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新明朝-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至月上柳梢头,数里河道两旁屋舍华灯亮起,参差两列,水光相映,轻舟小船徜徉其间。李佑醉醺醺手扶栏杆,确定了张三等在下面候着,高呼道:“风景何堪人去后,月色且容我乘风!”
    也不知是这栏杆年久失修还是什么原因,外面人只见李佑一头栽入水里。
    楼下张三等人望之,个个奋勇跳水救人。
    却见此时有一艘画舫忽然杀到,船上有***喝:“李推官落水了,书迷们还喜欢看:!”登时跳下船夫数人,比岸上张三等人更便利,竟然抢在前头将李佑救到舫中去。
    张三浮在水中瞠目结舌,这是从哪冒出来抢生意的?他怎知是自家老爷?
    店家掌柜立于柜台,手握纹银笑而不语。他只是派人去名妓陆琦玉处报信曰:“那个李推官独自在我店中买醉,状甚忧郁愁闷,旁边少人遣怀。天赐良机,走过路过不可错过。”如此便得了十两银子打赏。
    画舫来的倒也巧,正赶上李佑落水。
    话说这时代苏州府市民脱离了农耕生活,已然不复传统的纯洁质朴之风了。概括起来就是喜流言,好词讼;追风雅,赶时新;产书画,造古董…省略若干字。
    第一条就是喜流言…所以著名诗人李推官独饮大醉,掉到水里,特别还是被同样有名的美人捞回去这点破事传的很快。
    为什么独饮大醉?略略探究,是个人都猜得出,必然是被石参政伤了自尊,真是令人同情哪,石大人有些过分了。
    掉到水里是不慎还是自尽?也很值得研究探索,被上司逼成这样,还是值得同情。
    至于被陆美人救走后发生了什么?这就不用研究了,只须开动想象力即可。
    有匿名好事者,实际姓李名正者,去那河楼上看了墙上“不才蒙苛遇”一句,在旁题写点评曰:一个苛字道尽心酸气,想必其中甚多一言难尽、有苦难言之事,却只能言尽于此。与上司同城为官不易,石大参太苛矣!
    后旁边新增“顶上”字样十数。
    坊间传言愈烈,石大人如此排斥李推官不会是因为妒贤嫉能罢?还是为了上任时的丑事打击报复?不管怎样,心胸实在太狭窄了。
    又有致仕居家老大人余公,微感不平,访石参政道:“我江南人杰地灵,才士辈出。有文章称世者,亦有诗词传唱者,俱为一时风流也。仕进别途自有道理,不至生野有遗才之憾,大人何故相煎太急。”
    石参政不为所动道:“胥吏之徒,盘踞本地奸邪者十有***,窜至七品者更罕有。不加抑之,任其嚣凌,何以治一方?”
    说真的,石大人对市井这些流言毫不在意。那李佑明明就是个奸邪小人,王知府狼狈为奸,对此他自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上不负君恩,下不亏社稷,问心无愧得很。
    再说,能决定他升迁去留的绝对不是这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市井百姓,何惧之有?
    有时人记道:“石公海内名臣,素有清望正节,历任黄堂道台,所临处百姓拥戴感恩不可胜数。独在吴郡不为民所喜,怪哉,百思不得其解。”
    说起原因一章半节也道不完,后面还有很多事情陆续发生。
    镜头转至邀月楼,内厅中,李佑捧热茶而坐。
    赵良礼大官人在对面大笑道:“我也不信你怎会羞愤自尽,原来是喝多了脚底打滑。滑的好,滑的妙,一头栽进陆姑娘的床里。”
    “你是前来说笑的么?”
    “别想那院试的事了,找点适合你的消遣,来今年花魁赛会作个主评人如何。我这可是三顾茅庐了,你还敢拒绝?”
    李佑咬牙切齿道:“主评我不作。”未等赵大官人开口又道:“我要当主考官!”
    主考官?这厮被刺激的失心疯了?赵良礼目瞪口呆。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推官也要开科考
    第一百六十四章李推官也要开科考
    离院试还有十数日,苏州府贡院附近的客舍旅店已住进了上千童生,一时满街都是交文友、探消息、寻关节的人物,趁机来做各种生意的也云集于此,算是个热闹地带,书迷们还喜欢看:。
    与贡院隔着两个巷口的一处宅院,今日不知为何放了火爆,引得一批好事者去看,只见门口挂起了“苏州府花榜试院”的牌匾。试院是个什么众人都知道,和贡院差不多的意思,但花试又是什么?
    又有仆役若干,散了印制的传贴,围者人手一份,观之无不叫绝。原来是本地有闲有钱的名流一十二人共襄盛举,效科举故事开科花试,以名妓作考生,考出今年的花界魁首娘子,以及一榜、二榜、三榜名次。
    真是个有趣的妙事,众人无不赞道。
    消息传出去,一夜间轰动了府城,比什么李探花的诗词传的快多了,不愧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还听说样式是仿照科考的,有主考有提调,到时真会有一大群娇滴滴美姿姿的花枝样美人入场考试。
    这么有创意的想法当然是出自受了刺激的李推官,那天他咬牙切齿对赵大官人说要做主考官,便指的是这个意思,其他书友正常看:。
    以赵良礼的性子,怎能不拍手叫绝,评花魁年年重复(跟二十一世纪某晚似的),若要换个方式又没什么主意。如今李探花一出手,果然不凡。或者说,看来李先生这回被石大参气的不轻。
    不过赵大官人也不是没有担忧,对李佑道:“青楼女子,大都以色艺娱人。其中所谓才女,粗通文字者多,熟诵诗书已是为佳。真工词善文者不过寥寥二三个,应考人数太稀少,看起来未免笑话。若都入场,怕又写不出东西来,如何开得科?”
    “山人自有妙计。”李佑胸有成竹道。
    赵良礼疑神疑鬼道:“我总觉得你有阴谋。”
    李佑大笑道:“不信在下那就作罢。”
    赵大官人还是受不住这个好玩游戏的诱惑。他也真是个有人脉的,第二日便依着李佑要求在贡院附近借了处宅院,以此充作试院。用李佑的话说,附近读书人多,办起事热闹。
    这院落后面有个五开间大厅,本是摆席宴饮的用处,简单布置后正可以做考场,几十个席位足够使用了。此外先请了十来个会使木活字的印工,每日印传贴于附近店肆中发放。
    人力物力花销不少,但不是问题。赵大官人登高一呼,便有十来位无聊文人公子一齐凑热闹,宋问古贺慎之等人都跑过来了。
    这些人,无不是风流行当里厮混的班头翘楚,富贵红尘里打滚的豪家子弟,对此事个个兴致高张。再有后来者想加入的,便不收了,真有兴趣明年再说。
    连同赵良礼和李佑,一共是十二个主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随随便便聚了几百两银子和十几个仆役。
    看起来形势大好的样子,但有一点让李佑很担心,这么多凑份子的,固然人多拾柴捧火高,书迷们还喜欢看:。但怎么分工?就算是个游戏,一个小考场或许用不了许多提调官。
    当十二人在试院大堂喝茶议事时,说起分工,贺慎之提议道:“既然不考文章,只以诗词出题,主考官非李老弟莫属。”
    赵良礼赞同道:“是极是极。”
    李佑正要谦虚几句,却见众人齐齐点头,居然没有一个反对的,合力把李佑捧上了主考官这个第一号位置。
    原本担心有人抢位子的李推官十分意外,便对众人的抬举感谢一番。
    咱也才名远播无不信服了,李佑暗暗自得。如此看来分工不难,这些人还是很谦让的。
    接下来要议论提调官安排,屋中气氛陡然紧张莫名。
    “搜检官负有重责,乃内外关防要职,在下不才,敢请缨重任!”一个胖公子拍案道,话虽义正言辞,但神色实在猥琐。
    赵良礼驳道:“你迟了,我已经预定!”
    “没有预定的道理罢?我出了二百两,应该由我先挑选!”另一人不甘示弱。
    一时间大吵特吵你争我夺,众人再也不复刚才时候的温良恭俭让姿态。
    李佑已被安排了考官位子,这时只能在边上旁观。忽然间他顿悟了——搜检官是可以与考生亲密接触进行搜身的!以此类推,点名的、收卷的、巡视的都有机会去接触考生…若考生是美人的话,这这这都是热门职业啊!
    所以只能闭门阅卷、青灯黄纸的主考官没人愿意当,太素了!大家很有默契的推给了似乎不识游戏真趣的李先生,也算人尽其才,其他书友正常看:。
    这是一群真正的享受调戏过程、重在参与乐趣的角色扮演类休闲玩家…李佑心里泪流满面的后悔道。满屋只有他自己一门心思抱着功利念头。
    待吵到天黑,分完职业,设了一堆副职。十二个主事人兼玩家组团打了酒楼副本,随后作鸟兽散。
    这些人怕是做梦也想不到,李佑会将花试办成什么样。
    先是照着拟定名单,派了仆役分头去城内三十多个有名妓家送考票。只要得了考票的,便可以在花试当日来试院点录入场。
    而后派人去张贴榜文,声明只要自认有才但又没领到考票的,可以到试院面试领考票。招考榜文不但在府城贴,还在两日内贴到了全府各县。
    不得不说,这十二个人联名,在青楼行业里简直就是金字招牌,公信力比知府大印还管用的,那些靠名气吃饭的妓家对这前所未有的花试绝对很重视的。毕竟十二名流合伙定出的位次很可能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名声和身价,这就是最切身的利益。
    拿到考票又不会写诗词的怎么办?那也得硬着头皮去参加,这样的行业盛会同行都去了,自己若是不去岂不显得档次品味比别人差了一等。不会写诗词可以想法子卖身舞弊嘛,那十二主事哪个是不吃腥的?
    各县里顶尖的名妓也纷纷动身赶往府城,这倒使得本次花试愈加热闹。对她们来说,难得有一个与府城同行比拼,同时在府城打名声的时机,不去白不去。再说本县有一二百同样侯考的读书人在府城住着,其中不乏有财有势者,也不怕人生地不熟没依靠。
    最后参加花试的人数达到了六十多个,个个都是艳冠一方的青楼豪强,由此可见这年头江南的繁荣娼盛。
    人人关注,事情渐热,然而有李佑在,花试之日前面这段时间,注定不会风平浪静的。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丑闻迭爆
    第一百六十五章丑闻迭爆
    话说李佑主考青楼花试,一时间百花齐行,群芳待选,书迷们还喜欢看:。花考的日期就选在了院试的前两天,四月二十三日。
    消息传入石参政耳中,他只是轻蔑一笑道:“此辈纵情声色犬马寻求慰藉,不足为虑也。”
    石大人为何不乘胜追击,弹劾李推官一个伤风败俗的罪名?一来李佑和这么多本地豪门子弟联手,有些投鼠忌器。
    二来石大人不信李推官毫无准备,什么有教无类,什么彰显教化,什么劝人从善之类的说辞必然是早就准备好的。
    三来最近李推官被舆论同情的厉害,导致石大人已经有点无容人之量的名声了,对此他嘴上不在乎,心里还是介意的。若继续落井下石,用这类民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为罪状整治李推官,未免在百姓嘴中进一步坐实了心胸狭窄的传言。
    却说李佑执意将花考试院设在苏州府贡院周边,所有人都以为李大人赌气用这种方式刷存在感,毕竟周围有成百上千的东游西荡到游手好闲的读书人。
    这日午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