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毅军事文选-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务。以上这些证明部队数量与质量是在继续提高和加强之中。军部重建之 
  际,指明新四军游击兵团阶段的结束,开始正规化的阶段,今后则要求正规 
  化之继续提高,走向铁的党军的伟大的前途。 
      现在的弱点是:某些部队违反党的统战政策的事件时有发生。某些部队 
  中游击习气和军阀习气的残余仍未根本纠正,在实际工作中仍占着上风。去 


① 这是陈毅在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军事报告《论军事建设》的第四部分,原标题为“军事建设 

的各项工作”。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曾在《真理》杂志第七期上发表,题目为《论军事建设》。 

年一年干部逃亡及犯严重错误如贪污腐化堕落倾向的分子,总数约四百余 
名,其中团以上干部亦有十余名。部队中对党的政策的实施、命令的执行和 
对地方关系仍有极大缺点;独立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的倾 
向并未在锻炼党性的运动中根本纠正。轻视军事学习,轻视军事技术,轻视 
参谋工作的倾向,仍然存在。供给制度极不严格,浪费贪污现象一般继续存 
在,在某些部队仍极严重。政治工作制度仍未做到完全巩固的地步,不少的 
政工人员尚未能保持自己在部队中的模范作用,某些指战员对政治工作轻视 
的倾向仍然存在。军事纪律,群众纪律,经济纪律尚未能做到严明整肃的地 
步。敌方特工的破坏仍在不断发现,甚至在个别地方得以售其煽动逃跑的好 
计,虽然仅限于个别兵员或排、班以下干部,但这种现象仍是极为严重的, 
证明保卫锄奸工作仍然不够坚强。这些弱点和缺陷,是今后军事建设上的具 
体的斗争对象。我现在根据中央指示再进一步来检讨建军中的思想问题。 
    二、纠正建军中几种不正确倾向 
    1.把中央精兵简政指示及中央军委精兵建设指标,看成一般的裁兵,不 
论时间地点及具体情况,要求主力裁减,这种裁兵论的呼声已在地方工作人 
员中发现。 
    2.把精兵主义认为是扩大主力充实主力的机会,特别借此以编并地方武 
装,这种论调部分发现于正规部队的工作人员中。 
    3.精兵简政是需要裁汰老弱及缩并骈枝机关,结果是一方面并未认真实 
行必要缩减,某种程度的大后方主义,大行李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另一 
方面又有不分皂白缩减一切的倾向,把必要的机关和部门都不设法去保持和 
建立,以致影响工作之开展。4.就是形式主义的了解精兵简政,忘记了提高 
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乃是中心环节。5.借口所谓华中的特点,认为精兵简政 
只适用于华北而不适用于华中;又有在认为完全适用时,即机械执行,缺乏 
具体步骤及灵活执行办法。6.在执行过程中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主力军和地 
方军,对地方武装及自卫军的努力仍不够,特别对军工生产的扩充,对旧武 
器的大量采取,则在认识上工作上均未有实际的转变。总之完整的了解中央 
指示,正确的执行中央指示,实际而具体的以执行情形按期上报,则一般缺 
乏,这是我们华中各地执行中央精兵简政及军事建设上的共同弱点。我们要 
求完整而正确地执行党中央的根据地建设方针,必须正确认识下列诸方面: 
第一,中央指示的基本精神,在于指出敌后斗争的新阶段,和依据此新阶段 
所定出长期坚持敌后抗战的新方针。“由于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 
荡’,及我军之人力、物力、财力及地区之消耗,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我 
斗争进入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我之斗争方针应当是无时间的长期斗争, 
分散的游击战,采取一切方式与敌人周旋,其目的,节省与保持自己的实力, 
不但是武装实力,而且是民众的实力,以待有利的时机。”这一指示是极为 
明显清楚的,告诉我们必须首先顾及长期斗争的需要,必须顾及民力为军力 
之泉源,军力为民力之掩护。在战役中战斗中应有的消耗和不惜牺牲,正是 
坚持长期斗争的必要条件,反之,为了坚持长期战争又要在使用力量时对战 
斗中的消耗必须十分谨慎,十分顾及实力(包括军力、民力)的保持。偏于 
任何一面,只站在哪一面讲话,或者把民力与军力对立,短期斗争与长期斗 
争截然分开均是不正确的。比如在某一根据地民力、财力、物力动员已达到 
饱和点,则此时则便不应再强调扩充和大规模动员,宜力求休养生息,即使 
是最短期的甚至暂时的休养生息均十分可贵。又比如在某一地区,民力、物 

力、财力的动用并未达到饱和点或距饱和点尚远,则此时期的迅速扩充和必 
需数量的动员仍是必要的,此时指导中心则应争取时间,在短期内完成自己 
实力的充分发展。又如在某一地区,当民力已十分枯竭而军力特别主力更形 
枯竭的时候,这时候则必须咬紧牙关,说服一切人民,指出保持主力的必要: 
我们根据地是敌后根据地,无主力掩护则一切安定和秩序无从说起,且有立 
即沦陷,陷于不可恢复的危险,处这种情况,动员一切力量顾全主力,是党 
政军民应有的神圣职责,这种指导和决断常常千根据地斗争有转败为胜,转 
危为安的决定意义。估计华中根据地一般状况,则人力、物力、财力之动员 
和消耗,并未达到华北那样的高度,华中地区之开辟较迟两年,“扫荡”不 
如华北之频繁,在乡人口与入伍壮丁比例高者仅达百分之一,低者尚在百分 
之一以下。根据地物力、财力之储藏尚可以征用,裁兵论者,缩小论者是于 
此点缺乏调查研究的。另一面华中斗争日渐激烈,一般有紧步华北局面后尘 
的趋势。某些地区如苏南、苏中、鄂豫边区差不多与华北相埒,仅天然富源 
较优。另一面华中尚有强大反民主势力的存在,随时秣马厉兵,向我整装待 
发,我于分散游击战外应有大规模的自卫战准备。因此我们现有实力尚在数 
量上质量上均不够充分应付事变,特别在主力方面急需补充缺额,在地方武 
装方面则数量发展不大,这乃是华中的实际情况。地区特点论者,并不是真 
正认识这些特点,而是把这方面片面夸大,不知道华中斗争的长期性与华中 
根据地的趋向是与华北基本上相同,而中央指示在基本上也是全部适用的, 
此时提前注意到军力保存,人力、物力、财力的储蓄和正确配备,正有利于 
长期作战。中央根据华北经验给华中的指示,正是主观的正确指导,能有力 
地影响到今后斗争的客观发展前途,正是先见之明,能预见事变以防患未然。 
说中央军事建设指示不适用于华中,借口华中特点,不愿实行必要的裁减, 
舍不得以一部主力地方化,仅片面强调主力之扩充,忽视地方武装,或强调 
地方武装重要忽视主力补充,无视敌后根据地游击性之加强和运动战之可能 
减少,不深切注意到人力、物力、财力之储蓄以及主力之正确使用,这种特 
点论当然与裁兵论、缩小论同陷于主观主义的泥坑之中。过去皖南特点论即 
片面夸大皖南特点,否认全国工作在抗战环境中的共通性,借以拒绝执行中 
央指示已遭受了历史的惩罚,这是不能再重复的教训。最后指出在地方工作 
同志中一般缺乏培养主力,爱惜主力,顾全主力的观点;在正规部队的工作 
同志中,缺乏对根据地人力、物力的爱惜的群众工作观点。这两种倾向不扫 
除,正确执行中央精兵简政及中央军委军事建设的指示是不可能的。 
    第二,中央军事建设指示着重在主力军与地方军的区分,同时又注意到 
主力军与地方军的正确关系,指出独立建立地方军事机关的重要性,同时指 
出某些地区又因具体情况不必有主力军与地方军的区别。又指出:“地方军 
必须真正地方化,其主要成分、其主要干部,应当是本地的,因此培养当地 
干部,由地方党选送优秀的本地干部到地方军去,是一等重要的任务。地方 
军之斗争方法,政治工作,服装等,均应适应本地情况(即尊重地方性、游 
击性),因此空喊正规化,把主力军的一套机械搬到地方军中去的办法是不 
妥当的。”又指出:“地方军应有独立的建制与指挥机关,但主力军帮助地 
方武装的责任,不仅仍旧不变,而且较前更加增重。”又指出:“在主力整 
编时以相当部分部队划归地方军建制,主力军应给地方军以许多干部枪械弹 
药等。”这样明确的指示是建立主力军与地方军正确关系的工作原则。在我 
们华中地区一般说来是地方军数量质量均极不够用:第一种现象是使主力分 

散担负地方任务,陷于地方任务,不能进行集团的整训,减少提高主力的机 
会。第二种现象是在主力担负地方任务的条件下,形成地方依靠主力,主力 
抽调,地方防务即难于维持。第三种是主力长期担负地方任务,也在客观上 
使独立生长地方武装的机会减少,在不利环境下,逼着主力消耗于地方任务。 
第四种是主力在成分上,战斗作风上,工作作风上,均与当地群众斗争联系 
比较薄弱,所谓“主力始终要走的”,把主力视为客军,以及主力部队某些 
同志认为部队除打仗而外一切不必过问或参加,一切脱离当地群众,不与当 
地群众斗争密切联系的客军观点,是或多或少存在着。要纠正这些现象,只 
有正确执行中央规定的主力军与地方军的关系。目前的工作仍处在建立地方 
军以减轻主力的地方任务的阶段,只有完成了比较强大的地方军的建设,主 
力始有集团整训与集团机动的机会,主力的缺额补充也才有经常的保证。目 
前应纠正主力部队专送质量较差的干部到地方军去的倾向,纠正正规部队工 
作干部不愿到地方军工作,视到地方军工作为降级使用的错误观点。纠正地 
方党政机关不派遣地方领袖到地方军去工作的倾向。即或派去工作时亦只给 
以闲职,挂名而已,不下决心予以培养和提拔,因此一般对地方军忽视,对 
军区、分区工作重视不够,不愿意独立建立,或者在兼军区、分区时,仅视 
为次要工作部门,仅委托一个地方武装科去管理,或视军区、分区为主力师、 
旅的附属机关或动员部门,这些观点都是极有害的,目前已到必须彻底纠正 
的时候了。 
    第三,民兵自卫军的工作,是华中刚才开始的工作,过去仅有一些游击 
小组,或参战自卫队如担架队、盘查哨的工作。仅苏中、淮海、淮南诸地区 
稍有些数量上的发展,比较能担负战斗,因此这一部门的工作经验十分缺乏。 
目前从实际建立民兵自卫队的过程中去积累经验,去力求发挥和创造,是极 
其重要的工作。在认识上,第一应特别指出民兵自卫队的建设是在于加强根 
据地的武装自卫力量,以造成战争的新局势。弄惯了旧的一套,主力及地方 
武装孤单单地进行战斗,大大减弱了我根据地的战斗力,减弱我根据地的声 
势,使得敌伪可以乘我军的空隙,独来独往,横冲直撞,使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