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接受治疗,一边道:“夜袭,是一项综合了所有战争艺术的行动。不但对指挥官,还对夜袭的士兵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都很难掌握。更难掌握的是地利。黑夜对于进攻方有利,可对防守方一样有利。黑夜中,进攻的士兵虽然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但却容易在黑夜中迷失。
在我们那个时代,没有电灯,没有探测器,没有夜视仪,没有电网,没有。。。。。。
总之没有一切现代工具,在黑夜里唯一的照明工具就是火把,在这种情况下,要偷袭是很容易的。可你再看看现在。。。。。。”
“现在他们的营地也是一片漆黑,啥都没有!”丰俊争辩道:“我们的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只要我们敢打敢冲,直奔他们地中军大帐而去,定能成功!”
蒙蕴嗤之以鼻:“最关键的问题是,你怎么确定他们地中军大帐在哪里?你说的《三国演义》我也看过,陆逊火烧刘备,事前肯定有了充分的准备,知道从哪里开始点火是最佳。而再看看我们现在,对敌人一无所知,此时盲目进行夜袭简直就是对自己将士的不负责!”
“我站在山岗上看过,他们的中军大帐就在前锋营大帐后十里地位置,只要我们冲到那里,一轮燃烧弹就能烧他们个哭天抢地。”
蒙蕴已经失去了和他继续争论这个无聊问题地兴趣。伤口已经包扎好。蒙蕴裹起衣服。站起身对他道:“傻孩子。敌人不是你练习时地稻草人。等你刚冲到敌军警戒线地时候。他们地统帅肯定已经起身准备转移了………-再说。你能确定你看见地中军大帐就一定是敌方地指挥中枢吗?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每次书中地夜袭里。那些统帅为什么都能跑得掉?
战斗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不是看一两本小说就能打遍天下地。夜袭这件事在今夜是绝对行不通地。不要拿自己兄弟地性命做赌注。敌我不明。敌军数量庞大。我们兵力有限。不能消耗在这种无聊地行动里。
我要去巡视了。你好好想想吧!”
蒙蕴走后。丰俊独自想了又想。始终觉得自己地想法是没错地。
敌军人数已经确定。而且扎营位置就在那里。又不会变动。只要有足够地冲锋力量。一定能让敌人在今夜吃个大亏。军事历史上。以少胜多地战斗比比皆是。在茫茫夜色里。敌人又怎么知道我们有多少人?想当年中华军还是小米加步枪年代地时候。不就是经常在夜间发动攻势。打得多少敌人闻风丧胆。甚至看见夜色降临就惶惶不可终日?!也许。只要一千人。今夜就能大溃二十万敌军。哈哈。那明日我丰俊地威名必定超过陈俊和郭名誉!
不得不说。年轻人都是这种心性。只要自己认定地事情。总会千方百计地为之寻找合适地理由。正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完全没有考虑到敌人也是有思想地。你能想到夜袭。敌军就想不到?
铜川地形平坦,没有山峦勾;,没有森林树木,联军更没有可以燃烧的后勤辎重,仅凭几颗燃烧弹又能引起多大的火?
况且,如今的中华军已经不是太祖当年打天下时的那支能征惯战,从战火硝烟中磨练出来的军队了。一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混进二十万的人堆里肯定就没影了。
最最关键的一点,丰俊没有想到。通讯器如今已经失去了作用。若是通讯器还能用,在夜袭中再不济也能互相联系约定进攻和撤退的步骤,可如今通讯器失效,何时进攻何时撤退,这就成了大问题。
如果蒙蕴支持这次夜袭,也许就会告诉他秦军如何在没有现代通讯器的情况下打一场纯正的冷兵器偷袭战。可蒙蕴是深知这些利弊的,他绝对不会支持这次夜袭。
铜川守军加上中华军这些新兵蛋子也就一万人,如果失败,不但把刚刚提起的士气打磨掉,还会让防守力量削弱。对于新兵来说,接连的大胜是提升士气的良药,而大败是致命的伤害。老兵还可以在打了几次败战之后鼓起血勇杀
新兵如果碰上败战,其士气低落之快绝对是无法想象
。。。。。。
秦军的军营安排在山岗背风处。这里适合战马的休息。蒙家骑兵已经睡下,不过他们就睡在离马棚只有三步之遥的地上。接连的战斗蒙家骑兵都是冲在第一线,着实是累了。不过看着他们安稳的睡姿,蒙蕴知道,自己的骑兵们还没有被战事的不利打垮掉信心。
一个骑兵手里还握着一团喂养战马的面饼。这些面饼是蒙家骑兵出征时户部发给的。足够维持战马一个月所需。不过战马吃这种面饼仅能维持不饿而已,要养膘却是不可能。所以蒙蕴发现马棚里的战马掉~掉的很厉害,陕西大秦故地已经不似两千年前那般草长莺飞,要维持战马的体力,光靠面饼是不行的,还需要上好地草料。
唉,可是这种情况,又何来时间与精力去弄这些。。。。。。
“明日把所有上好的草料都搬出来让战马一次性吃个够。”蒙蕴低声对亲兵吩咐了这么一句。
明日就是生死大战,人既然无法存留,那就对马好一些吧。
这也是所有热爱战马地大秦骑兵的想法吧。
等蒙蕴把一个个蒙家骑兵的营地都巡视过一遍,正准备去中华军营地看看时,突然中华军营地一阵骚动。而且骚动越来越大。
中华军在山岗前有一个团的驻军,那是为了防止敌军偷袭的。而且蒙还在山岗上驻扎了一队地骑兵,随时策应。这次的骚动正是从山岗前的那个团方向出现地。
蒙蕴正要赶过去看看发生什么事,就见一队队的中华军士兵像屁股后面有鬼在追一般,蜂拥着朝他们的方向跑了过来。很多中华军士兵刚刚从帐篷里跑出来,还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被裹挟着一起往后跑,而且很多人连武器都丢了,头盔也歪歪斜斜的,就这么犹如溃军一样疯狂地往后涌。
蒙蕴急的眼一下就红,在身边亲兵的帮助找到一个高处站了上去,朝不断从前面退下来的士兵大吼:“站住,都他们的给我站住!”说着摘下了腰间的短弩,冲着跑在最前面地一名士兵射去。
短弩的威力跟重弩比起来差很多,但还是准确击中了那名中华军士兵。一下子将这个士兵没有戴头盔地脑袋贯穿,脑浆喷洒出来,扼住了撤退的浪潮。
“跑什么?跑什么?你们这帮怂货,敌人还没打过来呢,你们就跑,难道你们想拿后背抵挡敌人地战刀吗?”射杀了一名中华军士兵的蒙蕴丝毫没有放下短弩地意思,短弩一次性可以射出三支箭,也可以分段射击,蒙蕴手指紧紧扣着扳机,眼神冷酷地道:“这是战场,逃兵都是就地杀!谁敢再往后走一步,就别怪本将手下无情!”
蒙蕴的亲兵也拿出短弩对着这一片溃兵虎视眈眈。
其实如果这群溃兵要冲过去简直再简单也没有。而且蒙蕴是蒙家骑兵的主将,在身份上是没有资格指挥中华军的,只是秦军的勇武,蒙家骑兵的强悍已经给所有中华军士兵心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隐隐的已经以蒙蕴为主将。所以一时间,他们都被震慑住了。
很多士兵也是跑的莫名其妙,被蒙蕴一拦,也都清醒过来,是啊,自己是士兵啊,是要保家卫国的战士,如果就这么往后跑,那还算什么中华儿女?
“妈的,老子也不想跑的,都是你,拉着我跑什么劲,害的我衣服都不知道被哪个龟儿子给扯掉了。”
“就是就是,跑啥嘛,咦,我的刀呢?”
“我的头盔,哥们,帮我找找我的头盔。。。。。。”
。。。。。。
一时间这些中华军士兵都冷静了下来,开始混乱的寻找各自的武器。
蒙蕴心里松了一口气,可是山岗那边的混乱还在继续。喊杀声和惨叫声时不时隔着山岗传来。
这时,一队骑兵蜂拥着朝这里跑来。而蒙家骑兵营地也听到了动静,所有骑兵火速上马,不过骑兵不同于步兵,他们还要为战马披挂,所以慢了点。等蒙家骑兵整顿好,滚滚马蹄声呼啸而至时,那队从山岗处奔来的骑兵也看见了站在高处的蒙蕴。
隔着老远就听见一名骑兵大喊:“将军,联军,联军攻过来了!”
这一句让正在四处找兵器盔甲的溃兵顿时又是一阵慌乱。不过这种慌乱并不是溃退的前兆,他们虽然脸上都露出了焦急的神色,不过却没有一个人转身逃跑,而是拼命在人堆里找寻自己的装备武器。
蒙蕴一皱眉,朝所有中华军士兵道:“立即寻找四周军衔最高的长官,开始整队!”然后转头对亲兵道:“立即打起战旗,所有蒙家骑兵跟随战旗出击。”拨开人群奔向自己的营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六十一章 赳赳老秦
路上,蒙蕴才了解到情况。
丰俊没有听从自己的劝告,私自调了一个团的士兵去偷袭联军,结果,联军已经在营地安排了哨兵,这群中华军士兵又是新兵蛋子,满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却没有实战经验,很快~军士兵发现。
被发现后的丰俊还想冒险一把,带着人死命往前冲,一边冲还望敌军营地方向扔手雷,可没有料到敌人早有防备,一发发步兵炮弹如下雨一样掉落他们的头上,炸的一个团的中华军四分五裂。而且联军的骑兵很快也冲了过来。
事到如此,丰俊才知道事不可为,忙下令~退。
可是没有通讯器,他的撤退命令只传给了身边几百人。很多中华军士兵不知道丰俊已经下达了撤退命令,都还在挥洒着一腔豪情望前冲。
一名营长还为大队攻击大营创造机会,自愿带着本部人马朝着联军的骑兵队冲去。。。。。。
结果自然是全军覆没。丰带着几百人退回到山岗时已经困顿不已,可没想到联军的骑兵竟然尾随而来,一下子就冲进了中华军的防御阵地。只两个来回就冲垮了山岗前临时搭建的三道栅栏防线。
这队联军骑兵是傍晚时被蒙家骑击败的条顿骑士,他们尾随而来也就是想捡捡便宜,可没想到中华军的阵地一冲就垮。领队斯皮南博格也是个傻子,见到这样派了两名骑兵回去呼叫支援,自己带着本部人马在中华军阵地里来回冲杀。
陡然遭受攻击的中华军士原本就是新兵,作战经验匮乏,而丰俊不在,更是加深了士兵们的恐慌,于是他们一溜风的往后跑。结果掀起了这次撤退大狂潮。
要不是山岗上的蒙家骑见势不妙火速冲下山岗弹压,并且开始与冲进阵地地条顿骑士交锋,这山岗前的一个团就这么被击溃了也不一定。
可即使是这。想在短时间内稳固阵地已经不可能。而闻听中华军阵地被突破地罗文斯德曼和李平都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圣骑士团。皇家骑兵团蜂拥而出。所有步兵也都开始投入进攻。
这场本该等到第二爆发地大战。被一次愚蠢地夜袭彻底引发。
回到指挥营地地蒙蕴听说敌军已经大规模进攻。而山岗前地阵地还在抢夺中。忙命令蒙家骑兵全部投入山岗前地营地进行抢夺。给山岗后已经乱成一团地中华军一点整备地时间。
凌晨一点三十分。圣骑士团率先赶到。加入战团。
十分钟后。条顿骑士团也聚拢赶到。皇家骑兵团也随后而来。
蒙家骑兵寡不敌众。开始有秩序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