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名门公子-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
    关羽大骂道:“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刀下亡魂多了你这个无名鼠辈!”
    关羽纵马舞刀,直取庞德,然而赤兔马终究已经老了,没有当年的速度了,庞德毫不畏惧,同样匹马向关羽冲去,待到两马的速度都达到极限之时,关羽暴起一刀,速度极快!昔日他可就是凭借这样的“一刀流”秒杀诸多名将!
    而在庞德眼中,却觉得这老迈的关羽不过如此罢了,他手疾眼快,也挥刀与关羽硬拼一记,清脆的响声令双方士卒心中一震,此时庞德才觉得这老关羽居然还有这般臂力,而关羽心中亦没有轻视之心,这庞德确实算得上一员猛将!
    两人焦灼的战在一起,你来我往一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呆了,荀顗心中也是震撼无比,原本他还觉得猛将的作用有限,再厉害的猛将也抵不过万军围杀,然而现在他的这个想法却动摇了,这关羽老迈时都这般威武,那年轻时岂不是真正的“万人敌”?
    荀顗见两人旗鼓相当,不分敌手,心中却是害怕庞德有失,他对庞德已经起了惜才之心,于是马上下令鸣金收兵。关平恐父年老,也急鸣金。关羽与庞德两人各自退回寨中。
    庞德略带气喘的对面带忧色的荀顗说道:“人言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方信也。”
    荀顗忧色渐去,面带完美的微笑,正欲答话好好鼓舞一下庞德信心,却闻于禁到来,于禁对庞德道:“闻将军战关羽,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退军避之?”
    庞德想到有荀顗为自己谋划,根本不怕关羽跟他来阴谋,而实打实的战斗,他还真没怕过,于是他奋然道:“魏王命将军为大将,何太弱也?吾来日与关某共决一死,誓不退避!”
    说着说着庞德那身上散发出的气势便让于禁觉得胆寒,于禁虽然用兵有术,但武艺确实稀松平常,他心想反正这庞德带领的本部兵马,折掉的话也没他的责任,于是不敢阻而回。
    正欲离去,于禁看到了一旁沉静的荀顗,他不由疑惑道:“荀散骑何故在此?”
    荀顗故作不懂军事的草包模样,只是笑着说:“我观庞将军与那关羽战得精彩,是以在此。”
    于禁心中暗道这世家子果然就是来混混的,他不由冷哼一声,不屑的离去。
    庞德见荀顗这般模样,不由疑惑道:“荀公子你……”
    荀顗有心拉拢庞德,不由露出亲和的笑容,道:“庞将军不如喊我景倩,今日我见将军勇武,愿与将军结交,如何?”
    庞德听了大喜,他出生卑微,对荀家这样的高门大族一直怀着一种敬仰的态度,如今荀顗折节而交,他脸上那是大大的有面子,于是他荣幸道:“能与景倩这样的公子榜首结交,令明深向往之!”
    荀顗心中暗喜,对于庞德这种心机不深,但却忠义双全,勇武非常的猛将,他是非常愿意结交的,于是他献策道:“将军,我上中下三策可退关羽,你要听否?”
    庞德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他将荀顗请到主帐之中,不由问道:“景倩尽管说,我庞令明就是大老粗一个,让我上阵搏杀、冲锋陷阵还成,但算计什么的就太难了。”
    荀顗轻轻用自己的左手摩挲右手的食指,只是淡淡道:“下策便是如于将军所说,退兵避其锋芒,坚守至南楚起兵攻荆州,关羽首尾不能顾,则必退。”
    见庞德面色不豫,荀顗唇角勾出一个弧度,那绝美的脸上带着一丝胸有成竹的神情,他继续道:“中策便是今夜将军率千余轻骑劫寨!关羽一鼓作气,取胜连连,又与将军大战一场,必心生懈怠,劫寨必能功成,不过缺点便是只能挫敌锐气,难以生擒或是诛杀关羽,关羽必会整兵再战。”
    庞德神色微动,这劫营的计策他觉得十分精妙,但却无法一战定乾坤,他可是拍着胸脯在魏王面前保证要斩杀关羽的,于是他颇为期待道:“那上策呢?”
    ==========
    第一更~~~~~
第八十一章 水淹七军
    荀顗没有急着说出上策,而是在心中暗道,小七,哥哥倒是要和你赌一赌我这个上策能否取关羽性命,若是可以,说明我的谋略还是比你高一筹,若是不能……不,此计定能取关羽性命!
    荀顗一心想取关羽性命,收复荆州,在他看来,魏国根本就不用怕蜀国的报复,一鼓作气灭了蜀国就可以了……
    荀顗脸上带着一抹冷肃之色,淡淡道:“上策便是将军在单挑之中斩杀关羽!关羽为人狂傲,必不甘心与将军战平,此策若是一举功成,而后七军掩杀,荆襄之地可复矣。”
    庞德脸上出现了喜色,他兴奋道:“末将愿用景倩上策!只是,如何才能斩杀关羽?”
    荀顗在庞德耳边言语一番,庞德面露迟疑之色,荀顗意味深长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战场之上以成败论英雄。”
    而另一方面,关羽回寨,对关平道:“庞德刀法娴熟,真吾敌手。”
    关平也知道庞德的厉害,他怕父亲与庞德起了争胜之心,不由建议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忽,恐有负汉中王之托。”
    关羽愠怒道:“吾不杀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绝,再勿多言。”
    次日,关羽上马引兵前进。庞德亦引兵来迎,两军对垒,二将齐出,更不答话,出马交锋。
    斗至五十余合,庞德依计而行,拨回马,拖刀而走。
    关羽从后追赶,见庞德作拖刀状,不由大骂道:“庞贼,欲使拖刀计,吾岂惧汝!”
    然而,庞德只是虚作拖刀势,实则把刀就鞍鞒挂住,偷拽雕弓,搭上箭欲射关羽。
    关羽阵中关平眼快,见庞德拽弓,大叫:“贼将休放冷箭!”
    关羽心中大惊,赶快躲闪,弓弦响处,箭早到来,原本正中面门的一箭却是射中了关羽左臂。
    关羽回马便走,庞德赶紧追杀,只待一刀便可斩杀关羽!
    然而就在此时,于禁忽然鸣金收兵!庞德以为军中有什么变故,只能放了关羽,荀顗一番算计终究成空。
    原来于禁见庞德射中关羽,恐他成了大功,灭了自己的威风,故而鸣金收兵。
    荀顗心中怒火陡生,脸上的表情却愈发沉静,他心中暗叹一声,小七难道早就料到于禁忌惮庞德,所以总是阻止庞德立功?哎,可笑我素爱把握人心,却不想漏算了于禁这个变数。
    庞德回马,见军中毫无变故,他向于禁吼道:“何故鸣金?”好好的一场大功就这样被自己人搞没了,任谁都要发火,何况是庞德这种脾气暴躁的人。
    于禁不露怯色,只是故作睿智道:“魏王有戒,关羽智勇双全,他虽中箭,只恐有诈,故鸣金收兵。”
    庞德被于禁这睿智的模样轻易骗过,他不由收敛怒气,只是可惜道:“若不守军,吾已斩了此人也。”
    于禁只是劝道:“紧行无好步,当缓图之。”
    庞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是懊悔不已。
    庞德回到营帐之中,却见荀顗正在收拾自己的衣物,他不由惊道:“景倩何故如此?”
    荀顗淡淡道:“我料于将军必败,留在此地,却是祸患。”
    庞德劝道:“景倩的上策虽未功成,然而终究伤了关羽,何必言败?”
    荀顗笑了笑,笑声中带着嘲讽,道:“将军真以为那于禁是为了遵守什么魏王戒旨?他是怕将军你拿了首功,连自己的先锋大将都要算计,这厮能胜关羽?早点回家做梦去吧。”
    荀顗发了一通火,却是因为自己又输了荀粲一筹,很是不爽。
    庞德恍然大悟,也怒道:“这老匹夫定是看不起我这降臣!”
    荀顗暗道这庞德还是太单纯了,他收拾好了东西,不由对庞德道:“将军保重,临别之际,景倩再为将军献上一策,此时关羽受伤,只要七军齐出,必能击退关羽,不过我料这迂固的于禁定不会用此策,他还要按照既定计划,移七军至罾口川驻守,此却是危矣,我观这几日秋雨连绵,汉水渐涨,关羽若用水攻,则七军溃矣,庞将军宜当多准备船筏水具,将本部兵马驻扎高处,以防万一。若将军兵败退入樊城,只可坚守,不可弃城,否则终成关羽俘虏。”
    庞德深深记住了荀顗的临别赠言,待到樊城之危解决之后,幸存下来的庞德才惊觉这荀家六郎果有神鬼莫测之机也。
    荀顗离去,庞德向于禁献上荀顗临走前的那一策,于禁恐庞德得了首功,只是用魏王的戒旨推脱,言不能冒进,庞德累欲动兵,于禁只是不允,乃移七军,转过山口,离樊城北十里,于罾口川依山下寨,禁自领兵,截断大路,令庞德屯兵于谷后,使其不能进兵成功。
    庞德思及荀顗赠言,不由自领兵于高处驻扎,并多准备船筏水具,于禁只要庞德不抢首功便好,至于庞德的这番做法,在他看来就是多此一举。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灌禁军,军没,羽获禁,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禁降羽,晚节不保,樊城危在旦夕。
    然先锋大将庞德早有准备,未中水计,率本部精兵退入樊城,与曹仁合兵一处,尽述顗之神算,二人皆唏嘘不已。
    当是时,顗早料此败,退居宛城,安之若素。
    关羽拔襄阳,围樊城,破七军,云长之名,威震天下,操欲迁都以避其锋,然终究未行,一面使南楚出兵,一面遣徐晃救之。
    =========
    第二更~~~求收藏票票~~
第八十二章 收官之时
    樊城周围白浪滔天,水势益甚,城垣渐渐浸塌。男女担土搬砖,填塞不住。曹军众将无不丧胆,慌忙来告曹仁。曹仁道:“今日之危,非力可救。可趁敌军未至,乘舟夜走,虽然失城,尚可全身。”
    正商议,方欲备船出走,满宠谏道:“不可,山水骤至,岂能长存?不旬日即当自退。关羽虽未攻城,已遣别将在郏下,其所以不敢轻进者,虑吾军袭其后也,今若弃城而去,黄河以南非国家之有矣。愿将军固守此城,以为保障。”
    庞德此时也附和道:“满参谋所言极是,昔日荀散骑也曾这般说。”
    满宠暗暗羡慕荀顗这厮真是跑得快,却是将他们这些苦逼的家伙留在这樊城……
    曹仁拱手称谢道:“非伯宁之教,几误大事!”
    乃骑白马上城,聚众将发誓曰:“吾受魏王命,保守此城。但有言弃城者斩。”
    诸将皆曰:“某等愿以死据守。”
    仁大喜,就城上设弓弩数百,军士昼夜防护,不敢懈怠。老幼居民担土石填塞城垣。
    旬日之内,水势渐退。
    南楚之地,丞相府,孙权接得曹操书信,览毕,脸上露出幸灾乐祸之色,即修书发付使者先回,乃聚文武商议。
    张昭首先发言道:“近闻关羽破襄阳,围樊城,淹七军,擒于禁,威震华夏。操欲迁都,以避其锋。今樊城危急,遣使求救,事定之后,恐有反复。”
    权未及发言,急报吕蒙乘小舟自陆口来,有事面禀。权召入,问之,蒙曰:“今云长提兵围樊城,可乘其远出,袭取荆州。”
    权曰:“孤欲北取徐州,如何?”
    蒙曰:“今操远在河北,未暇东顾,徐州守兵无多,往自可克。然其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别作良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