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世安想探探陆政东的口风。
陆政东淡淡的一笑,这实际上是他们上为了好应对高层,下为了拉拢地方政府而采取的策略。可以说电力系统对于他们的方案是志在必得,陆政东也知道若按照原来的轨迹,最后也真是按照这个方案实施的,并且他也非常清楚,最后的结果是非常失败。
“按照市场竞争机制,一般竞争性市场一家企业占有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就有碍公平,电力市场是超过百分之十五就有碍公平,而按照电力系统的方案,国电下属企业占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份额,这也就意味着绝对的垄断,如果在一个区域性电力市场中发电公司的市场权利、市场份额过大,就会出现策略性报价,而这就会影响市场的出行价格。”
“而且这样实际上电网和发电企业根本就谈不上分离,从这样的制度设计上,不管是国家电力公司还是地方都是如此,这样的政策是允许多种渠道办发电,让市场形成竞争局面,除了原来的国家电力公司范围以外的多种所有制也允许参与到发电领域当中来,其中包括了外资以及中外合资、民营企业,以及非电力部门里面的一些国有企业来办电,如煤炭行业办的一些电厂,确实发电企业竞争是有了,而以省为实体大力发展发电企业,这固然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但是这会进一步造成电力市场是分割的市场,这也没有考虑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省与省之间的壁垒很严重,各是一个运行系统,相互之间有很深的情节,而且电网和发电没有实现真正的分离,在电力奇缺的地方,这还好办,但是在电力充裕的地方,属于电网的这些发电企业必然优先,这些独立的发电企业那就前景堪忧,这些配套的和制度性的东西没跟上,厂网分开没有在产权关系上彻底分开,各省市电力公司既有电网公司又有发电公司,在与独立发电企业共同竞价上网的过程中,很难在制度上做到公平,所以所谓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这就很难落到实处,这就导致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比较低,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二滩“弃水事件”。
二滩电站作为国家安排建设的独立电厂,建成之后出现需求不足、成本低的清洁能源大量弃水,在竞争中受挤压,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是在国家电力公司旗下的政企不分、效率低下、污染比较严重的火电厂项目大量发电,这反映的是体制性问题。
这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以至于有的领导责问:“‘现在一边用煤发电,一边却建好了水电站把水白白放掉,这种做法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会这样做?’”
二滩事件被曝光后,改革主导权随之易位,由原来国电自身主导的改革改由七部委组成电力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新的改革方案……
陆政东自然也不希望走这样的弯路,但是他也清楚,他仅仅是一介厅官,能量有限,不可能彻底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是他觉得也不能任由这样发展,必须要有所为,要尽力,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尽了全力,也就问心无愧了。
第13章碰撞博弈
周世安仔细的听着陆政东的长篇大论,心里也大体明白了陆政东的意思,陆政东的这些看法很犀利,直接戳中了对方最痛之处,也是高层最希望改变之处,还真是有两把刷子,于是又试探着问道:“陆局长的意思是……”
“政企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改革方案。这其中,就是竞争环节和垄断环节分开又是很关键的一点,这一点,虽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模式,但是这一思路基本相似。
实现竞争性环节和垄断环节分开,在竞争性环节引入有效竞争,在垄断环节上实现政府的有效监管。这方面可以参考世界上运行比较好的英国和阿根廷……”
“这就要求把发电企业分离出来,国电下属的发电企业可以组建几大大发电集团。此次拆分主要是在国电内部进行,方式可以考虑以行政划拨的方式完成,这样比较方便操作,这几大电力集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企业,地位相等,不属于国电管辖,全部隶属国务院,但是任何一家拥有的发电容量在所在区域电网中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形成几足鼎立之势,从而真正实现在发电领域的竞争。”
“至于电网,可以考虑两张……”
陆政东很清楚,按照目前的情形,根本就没有可能法坚持将电网分成六个,但是折中的方案还是可以考虑的。
“陆局,两张和六张实际上也没有区别,根本形成不了竞争……”
“当电网无法引入直接竞争,还是实行对成本和收益实行间接比较的方式更加有效,对政府实行有效监管有益处,这在经济学上叫做标尺监管。两张网,虽然并不产生很大的竞争效应,但是一张网的时候,成本很难搞清,信息不对称对监管机构是比较大的挑战,主要是考虑监管的有效性。也就是成立电力监管部门,这也是直接隶属国务院的部门。”
陆政东当然知道这形成不了竞争,而在眼下这样的情形,根本也无法打破国电以及省际间的壁垒,一个国家电网公司加六个区域电网公司,明确国家电网与区域电网的关系,即区域电网公司均为独立运作的股份责任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只有股权上的联系,有的为控股关系,有的只是持股。但一直缺电主要靠外面输入电力的南方几省南方电力联营公司由于有独立运营的经验,陆政东的想法是把这个单列出来。成为一张电网。
这没有改变一网运行的大格局,更能为坚持一网运行的人所接受,同时股权方式也更能为地方政府所接受,比之国电系统提出的方案更能受到欢迎……
周世安完全被陆政东的这个方案雏形所震撼,虽然这只是一个大体思路,可从中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精髓,比之电力系统提出的方案要积极很多,但是这等于是将电力系统肢解,这……
“这个方案初稿我等着急用,按照这个思路,这周末之前你把方案的第一稿拿出来……”
陆政东没有理会周世安的犹豫和惊讶,直接说道。
周世安见陆政东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只有按照陆政东的要求去准备。
不过这也不算太坏,陆政东提出这样的想法,肯定难为对方所接受,这样一来,倒是替他解开了之前夹在张副主任和陆政东中间尴尬的局面。
这样既不得罪陆政东,至于张副主任那里,说辞他都已经想好了,年轻人不知道深浅,就让他和电老大去硬碰硬,尝尝头撞南墙的滋味,想必张副主任那里也能交代过去,这样双方都不得罪最好……
※※※
“这个座谈会很重要,说不定重要领导有时间也会过来听听。”
体改委的第一副主任林俊生一边走一边提醒着陆政东:“发言要体现我们体改委的气度。”
陆政东忙答应着。
这个座谈会是关于电力改革的专题研讨会。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改革大体已经有眉目了,可电力改革由于各方意见相左,分歧很大,道现在还没有拿出一个可以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方案,这方案拿不出来,方向就定不了,方向定不了,那什么都干不了,而此时距离下届人大开幕,也就只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大的原则已经是明确了的,不能改变,而电力改革一滞后,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构改革和企业重组。
这个座谈会与其说是座谈,倒不如说是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达成一个初步的妥协,以便不影响大的进程。
“现在电力改革分歧很大,在场的有的是资深的电力行业的从业者,有的是改革方面的专家学者,都是有自己思想的人,他们多是个体,简单的背景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而你不一样,作为体改委经济运行改革局的局长,不管你如何强调个人观点,人家依然会把你的观点看成官方的观点,至少是代表体改委的一个倾向性,你的一言一行注定是要受到关注的,所以我得先提醒提醒你,阐述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逻辑性……”
林俊生也见过陆政东的发言,知道他对于这种事情并不怯场,而且陆政东关于电力改革的发言稿也是他亲自圈定的,观点很不错,有独特的思想,也具备可操作性,但座谈会毕竟是座谈会,而且是未了解决问题的研讨会,会议的主持者不会让人按着稿子照本宣科,肯定不会中规中矩,肯定要深入的谈,生甚至不乏火药味,而这些人都是行家里手,稍微不注意,被人家抓住话柄,就会锲而不舍的穷追猛打,从而没机会真正阐述自己的观点机会……
陆政东看得出来,林主任的心情并不是太好,这也难怪,作为负责改革的主要职能部门,这一次机构改革也属于被“革命”的对象,按照初步设想是改为体改办,机构设置和人员大大缩编,同时体改委的名称还继续保留,但是退出了政府组成序列,只是虚设的一个以备咨询的议事机构。
林主任即将到任职的最高年限了,其实也没什么可争的,可临退居二线之前遇上这样的情况,心里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多少有些窝心,可不想在这个时候体改委又成为别人诟病的对象,陆政东很理解。
陆政东陪着林主任走进会议厅时。会议厅里已经有了不少客人,会议厅发言席正处于正中间,出席座谈会的不但有体改委的林副主任、还有电力部长、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等部级高官列席开幕,除此之外,还有世界银行与能源基金会、亚行,能源基金会可持续项目负责人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国内外能源、电力研究机构、银行界、高校等机构的专家学者资深从业人员参加,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次研讨会的规格很高,不过会场没有准许任何媒体进场,又说明此次会议很敏感。
本来通常这样的研讨会由体改委或者电力部主办,但这一次会议的时间在机构改革已经初露端倪的节点上很敏感,加上现在电力改革的分歧很大,所以这次会议是,国务院研究室主办,这显然是为了平衡。
而原本这类似于论坛性质的研讨的性质是探讨交流和联络,现在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会议的议程已经发放到每个与会者手中,主要从电力系统的改革背景和目标、国际经验、如何引进竞争机制和阶段性任务、发电和输配的分离(厂网分离)、输配的重组,竞争性市场电力市场的环境、竞争性市场的法律和管制、电力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探索、研讨会总结等几大方面展开研讨。
每一个方面进行发言之后都可以提问讨论,但发言和讨论都有严格的时限,每人的发言不超过十五分钟分钟,提问和回答不超过十分钟。每天上午和下午结束会议之前,有一个半小时到五十分钟不等的让全体与会人员提问和讨论的时间。
十五分钟根本就不能完全阐述清楚,发言只是提纲挈领的阐明观点,至于提问和回答肯定也是在稿子的内容之外。
陆政东要发言的是电力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将与他一起发言的还有电力部政策司的司长,更有他的老熟人曾怀德。
曾怀德是经委投资与规划司的司长,出现在研讨会上,让陆政东有些意外,因为经贸委主要职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