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宁跟着柴绍走进大帐,柴绍坐在木墩上,不知道怎么说,毕竟两人是夫妻,这事儿是瞒不住的,他脸上变幻莫测,欲说还休。他咳嗽一声,道:“三娘。”

李秀宁听到柴绍这话,眼中立刻流出了泪水,她猛地扑进了柴绍的怀中,哭了起来,声音先是很压抑,后来变得渐渐的大了,几名亲兵识趣的走远,留下两人,互相述说别离之后的苦楚。

李秀宁锤着柴绍的肩头,柴绍紧紧的搂着她,将她搂在怀中,心中有着一丝甜蜜,李秀宁这样待他,可是第一次。就在这时,李秀宁在他耳边,轻轻的说了几句话。

柴绍猛地推开了李秀宁,不可置信的看着她,颤声道:“你是说,我们的孩子,没了?”

李秀宁点点头,脸上还挂着泪水,却咬牙切齿,道:“这一切,都是杨侑造成的。”

柴绍抬起头,他的眼中顿时红了,有如一只愤怒的豹子,他身子不停哆嗦,双拳握紧,他抬起头,怒喝一声,“杨侑小贼,我柴绍一定要杀了你!”

远在百里外的杨侑,身子猛地一抖,打出几个喷嚏,他不好意思笑笑,道:“诸位,如今的局势就是这般,薛举提前出兵,打乱了孤的计划,为了避免两面受敌,孤决定进兵冯翊县,逼退李渊。”

杜如晦沉思,道:“殿下,李渊兵马众多,臣以为,此战虽然不可避免,但不可力敌。”

李靖瞄了一眼杜如晦,他对杜如晦了解并不深,只知道他是主动来投奔殿下,也不知道有几分真材实料?其实李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但既然杜如晦肯说,他乐意静观其变。

杨侑又咳嗽一声,道:“杜先生,你且说说看。”

杜如晦拱拱手,道:“殿下,河东城依然掌握在我军手中,屈突通的手上,总计还有三万兵马,足可一战,臣建议让他出兵,拿下唐军在河东的大营。”

“同时,令侯将军沿着渭水东进,趁着我军主力在冯翊县与李渊主力对峙之际,突袭拿下蒲津关,如此一来,李渊后路断绝,军心必定大乱。”杜如晦缓缓说道。

杨侑负手思考,他的目光定定,看着沙盘,犹豫不决。这个计策,就将李渊逼入了绝地,但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那就是侯君集必须要拿下蒲津关,而一旦拿下蒲津关,必然面临李渊大军的反扑,侯君集必须要守住。

另一个关键点,就是李渊的御下能力有多强?如果他能够将被动化为主动,不利化为有利,激励三军,则在死拼之下,杨侑没有一定胜利的把握。这个情形,就好比韩信的背水一战,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好这一招,也不是每个人背水一战都能像韩信一样取得胜利。

简单的说,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李渊必定会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是烟消云散;而一旦用不好,杨侑反而会被一群逼到死路上的亡命之徒击败。

杨侑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这时,他看见李靖若有所思的模样。杨侑笑道:“李爱卿,你有什么建议?”

李靖瞧了一眼杜如晦,道:“殿下,克明的计谋是一条好计。”

杨侑颔首,杜如晦心中带着满意,他知道李靖是杨侑心腹,又在马邑郡多年,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如果他认为这是好计,那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但这时,李靖话锋一转,却是笑道:“不过,臣认为,这个计划还可以更加完美。”

杨侑“哦”了一声,示意他说下去,杜如晦涵养极好,他也转过头,看着李靖,目光炯炯。

李靖笑道:“殿下,克明,李渊远来,军中缺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按理来说,他必须要速战速决,才对他有利。可是他自从到了冯翊郡,便按兵不动,臣以为,这是他在观察我军。”

“观察我军?”杨侑轻声。

“不错,李渊久经沙场,必然不是等闲之辈,他一定是在寻找战机,只要我军露出破绽,他就像猎豹一样,将猎物擒获!”李靖缓缓的说道。

“那依你之见,我军又当如何?”杨侑询问。

“撤退!”李靖毫不犹豫,说出了这两个字。

第九十九章撤退!

“撤退?”几乎同一时间,杨侑与杜如晦说出这个词,就连丘氏兄弟,也带着深深的不解。

李靖笑着补充:“准确的说,有诱敌之计。”

杨侑似乎明白什么,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愿闻其详!”

李靖这时站起身来,他走到沙盘前,道:“诸位,请看!”几人走上前,围在沙盘前。

“下邽,地处渭水东北,与地处渭水南岸的华阴、渭南两地呈直三角态势,洛水从东边流过,此地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前些日子,李世民撤回渭北,除了有刘文静的因素在,也是因为他认为拿不下永丰仓,不得不撤兵,以免这支兵力浪费在华阴。”

“这很明显,李渊是想要集中兵力,拿下下邽,绕过华阴、渭南,直取大兴城,但在这条路上,必须要经过下邽,但殿下的三万大军驻扎在此,将李渊的进兵线路死死的给堵住了。李渊想要前进,只能是拿下下邽。只不过,他或许觉得拿不下下邽,又或许是害怕占线过长,粮道不安稳,总之,不管是那种原因,李渊在冯翊县已经驻扎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如果,我军撤退,李渊自然会心中疑惑,以他的性格,自然会派兵打探,如果我军是真的撤退,在那样的情况下,李渊一定会派兵攻打下邽。”

李靖缓缓的说着,他不断的目视众人,杨侑缓缓点头,孙华来此,就是为了拿下下邽,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对李渊很关键。

只不过,对李渊同样关键的下邽,对杨侑也同样关键,他自然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个要地失守,这就等于将大门打开,所以,他一脸疑惑的看着李靖,希望他能够解释清楚。

李靖咳嗽一声,朗声道:“我们可以散播一个消息,那就是薛举已经东出萧关,我军不得不撤退,西进抵御薛举。当然,我军不是真的撤退,只是做出一个样子,让李渊认为我军已经撤退。”

“我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必定会出兵拿下下邽,甚至,他会趁着这个机会,大举进攻,一鼓作气拿下大兴城。”李靖说道。

杜如晦摇摇头,道:“可是,这其中的关键,是要让李渊如何相信?”

李靖沉默不语,杨侑却忽然笑了,道:“李爱卿,你是说李神通?”

李靖心中正是如此想,但李靖的心中也疑惑,他知道殿下带着李家人来到此地,可是,前些日子竟然不见了李神通,他一直想不明白,此人究竟到哪里去了。不过这时杨侑却是一笑,道:“就是他了。”

响午时分,隋军大营一片忙碌,士兵们都在收拾着东西,刘文静和李孝常被关押在同一间屋子里,两人听着大帐外噪杂的脚步声,有些奇怪,难道说,唐公的大军杀到了吗?

刘文静摇摇头,心中叹息着这一次的任务失败。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谁又没有失败过呢?可是,一旦这个消息让他知道,恐怕就会更加得意了,刘文静一想起裴寂那张得意的脸,心中就更加郁闷。

这时,李孝常哼了几声,李孝常对他很是不满,正是这人,害的自己被捉,家中的那些密件,也在地毯式的搜查下,落入了独孤武师的手中,殿下已经知道了他的行为,这些日子没有杀他,已经够开恩了。

不过,不满是不满,他也知道在殿下的手中,估计是没有活命的希望了,此时他和刘文静是一根绳子上的扎马,他反而希望李渊能够杀过来,救了自己。

“你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李孝常问道。

刘文静哼了一声,这时,一名隋军进来,手中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几张干巴巴的胡饼,“快吃吧,一会要动身了!”隋兵说着,为两人解开了手上的绳子。

“动身,去那?”李孝常问道。

“狗东西,吃你的饼!哪有那么多废话,难道你不知道什么东西不该问吗?”隋兵瞪了他一眼,使劲踢了他一脚,似乎心情很不好,纷纷离去。

李孝常被踢了一脚,但心中依旧充满了疑惑,他看向刘文静,刘文静也是一脸不解。两人腾出手,吃着胡饼,刚吃了两个胡饼,这时,帐外有人说这话,两人顿时竖起了耳朵。

“哎,这一次该怎么办?”一人轻声叹息。

另一人也显得忧心忡忡,他叹息一声,道:“薛举已经拿下了李弘芝,兵锋直抵扶风郡,窦太守能挡住他吗?”

“怎么挡?”另一人回答,“薛举可是有十几万的骑兵,一旦冲起来,就是泰山也得踏平了!”

另一人叹息一声,道:“快走,午后就要出发了,还不收拾东西!”

两人叹息的声音越来越远,刘文静放下了手中的胡饼,看着李孝常,有些不敢确信:“你听清楚了吗?”

李孝常好不容易咽下一口胡饼,点点头,两人相视一眼,均看出了对方的想法,李孝常偷偷摸摸地走到大帐门口,屏住了呼吸,门外一片噪杂,似乎只剩下一名看守的士兵。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刘文静突然抱着肚子,大声叫疼,门外的隋兵听见,急忙闯进来,他身形还没有站稳,李孝常举起了手中的盘子,狠命的朝着隋兵砸下。

隋兵闷哼一声,倒在地上,刘文静想了一想,让李孝常剥掉隋兵铠甲,让他出去,再骗一副铠甲。李孝常领命,出去之后,不到一炷香时间,扶着一个隋兵进来,刘文静速速换了铠甲。

铠甲有些沉重,刘文静有些不适应,毕竟他是书生出身,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这样大摇大摆的出去,就算隋营再乱,也会被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穿上隋军的铠甲,重是重了一点,但一路上就容易顺畅了许多。

果然,两人将两名隋兵打扮成他俩的模样,走出大帐之后,都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而且大营门居然还开着,两人心中大喜,小心翼翼的逃出了隋营。

两人逃出隋营之后,并没有朝着东边前进,而且向北,找到了一个村庄,骗了两匹马,这才脱掉了沉重的铠甲,朝着唐军大营狂奔,此时两人并不知道李渊已经驻扎在冯翊县,冬日寒冷,又没有找到几个百姓,两人折腾了一番,终于在黄昏时分,千辛万苦这才找到了唐军大营。

刘文静刚刚进大营,正在商议军情的李渊得到消息,立刻出来迎接,这一日喜事连连,李渊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上苍似乎站在他这一边。

不管怎样,刘文静立下不少功劳,李渊不想别人骂他过河拆桥,所以他亲自出营,迎接刘文静,不远处的裴寂若有所思,他的眼中充满了不甘,但是不甘又能怎样,太原首义的元从中,就目前而言,刘文静的功劳最大,他亲自出使突厥,说服了突厥大汗,在稳定了后方的同时,还获得了两千匹战马。

其次,在攻入关中的战役中,他与敦煌公李世民攻打龙门渡,并最终拿下,使得李渊大军顺利杀入关中,这个功劳,是他裴寂比不上的。

裴寂有着很多优点,看起来似乎很完美,但是人,就会有缺点,他的缺点在于嫉妒,所以看到李渊亲自出迎刘文静,脸上带着欢喜的时候,裴寂的心中就非常不爽。

但裴寂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他很小心地,将这种心思给隐藏了,脸上带着笑容,迎接了出去。

一群人相互寒暄了几句,进了大帐,刘文静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渊,李渊听了,心中若有所思。三女李秀宁肯定不会欺骗自己,而此时刘文静带回来的消息,不仅在验证了萧关已经落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