,她可喜欢吃罗汉豆了,可罗汉豆家里很少种。她就吃过几次,还只有一小把。
“什么,要种罗汉豆吗?我要吃兰花豆!”这边的声音大了,躺在那头听五哥儿吹牛说他又干赢了村里的谁谁的八哥儿耳朵尖得厉害,立马爬到这头说道。
“兰花豆?哪里有兰花豆?”吹牛吹到一半的五哥儿听见八哥儿的声音,顿时就停了下来,着急的问道。
“罗汉豆都还没种进地里哩,哪来的兰花豆?”王氏和二丫把屋子里收拾干净了,也出来纳凉。听到五哥儿的话,已经得知大郎准备稻子收割后接着就种罗汉豆的王氏笑道。
五哥儿只感觉自己瞬间从天上的云朵上掉到了大粪坑里,失落的整张脸皱成了包子。顿时三个竹床上的人都呵呵笑了起来,噪的五哥儿提高把八哥儿抓回来,提高嗓门儿非要接着讲他把谁谁给打的落花流水。
大郎把罗汉豆种晒了又发了,见田里的稻子都泛黄了,就赶着把豆种都撒进了地里。又过了四五日秋收就开始了。年年的这时候都是全家齐上阵割谷子,收谷子,捆谷子,挑谷子,晒了再打四沟的地广人稀,家家都有自家的打麦场。挑回来,晒了,用石磙碾了,接连忙了半个月这才弄完。
只是往年这时候可以歇着,今年可不行,地里的黄豆绿豆要炸荚了,也得赶着收回来。
早早的踏着露水,大郎就带着家里的孩子去地里摘豆荚。屋子里二丫又去了地里,祖母在屋子外面的空地上晒干菜。冬日里天寒菜长的少,趁着八月果蔬多,晒干了做干菜吃。
“王阿婆晒干菜哩,我娘也在家里晒!”青玉顺着上坡的路,小跑了过来。
“嗯,青玉是来找丫丫玩儿的吧,丫丫就在屋子里头”老王氏停下手里的动作慈祥的说道。
青玉笑了笑还没说话,屋子里面的丫丫听了就已经高兴的牵着裙角跑出来。露出大大的微笑,一口小白牙。
“青玉姐姐你来了!”
老王氏看了丫丫的模样,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色却是不好,只是还有外人在不好说的。
“去屋子里玩儿吧”丫丫没觉察到什么,欢天喜地的把青玉迎进了屋子。上回青玉过来找她玩儿教她打珞子,又好玩儿打出来的珞子又好看。
把门关上后,青玉在丫丫期待的目光下从袖中掏出个小口袋,沉甸甸的。倒出来一看,是一个个大拇指大小的小石子儿,大约是河边捡的个个上面都很光滑。
“这是什么?”丫丫好奇的问,这些小石子儿虽说都挺漂亮的。可就是用来摆着当装饰品看也太小了啊。
“我就知道你没玩儿过,我玩给你看一看”青玉得意的说道。
接着就双手捧起那袋石子的一半,扬手,手一翻,手背上就落了四五个石子。又将手翻回去,手心里就接住了一颗石子。然后在地上的众多零散的石子中找到了三个簇拥在一起的。手中的石子高高的抛起,趁着这个空挡快速的抓起地上的三颗石子,再接住空中落下的石子。
“诺,现在这里有四个石子,一个是自己赢的,另外三个再来一次”说着又抛出手里的石子,落在手背上的有两个,接住一个。又抓了三个石子。
丫丫看了会儿,大概的明白了规则。就是手背上要落石子儿,手心里抓一个。抛高了在地上再抓三个,就有一个是自己得的。
“来来,我们两个玩,玩一盘需要交五个,若是你赢的个数没有五个就算是欠账了”青玉很快就张罗着两人开始玩儿。
丫丫这时候的手还没养回来,鸡爪子似地。手背上老是一个都留不住。而青玉大约是个中老手的缘故,手背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非常漂亮。接起石子来也特别的方便。
两人一直玩到快到晌午吃饭的时辰。青玉已经赢了十来个,丫丫欠了二十来个。
老王氏和二丫一起把饭做好了,等大郎他们回来吃饭。便也进来屋子里来,让两个玩的疯得丫头歇一歇。顺带着留青玉进来吃饭。
哪知掀开房门上的卷帘,里面的情景让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丫丫蹲坐在地上,身上的浅色衣衫都沾了不少土,还皱皱巴巴的。额间的茸发也都被汗水沾湿而浑然不觉,手上自然是因在地上抓土而脏兮兮的。老王氏不禁反思,自打去年的事情以来自己就一直宠着丫丫,什么都不管,这是太多纵容了?
“丫丫,吃饭了,青玉也留下拉一起吃吧!”老王氏淡淡的说道。
听到老王氏的话,正在一边看着丫丫抓石子的青玉急忙站起来。
“王阿婆,我回去吃,我娘亲还等着我哩”说着就要蹲下来把石子装回去。急的丫丫忙喊“青玉姐姐,别啊,我这盘还没玩完哩,我好不容易要翻本了”
青玉见状只能又把手收回来,念念不舍的说道“那先放在你这里,我明日再来拿”这才出去。
老王氏这时候几乎已经是火冒三丈了,也没有多留青玉吃饭。待青玉才走,便把一脚踩在丫丫还在抓石子的手上。
“呀,疼!”顿时就把丫丫的眼泪给逼了出来,眼泪汪汪的抬头看去,美人祖母铁青的脸色告诉她,事情似乎有些不妙。
“把东西还与人!”老王氏只踩了便转身离去,不再丢一个眼色给丫丫。
美人祖母发火了,据长期观察得出结论,后果很严重。不敢放肆的丫丫委委屈屈的收了石子装好,没胆子再去玩儿了。连带着中午吃饭都是老老实实的,不敢多说话。
午后顶着还有些烈的炎日。大郎王氏带着几个孩子这才回来,豆禾是不能拿回来的,摘豆荚回来就成。大郎后背上的箩筐里满满的都是豆荚,他们是把箩筐装满了这才回来吃午饭的。
第二日一早,大郎他们又照例是下地去,丫丫心不甘情不愿的把石子袋交给二丫让她代为转交给青玉。这才回砖屋里无聊的看着祖母继续在那里做针线活儿。
“你年小,我不教你那些条条规矩。但那小子玩儿的石子你怎去偷玩?袖子挽的高!女子有三处不许人看,一为脚,二为牙,三为手肘!”老王氏气道。
闻言丫丫虽老老实实的点头,但暗地里却是嘀咕了起来:女子难道只有这三处不许人看?那胸,屁股,还有那啥啥隐私部位哩?
“你碎碎的在念叨些什么?”老王氏耳尖的听到丫丫的说些什么,又问。
“啊,没什么,没什么”丫丫忙抬头,做无辜状。
老王氏面色又是一沉,丫丫已经有七岁了,但说到女儿的规矩上却是什么都不懂。单单就是这长辈说话,还在下面说小话的事情就是不对。原打算是等她稍大些再来教一教的,看来是要提前些了。

第四十章 盖新房

家中下地的人虽多,但三亩地可不是块小地方,六人又摘了好几日背了好几箩筐回来这才摘完。
豆子还没打呢,瓢泼的大雨就落了下来。噼里啪啦的打的门前那块场地上灰尘飘的老高,看着大郎,王氏,三丫四哥儿,五哥儿,六丫都累的一天动都不愿意动。老王氏就带着二丫还有丫丫,八哥儿在家里剥豆子。剥出来放到通风处吹吹也不容易上毛。
跟着美人祖母一起在屋子里剥豆子的丫丫才剥了一小篮子。就听见外面儿的娘亲和阿爹在吵吵“娃他爹,这接连一个月都没喘口气儿,你还要去拉犁头,你是不把自己的命当命是不是?”王氏抓着只在家歇了半日,就要提着犁头出门的大郎,劝说道。
“也就三亩地,不费多大功夫”大郎却是不听执意要出去。王氏示意三丫他们过来把大郎拦着不让他出门。
“这九月才下麦,你这么急着犁地作甚?”
“你一个妇人知道什么?”说着就去瞪拽着他的三丫他们。
“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你也是人,又不是铁打的,这一个月来连口气儿都喘一喘,你现在非要去犁地作甚?”王氏被大郎一瞪,眼圈儿就红了。她是知道大郎有多累,以往还有个大哥儿,现在大哥儿也不在家里,活计不多都是大郎做。
这么吵吵着,屋子里的老王氏放下手里的豆荚走到门口。
“大郎要去犁地?”
“嗯,娘”大郎见老王氏也过来了,有些不情愿的应道,他怕老王氏不让他出门去。
“秀儿,你去村长家中,把他家的牛租回来半日,说夜间就送过去”老王氏看看天色,这雨下了一上午了,晌午过后就见小,等牛过来了,估摸着已经可以出门了。
“诶,娘”王氏答应了一声,就出门去了。大郎只好又坐回凳上,继续歇一会儿。
这人拉犁和牛拉犁的区别可大了,家中的十亩水田大郎要拉上一个月。若是用牛,那只要三日就好,而且人也不那么累。但牛可是个大物件,不是每一家都买的起的,就是租借那也不便宜,一日要一百文,整个五沟村也就只有村长家有一头牛。大郎要犁的麦地,不用那么细致,三亩地半日就好。
牛一借回来,大郎立马就提着犁头去了地里。天黑了才回来,老王氏问了得知地已经全都犁好这才放下心来。还是训斥了几句“秀儿那是心疼你,你摆那脸色给谁看?”
“……”大郎低头不说话。
“你这是找到一个可人,把你搁在心头上的媳妇儿,还不知足”
“……”大郎看一眼一旁眼圈儿有些红的王氏。
“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要是垮了这么大一家子靠谁去?我王婆子靠谁去?不知道心疼自己的身子,你当你是铁打的?”
“……”
大郎被训的没说话,还是一旁的王氏又心疼,上来劝一劝这才作罢。
地里的事情总算是差不多了,忙了一个多月的全家人都歇着,哪里都不想去。稻谷一卖家中也有了余钱,收上来的租子也有四吊半的银钱。还有大哥儿的每月的饷银五两也都交回家中。
趁着离冬麦下地还有个把月的时日。大郎数一数银钱,决计要盖房子,这二丫已经要及笄了,大哥儿就是回来了也没有地方睡。家里的娃本来就多,来了客人也没待客的地方。建新屋怎么看都是最迫切的事情。
夜里趁着孩子们都在外面纳凉的时候,大郎就找了砖屋里老王氏商量“娘,我打算建新屋”
老王氏闻言搁下了手里的扇子
“建新屋?有余钱的话不若买地吧,这儿不安全,建了新屋若是蛮子过来了也是一把火的事儿”
大郎恭恭敬敬的听了然后压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