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晓涵道:“你也许不服气,想报一箭之仇,那么我告诉你,我姓郭名晓涵,苇林堡少堡主,随时候教!”
目光一凝,接道:“场主,这笔赢款,你以贵场名义,捐出去作救济之用。”语毕,拿起自己银票毫不恋栈的走了。
次日一早,当受惠的慈善机构至客栈道谢时,他已按横波姑姑叮嘱,往陕西龙驹去了。
一个月下来,郭晓涵增了不少见识和阅历,身心较之在苇林堡更为成熟,再也没有人当他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
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父仇,脑际常常浮现出文静绝美的圆圆姐姐,和雍容高雅的横波姑姑的影子。
他一直感激那位不知名的黄袍老人,他不但没攫走“大罗佛门贝叶真经”,反而告诉自己如何学习佛门旷古绝学门径。
有时他也会想到古淡霞,那仅是由于她曾给自己解毒丹,而对她的一份感激。
他也很感激红衣少女柳无双,只有一想到憨厚的小牛奔时,内心不禁有些愧意。
这一天他渡过了汉水,雄伟巍峨的西岳华山,已遥遥在望了。
远远看去,只见重峰叠嶂,云山相连,浓郁点点,白雪片片,在艳丽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壮观雄伟,不愧是中原名山。
郭晓涵望着峰岭起伏,绵延无际的山势,内心无限感慨,有兴奋,也有怅然。更有生死未卜的疑虑。
他初来华山,因为地理不熟,便在距山麓不足十里的小镇上住了下来。
他坐在一家小酒楼上,凭窗远眺,望着高耸入云的群峰发呆,他不知道那一座高峰是玉女峰,应该由那个山口进入才顺利。
酒保见郭晓涵丰神俊逸,气宇不凡,虽然面前摆了一壶好酒,但却杯不沾唇。
于是——他走过去含笑问道:“爷,酒已冷了吧,可要小的再去温一温?”
郭晓涵心中不由一动,谦和的一笑,立即摇了摇头,接着一指对面群峰,以游山玩水的口吻说:“请问华山诸峰、以哪一峰最高最秀丽?”
酒保见郭晓涵问的是华山地理,精神不由一振,举手一指绵延山势,如数家珍的说道:“华岳山峰,难分轩轻,正中最高者为莲花峰,东面是仙人峰,落雁峰位居正南,峰上有白帝庙。杨公亭、落雁池、竹仞碑,还有著名的……”
郭晓涵见酒保没有谈及玉女峰、不由剑眉一蹙,立即不解的问:“怎么,华山仅这三峰有名吗?”
酒保立即正色说:“不,多得很,如云台峰、公主峰、朝阳峰、玉女峰……”
郭晓涵星目一亮,立即插嘴说:“玉女峰……”
酒保不等郭晓涵说完,立即滔滔不绝的说:“玉女峰挺拔峻秀,白云悠悠,苍松翠竹,花石泉流,峰势婀娜多姿,恰似屹立半空的窈窕玉女……”
郭晓涵见酒保说的口沫横飞,脸上发红,不禁有些替他难受,于是抢着说:“请你指一指玉女峰是哪个峰顶行吗?”
酒保见问,立即为难的摇了摇头,满面堆笑的说:“爷,非常抱歉,玉女峰被落雁峰挡住了,在此地看不到。”
边说边举目望着直插云霄的落雁峰,伸手一指说。
“爷如果想去玉女峰,可由峡谷口入山,至第七座朝阳峰,直奔落雁峰,就可以看到玉女峰了。”
郭晓涵顺着酒保的手指向前看去,但见浓荫郁郁,自云弥漫,两峰之间,看似相接,其实不知相隔多远。
于是——郭晓涵剑眉一蹙,又问:“你可曾去过玉女峰?”
酒保脸一红,立即摇头堆笑说:“小的凡夫俗子,没有那份高雅志趣,再说由此地到达玉女峰,足足要走两天的山路,山中多虎豹,怪蟒毒蛇啄眼雕,一个不小心,说不定曾把命赔了。”
郭晓涵听酒保说的厉害,不由笑了,略一点头,酒保躬身去了。
这一番谈话,对他受益颇多,照酒保说,普通人两天可达,如果自己施展轻功,明晨起程,午夜申时即可到达。
第十四章 偏向华山行
第二天天将拂晓。www。WenXueMi。coM
郭晓涵已离开了小镇,直奔通向华山南麓的大道。
这时晨空如洗,残月晓星,原野间吹拂着阵阵凉风,散发着清新爽然的气息,令人精神为之一畅。
举目前看,晨雾弥漫,华山诸峰仅能隐约可见。
郭晓涵一阵飞驰,太阳尚未爬起,业已到达华山南麓。
山下劲风较强,气温骤低,大道绕山蜿蜒伸去。
郭晓涵辨别了一下儿酒保所指的朝阳峰,奔上绕山大道,直向山口驰去。
一进入山区,但见云雾缭绕,插天巨木,萝藤纠结。与自己想像的迥然不同。
他认准方向继续前驰,飞纵飘掠,如隼似鹰,一阵飞驰,已越过数道崎岖横岭,渐渐深入群峰之中。
虽然野花奇草遍地,到处异鸟争鸣,但山势奇险,却令人怵目惊心。
于是打开干粮包,胡乱吃了一些东西,继续向前疾奔。
果然不错。
他越过几个峰头悬崖,落雁峰愈来愈近了,因而精神一振,身形骤然加快,酉时不到,便登上了朝阳峰。
立稳身形,游目一看,苍松古柏,翠竹巨树……
远看峰岭如林,云海无边,俯视深涧绝壑,云雾弥漫,不知何处尚传来隆隆的水声。
郭晓涵看得心中高兴,不由大喊了一声!
顿时声震山野,谷峰回应,久久不绝。
郭晓涵高兴极了。
他身处此深山,虽然觉得自己太过渺小,但心神舒畅,令人感到胸襟开阔,于是,情不自禁的昂首一声长啸。
啸声响澈全山,直上云霄,万峰共鸣,声如惊雷,无尽无歇心下一宽,这才有心打量四周的环境。
只见近处一面,有一片茫茫无际的矮树林。
立身处,是一片草地。
柔草丰茂,颜色青翠。
郭晓涵的手摸将上去,只觉得柔软清洁,心头自然地漾过一片喜悦!
远山瀑泉,似是瀑布匹练下泻。
草薰风暖,令人舒畅沉醉。
郭晓涵心醉神驰,哺哺自语;“人间净土……有福的人能在这样的所在修真……”
峰下一片黑暗,七八丈外的景物,已不可见。
郭晓涵停身之处,正是朝阳峰和玉女峰之间的山谷。
只见——谷中奇花争艳,风和气暖,阵阵松涛,潺潺流泉,另有一番景象。
郭晓涵游目一看,附近既无茅舍,也无山洞,“独醒子’咱是不会隐居干此,于是展开轻功,直向深处奔去。
渐渐,松柏密集,翠竹成林,愈前进愈黑暗。
他觉得自己盲人瞎马的乱跑一阵,永远无法找到“独醒子”的居处,因而他想起了黄袍老人对他的叮嘱,决心一试。
于是——飞身纵上一座大石,气纳丹田,朗声高呼道:“晚辈郭晓涵,不远千里而来,专程拜竭‘独醒子’老前辈,如蒙赐见,请即指引路途!”
接着凝神静听,双目望着深处,并未抱有多大希望。
蓦地——前面百丈开外亮光一闪,现出一盏红灯笼,乍看之下,是那么飘渺遥远。
郭晓涵一见,不由吓了一跳,心中又惊又喜,心想:“莫非‘独醒子’果真仍住在谷内?”
郭晓涵望着百丈外的那盏红灯,惊喜中又有些迷惑,何以如此凑巧,声甫落,红灯立刻出现?
刚才万平选曾经说过,他们多年来未见“独醒子”在附近现身过,看来这盏红类笼可能是巧合。
继而一想。
也许是山中猎户人家。
略一思忖。
他决定过去看看,如果有人在此居住,也好向他们探听一下儿“独醒子”的居处。
一念至此,直向百丈外的红灯笼驰去。
一阵飞驰,那盏红灯笼依旧是那么遥远。
他纵身飞上一株大树,凝目一看,那盏红灯笼似乎也在向前疾驰。
心中一动,莫非在引导自己前去见“独醒子”?
于是——郭晓涵气纳丹田,再度朗声问:“前面红灯笼可引导在下前去叩见‘独醒子’老前辈?
果是如此,请将红灯笼左右摆动……。
说话声中。
那盏红灯笼果然徐徐摆动起来。
郭晓涵一看,反而有些踌躇起来,一刹那之间,一种不祥之兆,直上心头。
而他的脑海里。也随之浮现起横波姑姑和圆圆姐姐临别时的优戚面容。
前面黑暗中的那盏红灯笼,仍在不停的左右摇动着、似乎在催他前进。
郭晓涵一想到来此的目的,和父亲的血海深仇,于是一咬牙。飞身又向前追去。
那盏红灯笼的确奇怪,似乎长了眼睛,郭晓涵进,它也进,郭晓涵停,它也停,郭晓涵虽尽展轻功,依然追不上那盏红灯笼。
这时——他追随着那盏红灯笼,围绕着玉女峰飞驰,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另一个深谷内。
郭晓涵心中既有气,又怀疑,不知道那盏经灯笼在弄什么玄虚。
嗡嗡的松涛中,传来隆隆的泻瀑声,同时谷中景色骤变绮丽,与他地方迥然不同。
郭晓涵无心注意这些,星目注定那盏红灯笼继续疾驰……
忽然——数十丈外又现出一盏红灯笼迎了过去。
但是第二盏红灯笼飘动不足两丈,不知道为何突然熄灭了。
郭晓涵非常不解,凝目再看,第一盏红灯笼也不动了。
他猜测前面可能就是“独醒子”的隐居之处了。
因而——他再也不迟疑,一直向红灯笼奔去。
片刻,他渐渐看清楚前面横阻着一道高约百丈的绝壁,那盏红灯笼似乎被一个高大的人影举在手里。
近前一看,竟是一片枯枝无叶的树林,气氛显得异常萧瑟、凄凉,那盏红灯笼,就挂在一株枯树下,仍在不停的随风摇晃。
郭晓涵觉得奇怪,心想:“既然引路,为何不把我带到门口?对了,也许‘独醒子’就隐居在这片枯林里。”
举目前看,枯林深约二三十丈,直达绝壁之前,林内并无茅舍石屋,于是他决定至绝壁前一看究竟。
由于刚才心中突然升起一种不祥之兆,在他举步前进时,特别小心。
走出柏林,距离绝壁尚有数丈,仰脸一看,星目不禁一亮。
只见——右前方的绝壁深陷处,果然有一山洞,一株斜松,恰好挡住洞口,如果不仔细看,的确不易发现。
心中一喜,飞身扑至洞口,定睛一看,只见洞口枯草绿苔,萝藤网结,洞内一片漆黑,似乎根本无人居住。
郭晓涵剑后一皱,他断定像“独醒子”那种武林高人,绝不会住在这样荒凉的山洞里的。
正待离去,蓦见满布绿苔的洞壁上,有一片弯曲纹路,极似字迹。
朗声说罢,一揖到地,洞中回声嗡嗡,久久不绝。
郭晓涵恭立门外,直到回声寂静,仍未见有人回答,断定洞中已经无人,于是急上两步,双掌平贴门上,奋力一推,立即发出一阵沉重的格格声……
两扇高大石门,缓慢开了一道宽缝,一阵奇绝的淡淡幽香,立即由门内扑来。
郭晓涵探首一看,门内竟然是一座长长洞府,深度足有五丈,左右各有一室,两室俱都无门,洞的尽头,仅嵌一颗黄色巨大宝石,毫光十分柔和。
郭晓涵闪身走进门内,发现脚下柔软如绵,低头一看,竟然是厚厚黄毡。
走至两室门口,发现里面各有一个茅草蒲团,果然已无人居住。
在洞尽头的那颗黄色宝石下,放着一条长长矮几,上铺黄绢,直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