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驱邪之恶灵猎人-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没人管这个么?”我对冯小泠低声道。
  冯小泠说道:“这瓶子的介绍上说,是蓝田玉石的瓶子而已,说是古代嫔妃用来盛放香料的东西。但是实际上这瓶子的根本功用不是这个,也没有那么平凡。”
  “帮我放风,三分钟搞定。”冯小泠说着,将戴着戒指的手放到那玻璃上去。我知道她戴着的是割玻璃的那种特殊戒指,你妈,一副盗贼相。
  但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眼前黑影一现,一个人影落到那玻璃柜子上去,而玻璃应声而碎,里面的瓶子瞬间消失。
  这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发生得太快,吓了我个半死。因为那速度快得,简直让我没看明白那影子是人是鬼还是妖精。
  那影子瞬间又消失了。冯小泠随即反应过来,即刻追了出去。这个时候,我听到一阵脚步声传了过来。宫澈拉起我就跑:“赶紧,别被人当作嫌疑犯带走!”
  我一听,赶紧跟着他撒腿就跑。之后就听身后一阵呵斥声。我不必回头也知道是展览馆的保安们追了过来。
  没想到冯小泠一女的,跑起来不比男人慢。我跟宫澈紧赶慢赶才追上她。
  幸好我们都是逃过命的主儿,逃跑起来驾轻就熟,不多会儿就将那些三流保安给甩掉了。
  我们出了故宫之后,见冯小泠上了出租车,也便拦下一辆出租车,跟着冯小泠的那辆一路追过去。而冯小泠似乎在追那个黑影的出租车。我们的出租车一路飞奔,当然,基本上越过容易堵车的地段,最后从宣武区沿着宣武门外大街一直向南,
  竟然来到一个著名的地方,北京菜市口。之后,冯小泠坐的那辆出租车突然停了。
  只见她突然打开车门走了出来,四下观望半晌。
  我见她下了车,也赶紧从出租车上下来,问道:“怎么了?”|
  冯小泠恨恨道:“让那东西给跑了!”
  “那东西?”我问道:“不是人么?”
  “不像是人,”冯小泠脸色有点难看地说道:“人没有那么快的速度,而且,没有呼吸声。”
  听到这里,我已经觉得有点凉飕飕的了。青天白日的,不可能是鬼,那会是什么,僵尸?丧尸??
  我们三个人茫然站在街头。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一阵冷风吹过,不由打了个寒噤。
  这时候我才知道我们是切切实实站在了菜市口。但这地方都是马路,那个人,或者鬼,竟然在这么空旷的地方消失无踪。
  北京菜市口是个著名的地方,老北京的的哥们可能会告诉外地人:“这就是以前推出午门,午时三刻砍人的地方,这地方可阴了,不干净。”
  经过口口相传,久而久之,菜市口成为了一个人们谈之色变的地方。很多鬼故事的发生都离不开菜市口这个地方。
  有故事称,由于菜市口附近游离着太多冤死的恶鬼幽魂,所以在这个地方不能吃肉,而且也不能买房子,因为鼎鼎大名的谭嗣同故居就在菜市口附近,就因为谭嗣同在这附近住,造成了他最后必然要死在菜市口这个地方,甚至有些鬼故事还会引用谭嗣同的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用以进一步说明这一故事的可信性。
  其实,根据史料记载,谭嗣同并没有在这里买房,只是居住在一个同乡会馆当中,百日维新时,谭嗣同甚至是住在紫禁城的。你妈,住在紫禁城,碉堡了。
  话说,老北京菜市口管杀人,那些被宰了的犯人没家属领尸的就都埋到五道口来,所以也有“菜杀五埋”的说法,在地质大学建校前,也就是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五道口还是片乱坟岗。听说这边盖楼挖点死人骨头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老住户估计都知道这事。
  其实有关菜市口的传说还有很多。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这么一家裁缝铺子,就住菜市口。有一年,菜市口外砍死了一个乱党。当天晚上,裁缝铺掌柜睡着正香,突然发现屋里有人走动,心里一想,八成闹贼。可又一想,这贼就让他闹吧,反正我这屋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就眯缝着眼睛瞅着,这贼摸索了一会,倒也懂事出门随手把门给关了。第二天,掌柜起床看看丢没丢什么东西,一收拾发现自己的针线笸箩不见了。就在这时外头有人喊:掌柜快出来看看吧。掌柜出门跟众人到荒郊一看,昨天那个斩首的人,脑袋和身子连在了一起。而且脖子上有一串细细的针线痕,旁边就扔着裁缝铺的笸箩,相当惊悚。
  想到这里,我不由摸了摸我的脖子。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脖子后凉飕飕的。
  北京的鬼故事与其它地方不同,最主要的是人们对于封建统治者的距离感以及恐惧感。北京城,天子脚下,这里的人民其实是最接近封建君主的,然而距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其实还是挺远的。由于在历史上,清朝应该是紫禁城最富丽堂皇的时候,而同时,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比较残酷的朝代,那种对于统治者以及贵族的恐惧也比其它朝代强很多,因此,即便他们死之后,这个地方仍然代表着恐惧。
  想起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在古代欺负人的说法怎样讲?“踢寡妇门,挖绝户坟”,太监就是“绝户”,想到死后的不安,血食无继,即便是地位尊荣的大太监,恐怕也难免忧心。毕竟,太监是没有后代的,所以没有亲人来祭奠和保护他们的坟墓。因此从明朝开始,那些没有后代的大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让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来看管和保保护坟墓。而这些年老的太监则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来生活,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才被叫做了“中官坟”。
  此外,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今天北大物理楼楼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监祭祀的刚秉庙,还有一个叫“刚秉”的太监像。
  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还出现了一些与“中官”谐音的叫法,如钟关、中关及中官儿、中官屯等。 中关村是怎么从“中官”演化为“中关”的也有不少传说。一说是1913年在《二万五千分之一京西图》上已经见到“中关”地名的使用。对于这一称谓,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清朝末年有关人员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将其“雅”化为“中关”。又有人说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
  而现在的中关村正式的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另有一说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下属的《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于1953年迁至中科院新址后,在印制新址第一批信封和信笺时,经办此事的行政干事袁保诚在口头的语言传递中误把“中官屯”听作了“中关村”,时值“三反五反”时期,未免于“浪费”罪名,信封只好将错就错地使用,结果中关村名称沿用下来。
  我们在中关村街头站立半晌,宫澈突然惊叫一声,骂道:“靠,我们被忽悠了!”我正沉浸在中关村的怀古中,被他一嗓子吓了一跳,不由问道:“怎么了??”


第三十七章 百年禁药 下
  “咱们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计策了。”宫澈说道:“真正的玉石瓶子,还在故宫里。”
  我问他怎么判断的这是?
  没等宫澈说话,冯小泠先指着路面上一团灰烬,说道:“引走我们的是一只僵尸。那道燃烧掉的符纸是烧掉僵尸的符纸。”
  “看来有人想抢走这玉石瓶,先把我们引开,然后将嫌疑引导到我们身上。之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带着玉石瓶子离开了。”宫澈说道:“现在我们回去!”
  于是,我们三个又跟傻叉一样从中关村折返回去。此时,展览馆的展览也已经结束了。因为玉石瓶被盗,展览馆附近戒严。但从警察们有些茫然的表情中,我们差不多能明白,真凶尚未落网,而且丢失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让破案人员也觉得有些意外。
  在他们认知里,那不过是个仿品。而就算是真品,也不是什么知名国宝,没必要大费周章去盗取,而且是在青天白日下。
  这时候已经是五点以后。故宫管理人员开始清理游人。我们趁着游人纷纷走出的时候溜了进去,在冯小泠的带路下钻过几个冷僻的宫室门外,绕来绕去,我抬头一看,我擦,竟然还在故宫博物院附近。
  大家都知道故宫对外开放的其实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对外开放的。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楚,也没听人提起过。但传说,刚解放那会,故宫博物院晚上巡查的保安人员经常看见有种奇怪的动物,说像老鼠但特别大,说像猪吧却又跑的奇快。据说这是皇族养在东西宫内的镇宫之兽。后来好些人想抓住一两只来看看,但这快六十年了,看见的人越来越多,却没人真正抓住过一只。
  我问冯小泠,难道咱们晚上要在这个鬼影重重的地方藏着?
  冯小泠说道:“现在就得藏。”
  我没明白过来:“藏什么?”
  转身一看,你妈,宫澈已经没影了。
  再一转头,冯小泠也没影了。人呢都?我很愤怒,因为此时我听到有脚步声从拐角处传来。
  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身体一轻,好像有什么东西将我吊了起来。我抬头一看,我擦,宫澈像一个软体动物一样贴在回廊的屋顶上。关键是,他现在只露出上半身。下半身了??魔术吗??
  宫澈扯了下我身上的绳子,我才知道他趁我不注意将登山绳给绕在我的身上了。好在大家都是练过的,在宫澈的帮助下我赶紧借势攀到屋顶的镂空横档。又奋力一挣,将自己的身体也贴到那天花板上去。
  我发现贴住房顶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所幸我发现宫澈竟然将两个奇怪的东西贴在天花板上。那是两个带着,额,像圆环一样的东西,正好可以将两只脚套在里面,固定在天花板上。而一张神奇的变色纸,或者什么的东西从我们身下铺了过来,正好挡住我跟宫澈的身体。
  我吃惊地心想,这不至于吧,这什么东西啊,难道这样就不被人发现么?
  我正想问问这算啥,大变活人吗?难道下面的人看不到上面多了 一层奇怪的纸吗??会跟天花板一样图案吗我靠!
  但我想了想,不对,刚才我之所以好像只看到了宫澈的一半身体,貌似是因为这张纸。
  这张纸是什么东西,魔术师的道具?你妈,竟然跟故宫的屋顶一样。
  这时,我听到回廊下面有脚步声响起,似乎有几个人走过去。
  我仔细听了听他们的谈话内容,好像是关于今天的失窃时间。想来应该是故宫的保安人员。
  但是,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竟然没有发现我们的存在。
  等脚步声过去之后,我才问道:“这什么东西?你是变魔术吗,大变活人?”
  宫澈笑道:“为了方便连你一起藏起来。”
  我擦了把汗,说道:“好吧,你们早有计划。但是,我姐呢?”
  “在屋顶上。”宫澈云淡风轻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