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家女医师 作者:汐还-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若汐将毛笔的一端放入口中,便沉入了水缸,只将笔杆的另一头露了出来,李平看了眼不远处光头的大汉,便也学着若汐的样子,沉下了水缸,只露着笔杆的一头,用来换气。
   水缸下面黑黑的,若汐紧闭着眼睛仔细听着外面的声响,李平却轻轻的睁开了眼睛,在水里有些失重的感觉,好像身上的压力都已经没有,轻松的不行。李平看着眼前这个睿智的女子,如果没有她,今天的自己就会死了吧,如果她自己跑,未必不能跑回县衙,如果不是顾忌自己的安全,或者就不会是这样一个危险的处境,想到这儿,李平伸出手去,抓住了她的手。这个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却两次用性命来保护自己的人,自己又有什么能够报答她。
   元宝街上的行人已经所剩无几,只有几个年纪不小的妇女和几个卖吃食的被大汉打伤不能走动,却又没有死,哭喊着或坐或倒在那里。地面上的尸体大半是孩童的,满地的鲜血,随着周围的火光,映的天色微红。
   一个三角眼的男人从南面跑过来:“杀了么?”
   “杀了不少,却不知是哪个?”胖脸男人回道。
   “你俩看看地上还有没有活着的,其它人跟我走。”三角眼的男人说完便提了东洋刀,向北跑去。
   不多时,若汐便听着外面略静了一静,正想把头伸出去看看,却又听到一个男子的声音:“那里怎么有个凳子?”另一个男子答道:“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是个凳子……”
   没待男子说完,就听得一声闷哼,然后有什么重物重重的落到地上,再没了声响。
   若汐心下犹疑,却还是从水中露出头来。
   元宝街的地上,两个光头男子歪倒在那里,嘴角留着血,似乎已经死去,手里的东洋刀在火光的映衬下的像一弯新月,显然是还没来得及出手。
   若汐转头往北看去,一个黑色的身影飘然而去,如幽灵一般,转眼没了踪影,若汐看着那个黑色的身影,眨了眨眼睛,这才确认不是自己眼花,却又疑惑起来,这个人到底是谁?一直跟着自己,有何企图?刚才这两个光头男子,是不是他杀的?是为了救自己?还是本来就为了杀他们而来?也说不定,是来保护李平的?
   若汐正在发愣,李平已经把头露了出来,看着眼前的景象,李平虽然诧异,却也没有害怕,手里依然紧抓着若汐的手:“若汐姐姐,他们走了。”似乎是理所应当,他们来了,又走了,跟他半点关系没有。
   “嗯,他们走了。”若汐听到这句话,松了口气,才发现,自己竟然在发抖,猛的扶住了李平,又抓住了水缸的边沿,才没有沉下去。“那个人,你认识么?”若汐问完却看到李平疑惑的看着自己:“哪个?”
   一个宏亮的声音响起,仿佛天籁般传入若汐的耳朵:“若……汐……”
   若汐回头,虎子的身影渐渐清晰,从满天的火光中跑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个衣衫破旧的清秀少年。
   “我们在这里……”若汐眼睛里堆满了泪水,好像受了太多的委屈,大声喊着,“虎子哥……我们在这里……”
   ——
   登州城内的某间民房里。
   一个面色苍面的中年男子坐在花厅正中的红色的藤椅上,男子的眼睛紧闭,黑色的头发没有束起,随意的散落在肩头,如果走在街上,定会被人当成落破的书生。男子端起茶几上的黑瓷茶碗,拂了拂水面,抿了一口茶,又轻轻放下。黑色的天目瓷,在烛光的映照下蒙上一层金黄色的光,神秘而又高贵。
   花厅里没有其它人,只在男子的下位上摆着四张空空的红木藤椅子和两张木几,分列在男子的两侧。
   “九哥,他们回来了。”一个少年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不多时,两个一身黑衣的男子走了进来。两人站在下方,尊敬的行了礼,叫了声“九哥”
   待中年男子挥了挥手,才分坐在花厅的右侧的藤椅上,两人的动作一致而整齐,似乎受过什么训练,连端坐的姿势都惊人的相似。
   随着两人的落坐,一个面色清瘦的少年送了茶进来,少年约十二、三岁的年纪,却一脸的桀骜,不似一般的仆人小厮般,少年目不斜视的将茶碗放在两人中间的木几,跟着三人轻轻施了一礼,才退了出去。
   “听说你救了她?”中年男子睁开眼睛,眼神温柔而沉静,似乎在说着情话,让人心神不由跟着平静下来。
   坐在上首的黑衣男子站起身来回话:“是的,杀了两个光头……”
   “的确聪明,我倒想看看,如果那两个光头再近前一步,她会怎么做?”中年男子的语气依然温柔,仿佛说的是春色秋景。
   “九哥,如果那样,恐怕……”站着的黑衣男子歪头想了想,正待说什么,就听被他叫做九哥的男子接了下去。
   “没错,那样你必须现身,嗯,幽灵你做的很好。”九哥说完又挥了挥手,幽灵便坐了下去,端起了黑瓷茶碗。茶碗也是黑色的天目瓷,只是茶碗的外壁上分别有一片白色的叶子。
   九哥的目光转向另一个黑衣男子:“木香还是没有消息么?”看着黑衣男子点了点头,九哥竟然缓缓的叹了口气,温柔的眼神变的忧郁起来。
   

☆、第七十一章 丧事

  正隆七年七月初七晚,有疑似倭寇约六人袭击登州城南,死三十五人,孩童二十五人,衙役五人;重伤一百八十九人,轻伤者不计……
   徐治清正在县衙后院的书房里写奏折,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虽然跟他没有关系,却必须由他来担这个责任。那日,徐治清得了消息,就派雷昌快马去烟山的西大营请杨总兵出兵剿匪,可惜待李总兵带人赶到,贼人已经没了踪影。
   “吱呀”一声门响,澄心推门就走了进来,徐治清忽然就觉得脑仁疼,他用笔使劲戳了戳额头,却听到澄心极不高兴的道:“少爷,您就别戳了,再戳,这钱还是要出的”
   澄心穿着青色布衫,手里拿着一个帐本,开口就跟徐治清算起帐来,徐治清装作认真倾听的样子,思绪已经飘向窗外,这一次死了太多的人,除了雷昌、老李头,县衙的很多人都死在了这次公务上,包括看门的马全和守城门的马通。抚恤金还没有下来,但丧事却是要县衙办的,徐治清先要把这钱垫上。
   县衙的门外,挂着几条白幡,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是为在公事上死去的官差们所挂,一个瘦弱的男孩子站在县衙的门口,头上戴上大大的头盔,远远的看去,好像雨后的蘑菇。
   “二宝,去老李头那儿领一件衙役的衣服,看县衙的门,不用穿这个。”一身白衣的雷昌从外面办差回来,进门的时候看了男孩一眼。
   如今登州的城门是烟山西山大营的李总兵派兵看守,进出城门都查的很严,二宝就被撤了回来,看守县衙的大门。
   “雷大哥,都是我不好,那天应该是我值班,我、我……”二宝脸色晦暗,眼睛红肿。
   从二宝进了县衙当差,马通就一直带着他守城门,虽然总是说他笨,但平时也很是照顾他,乞巧节特意给二宝放了假,自己去巡视,如若不然,死的可能就是二宝了。
   雷昌拍了拍二宝的肩:“这不怪你”雷昌也跟马通一同守过城门,虽然常常仗着自己跟马大人有着一点点的亲戚关系总是欺负雷昌,为人却不坏,偶尔也会仗义一把。
   刚进了县衙,就看到徐治清已经走了出来,雷昌见了礼,便同徐治清一同出了县衙,缓步往城郊走去。
   ————
   登州城郊外,满天飘洒的纸钱随风而落,盖住尚未枯黄的青草,似冬日的大雪,厚厚的将一切掩埋。在这片坟场中,今日又多了几十个坟头,而大半是没有碑的,只有几个大些的坟头上才立了碑,按规矩,只有成年的才可以立碑;十岁以下的孩童,只能有一个孤零零的坟头。
   凌秉正的墓碑也立在这里,只是在他的墓碑旁,又立起一块新的墓碑,墓碑的工艺略显粗糙,显然是匆匆刻就,正面清清楚楚的刻着“董大忠”三个字,墓碑前,放着一应供品,燃着两支香烛,几许纸钱正在火堆里挣扎,转眼便燃成黑丝,散在了风里。
   凌虎和胖丫就跪在墓前,两人都穿着孝服,一身的白色麻布。胖丫正往火堆里添纸钱,而凌虎在一旁无力的安慰着。
   “若汐姑娘呢?”徐治清和雷昌安抚了今日出殡的衙役家属,便来到董大的坟前添了纸钱。
   “我娘下不了床,若汐在家服侍我娘,就没有来。”董大没有儿子,凌虎便充了义子,帮着胖丫办了丧事,宋嫂子受了惊吓,又摔断了腿,如今只能躺在床上。
   胖丫一直哭着,徐治清嘱咐了凌虎好好照顾,便携雷昌离开了坟场“走吧,我们去看看她。”
   一路无话,待到了斜巷的巷口,远远看着凌家小院,挂着白纸糊的灯笼,一只黄色的大狗趴在小院的门前。二狗越长越大,一向被凌虎圈在内院,以防跑出来咬了谁。自从上回被花家雇人上门找事以后,凌虎就把二狗放在了大门口,只是给加了一条铁链,只要是生人靠近都要叫嚷一翻。
   果不奇然,徐治清一靠近,二狗便精神起来,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冲着徐治清就“汪汪”的叫了起来,徐治清没有准备,被吓的退了几步,差点跌倒,幸亏雷昌上前,一把将他扶住。
   徐治清擦了擦额头的汗,一张黑红的脸更加红了,一时竟然不知道如何近前扣门。雷昌挠了挠头,扯着嗓子喊起来:“若汐姑娘,徐大人……”一句话还说完,只听得二狗又狂吠起来,打断了雷昌的喊话:“汪、汪、汪,汪汪……”
   雷昌叹了口气,跟徐治清正商量,就听院门“吱呀”一声,若汐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裙,配着一件素雅的宝蓝纹锦比甲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若汐姑娘这是要出门?”徐治清抬眼一看,开口问道。
   平时在县衙上工或出门办差,若汐一向穿的都是粗布衣衫,连细布的都极少见到,今日却穿了件锦缎,徐治清立刻就猜到了。若汐抬眼看着徐治清,一脸的肃穆,再无常日的嘻笑,连说话都是淡淡的:“徐大人来了,快请进吧。”
   说着若汐让出一条道,又呵斥了二狗,二狗又趴了下来,躺在屋檐下的阴凉处伸舌头,避着午时的太阳。
   雷昌跟着徐治清的后面,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堂屋,坐在略旧的文房椅上,待若汐上了茶,三人才说上话。
   “没事,已经睡了。”徐治清问起宋嫂子,若汐如此回答着,宋嫂子那日从杨家铺子出来,就去了灯会,没有见到若汐,却见到了董大,董大拼着性命护下了胖丫和宋嫂子,只是宋嫂子还是受了伤。方府和洛府都送来了药品,虽然宋嫂子的伤不轻,但却无性命之忧。
   “徐大人,那些人到底是谁?”贼人虽然已经逃走,但现场还是留下了两名贼人的尸体,已经被衙役带回了县衙。这些人穿着似倭寇,但说的话却听的明白,且专杀孩童,徐治清上报朝廷前,必然要得出一个结论。
   只是,如果说是倭寇滋扰,则徐治清无半点责任,如果不是倭寇,徐治清今年的考绩就只有差了,是要名声,还是要真相,若汐很想知道,这个知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