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也没有人敢于站出来指责陈晓奇干的不对,本身这不是一次正常的冲突,这是针对他本人刺杀的报复行为,他作为一个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军阀,有这个资格和实力去那么做。当然,他的这种殃及无辜的做法必然会招致很多人的反感,甚至出现更多针对他的报复刺杀行动也不意外。不过,似乎他本人并不在乎这个!这些年来,这样的事情还少么?

蒋介石答应遣散“蓝衣社”,看起来好像是跟陈晓奇妥协了,下面的人什么想法和反应,他是一清二楚。不过他也是没办法,现在,他和陈晓奇两个人都被架在房顶下不来了,两个人如果配合的不好,很可能国内局势就要大乱!

相交十几年,就算不是知己,两个人的看法其实都已经差不多相同了。蒋介石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中国表面统一是他们国党做得,又有孙中山的大旗挑着,还有英美等国对于正朔的支持,三方面加起来,令他的外部软实力牢牢地压过了陈晓奇一头。不管怎么说,不管中央内部有多少派系纷争,总的来说都还倾向于这个五花八门无比庞杂的国党执政的,如果陈晓奇上来搞多党轮换或者掀翻了摊子,那些人肯定不支持。所以,别看现在他控制着半壁江山,在政治上,还差一点。

蒋介石的劣势也同样明显。。这个念头,要想说话有人听,那就得坚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亿万年不动摇的宗旨,凭着这个理论起家的他,再清楚不过。只可惜,他辛辛苦苦十几年拉起来的中央军,比起陈晓奇不计成本用先进装备堆起来的山东军,相互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若再算上山东境内的完整重工业体系和全部识字的预备役力量,那种强大是令人绝望的。用军事力量去对抗,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蒋介石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政治上的资本和既有的地位、名声的支撑。陈晓奇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对自己下手一统,而从他对陈氏的了解中也知道,陈晓奇自己也不敢那么做。根子,还是出在山东那种经济模式上。

关于这一点,他就算不太懂经。济也大略能看得出来,山东那种经济模式要想往全国推行,除非有美国人的经济实力,再加上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对全国的部署,前提是,有一个不打仗的太平年景。现在,很显然不可能有的。

通过英国朋友和美国高人的指点,蒋介石弄懂了。陈晓奇这么十来年就将一片同样贫瘠穷困的地盘搞得天翻地覆,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单论地方经济的平均水平并不比英美差,能够支撑的起一整套重工业和遍及全国的轻工业、超过五千万享受高福利待遇人口的庞大集团。

说白了,这种经济模式就跟他十年前宣称的那样,。是先要高投入,在极其完善极其复杂的政策法规控制之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激发出数千万人口的消费动力,首先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是通过技术手段和庞大的金融整体向外。辐射扩张,把外围广阔的市场变成自己廉价工业品的倾销地,通过创造市场的方式带动工业发展,如此循环往复,翻着番的拔高,才能在十年间变成富可敌国的庞大集团。

最难得的是,通。过这么一种“没有输家”的稳固上层核心控制体系的游戏手段,陈晓奇可以牢牢的把持着整个势力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等等所有领域,外人想要触碰,除非能够给出比他更多更大更保险的好处。在目前的中国,谁也做不到,放眼全世界,也没有人敢轻易承诺。因为人的自私本性决定了,很少有人能像陈晓奇这样首先拿出自己的身价来启动这个巨大的计划。

遵守游戏规则,是这个体系建立并且长久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偏偏在中国,从达官贵人到平头百姓,大部分习惯于怎么想办法钻空子,避开游戏规则占便宜。这种性格曾被无数人诟病唾弃,想要改变却是难如登天。在亘古以来几千年,儒家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便是通过自觉的“仁”来改变这个自私自利的毛病,结果肯定是失败的。放眼全世界,没有那一个民族是大公无私的,那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昆虫界,比如蜜蜂和蚂蚁。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规则、遵守规则,以“法”的形式来监督人们去遵守执行。这一点,陈晓奇十年来执行的还不错,所以他成功了。蒋介石看的明白,他根本做不到,所以这个模式根本学不来。十年来,去山东取经参观的全国各地财团高官如过江之鲫,回来之后怎么做的?真有人跟陈晓奇似的掏出钱来,立马就揣自己口袋里了。

把山东搞成现在这个样子,陈晓奇前前后后投资的资金高达十亿元,投资在教育上的资金比这个还多!这才是把三千三百万人弄好了的代价!现在他占领了河南河北察哈尔,需要投入几十亿资金才能整合完毕,三五年内根本动弹不得!如果他不能按照山东的模式去对待那些新纳入手中的地盘,那几千万的民众也不会答应!

骑虎难下,这就是陈晓奇的现状。因此,蒋介石根本不担心他来抢自己的位子,那样等于把他自己坐在火山口上,中国多大面积?四亿六千万人,跟他现在那个增加到五千五百万的山东经济圈比起来,大了十倍,难度却高了百倍!陈晓奇要当了一把手,全国各地的势力不扑上来把他所有的好处都抢了才怪!不能一视同仁,怎么当国家元首?

如果陈晓奇牺牲山东的利益去迁就其他地方,山东现有的体系那些人就能把他煎皮拆骨,因此,那个宝座看着光芒万丈,真正坐上去才知道有多么的难受!当世除了他蒋某人,何人可以当之?

据此蒋介石判断,除非逼不得已,陈晓奇绝对不会去碰他这个烂摊子。现在的均衡与平静,实际上是双方都需要的,可发生这类刺激件,却很可能把那些不管不顾的军人和商人给刺激的兴奋起来,那最后的结果,谁也不敢想象!最大的可能,是南北一场大战,南京政府垮台败北,陈晓奇被架在火山口上,疲于奔命的内外搪塞四处堵窟窿扑火头,最后生生拖死在那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体系轰然垮塌,新一轮的内外征伐暴起,日本俄国南下劫掠……但凡清醒的人,都不会冒这样的风险。除非,是那些根本不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心上的野心家们。那些人,国家越乱,他们就越有趁势而起的机会。

这样一来就很有意思了,陈晓奇必须跟他联手控制国家政局稳定,但相互之间该有的利益争夺,谁也不会放松。陈晓奇的着力点将在政治上和名声上一步步前行,蒋某人却要从经济、军事等实际力量上奋起直追。再加上那些夹在中间上下其手推波助澜的势力,热闹!

陈氏已经尾大不掉势大难制,蒋介石也死了硬来的心。联合日俄制衡的主意,有些人不是没有出过,被他一口回绝了。再怎么说,他蒋某人还没堕落到卖国的地步,内部争斗怎么都好说,引入外力拿国土换一时的富贵,却要背上千古的骂名,这笔买卖不划算,做不得!

到底,如何才能改变现在的被动局面呢?不想办法遏制住陈氏在政治上的步步紧逼,早晚都要出大乱子。再一想内部那些人的不团结,汪精卫的上蹿下跳的折腾,蒋介石愁得眉毛都快白了。

凭借大肆报复的杀戮行动,陈晓奇勉强把内部积累起来的这些异动的力量暂时宣泄出去,同时他发布命令,加大对军事部门的整训工作,除了把那些刺头都派去德国交流学习之外,剩下的少壮派们都轮换着去国防大学深造。经过一年的总结整理,对日战争中各种经验教训都形成理论体系,各种新装备、新武器的战略战术也都编成课程,开始对各个阶层的军官轮训,军队内部一方面进行有条不紊的扩军计划,一方面展开新一轮的学习行动,总而言之,就是让这些人没有闲空去想别的。

经济上的事情,陈晓奇并不担心,经过战争之后,财政吃紧,再加上马上到来的新地盘重建计划,所有相关人士都被牵扯进去,这些财团巨头们眼睛都盯着那一块块新地盘的肥肉,也顾不上鼓捣他在政治上的霸图,这才能消停一些。

安顿下这些事情,陈晓奇马上干了一件让许多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他把所有最早建造的第一级标准排水量760吨的八艘“明”级潜艇全部贱卖了!买主不是别人,正是一贯合作良好的德国人。

当他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海军司令沈鸿烈不干了!这个事情简直是给他一记窝心脚么!这么大的事情,陈老板也不说通知一声,说卖就卖,到底还有没有拿海军官兵当回事啊!

他气呼呼的从青岛赶到济南,冲进陈晓奇的办公室就把帽子一摔,一脸不爽的摆开老前辈的架势,大声嚷嚷着:“不干了!这个工作没法干了,老板您爱找谁找谁吧!”

看到他这副样子,陈晓奇笑了。沈鸿烈生气是有道理的,说起来,这件事还真不怨这位老前辈。

沈鸿烈快六十岁的人了,当年本身也是渤海舰队的司令官,虽说后来架不住这边的诱惑跳槽了,成为掌控中国最强大的海军的一把手,那叫一个风光!那叫一个体面!但混来混去,就是觉得差点意思。后来他一琢磨,是战功!海军花钱一点不少,摊子扑棱的也挺大,就是没有一点战功,并且在发生多次侵略战争的时候,他们还远远地躲在了南洋,结果陆军空军大出风头,他们海军的面子上过不去啊!

这个事,可并不是人家海军避战,当初开战的消息传来,海军上下官兵热血奔涌,血书一堆堆的发到了大本营。奈何陈晓奇下死命令,海军不准参战,还派出专人把各大舰长都看的死死的,一点都不准动。到现在,没有战功,见到陆军空军那一帮子趾高气扬的家伙,腰杆子不够硬啊!

从航母入役之后,海军成军也三年了,在南太平洋的广阔海面上晃悠了这么久,各舰种之间的整训磨合已经达到相当的默契,加上新近一次改装后的武器、电子设备更新,沈鸿烈有把握在一次突袭的情况下,将日本放在台湾的舰队一刀斩于马下!

但是,现实情况是明摆着的,陈晓奇绝对不允许海军去挑衅找事。比起日本一百多万吨的强大海军,总数才不到20万吨的北海舰队算个毛啊!打一场痛快淋漓的海战或许可以,但那之后紧跟着的,恐怕就是悲歌慷慨了!不能那么干,海军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形成战斗力也并非朝夕之事,就像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得,中国海军注定是要走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门口堵着日俄英法美五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舰队,要想出头太难太难!

不给打仗也就罢了,实力不足时候不到的道理,大家也都明白,都能理解陈大老板的难处,所以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到好,不但不继续增强实力,倒过头来卖掉潜艇,这是要干嘛,诚心拆散了海军的力量么?这个问题,想不通啊!

陈晓奇亲自为沈鸿烈泡上一杯茶,安安稳稳的坐下来,拉开架势语重心长的说:“沈司令先不要着急,我这么做那是有原因的!不错,咱们海军的力量远远不够强大,还需要极大的增强,但是你要知道一个道理,有时候光看着数量大小,并不能决定舰队的战斗力啊!”

沈鸿烈气哼哼的说:“陈主席,您这话蒙一蒙那帮年轻小子们还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