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小伙子还不错,做事说话比较有条理,好像有点文化,是个军官的好苗子。关键是他又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德军也比较了解。这次侦查任务就完成得比较好,看来把他放到你们侦查处很合适。我们现在军队中这样合格的低级军官太少了,看来以后得改变培养低级军官的模式了。”巴格拉米扬看问题总是比较全面,这与他在来基辅特别军区前在莫斯科的高级军校任教官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可是朱可夫在担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的时候点名从莫斯科要来的参谋军官。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他的,他确实是个好苗子。这几天我准备派他去第39集 团军培训一下那些刚报名入伍的新兵,传授一下经验。”卡明斯基上校笑了笑,说出了他对于严大力的安排。
“嗯,这样确实有必要,新组建的第39集 团军确实是新兵较多,派他去很合适。我想过几天沿着第聂伯河去看看沿河的防御部署,到时候你让他带几名士兵跟着我去一趟吧。老伙计,我又得去工作了,还得向方向总司令部上报今天的战线位置和我们的作战计划呢。”巴格拉米扬说完,就急匆匆地出了门,走向了作战部的大房间,把卡明斯基上校一个人留在了屋里。
“这个老家伙,总是那么着急。”卡明斯基上校苦笑了一下,也回侦查处的办公室了,他其实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比如了解另外几支侦查队的行动细节,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没有。
严大力出门后就去找侦察营营长沃尔科特鲁布大尉报到,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巴格拉米扬的视线了,并且自己的命运在这一刻有了好的转折。在报到后,沃尔科特鲁布大尉命人将严大力带到了方面军司令部大门外不远的侦察营驻地休息。这也是严大力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有了有房间的住处。其他跟着他进入侦查营的几名士官也都被安顿好了,当严大力走进了这个单人房间看到了床的时候,他才真正觉得自己是个军官了,不用和士兵们去挤大通铺而有了自己的房间了。虽然这个房间很小很破旧,但是自己总算是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此时的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正在方面军司令员的办公室向基尔波诺斯上将汇报这次侦查任务所查明的一些情况。基尔波诺斯一边听取图皮科夫的汇报,一边用手捂着自己的额头。现在他有些焦头烂额,整个西南方面军的态势十分不好,只能勉强守住基辅,第39集 团军正在基辅的远接近地防御着德军的进攻,而且防线有些岌岌可危。
由于第39集 团军师匆忙组建的,多数部队都是由临时征召的适龄男性公民和多数是布尔什维克积极分子的工人营组成,缺少基本部队。他甚至将第聂伯河区舰队的水兵们集结起来,组建了一个下辖几个营的海军陆战旅作为基本部队派上了前线。以至于德军军官在激励普通士兵的士气时说苏军已经没有什么部队了,连海军也被动员起来进行陆战了。内务任命委员部驻扎在基辅的第4师也被作为主要力量编入了第39集团军,这个师算是第39集团军的主力部队被部署在基辅市区内准备巷战。
处于德军包围圈中的第6集 团军司令部已经完全联系不上了,第6集团军的所属部队基本上是在各自为战,而卢金战役集群经过连续作战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力量了。只有第26集团军还在包围圈内继续战斗,他们没有办法突围,现在正在用生命来拖住德军的一部分部队,为防守基辅的苏军提供时间。
情况是非常严峻的,西南方面军根本无法解救出被包围的部队,只能堪堪守住基辅。而目前方面军的防线就是一个向西的大突出部,这样的形势稍微有点战役战略头脑的军事将领都能看出西南方面军的危险。基尔波诺斯已经几次向总参谋部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汇报情况,指出目前方面军的危险境地,希望能批准方面撤过第聂伯河以避免被德军围歼。他很清楚,这样的态势德军的将领们也看到了,虽然目前德军只是在正面进攻。但是一旦德军反应过来,那么方面军肯定会完蛋的。
至于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那个老顽固,基尔波诺斯已经没有什么欲望去说服他了。他也许对指挥骑兵比较在行,但是战略思想已经落伍了,他会断送整个西南方面军的。基尔波诺斯想不通为什么斯大林同志为什么派这样一个老顽固来负责西南方向,难道只是因为他比较忠心?唯一的好消息是总参谋部从中亚军区又调来了五个新组建的步兵师,但是其中3个步兵师被方向总司令部扣住作为预备队了,能给西南方面军使用的只有两个步兵师。
等到图皮科夫汇报完后,基尔波诺斯抬起了头,疑惑地问道:“就这些?怎么没有德军下一步进攻方向的战略情报?”
“这种情报现在我们还没有搞到,不过我们抓回来一个德军上尉正在审讯,也许能从他嘴里掏出点什么。”图皮科夫回答道。
“那您对新到来的两个步兵师是怎么安排部署的?您说说作战部和您的建议吧。”基尔波诺斯开始问自己的参谋长预备队的安排和部署建议。
“您看,我们方面军现在的态势很不利。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依然不允许我们放弃基辅,原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因为支持放弃基辅已经被撤职去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了。现在的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迟迟没有对我们的请求做出回答,只是一味地要求我们不能放弃基辅。我看那两个新到的步兵师就部署在第聂伯河左岸,不用到基辅来参与防御。他们的任务应该是守住方面军的后路,以防德军从方面军的南面强渡第聂伯河对我们实施包围。”图皮科夫把想好的措施告诉了基尔波诺斯,希望他支持自己的想法并按照这个思路来部署部队。
“可是现在我们并没有得到德军下一步会从哪里进攻的情报。如果把这两个师放到南面,北面的德军转向南方进攻我们将无法阻挡其进攻。”基尔波诺斯并不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主要副手就放弃质疑,在他看来,这样的部署是有些问题的。
“我是这样看的,在方面军北面的德军主要是归德中央集团军群指挥。他们的目的是以这里为出发地,向北进攻莫斯科,并合围西方面军的部队。而且北面我们可以要求第5集 团军抽出两个师撤过第聂伯河,到第聂伯河左岸去沿河建立防线以防止德军转向南方进攻。现在我们的南方,虽然第12集团军划给了南方面军指挥,但是他们被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攻击得很厉害而完全后退到第聂伯河左岸去了。滨海独立集团军则被德军压制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如果德军在南方面军和我们方面军的结合部强渡形成突破,那么德军将获得行动的自由。向北可以切断西南方面军的后撤路线,向西可以直扑外高加索地区。要知道开战以来德军基本上都是采用在结合部突破然后快速出击并包围我们的部队这样的战法。所以我认为新到的两个步兵师应该去加强与南方面军结合部的防御。”图皮科夫并不因为基尔波诺斯的质疑和气恼,而是耐心地解释了一番自己这样部署的初衷。
基尔波诺斯仔细地听着图皮科夫这位主要助手的部署建议,一边在地图上标注了一下。在思考了一会以后抬起头来说道:“看来只能这样部署了。您去按照刚才的部署计划准备一份命令,我来签署。并且将我们这个部署措施上报给总参谋部和方向总司令部,您去执行吧。”
第五十一章 交心
此时,整个西南方面军和苏军总参谋部都未能了解严大力刚进行的那次惊动敌人的侦察行动对西南方面军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军高层只是按照一般性的逻辑思维进行了预防性的部署调整。毕竟,按照正常军事原则,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一装甲集群更应该首先向北进攻,迅速在苏联的严酷冬季来临之前拿下莫斯科这个从政治上来说是政治中心,军事上来说是属于苏联欧洲精华部分的交通枢纽。这样一来可以摧垮苏联军民的战争意志和士气,而来可以将整个苏军分割成为几个完全不相联系的几个部分。而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一直把最主要的兵力都放在防守莫斯科方向上而其他几个方向并没有派很多预备部队增援的原因所在。
而严大力带领的侦查队搞出了这次很大动静的侦查行动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德国元首希特勒。在和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发生了战略进攻方向的分歧后,由于发生了这次侦查行动。古德里安上将将这个事件汇报给了希特勒,这说明苏军其实也很关心德军的下一步动向,但是却不清楚德军下一步想要进攻的方向。根据德军侦察飞机的报告,苏军的还是在增援基辅突出部的西南方面军,并没有撤退到第聂伯河左岸的意图。这一切,都说明了苏军完全误判了德军第一装甲集群的主攻方向。
这下希特勒总算是有证据来说服或者说压制以布劳希奇元帅为首的反对派,于是德军陆军总司令部做出了妥协,并且最终统一了意见:将第一装甲集群的主力作为突击的主力围歼在基辅突出部的苏联西南方面军。
而且德军总参谋部还精心设计了一个作战计划:首先将由南方集团军群的第二装甲集群为主力在苏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结合部开始突击,以求突破或者将苏军的预备队吸引到这个方向上来,并持续对基辅发动攻势,保持对西南方面军的压力。而这也是基尔布诺斯所猜测的德军突击计划。
后面的计划则是苏军高层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位于西南方面军基辅突出部北面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第一装甲集群暂时隶属给南方集团军群,以主力突破苏军第5集 团军在第聂伯河上游的防线,强渡第聂伯河,向西南方面军的后方交通线和补给线迅速出击。最终与第二装甲集群会师彻底包围位于基辅突出部的苏西南方面军的所有部队,并歼灭掉。
这样,苏军将在开战后在乌克兰地区损失大约50万到60万的主力部队,也将完全无力防守整个乌克兰和整个苏联南部地区。最终德军将夺取顿巴斯的煤矿和巴库的油田等急需的战争物资,并创造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最大的歼灭战记录。德军的战斗准备就以此计划为基础开始了人员物资等准备。
果不其然,被严大力他们俘虏回来的德军上尉并不知道这个计划,因为当时德军并没有确定这个计划,而且这名德军上尉也没有权限知道这样的战略计划。因此方面军特别处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整个苏军西南方面军还是按照基尔波诺斯上将的设想在调整部署。
严大力和几名士官也被派往了第39集 团军那些刚成立的工人营对这些热情高涨但是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布尔什维克工人们进行军事训练。其实严大力是清楚大概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惜的是现在他没有任何理由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西南方面军最后被围歼事实。因为没有人相信这会是真的。就算说出来,也只能是让其他人举得严大力是一个神经病和失败主义者。因为在苏军高层看来,虽然西南方面军的态势确实十分不利,但是并不是没有一战的能力。尽管苏军有几个有着清醒头脑的将领比如朱可夫大将也觉得有必要撤退到第聂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