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下令把全部工匠封死在陵墓里。他继续修建阿房宫,豢养大量狗马禽兽,供游猎之用。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现象。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在这伙人中,雇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七月时候,正是多雨季节。
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秦法“失期当斩”,这900戍卒面临死刑的威胁。
他们由两个县尉押送着。这两个县尉对大家非常凶暴。正当他俩行凶打人的时候,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县尉杀掉。接着对大家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而戍边死的也有7C10。何况壮士不死则已,如果死,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他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这900名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陈胜,即陈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雇农出身;
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农民。为了扩大影响,他们于夜晚在驻地旁丛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被民间传为神话。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首先占领大泽乡,接着又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当起义军逼近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拥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人,步兵数万人了。陈县是战略要地,楚国后期在这里做国都。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为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陈县成为全国农民起义的中心。起义军乘胜前进,分三路攻秦。吴广为“假王”,西击荥阳;武臣北进赵地、魏人周市攻魏池。吴广围荥阳,久攻不下。陈胜又命令周文为将军,领军绕过荥阳,进攻关中,攻破函谷关。这时起义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有兵车千辆。
这时,混进起义军队伍的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张耳、陈余阴谋分裂起义军。他们要求北略赵地,陈胜没有识破这个阴谋,就以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率兵2000渡过黄河北上。张耳、陈余用招降和重用秦朝官吏的办法,攻占了30余城。
周文军很快发展到车千乘,卒数十万人,进抵关中的戏地(今陕西临潼境),逼近咸阳。秦二世见起义军打到都城附近,十分惊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领几十万在骊山修墓的刑徒,迎击起义军。同时,又从边塞调回王离的军队30万人,与义军对抗。周文率领的农民军,虽然英勇作战,因为孤军深入,缺乏训练,没有作战经验。在遭到秦军突然袭击时,打了败仗,被迫退出函谷关,驻扎曹阳(河南灵宝东),等待增援。
武臣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后,在张耳、陈余怂恿下自立为赵王。陈胜为了顾全大局,勉强予以承认,并命他率军西上,支援周文。张耳、陈余不但不救援周文农民军,反而割据自立,拥武臣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不听陈胜指挥。接着,六国旧贵族相继割地称王,韩广称燕王,魏咎为魏王,田儋自立为齐王。这样,就造成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周文率军在曹阳坚持斗争三个月,多次失利,退到渑池。这支起义军队伍由于众寡悬殊,又无后援,损失过重,周文最后自杀。不久,围攻荥阳的吴广被部将田臧阴谋杀害。吴广死后,军心涣散。秦将章邯率军攻来,田臧兵败被杀。其他几支起义军,先后也被秦军各个击破。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军向陈县扑来,陈胜亲自领导义军奋力抵抗。因为兵力太少,不幸失利,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这时,他的车夫庄贾暗杀了陈胜,投降秦军。
陈胜的部下吕臣等人坚持斗争。吕臣率领的“苍头军”进行了反攻,两度收复陈县,处决了叛徒庄贾。这支起义军,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中国历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开辟了中国古代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农民军在斗争中建立革命的政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奇迹,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4 楚汉之争
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据说就是从这场争斗中演变而来的
楚汉之争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角逐。
秦朝末年,伴随着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也出现许多反秦武装集团。其中,项羽和刘邦就是两支主要力量。
项羽原是楚国的旧贵族。公元前209年9月,他跟叔父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杀死会稽太守,在吴(江苏苏州)举行起义,队伍发展到8000余人。刘邦早年做过沛县亭长,在萧何、曹参等人支持下,杀死沛令,自立为沛公,集聚了起义者3000多人。
陈胜、吴广的主力军失败后,部下召平渡江与项梁取得联系,用陈胜的名义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项梁率领8000人渡江,和陈婴、英布等人起义军会合,到下邳时队伍发展到7万人。不久,吕臣的义军和刘邦的队伍也前来会合。项梁等人为了号召群众,共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仍号楚怀王。
公元前208年,在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交战,打败秦军,接着转攻定陶(今山东定陶)又取得胜利。项羽和刘邦率领的另一支起义军也连破秦军于雍丘(河南杞县),斩秦将朱由。
项梁被胜利冲昏头脑,放松了戒备。秦将章邯夜袭定陶,项梁战死。
章邯得胜之后,又击破魏、齐等割据势力,然后渡黄河北上击赵,大破赵军于邯郸。接着,他以重兵包围巨鹿(今河北平乡县)。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7万人救赵。宋义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后,饮酒作乐,46天未进兵。项羽愤杀宋义,率义军渡河破章邯军。项羽令义军“破釜沉舟”,每人只带3天口粮,表示决一死战。项羽军渡河后,先打败章邯的军队,又进攻王离的军队。双方在巨鹿大战9天。农民起义军英勇杀敌,每个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使秦军惊恐万状,王离被俘,农民军取得重大胜利。巨鹿之战基本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军,扭转了整个战局。章邯走投无路,率20万秦军投降了项羽。
正当项羽北上救赵时,刘邦带领一支起义军西向击秦。由于秦兵在黄河以南较少,刘邦又采取了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曲折地向咸阳进军。公元前207年8月,大破武关,进兵蓝田,取得节节胜利。这时,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
赵高杀死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子婴又杀赵高。刘邦率军直扑咸阳,驻兵灞上(今西安市南)。秦子婴无可奈何,捧着玉玺,向农民军投降。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的统治结束了。
刘邦攻占咸阳后,想住在这里。樊哙劝他想得天下,就不要留恋宫中美色财宝。刘邦接受他的意见,还军灞上,刘邦废除秦的苛法,又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深得秦人拥护。
项羽听说刘邦先入关中,非常愤怒,率军攻破函谷关,杀奔咸阳而来。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军队40万驻扎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鸿门(今临潼县东项王营)。当时,刘邦军队只有10万人,实力不敌项羽。他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自去鸿门拜会项羽。刘邦向项羽故意请罪,卑辞言好。项羽设宴招待刘邦。项羽的谋士范增想乘机杀掉刘邦,就找项庄(项羽从弟,勇士),以表演剑舞,伺机行刺。项羽的叔父项伯从前和张良关系好,这时见势不妙,也拔剑伴舞,掩护刘邦。过了一会,刘邦借口上厕所,从小道回到灞上。
“鸿门宴”后,项羽带兵进入咸阳,杀掉秦王子婴,烧毁秦的宫殿,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又封刘邦为汉王,居巴蜀汉中,三分关中。项羽自以为天下无敌,从此可以长做霸主了,于是就带着从咸阳宫中掠来的财宝、妇女,回到彭城享富贵去了。
项羽分封诸侯,搞“任人唯亲”,这一措施不但不能收拾残局,反而加剧了分裂。不久,齐将田荣最先起兵反对项羽,自立为齐王。彭越在梁地有1万多士兵,未得分地,对项羽怨恨,田荣也联合彭越。陈余对张耳被封常山王不服,联合田荣赶走张耳,做代王。诸侯混战再次爆发。
被项羽逼处巴蜀汉中一隅的刘邦,采纳萧何的策略,在汉中招揽人才,治理巴蜀作根据地。公元前206年五月,项羽前去攻打田荣。刘邦趁机出兵,1月内占领全部关中。接着向东挺进,直捣项羽的老窝彭城。楚汉战争爆发了。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苦战了5年,大战70余次,小战40余次。刘邦在一再失败之后,逐渐转为优势。项羽曾一度提出和刘邦“中分天下”,以鸿沟(今河南贾鲁河)为界,河东属于楚,河西属于汉(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由此而来)。
公元前203年底,刘邦汇合诸将,合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粮食吃光,援兵断绝。在寒冬的一个夜晚,项羽被围在一个山头,看到战场上旌旗遍野,鼓角齐鸣。项羽在四面楚歌中知道军心涣散,大势已去,只好匆匆丢下爱妾虞姬,连夜夺路突围。天亮以后,刘邦闻讯,立即派5千骑兵追赶。项羽渡过淮河,只剩100多人。汉军追上,杀得项羽只剩28个残兵了。项羽跑到乌江边上,见前面茫茫乌江,后面滚滚追兵,走投无路,拔剑自刎。
公元前202年6月,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刘邦即皇帝位(即汉高祖)。
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
15 汉初和亲
苟安与羁縻政策的产物
“汉匈和亲”,是西汉政府对匈奴的最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