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镯子传奇-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晋摇摇晃晃地走了。
  刘凤春在房上听了这段对话,知道杨班侯正在退思堂内,便往退思堂走来。
  刘凤春来到后面的退思堂,顺着窗户往里一瞧,但见端王正与杨班侯叙谈。杨班侯穿着一件银灰色袍子,腰里别着一根烟袋,目光炯炯。端王载漪戴一顶三眼孔雀翎,顶珠为红宝石的帽子,身穿白锋毛皮褂,上辍两正两行团龙圆形补子,足穿青素缎绿沿条薄底官靴。堂内壁上挂着《钟馗夜巡图》,画面以云雾界为上下两圈,上图有个小鬼手提铜钺向一个女鬼求爱,钟馗伫立远处,怒目而视;下图的女鬼扭头斜视,面有羞郝,小鬼作哀求状,钟馗已将钱串掠在手中,按剑大笑,俨然得意洋洋。右上角题有一首七绝诗:似火榴花五月天,樱桃桑葚名纷名。长街买醉囊如洗,尔要佳人我要钱!“落款是:终南进士。”端王所坐的宝座之前有个方几,摆着一盘桑葚和一盘荔枝。宝座左侧有个玛瑙方瓶,内插三镶如意,如意下端的朱红穗子垂露瓶外。地面铺着绣有杭州平湖秋月的毛毯,门挂杏黄色帘子,帘子两端缠扎着湖色绒绳,卷放自如。
  只听端王说道:这踏雪无痕功如何练功?
  杨班侯道:踏雪无痕为轻功中的极上乘功夫,也是少林伽蓝护法门上乘轻功,此功练成后,可在荷叶、密草、厚雪地上行走如飞,不留丝毫足迹。练这种功夫,一要精于内功,二要研习传统经功中的跳沙坑和飞毛腿技艺,因为这种功夫虽重于行动,但也不可缺少技巧和速度。一个人的身体一般都是上百斤,若想双足在质薄之物上行走不留痕迹,谈何容易。
  端王听得入迷,往前探了探身子,又问道:这里头有什么决窍?
  杨班侯轻咳两声,又徐徐说道:此功的决窍集中在落足的动作,当走在荷叶、密草和厚雪上时,不可以使脚硬生生落在上面,而应先将足尖略点后,快速向前滑动,再使整个足底都平搁其上,很像八卦掌中的趟泥不法。两脚交替行走,又有飞毛脚的速度相应合,则脚与厚雪等物接触只是刹那间的事;当脚微有支撑之力时,已飞离开被踏物体……
  端王叹道:真是奇术!杨教砂,这种菌法如何练呢?
  走缸为第一步,目的在于练习足尖行走不稳和迅速。先取一个盛满水的大缸,先沿缸沿慢走,两脚交替行走。吸气时发出极强的内气,将全身重量支撑起。到能在缸沿行走自如时,将缸中的水舀去几大碗,并在腿上重逐渐增加,直到缸中水尽,表示少袋达十斤,仍然于缸沿上行走如飞,才可以转到练走将砖侧立和直立,人走于砖上行走如飞。以后再将砖改为盛沙的簸箩,练习时将沙逐渐减少,腿缚重量渐增,到能在空簸箩沿上飞走,而簸箩无丝毫摇荡倾斜为止。然后再练走绳和走沙道。
  何为走沙道?端王瞪大了眼睛,小胡子在烛光下一抖一抖的。
  此为踏雪无痕轻功的最上乘功法,先取沙子平铺成一条沙道,厚达尺余,上铺较厚的纸层,练至无足印时,逐渐减少纸张和沙道厚度,直至沙土只留三寸,纸只留一张,行走无足印,大功才算告成。
  听到这里,端王长吁了一口气,额门上已满布细沙般的汗珠。
  刘凤春心想:世人都说杨班侯的纵跳功厉害,没想到他也通晓轻功,只是没有亲眼见过。
  只听端王又问:当今谁的踏雪无痕功最高?
  杨班侯沉吟一会儿,说道:要数‘赛壁虎’陈琼琼了,她是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端王一听,喜上眉梢,叫道:此人在何处?能否把她请来,让我了开开眼界。
  杨班侯道:这位奇女子家住九华山,来无影,去无踪,常来京城,但没有固定栖身之所,专在暗中助人为乐。北京的八大镖局,她全不放在眼里。八大镖局都曾打她入镖,她一概不理,自己单独护镖,护的又都是有朋友之情的知音镖。五湖四海的夹盗一见是她保镖,便都拱手让道,听说她近日又出镖了。
  这时,一个侍从端着一个茶具走了进来,端放在端王面前的方几上。端王给杨班侯倒了一杯茶,自己也倒了一杯。
  杨教头,你能品出这茶种吗?
  杨班侯呷了一口,说道:似乎是碧螺春。
  正是!“端王兴致勃勃为杨班侯基满茶,又说道:咱们换个题目,听说你古诗底子不薄,咱们每人吟一首古人谈茶的诗,以助雅兴,如何?”
  杨班侯回答:恐怕我不是王爷的对手,您先说吧。
  端王想了一想,吟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唐代诗人元稹。
  杨班侯道:好,我也吟一首:‘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须致名芽。寒橐遽收诸品玉,午瓯初试一团花。著书懒复追鸿渐,辨间水犹能效易牙。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北宋诗人秦少游。
  端王又吟一首: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香茶挽梦回。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南宋诗人陆游。
  杨班侯喜道:好诗,听我吟:‘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梦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唐代诗人白居易。
  端王狂呷一口,抹抹嘴道:‘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期商岭水,碾时空想建溪春。番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北宋诗人王禹。怎么样?哈哈哈……
  杨班侯歪着脑袋想了想,又吟一首:‘仲春苏杭走新茶,尽是温溪烹嫩芽。脱却乌纱思退傅,怀藏笙管想娇佳。渔船舞剑凝云液,古寺品茶待露华。却笑虚名陆鸿渐,岂不贤才作诗夸。’唐代诗人李白。
  端王笑道:好诗,绝妙!绝妙!李太白的诗就是高出一筹,实在是高!
  杨班侯听了,开怀大笑,笑声声震殿堂,震得房上的刘凤春也沉耳鼓砰砰地响。
  端王有些解,放下怀,疑惑地问道:你笑什么?
  杨班侯见端王那副认真的样子,笑得更响了。
 



第6章 话鼻烟巧得松鹰瓷 装疯癫隐入梨花院


  杨班侯止住笑,说道:王爷,方才我吟的这首诗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杰作,而是鄙人的拙作。
  端王脸一红,为了遮掩窘态,忙从怀里摸出一个鼻烟壶,问杨班侯:杨教头,你瞧瞧这鼻烟壶是什么货,我看你识货不识货?
  杨班侯仔细端详一番,说道:这是古月轩的烟壶,当然算为上品,得之不易。这是官窑带款的内用烟壶,流传极少。因为官窑每次烧制虽为百只,但选定后,照例须将其余的打碎。这种烟壶以松鹰的瓷画为最好,但有真假之别。真品鹰在地上回头望月,假壶是松上落鹰。松鹰与‘高亮赶水’、‘王婆子骂鸡’共乏烟壶彩篇三绝。‘王婆子骂鸡’假壶鸡在壶面,真壶面,真壶鸡的壶底,是一奇观。再有青花白地的‘独钓寒江’以左钓为名贵,另有一老翁独钓,牧童于牛背拾落帽的。青花白地还有‘七十三八十四歪毛淘气’、‘踏雪寻梅’、‘九莲’、‘十二莲’等,珍品非常之多。御用烟壶以吉祥颂赞语为主,如彩篇五只鸡,取名‘五霸强’;白地抹红的‘文武判’;梅花上有三十二只喜鹊,是为‘三十二喜’等,不可胜数;以多为盛有‘梁山泊一百单八将’、‘金陵十二钗’等。
  端王赞道:你这武教头懂得的东西真不少,我再问你,这烟壶都有多少种类?
  杨班侯毫不迟疑地回答:鼻烟壶的种类很多,原料也不一样,以形状分;上下一般粗成圆筒状的为‘爆竹筒’壶,大爆竹筒为武壶,小坛子壶珍品颇多,此外不家荸荠扁壶。以质料分:有瓷壶、洋瓷壶、玛瑙壶、水晶壶、王壶、料壶、药瓶壶等。瓷壶是为普遍,讲究窑口和画篇。洋瓷壶的铁胎上挂瓷釉,相传由朗士宁传入中国,所以上面画篇多是西洋人物故事。洋瓷壶由内务府造办处承造,外面私造的几乎没有。壶口和壶盖是凿铜口,外人仿造不了。玛瑙壶以巧做见长,随着玛瑙原来的颜色,雕成各种花纹图形,尤以雕刻水虫最为名贵。只能用竹篾削尖蘸颜色画。相传发明此法的是吸鸦片烟的人在烟榻上想出来的,所以画这种画,必须躺着才能画。玉壶以玉皮子最佳,玉皮子有烧猪皮式烟壶,很是名贵。讲究玩鼻烟壶的人,除了瓷壶以外就是料壶,有辛家坯料、袁家坯料等不同名目。料壶以有无光泽又分为‘亮地’和‘呆地’两种,另外还有透亮地料。料壶以颜色分成:西湖水料壶、蛋黄料壶、套红料壶、套蓝料壶、套三彩料壶、鼻涕地料壶、粉地料壶等数十种。药瓶壶又名温都纳烟壶,形似小瓶。相传是乾隆爷时期太军征金川时,内廷颁发的上方珍药的药瓶,因形式美观,班师后用作鼻烟壶。此类壶以宝蓝地洒金点的最好。此外还有悲翠壶、雕漆壶、紫晶壶、白料壶、玻璃壶、珍珠壶、扇贝壶等。不过太少见了。
  端王听了杨班侯如数家珍般介绍了这些鼻烟壶后,连连惊汉,忙把手中的松鹰瓷烟壶递了过去:杨教头,你既然说出了鼻烟壶的奥妙,那我就把这只瓷壶赏赐给你。
  杨班侯接过鼻烟壶连忙叩头:谢王爷恩赐。
  这时,一个丫鬟慌里慌张闪了进来:王爷,奶奶唤你去呢!
  那个奶奶?端王不耐烦地问。
  是四奶奶。丫鬟怯怯答道。
  不,是大奶奶。又有一个丫鬟闪了进来。
  真他娘的热闹,好,我回去。端王大步走了出去,丫鬟们也鱼贯而出。
  翠花刘“刘凤春正在房上听得热闹,忽听杨班侯在屋内喊道:‘翠花刘’,你又惦记上我这松鹰瓷烟壶了吧?还不快下来!”
  刘凤春一听,吓了一跳,险些跌下房来。
  尹福参加了骊维祺的丧仪后,回到肃王府已是下午,刚到豪杰斋安歇,有个侍从走进来告诉他,皇上又派人来催了,令尹福尽快破案,寻回悲翠如意珠。来人还说,珍妃娘娘自人丢失宝珠后,魂不附体,夜不能寐。尹福听了,心内又添了几分烦躁,一歪身躺在炕上呼呼睡了。
  睡至晚上,尹福感到有人用手捅他,睁眼一瞧,是个侍从,侍从说:肃王请你去喝酒。尹福心里纳闷儿,肃王平日总是与家眷饮酒用饭,今日如何请我喝酒,这里面必有原因。
  尹福随那个侍从来到珍肴堂,只见堂内案上摆着几瓶北京黄酒,俱是银白色瓷瓶盛装。酒菜别有新意,有花生仁、辣白菜、豆豉豆腐、虾米豆、玫瑰枣、老腌鸡子、抖海蜇,格炸盒、冰黄瓜、芥末白菜墩、醉蟹、熏黄花鱼、鱼冻、香椿豆、鲜藕等,还有一碟白杏惹人眼目,剖为数块,杏核都破为两半,伴与融融碎冰。
  肃王身穿一件宝蓝底色缀碎银的袍子笑吟吟走了进来,他朝尹福招呼道:今晚我请教头喝个一醉方休,请坐。
  尹福随肃王坐下,肃王抄起酒瓶,倒了三个小扣碗,递到尹福面前:自己也基满三个小扣碗,用五个手指捏住,然后与尹福一碰,一饮而尽。尹福也一饮而尽。
  肃王咂了咂嘴,连声赞道:这是北京黄酒,护国寺西口外柳泉居的,号称‘玉泉佳酿’,酒味香醇。
  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