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贺龙军事文选-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①即习仲勋同志,为西北军区政治委员。 
  ②即原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晋绥分局书记林枫,在日本投降后先后被调去东北。 
  ③谭政原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日本投降后调往东北,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④贺彪为晋绥军区卫生部部长。 
  ⑤李卓然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和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调往东北工作。 
  ⑥李井泉为晋绥军区政治委员。 
  ⑦王维舟为西北军区副司令员,马明方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 
  ⑧即西北军区参谋长张经武。 
  ⑨杨尚高为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谭生彬为组织部长。 

晋绥军区自卫战争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九四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一、军队建设问题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一二零师在中央军委指挥下,基本上完成了创建与巩固晋绥解放区,坚持并配合了全国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任务。同时,粉碎了阎锡山反共、反人民的进攻,壮大了自己的部队。这是在党中央、晋绥分局和军区领导下,全区军民艰苦奋斗、牺牲流血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从解放战争以来,我区部队在配合友军,解放山西、绥远战斗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在西北战场上起了决定的作用。 
  在八年抗战的伟大成绩中,有几件事特别值得提一下:这就是对敌斗争、生产运动、练兵运动都是有成绩的,创造了对敌斗争、生产、练兵三者结合的经验。在对敌斗争中,挤退了敌人,保持和巩固了根据地。在生产运动中,解决了部队的经费,一般自给率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练兵运动中,贯彻群众路线的练兵方法,提高了技术与战术,对战斗及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过去长期处于敌后分散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在教育上对阶级教育做得不够,没有把民族教育与阶级教育统一起来,在生产运动中还存在某些缺点。因此,当由抗日战争转到自卫战争,由游击战转变为正规战,尤其在经过八年抗战后,根据地在更加困难的情况下,使部队在思想上发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糊涂观念。有部分干部、战士对于由抗日战争转变为人民解放战争,作战对象由日本侵略者变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阎锡山等反动派,在思想上认识不清。如有人说:“打日本有我的一份,打蒋介石没我的事。”幻想和平,不愿斗争。一部分干部想进大城市享受,有的战士想回家,认为日本被打败了,就应该回去。还有的认为,“打日本打了八年,打内战还要多少年呢?”所以,有些干部在战斗中犹豫动摇。如六分区XX团主要领导,对完全可能打下的奇村据点放弃不打。二十七团二营营长在集宁战斗时,放弃卧龙山阵地,投敌叛变,使这次战役遭到不应有的损失。当然,上述这种现象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同志都是很好的,因此在这段时间的各次战役中,表现了坚决、顽强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取得了许多胜利,出现了大批战斗英雄和战斗模范,克服了缺乏粮食、担架和各种物质以及寒冷的困难。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极为宝贵的。 
  其次,由于晋绥连年支援战争,加上敌人的破坏,解放区生产下降,财政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使部队的物质生活感到很大困难。在抗日末期,提倡自力更生,解决部队困难,获得极大成绩。但在执行中,也产生了许多流弊,如有的部队、机关的生产脱离群众,违法走私,违犯政策等。某些部队在打下一个城市之后,由于本位主义思想作怪,发生了严重的违犯政策纪律,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甚至乱没收、乱拿物资,引起了部队上下级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不团结,并使某些贪污腐化分子有机可乘。这暴露了我们部队中残留的军阀主义、官僚主义、游击习气等恶劣作风的严重性。同时,由于“七大”精神没有来得及在部队中进行传达,军区首脑机关又几乎完全到了东北,对于整个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军区领导回到晋绥后,忙于在前方打仗,各个部队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毛主席的建军思想,一九四六年分局召开的高干会议,提出了反对部队中的军阀主义,反对各种不良倾向,恢复红军时代的三大任务;提出改变连队政治形势(官兵关系)、“窑洞政治形势”(军民关系),强调了全党建军,所以后来对于民兵建设、优待军属、解决军属困难,督促逃兵归队、支援前线等都比以前有了改进。但由于战争环境的关系,这一精神没有能够完全贯彻到部队中去。 
  一九四七年召开的建军会议,是本着一九四六年晋绥分局高干会议的精神召开的,提出了以建设土地改革的军队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进行为土地而战与反对美蒋战争联系起来的思想教育。为此,要求军队必须参加土地改革,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进行土改,并改变党内不纯的情况。因为只有把解放区建设好,才能建设好军队。会后立即调了大批干部到土改工作团去,野战军纵队政委、军区的部长、分区的司令员、直到连队的各级干部和一些好的战士都参加了土改工作。除参加土改工作团的人员以外,部队也尽可能参加驻地群众的各种土改会议,这不仅具体帮助了群众的土改工作,而且对提高部队阶级觉悟、群众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迅速的恢复解放区生产,还决定从各个部队中抽出九十亿元(农币)帮助群众生产,部分的解决了群众缺乏生产原料的问题,对于推动和发展生产产生了很大作用。同时,决定军队实行统一供给制度,不准做生意,各单位所有家务及商店一律交给政府。这样做之后,既避免了部队脱离群众、违犯政策法令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克服部队中因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造成的组织纪律涣散,战斗力下降的问题。部队还实行了精简节约,撤消与合并了某些不必要的机构,缩小机关、充实连队。就是:“有多少人,打多少仗。:”所有这一切做法,都是为了晋绥三百万人民,也是为了发展生产与支援前线。 
  在部队自身建设上,采用了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的方针。所谓政治民主,即以阶级教育的中心内容,开展群众性的土改、诉苦教育、政策纪律教育及“三查”运动(查成分、查思想、查作风)。经济民主,即普遍地采用民主方式,建立经济委员会,并有权清查一切家务帐目、开支,反对贪污浪费。同时,确定必须以所有经济的绝大部分用在战士身上,经济完全公开。军事民主,除去战斗命令外,其余如管理教育、战前想办法,战后评指挥、评战术、评伤亡、评胜利等都可采用民主方式进行,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面向连队。建军会议后,从军区到团各级机关均组织了工作组,深入到连队,根据以上内容去进行工作,对部队中的军阀主义、官僚主义、游击主义、本位主义等不良思想作风给以严肃的批评与纠正。在“三查”中虽有些“左”的偏向,但很快被纠正了。这种新式整军及诉苦教育,使部队指战员的阶级觉悟空前提高,这也是阶级教育的有效方法。对某些贪污腐化、违犯纪律分子,给予了适当的处理。这样做的结果,反掉了一些旧的东西,加强了组织与纪律,使部队上下级之间、同志间、部队之间、军民之间、军政之间的关系大有改善,老区战士的家庭困难也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从而达到了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目的,使部队生气勃勃,战斗力大为提高,改变了连队的政治形势与群众的“窑洞政治形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今天来看,这些原则与作法是正确的,成功的。当然也还有不少缺点,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努力去克服。 
  二、扩大武装问题 
  自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人民解放战争的规模越打越大,部队的伤亡减员日益增多,因此,对要求补充兵员更加迫切。但是,晋绥人口很少,过去动员数量已占全区人口的百分之五左右,加之多年战争破坏,对于恢复老区生产又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再由于过去在执行兵役制度上存在党员、干部、民兵不当兵,招兵中的强迫命令,买兵顶替,包庇逃兵等严重缺点,这就同前方急需兵员补充发生很大的矛盾。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兵动员有很大成绩,但目前如对上述矛盾不设法解决,不仅部队得不到补充,而且对恢复生产也极其不利。因此,在一九四六年分局召开的高干会议上,详细分析了这种矛盾,确定了在老区土改以后,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再有计划的动员新兵,使老区能集中力量进行土改和生产。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做好归队工作。强调全党建军,批判了过去优抗工作上存在的诸如“优生不优死,优近不优远,扰干不优兵”等不合理现象,使归队工作和优抗工作引起了全党的注意,并根据实际情况,注意区别对待:对不缺土地及劳动力者,主要是从政治上提高其地位,有的只须优待—部分,有的则需要大部或全部优待。部队补充兵员的来源有三:第一、主要靠俘虏和从新解放区动员来补充。在忻、崞、汾、文、交、朔①平川的新解放区已动员了不少新兵补充到部队。但总的来说,还是有限的。因此,主要还是靠俘虏兵来补充,这就使部队中解放战士的成份是大大增加了,有的连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并且有的很快即当了干部。假如没有建军会议后之民主运动及诉苦教育,要在我们部队中熔化这样多的解放战士并使其能英勇作战、坚决为人民服务是不可能的。同时,老区经过土改以后,在去年秋季也有计划的征收了一次新兵,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动员了一万五六千人补充到野战军,质量比过去任何一次要好。据临县新兵团统计:行政村以上干部四百一十九名,占该团总人数百分之七点六八。党员六百七十一名,占该团百分之十点九八。自动报名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翻身户虽无精确统计,估计也不会少。因为有了党员、干部做骨干,新兵补充到部队之后,也比过去的兵好巩固。由于他们经过土改,得到了胜利果实,阶级觉悟比较高,进步也很快,许多战土很快变成了部队中的骨干。这次动员新兵的方法是:经过政治动员后,由党员、干部带头自动报名,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基本上改变了以往兵役政策的缺点。这种征兵方式的效果是晋绥动员新兵中史无前例的一次。今年夏季又动员了六千多新兵,其中党员、干部虽没有前次多(因为正在调干部到新区去的时候),但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胜利的完成了任务。第二、是逐步升级的办法:即由游击队升为地方兵团,再由地方兵团升为野战军。例如:七旅、十旅、十一旅、十二旅、十四旅及分区的二十一师,都是一九四八年由地方兵团升级起来的。一九四八年以前的四旅、五旅也是由地方兵团升级起来的。这种升级办法,是行之有效的扩兵方法,它使分散的游击队很快地转变到更加正规、更有战斗力的兵团。第三、采用组织民兵后备营的办法。去冬临县、岚、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