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电话里陆政东也不便多问,喻明和到京城就给他打电话,只是他一直关机没联系上。
而喻明和要是跑项目之类的肯定会在到京城前就会提前打电话预约时间,毕竟他现在也是忙人,位置也不一样,不是说见面就能见上的,喻明和不会这样临到头才打电话碰运气。
估计是喻明和遇上了什么事情,听对方话语里情绪显然有些低落,对于姓格比较温和的喻明和来说似乎就有些少见了,只是现在陆政东也猜不透对方遇上了什么难事儿,不过随即想到西河省里马上要换届了,或者是竞争绵副省长受挫?
如果是这个问题,那喻明和应该有一些思想准备才对。
从正厅到副部这是一道大坎,位置只有一个,就算从地市领导中提拔,除去长滩这个西河现在第二经济发达市,绵西这几年发展挺快,但毕竟基数太低,重要性排在绵西前面的地市也不少,这些地市的书记同样有竞争力,而且从资历上来讲,喻明和从市长到书记走得太快,和其他地市的书记相比这是一块短板,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很次要的,最为重要的还是看省里主要领导的态度和想法,从这个角度讲谁上谁下都正常,甚至喻明和在这方面还稍稍处于劣势,毕竟他之前走得太顺了,估计不少人也觉得他提拔得太快了。
这一点,喻明和无法和他相比,甚至当初他离开绵西也有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太过年轻很难把他放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这也说明西河省里面有一些观念上比较保守的领导还是有较大的影响力的。
“新民,安排个吃饭的地方。”
陆政东挂了电话淡淡的道。
喻明和在挂掉手机之后也禁不住深深吐出一口闷气,将身体靠在车后座上。
奥迪车很平稳,随着绵西经济实力突飞猛进,驻京办的条件也是水涨船高,驻京办这辆新奥迪也是才换的,拿副市长张蒙的话来说,这也代表着绵西市的面子,太次的车更会让京城里那些眼角朝天的家伙看扁。
虽然喻明和不太认同张蒙这个观点,但是现在感觉坐在这辆车里的确要比老款的奥迪100要舒适得多。喻明和没有理睬坐在前面副驾上的驻京办主任,换了其他时间,他肯定会和对方聊一聊打发时间,但是今天他不想说话。
打通了陆政东的电话,喻明和的心情舒畅了不少,陆政东关机这么长时间说明陆政东肯定是忙什么事情,却没有婉拒他,这已经是很够意思了。
喻明和为绵西的事情很是气闷,可是连他自己都有些说不清楚自己怎么会突然决定来京里一趟,就为了和陆政东聊一聊,是发泄还是排解?喻明和有些拿不准,不过他就是想见一见陆政东。
事实上,从陆政东离开绵西之后,真正坐到那个位置上,他才明白陆政东当初能够打下这个局面有多难,在蒋柄明调离绵西之后,虽然他基本是活早陆政东这个前任的阴影之下,但他干得还是比较顺手,虽然活在陆政东的影响下,但不管怎么样他算是摘桃子的,不然市委书记肯定是轮不上他的,所以心态倒也放得比较平和,可是……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他心里相当不能理解,有一种说不出的憋闷和委屈想要找人倾诉一番,以前他可以找省里主要领导汇报,但是现在呢?喻明和心中说不出的落寞,到这一刻喻明和才真正意识到,真正支撑着他前行的就是他曾经的领导、前任。
想到这儿喻明和也觉得有点不太自然,似乎陆政东的存在始终笼罩着他,让他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转念一想,实事求是如此,在绵西陆政东仅仅是小试牛刀而已,在安新那个更高的平台尽情的展示了他的才华,喻明和扪心自问他做不到,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否认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187章世事无常
舒缓的音乐不知从哪里飘出来的,慢慢在空间中弥漫,灯光很柔和,这样的情调颇有点十里洋场的味道,这地方不是陆政东发现的,而是周毓宁很是喜欢在这里,周毓宁是北人南就,看样子到浦江之后真是喜欢上了浦江,带他来过一次之后,陆政东也喜欢上这里,在这里吃吃饭,喝喝茶,确实挺放松的。
喻明和不善饮酒,陆政东善饮,可是现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怎么喝酒了。
不过看喻明和的样子,陆政东还是让上了酒。
“嗯,来一杯吧……”
喻明和很自然的接过陆政东递过来的酒杯,点了点头,却不多言。
喻明和心情不太好,陆政东猜测着对方是遇上了什么不太顺心的事情,但是对方不说,他也不问,如果对方觉得需要向自己说出来。那么自然会说出来。
“省里两个副省长出缺,省委已经正式推荐了三个副省长候选人,已经报到了中组部,部里边可能也马上要到西河进行考察了。”
喻明和抿了一口,注视着酒杯里透亮的酒液,似乎要从这清澈透明的酒液中看出什么名堂一般。
陆政东不作声,喻明和话里的意思他是清楚的,显然这三人不包括喻明和。
“原西这几年表现不错,经济发展在全省排前列,固东的经济增速也是在省里数一数二,林凤耀和姚喜柏被提名为候选人,倒也说得过去。”
陆政东只是听着,虽然他离开西河也有些时间了,但西河的大致情况陆政东是了解的,长滩现在是西河最出干部的地方,不过很多也不是本地干部了,很多都是去锻炼镀金的,这一茬的市委书记才下去,怎么也得干满一届之后才会提升,因为这一出,才给了其他地方机会。
这两个地方和绵西的发展势头也有一拼,而且姚喜柏在上面还多少有点关系,在各方面条件差不多,很难分伯仲的时候,某些关系就会发挥出作用了,这两人能够获得候选提名,应该来说很正常,毕竟原来欣赏喻明和的领导离开了西河,人走茶凉,这就是最现实的,人家没把他调到更差的地市已经是手下留情了,不值得喻明和如此失落才对。
“只是还有一个候选人,并且是最先确定下来的人选,恐怕政东你都想不到会是谁……”
喻明和语气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味道。
“哦?”
原本陆政东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心思去揣测林凤耀和姚喜柏谁能笑到最后,没想到这两个也仅仅是陪太子读书,这真是出乎陆政东的意料了。
当然陆政东想要打探点消息也是手到擒来,刘振强在中组部呢,可是既然不关他的事情,他也就没必要去打搅刘振强了。
而且他也清楚喻明和没走他的路子的缘由,毕竟这一回周天放调到外省,从普通副省长到聊常委副省长升了半格,那继任者方面肯定就不好说话,走他这条裤只能适得其反。
不过陆政东倒也有点好奇,这个人会是谁呢?
听喻明和这话的意思,这人他应该熟悉,可是陆政东在熟悉的人中梳理了一遍,却是想不出会有谁还比林凤耀、姚喜柏以及眼前的喻明和更合适。
见陆政东抬起的目光里有一丝疑惑,喻明和微微摇头,叹息了一声道:“蒋柄明,政东你大概怎么都不会想到吧?……”
“蒋柄明?……”
陆政东不由得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说实话,无论他怎么想也不会想到会是蒋柄明。
陆政东在绵西当市长的时候,蒋柄明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市里的三把手,给他制造了不少障碍,不过最后还是被他给压得死死的,最后双双离开了绵西,说实话,陆政东离开绵西之后,基本上也就没有吧蒋柄明放在心上。
当然陆政东不否认蒋柄明在党务意识形态方面上还是能符合一些人的胃口,有什么机缘巧合上到副部级也还是有可能,但要么去人大政协,或者党务工作这一块的带括弧的副部级,但是绝不是搞经济方面的副省长。
“嗯,这大概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喻明和有些不屑的道:
“要是其他人,我也就罢了,可是蒋柄明,我真是……”
陆政东点点头,想必喻明和也是为这个副省长的候选人很下了一番功夫的,也肯定有一定的希望的,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可没想到蒋柄明这个在绵西几乎已经失去了政治前途的人咸鱼翻身,也难怪喻明和如此不甘心。
“明和,你没有去找找现在的林省长……”
陆政东本不想问这个问题,但是喻明和既然不远千里来京里找自己,也说明他是把自己当作了最为信任的人,所以他决定还是要挑开这层关系,而且他现在也是一直在吸纳自己的班底,喻明和虽然外围了一点,但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对象。
林省长也就是原来西河的陈省长一脉,陈省长调出西河后升任书记,林副省长现在扶正,既然中央把权下放到西河,林省长应该还是在副省长人事上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去过,林省长当初也说我条件比较成熟,这次副省长有两个,林凤耀、姚喜柏、我三取二,我还是很有机会的,我也是自信满满,没想到……”
喻明和有些难堪而又苦涩的摇摇头:
“昨天把我叫去。谈了谈。大概在这个人选上他也尽了力,不过书记大概另有考虑,说林凤耀这是组织上一直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至于蒋柄明,按照书记的意思,在农业产业化搞得很是出色,估计是分管农业、扶贫这一块,现在西河现在扶贫开发这一块比较滞后,这一块大概就是需要一个在农业上有所建树,更有大局观掌控力的同志比较合适,嘿嘿,真要是那样,政东你早该当副省长了,想当年你在西河的时候扶贫工作做得有多好,蒋柄明就是拾你的牙慧……”
陆政东也无声的摇摇头,这年头要找个由头实在太容易了,真要从能力上讲,喻明和和林凤耀、姚喜柏在伯仲之间,但是和蒋柄明相比那肯定是胜出一筹,但西河的书记如此考虑,想必是在一开始就没考虑过喻明和。
陆政东有时候觉得仕途和足球一样,都是圆的,除非实力冠绝,其他的结果很难预测,有能力并不能代表什么,很多事情得看机缘、时机、运气,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上位者从哪个角度看问题进而做出抉择……
蒋柄明能够咸鱼翻身,里面肯定还有更多的东西,但不管怎么说,喻明和连候选名单都没进,就算再不甘心,也只有等下一次机会了,世事无常,放在仕途上就更是如此。
“明和,有时候不妨跳出去,别人不是都戏称一句广告吗:上上下下的选择。”
陆政东沉吟了一阵才缓缓问道,到部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交流到其他省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西部大开发,干部交流的幅度很大,跳出西河,说不定天地更为广阔。
喻明和似乎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他很清楚陆政东既然说这个话,肯定是有不错的去处的,而到京城部委,虽然是开阔眼界扩展视野的好机会,但有得就有失,方方面面的制约太多,婆婆太多,弄不好得罪那尊大神都不知道,而且务虚和宏观上的事情又不是他所长,如果是副职甚至是市长,到部委那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他是实打实的市委书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说话算数,相比起来,他还是选择前者;至于去其他省份,从心里讲,想要找一个比绵西更好的地市也不容易,绵西毕竟在经济发展上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还可以出成绩。
喻明和权衡再三,好一阵之后才道:
“我知道政东真是为我设身处地的考虑的。”
喻明和顿了一下道:
“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