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故作姿态的事情不干,自然而然即可。 能做到这一点,煞是不易!
且不谈这忙碌之间的小小插曲。 在纷乱如麻的世事中,1925年的春节依然到来。 不管外面乱成什么样子,不管江浙上海打得多么热闹,暂时还算平静的山东的老百姓继续在这个每年一度的节日中寻找一份欣喜和安宁。
美华集团在国内正式扎根的第一个春节是非常隆重地,除了已经将家里人全部搬到了济南来的工人之外。 绝大部分选择了回乡他们结伴而行亦步亦趋,在少量护卫队、民团以及商团的帮助之下,从腊月初开始逐渐陆续返乡,与后世数十年后那一年一度的民工潮何其的相似。
很少有人带着现钱回家的,因为都知道世道不靖,除了鲁中鲁西南一直到坊子这段还算安全之外,半岛地区和路南、鲁西北的就实在是不好说了。 有火车地还好说一些。 无非是赶上几十里乃至百十里的土路也能到家,但是没有火车地比如说东莱一代的。 那就艰难了。 所以很多人选择的是带了一些吃的用的东西回去,为了自己在外面辛苦一年的收获能够跟家人共同分享,再麻烦也是值得的。
数十万工人地返乡必然会滋生无数的变故,对美华集团觊觎多时了的人绝不在少数,因此这个过程中究竟会有多少人会遭受不测无从预料,大家只能期望他们可以平安一些,顺利一些。
身在济南的陈晓奇跟青岛回来的六哥他们一起去周村过的年。 然后初六就回到济南来投入工作,没办法,时间不等人,那些士兵们都没能回家的呢。 而张宗昌他们不都在打得热火朝天的么?这乱世道,只能凑合着活了。
初九地时候,苗先生打电话通知陈晓奇,说有几个朋友要介绍给他认识认识,顺便聚一聚。 吃个便饭,忙活一年了,大正月里的都消停消停,松快松快。
陈晓奇知道这位大哥向来是不放空炮的,因此上不敢怠慢,置办上几样礼品后就带着周刘恒他们几个一起去了“成德饭店”。
“成德饭店”建成之后。 曾在内部专门辟出来一块地方不对外开放,那是只是苗先生、陈晓奇他们作为内部招待之用的场所。 他们这些人之中,绝大多数是西方留学或者少数赴日留学归来的,很大一部分的生活习惯和商业往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特别是苗先生这些较早出去的人,因此在投资青岛的大酒店时那里就是西式的,而在陈晓奇归来后合作的这个酒宴场所中,自然不会忘记这些。
这是一个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风情的建筑空间,在雕梁画栋的中式建筑的另一侧不朝大街的门户,却是另外一番情景。 同样是哥特式建筑的廊厅立柱。 上面是大理石地各式浮雕。 里面则是雪白地顶棚,边角尽是石膏精制的玫瑰、垂花等等古典、华贵地装饰。 墙壁上布置着错落有致的各种反复雕花框架的油画甚至还有铜器和瓷器的展示。
地板是各种小块的纯色大理石板与彩色瓷砖拼成各种鲜活图案。 大理石来自于济南东部的华山镇。 那个后世全国都数得着的大理石产区被陈氏与济南几家士绅合伙买下,瓷砖来自于临淄的瓷器厂。
天花板垂下水晶吊灯,灯光照的屋子里亮如白昼,各式体形庞大造型典雅的家具多是以南亚的红木、花梨木制成,有部分桌面上以整块的大理石板镶嵌,上面铺着精心编织的镂空桌布。
墙角处,有砖砌的大壁炉熊熊燃烧着,另有一个精致的吧台与高脚椅存在的小小酒吧,里面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琳琅满目的各色美酒,包括烟台的张裕葡萄酒和青岛啤酒。
陈晓奇到的时候,里面热热闹闹的已经来了不少位客人,其中大部分陈晓奇是认识的,都是关系非常不错的商业合作伙伴,这个空间本就不十分大,有十来位客人加上差不多相同数量的穿着燕尾服的侍应生在里面进进出出已经有些满,再多的人便承载不下了。 这里的确只是个开小型私人酒会甚至是商务洽谈的好地方。
今天要见的人不同,陈晓奇换了一身剪裁得体的灰色西装和小牛皮制作的皮鞋,雪白的衬衣打着领带,外面披着黑色驼绒长风衣,加上一顶黑色礼帽,确有些旧上海的怀旧情调。
侍应生拉开厚重的镶玻璃木门,顿时里面的人声和优雅的音乐声扑面而来。 同样是一身西装打扮、手里面端着一杯红酒正跟某个洋鬼子侃侃而谈的苗先生回头看见了他,马上抢先一步过来,一扒拉着他的手就不松开,呵呵笑道:“七弟啊!你总算是来了。 怎么样,这个年过的还不错吧?”
陈晓奇呵呵笑道:“那是相当的不错啊!你不知道六哥家里有多热闹!我是有些日子没过过这么有年味的春节了,别提多高兴了!你们都好吧苗哥?”
苗先生笑道:“都好都好!就是你大嫂老念叨说,这个老七还不赶紧的成家,这么大个人了也不知道着急,还埋怨我们这些兄弟们不帮忙!你说说,这不是冤枉我嘛!呵呵!不说了不说了,来来,我给你引荐几位好朋友。 ”
第七十九章 温莎伯爵
第七十九章 温莎伯爵
ps:继续求票啊!明天爆发啦!
陈晓奇点头答应着,一边冲着那些早来的熟识着点头摆手的打招呼,然后被苗先生拉着来到刚才正在谈话的两个人前。// 这两人一个是约么四十岁的中国人,身材不是很高,但是精神很好,周身上下收拾的一丝不苟,脸上带着金边眼镜,眼神略微有些柔,看起来类似于后世说得“实诚人”,有点不够精明的意思。
另一位则是一名身材高大穿着严谨的西方人,略微卷曲的黑发往后梳着,连鬓胡修建的一根不乱,高鼻梁蓝眼睛,腰板跟插了标枪似的绷直,上身是密排扣的紧身马夹,黑色西装,下身是紧身裤外加高筒皮靴,嘴里叼着个大烟斗,看谁都是冷冰冰居高临下没什么感情的样子,仿佛给你打交道只是完全出于礼节需要的应付,而这应付也是一丝不苟的。
苗先生对陈晓奇道:“这二位朋友都是你以前没有见过的。 这位是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来自英国,曾经在大英帝国驻华总领事馆工作,现在是自由投资人,在印度有着相当不错的产业。 ”
陈晓奇面带笑容捂胸、躬身、姿态优雅的给对方致礼,而后说道:“很高兴见到您尊敬伯爵先生!很难得在这里见到一位真正的英国绅士。 ”
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矜持的微笑着给他回礼,用其非常优雅甚至古板地英格兰腔男中音说道:“很高兴见到你。 天才的发明家先生!您的年轻和您的伟大发明同样令人不可思议!相比之下我们简直是太老了一点!”
想不到这个看起来很死板的英国人还有些幽默感,陈晓奇等呵呵一笑。 苗先生介绍那位中国人道:“这位是余灵化先生。 余先生的家族在美国西部有着很久的历史和影响力,你们之间可以有很大地空间啊!只可惜没有早一些介绍你们认识。 ”
陈晓奇笑道:“现在认识也不晚啊!不过若是能早一点认识余先生的话,兴许我也不用搞得那么辛苦了!呵呵!”两个人相互抱拳行礼。
余灵化好像有些慢一拍似地,也笑着说:“不可以这么说啊!你是少年英才后起之秀,我们这些老家伙可是帮不上你多大的忙啊!倒是你现在风生水起的,有机会多多提携一下这些老哥哥们就感激不尽了!”
大家哈哈一笑。 这时有侍应生过来给陈晓奇宽了大衣,顺便送上一酒来。 陈晓奇选了一杯清澈的香槟,先跟两个人示意一下去跟周围认识的老朋友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兜回来专门与苗先生一起跟这两位新朋友细谈。 陈晓奇已经明白今天的主要议题就是这二位分别有着不同身份和背景的重要人士了。
闲谈之中,苗先生对两个人地身份重新加以介绍,陈晓奇这才知道这一趟来的有多值。 先说这位伯爵大人,全名很长,叫格吕克斯※#8226;弗雷德里克※#8226;恩斯特※#8226;萨克森※#8226;温莎。 乃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皇室旁支,小时侯居然是和乔治五世一起长大!只不过本身是旁系远支,再加他本人除了有点傻大胆式的冒险精神之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乏善可陈毫无建树,因此混到现在除了一个伯爵的贵族封号以及印度的部分产业之外,不太受人重用。 当然这是陈晓奇自己作出来的判断,否则以这么一个显赫出身,怎么也不至于混的在远东当自由投资人。 至少也得是身负要职吧?顺便的陈晓奇还听出来了,这个英国人也曾当过一阵地鸦片贩子。
而余灵化此人的出身也是不凡,其祖上移居美国的时间不比美国建国的历史短,属于第一批在西海岸淘金的华人,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有些盛极而衰的意思了。 不过余本人也是不凡,他毕业于著名地阿姆斯特丹商学院。 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积极参与了城市重建工作,在当地很是受到很大的好评,并且跟现在的美国驻华公使舒尔曼因为家族关系而很熟识。
1917年的时候,因为美国排华风潮越演越烈,加上中国这边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后的动静搞得越来越大,曾经帮助过孙中山的家族长者以为是时候回来做一些布置来规避风险,防止家族事业被美国人一锅端。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余灵化回到国内,通过舒尔曼认识了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
不过令余灵化感到郁闷的是,从他回来到现在已经七八年了,他想要搞得事业在中国仍是举步维艰难以扩展。 他在商学院学到的那些正规的技能在今日的中国环境下完全行不通。 而孙先生地关系好像也不是那么管用,不知道撞了多少次地南墙吃了多少次的亏。 到现在才四十冒头地年纪居然有些要颓唐了感觉。
谈到时局,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很是不满的说:“我简直无法想象,中国居然会混乱到这样的程度,那些无法无天的军阀居然敢用大炮在上海乱轰,完全没有秩序可言!我想应该有人出来制止这种局面的恶化!”
苗先生叹道:“这恐怕不太容易啊!中国历史自来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次长达数百年的大一统政权崩溃之后,总是要混乱上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概莫能例外,方今正是乱象初起,要太平盛世真的需要迁延些时日了。 伯爵先生,您在远东地区也呆了很多年了,对于这种现象早应该习惯了吧?”
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道:“不!一点都不!我承认这样的时局更利于冒险家们攫取巨大地利益,但他不利于长久的贸易和金融投资。 这对我和余而言都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余灵化对此表示同意,他说:“我回来也有些年了,但是很失望的发现这里真的不是做商业的好地方,没有那一个势力是靠得住的,甚至没有那一个组织是说话算数地。 这样的投资环境,怎么不令人心寒?说起来,陈老弟地胆魄不小啊。 居然在这种时候逆流而上,投入巨资在山东经营。 你就不怕有朝一日毁于战火么?”
陈晓奇笑道:“我也是无奈啊,大家都知道现在美国的环境是怎么样的,我的事业在那边已经临近顶峰,不适合过分的冒尖出头,因此上回来奋力一搏也是无奈之举罢了。 不有那么一句老话,叫富贵险中求嘛!如果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