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门庶女(完结)-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氏叹道:“既然这样,把她父母找来,给他们十两银子就是了。”

    虽然像这样的主人打令打死的不该打赏,但十两银子就能当个贤慧主母这样的生意划算她肯定会做。倒是三爷思信,好歹服侍了这几年,现在死了屁都不放一个,这男人够无情的。

    “是。”吴妈应了一声也就去料理。

    吴妈走了,夫妻两个屋里对坐,思信一时间想不出什么话说。按道理说他们是新婚夫妻,但沈氏样貌普通,思信心里隐隐就有几分失望了,后来看沈氏言谈举止也并不是那种温柔体贴,小鸟依人心里就更是失望。

    现在又这么一番折腾,思信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身为一个庶子他一直在这个家里谨小慎微的活着,只怕做错了什么事惹得长辈生气,像沈氏这样,跟二太太冲突了闹到陈太君跟前,又把翠儿直接打死,看着沈氏红肿的脸,也许是委屈了,但闹成这样他实在很不想看到。

    “爷是怪我今日问翠儿收了钥匙?”沈氏突然间看向思信问。

    “怎么会不应该。”思信吱唔说着,又道:“凡事好声说就是了,何必非要说发卖她呢。”要不是这样翠儿也不会去找二太太闹,也就不会越闹越大了。

    沈氏冷笑,道:“三爷是觉得这房中之事就该有个丫头来管?我这个嫡妻就该让个丫头拿捏着?”

    沈氏的声音并不大,但声音不怒自威,思信额头的汗都要冒出来了,道:“我没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家中之事大小化小才更好。”

    “哼~~”沈氏冷哼一声,她倒是想大小化事,只可惜贪上了那样一个婆婆。

    婆婆这种生物不是你对她好了,她就是对你的好的,过于软弱良善得来的只是加倍的欺负。初嫁之时她也想当个好媳妇,只是二太太没给她这个机会,想拿她当出气桶,不高兴就拉过来打两下骂几句,那二太太就真的选错人了。

    思信看沈氏这样,反而不敢吭声,正尴尬着,屋外却是传来冯氏的声音:“三婶婶在屋里吗?”

    沈氏和思听到是冯氏的声音都连忙起身迎出来,只见冯氏领着纯哥儿正在院子里站着,思信笑着道:“大嫂怎么过来了?”

    冯氏笑着道:“教纯哥儿识字时间久了,就过来看看三婶婶,没想到三叔也在屋里。”

    “大嫂快屋里请。”沈氏说着。

    夫妻两人把冯氏让到屋里,丫头倒上茶,思信就借故出去了,只留她们妯娌在屋里说话。纯哥儿今年五岁,要是说起来他还是长孙,只是他是过继来的,名份是有,但在陈太君和大太太跟前都不讨喜,过继的到底差了一层。

    沈氏让丫头端了果子给纯哥,纯哥儿又向沈氏道谢,沈氏摸摸纯哥儿的头,小孩子有时候过于乖巧了,看着反而让人心疼。

    丫头们领着纯哥儿到院里玩了,冯氏才笑着道:“我过来看看三婶。”对于沈氏她有点同病相怜之感,都是样貌普通,不怎么得丈夫喜欢,只是运气比较好的是,她出身不错,嫁的又是长子,大太太虽然淡淡的,但面子上总是过去的。现在看到沈氏双重受苦,冯氏有种同病相怜之感。

    沈氏有点意外,实在没想到冯氏是关心她的,便道:“让大嫂担心了。”

    冯氏只是笑,道:“我在屋里也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三婶婶,老太太都说今天是你委屈了,那丫头也处置了,三婶婶也就不用放在心上了,以后好好跟三叔叔和和美美过日子。”

    因为一个丫头夫妻翻脸的也不是没有,休妻虽然不会,但就是那么冷着你,不来你屋里来,那谁也没办法。那翠儿既然能管三爷屋里的事那就是极得三爷喜欢的,现在虽然是老太太下的令,但三爷会不会怪沈氏还不好说呢。

    沈氏样貌普通,不管学识再好,再知书达理,只是这一点就是她的致命伤。不能说男人看不到美貌之外的东西,而是当有无数美貌丫头在跟前的时候,想让男人只看女人内在真的很难。

    沈氏只是笑着点点头,她知道冯氏这番话是为她好,只是很事情知道是一回事,忍受又是一回事。

    冯氏叹气又道:“说起来,这屋里的丫头不过是个小猫小狗而己,主人家喜欢也就喜欢了,但是……”

    后半句冯氏没说下去,主要是想到自己,当年韩家大爷在世的时候,屋里也有那么一个丫头,跟着韩家大爷都有好几年了,模样行事那都是一等一的好。只是丫头比翠儿聪明些,这些大规矩不会犯,但平常行事没少给她添烦。韩家大爷又这样那样的护着她,生了无数的闲气反又说她不贤慧。

    再后来韩大爷病世,那时候那丫头怀着孕,按理说她也该盼着能生个儿子出来,这样养在自己膝下好歹也有靠了。但当时她真不是那么想的,韩大爷和那丫头恶心了几年,还要养他们的孩子,卫氏自觉得自己没有如何贤惠。

    也是那丫头没这个命,丧事期间孩子就掉了,后来家里做主过继了纯哥儿。孩子刚满月就抱过来了,生母难产过世,冯氏看着是怎么看怎么喜欢。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比那丫头生的孩子看着顺眼多了。

    等大爷的孝期满了,冯氏就先把那丫头给卖了,顿时有一种世界清静了的感觉。寡妇又怎么样,也不过是多个男人,只是有那个男人,他并不往你屋里来,他跟丫头亲亲热热,天天为了丫头找你闲气,让你看着恶心,那还不如没有。

    细想起来这几年,天天守着纯哥儿,看着他好好长大成人,教他读书识字,凡事不管不问,屋里也不用受气。比之初嫁过来之时那日子实太舒坦多了,守寡是可怜,但守活寡更可怜。

    冯氏心里一番感叹,脸上也显得感概万千,当然这种话她是不能说的,只是道:“女人的命都要看造化的,三婶婶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早早生下孩子才好。”冯氏唯一遣憾的是她没个自己的亲生骨肉,哪怕一个女儿也好。

    “谢谢大嫂教导。”沈氏说着也不由的叹口气。

 辞馆

    晚饭时节思宸己经知道事情始末,就是陈太君再下命令说不准提起,二太太拉着三奶奶那样从自己屋里走到陈太君正房,那么多下人看到,想封住所有人的嘴那是不可能的。像这样的事情,要是她都知道了,相信全家也都传遍了。

    至于事后处理,陈太君如何跟二太太说的不知道,但所有的人都看到的,三奶奶屋里的翠儿,八十板子直接打死。

    “说起来那个翠儿我也是认识的,看着也挺明白的一个人,怎么办起事来如此的糊涂。”初晴说着,其实这事最糊涂的是二太太,只是下人们不好说主子的不是,也就只能议论议论丫头了。

    思宸没说话,她中午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到下午整个故事经过听完之后,思宸可以肯定二太太是中三奶奶的套了。

    思宸不知道翠儿,更不了解沈氏,但她知道二太太。聪明不聪明先不说,但她还没到身为做婆婆却宠妾灭妻,因为一个通房对明媒正娶的儿媳妇又是打又是休的地步,这不是糊涂到一定境界的绝对干不出来。

    二太太明显不到这个境界却干出这样事情,中间应该有沈氏推波助澜。庶出媳妇受婆婆的气那是说都没办法说的,就是陈太君己经如此明理了,对于三太太也就是那么回事。有娘家出身好的嫡出亲儿媳妇在旁边,庶出非亲生的怎么样也得靠后了。

    要是受了一般的气,再委屈也得受着,就是回娘家哭诉,别人说起话来也是媳妇不懂事,哪有媳妇不受婆婆气的。但要是因为通房打骂媳妇,要休弃媳妇,那就是更外一回事,婆婆犯的是大规矩,这是她不守礼法。

    不管道理上还是规矩上,所有的人都会站到沈氏这边,因为二太太的挑战的礼法规矩。而且坏了不止是自己的名声,而是整个韩家的名声。韩家的最高长辈是陈太君,她必须出面压制,陈太君不会狠削二太太的面子,因为二太太到底是沈氏的婆婆,却是直接下令把翠儿打死,中间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思宸觉得陈太君也是能看出这是沈氏的套,只是就是看出来了,也必须得这么做。沈氏占在大道理那方面,陈太君就必须更靠向她,不然以后别人议论起来那就不是韩家的二太太怎么样,而是韩家的老太太怎么样怎么样,然后整个韩家的名声就完蛋了。

    沈氏这一手玩的真漂亮,不过想想二太太,思宸倒是觉得这么做也挺好。三姑娘思芸的婚事仍然没个眉目,听二太太那个意思,好像要鼓着劲找个比徐家二爷条件更好的。当然如此的理想在遇到现实的时候肯定撞个粉碎,二太太肯定一肚子火没地方发,自然就冲着沈氏来了。

    要是沈氏不反击,那以后日子真是不用过了,借着一个通房闹了这么大一场,估计就是二太太也会知道收敛些。要是还不知道收敛,那家里就真要热闹了。

    “好了,别说这些了,崔先生再过几天就要走,把荷包拿出来。”思宸打断初晴和墨雨的话,所谓祸从口出,知道了就好了,说了被人听了去总是不太好。

    初晴知道自家姑娘不喜多言,自然也就把话题打住,只是把荷包找出来。思宸把荷包拿在手里,心里却是一叹,今天下午在崔先生那里说话,就问起她明年要去哪家做馆,崔先生只说等开年了再看,思宸明白崔先生这是没收到邀请。

    崔先生在京中算是最出名的女子老师,只是也不一定每年都能找到地方,就是京城权贵如此多的地方,还是很多家不让女子读书识字。崔先生就是出来坐馆学费也不高,就比如韩家这样的人家请了崔先生有吃有住,也不过一年五十两的费用。

    思宸对于外面物价之类的虽不了解,但也听初晴她们说起过,一年五十两实在不是什么大数目,尤其是在京城。

    把自己的首饰盒子和钱匣子打开,每月二两的月钱虽然都能领到,但是能剩下的实在不多,现在盒子里也不过十来两银子。首饰里头也就几样像样的,要是送了她出门就真没得戴了。思宸不由的叹口气,真是有心也无力了。

    墨雨看出思宸的心思,便劝道:“姑娘也不用为崔先生担心,其实一年五十两就是在京中也不算少了。”

    思宸只能苦笑。

    刚进入腊月崔先生就正式辞馆走了,陈太君在花园里还特意摆了一桌酒,也没让儿媳妇、孙媳妇过来,只把崔先生教过的几个姑娘叫了过来。从三姑娘,五姑娘,六姑娘,,七姑娘,还有八姑娘虽然小,但是陈太君的心甘也抱了过来,依陈太君的意思,等过几年八姑娘到八、九岁的时候还请崔先生过来教导。

    陈太君心情看着也不错,自从徐家退亲之后,己经很少看到陈太君有这么好的心情了,还跟着崔先生一起喝了几杯酒。

    陈太君年龄大了并不能久坐,吃完饭,因兴致高又传了女说书人进来,听一回书也就各自散了。崔先生因就在京中住,大件行李之类的大太太早派人帮着打点送回去,因为离的也不算多远,车子也己经准备好,倒也不用着急回去。

    玉蝶扶着陈太君回屋歇着,陈太君并没有让姑娘们跟着,只让她们也去送送崔先生,师生一场,崔先生一个女人家这些年来也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