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工大唐-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是埋怨之语。脸上全是笑意。仿佛叫化子捡到元宝似的开

陈晚荣忙道:“皇上。臣正在教新加入的弟兄们使用火炮。惊忧圣驾。臣之罪!”

龙武军校场离长安有十来里路程。不过。两百门火炮发威那动静实在是太大了。惊动睿宗很正常。

睿宗摆摆手道:“朕不是怪罪你。朕听你们的动静很大。就赶过来瞧瞧。顺带。也来犒劳一下劳苦功高的炮兵!”

炮兵首战吐蕃。功劳全军第一。已经是唐朝军队的楷模了。睿宗不仅亲自过问起居。还来犒军。那是无上荣耀地事儿。陈晚荣他们大喜过望。齐道:“谢皇上隆恩!”

睿宗还没有下皇辇。又一队人马赶到。是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刚刚和众人见过礼。太平公主又赶到了。

太平公主和睿宗一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晚荣。你们是不是在打炮?整得山摇地动的。长安的百姓不明所以。还以为是雷公下凡了。正议论纷纷呢。”

朝廷有一支英雄的炮兵。长安百姓是知道地。不过。要他们弄明白这是炮兵在打炮。还是有些困难。想象成雷公下凡也很正常。

见过礼后。睿宗也不多说。笑道:“晚荣。朕在皇宫里听到这响动。好象比以前的火炮厉害多了。打给朕看看。”

太平公主忙跟一句:“是呀!我正在歇息。听到惊天动地地响声。就知道是你晚荣搞鬼。这才赶来看个究竟。快打吧!”

李隆基虽然没有说话。也是一般想法。真没想到。炮兵试射火炮。居然把三巨头给引来了。陈晚荣脑海里灵光一闪。异常兴奋的想“有一件事我正愁没有说词。现在好了。得让皇上震惊。然后再来说。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意一定。陈晚荣笑呵呵的道:“皇上。您是知道的。我们投在吐蕃的火炮只有三十五门。数量少。不能正面对抗。只能用作攻坚的利器。现在不一样了。臣手里有两百门火炮。这威力不一般。皇上。在校场里打。看不出威力。臣是想。我们找一个地方好好打一通。”

睿宗迟疑不表态。陈晚荣再下说词:“皇上。现在的火炮比起以前的火炮。射程更远。爆炸的威力更大。校场里没有东西可以检验。臣是想拉到上次试炮地地方去。那里的树木多。在那里打一通。厉不厉害。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睿宗本来就有些心动。一听这话。哪里还有不同意的道理。点头道:“也好!现在就走。马上就走!”

还真是心急的!陈晚荣应一声。命令炮兵收拾。把火炮全部拉出去。陈晚荣有更大的图谋。这威风一定要亮出来。两百门火炮全部拉走。

葛福顺忙着调动龙武军护驾。赶去试炮场清场。

数千炮兵在陈晚荣地指挥下开出了校场。浩浩荡荡的向城南开去。两百门火炮一门接一门的开出来。那是一条长龙。煞是壮观。引得百姓围观。尖叫声响成一片。

来到地头。龙武军早就清好场地了。方圆十里范围内没有百姓。陈晚荣一声令下。两百门火炮一字排开。占地不小。光这场面就壮观多了。睿宗打量一阵。点头赞叹道:“两百年和二十门比起来就是不一样。壮观得多!”

上次试炮。陈晚荣只拉出二十门火炮。另外十五门是后面补的。

太平公主笑道:“五哥。这还用说么?一个人哪能与十个人比呢?”

睿宗呵呵一笑。挺挺胸。道:“晚荣。可以了么?”一副急切模样。

不仅他急。就是太平公主也很急切。李隆基虽没有睿宗那般明显。想尽快一睹的表情显现无遗。

陈晚荣冲哥舒翰点点头。哥舒翰挥动令旗。喝声:“放!”

火炮就发威了。两百颗炮弹划过长空。交织成一张明亮的火网。向着远处的树林罩去。上次试炮。二十门火炮分在两地。每边十门。一齐发威。威力虽大。场面不够壮观。哪里能与这次相比。

睿宗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睁大了。死盯着眼前壮观地一幕。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不比他好。个个瞪大了眼睛。

炮弹落下去。火球闪见。爆炸声惊天动地。响成一片。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睿宗他们在长安城里听到的响声。与现场听到的声响不可同时而语。尽管他们知道这次的动静很大。就是没有想到是如此之大。

过了好一阵。睿宗这才摇摇脑袋。一个劲的惊叹:“真厉害!动静这么大!比打雷还要厉害!”

“五哥。你快看!树木给炸翻了!”太平公主指着前方的树林。

上次试炮。轰了老一阵。才出现沙飞树倒地情景。这次。只一轮火炮下去。很明显的看到不少树木翻倒在地上。凌乱不堪。

“这。这也太厉害了吧?”睿宗兀自有些难以置信。

陈晚荣有所图谋。不去理睬睿宗的反应。手一挥。炮兵再次发炮。一轮接一轮的排炮打过去。只见树木翻倒得越来越多。远远就可以看到翻倒的树木。掀起地新泥。

如此情景。远远超出了三巨头的想象。个个讶然无语。陈晚荣笑道:“皇上。臣手里只有两百门火炮。若是有七八百门。上千门。摆开阵势。对着敌人猛轰。那会更加不得了!”

“那还用说么?”睿宗有些机械的点头。继而就道:“晚荣。你说什么?上千门火炮?对!我们应该造更多的火炮!火炮越多越好!火炮如此威力。多了。就可以不用弩了。”

火炮的威力比弩大得太多。火炮数量足够的话。弩是没必要存在。不过。现在还做不到。弩还是必须的。因为弩比火炮轻便。运输起来方便。在火炮不易到达的地方。弩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睿宗兴奋不已。陈晚荣知道机会来了。笑着引导睿宗的思维:“皇上。以臣想。要是有足够的人的话。我们应该能造出比现在火炮威力更大的武器。”

不是能。是一定!现在用的不过是黑火药。若是条件成熟。把固体炸药造出来。火炮的威力就会提升好几倍。

别的不说。要是有硝酸。把陈晚荣贮存的甘油做成硝化甘油。虽然稳定性不足。很危险。其威力也比黑火药大得太多。

只是。这一切因为唐朝的条件不成熟。现在做不了。

陈晚荣想的是。趁睿宗高兴的时候。大下说辞。要睿宗准许他去国子监挑人。至少把县馆的生员给他一部分。有了这些人。陈晚荣把他们好好培养起来。让他们接受现代科技理论的洗礼。那么现代科技在唐朝就会生根。科技大时代也就不远了。

这事关系极大。陈晚荣不由得有些紧张的打量着睿宗。生怕他不同意。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八六 如此挑人

“真能做出更好的武器?”睿宗有些难以置信。火炮在睿宗心目中的威力已经够大了。居然还有比这威力更大的武器。这事着实有些难以让人相信。不能怪睿宗没见识。

陈晚荣非常肯定的道:“皇上。那是一定的!皇上。您想啊。陌刀最开始不是在战场上用起来有些问题。经过叶大师的改进。不是好用多了么?臣想。火炮也是这个道理。皇上是知道的。数月前我们造出来的火炮。那时的射程和威力比起现在的火炮。就差上一大截。这事儿。总是做着做着就有新的想法。就有更好的东西给做出来!”

一番话说得睿宗不住点头道:“是啊。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越做越好!”

陈晚荣最后道:“我们做不出最好的武器。但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的武器!”

这话立即得到李隆基的赞赏:“说得没错!无论何事。不可能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只要努力。一定能做得更好!陌刀是这样。火炮也是这样!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还是李隆基精明。看穿了陈晚荣的用意。陈晚荣笑道:“太子垂询。臣不敢不直言。臣现在感觉军器的良工不够用。”

“军器监那么多良工。你还不够用?”太平公主有点难以置信。

军器监集中的是唐朝最好的工匠。人人都有一身不俗的本事。而且人数众多。陈晚荣居然说不够用。这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睿宗微微点头。赞同太平公主这话。

陈晚荣回答得非常巧妙:“公主有所不知。军器监的良工固然多。但是。比起我们要做的事情来说。还是不够用。我们现在机床已经做出来了。可以对钢材进行加工。做出更多地好东西。到时。大唐就会发生巨大地变化。”

睿宗插话道:“这朕知道。机床做出来后。朕听说。一时心动。也去看了看。着实好用。是该多造些。”

陈晚荣双手轻击。一副赞成之态道:“皇上此言极是!只是有一样。我们的人手不足。皇上。臣是想从国子监里挑一批人来做这些事。还请皇上允准!”

“学而优则仕”。这是儒家名家。自古以来。读书有成者都去做官了。唐朝的国子监主要是负责给唐朝培养官员的。要是此例一开。唐朝就没有足够的官员。李隆基率先反对道:“父皇。这事不可。万万不行!国子监是朝廷的重地。主要负责为朝廷培养官员。此风一开。朝廷将面临无人做官的境地。”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官员比科学家更重要。因为官员可以管好百姓。不让百姓生乱。这是统治者最看重地事情。李隆基虽然精明过人。仍是不能免俗。

陈晚荣原本以为李隆基肯定赞成他的想法。没想到他居然第一个反对。不由得心头发急道:“皇上。太子。臣是想国子监的生员虽多。并不是每一人都想着做官。朝廷不是在国子监开设了杂学。让生员研究术数么?国子监有个生员叫高渐。他对技艺方面的事情更感兴趣。这点。太子是知道的。”

高渐和李隆基在“敬贤亭”照过面。李隆基轻轻点头。

陈晚荣接着道:“太子。臣要地就是高渐这种人。那些一心想做官的人。臣也不会要。他们没那心思来做这些事。”

李隆基想了想道:“就算父皇让你去挑人。也不见得能挑多少。”

只要睿宗同意了。陈晚荣使出浑身解数。坑蒙拐骗。好歹也要弄些人手过来才成。顺着李隆基的话往下说道:“太子所言极是!若是国子监的生员不愿意来。臣想恳请皇上让臣从县馆的生员里面挑。皇上是知道的。县馆地生员不能进入国子监。要么做幕僚。要么就从军去了。要是他们能到国子监来。比起让他们做幕僚更有用处。”

久久没有说话地太平公主突然道:“晚荣。就算你把他们挑了来。他们对技艺方面的事情一窍不通。派不上用场呀!”

这事。陈晚荣是想透了地。马上就道:“公主。这事臣自有办法。”

“说说你的办法。”睿宗也来了兴趣。

陈晚荣应一声。道:“皇上。在说臣地想法之前。臣想请问皇上一个问题。这问题有些不敬。还请皇上恕罪。”

三巨头的兴趣一下子给提起来了。看着陈晚荣。睿宗点头道:“说吧。朕不会怪罪于你。”

陈晚荣谢一声。问道:“皇上。军器监地刀具可以削铁如泥。可是。军器监花费一百年时间都没有做出来。若是军器监做不出来。皇上觉得可惜么?”

“这还用问么?当然是可惜。很可惜!”睿宗眉头一轩。脱口而答。

这回答在陈晚荣的意料之中。接着往下问道:“不知皇上有没有想过。为何造成这种情况?再请问皇上。华夏历史上失传的技艺很多。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睿宗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思索起来:“战乱不断。致使技艺失传。这刀具也应该是前朝末年。战乱不已。致使这位巧匠死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