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毅军事文选-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用深入而坚强的敌伪政治工作去动摇敌军军心,分化和中立伪军伪组织, 
这一工作,日本反战同盟[14]和朝鲜独立同盟[15]他们工作得很好,对我们 
帮助很大。我们用地下党工作方法去争取敌占区有民族意识的士绅和青年, 
以上层工作来掩护下层工作,这样使敌寇之自首自新政策失其效果。我们用 
整风审干政策改造了思想,团结了全党,提高领导能力,改变了工作作风。 
我们用拥政、爱民、拥军的政策加强了军民的团结,粉碎敌寇的挑拨离间的 
伎俩,巩固了共同奋斗的决心。在军事上,我军以反复穿插对付敌之辗转电 
击,以间隙穿插、灵活转移对付敌之纵深合围,以分散隐蔽、反复转移对付 
敌之集中包围和“清剿”。以我之集中对付敌之分散,以我之分散对付敌之 
集中。以军民大破坏对付敌之封锁分割,以民兵地雷战对付敌之梳刮搜索, 
以数个地区之配合出击援助友邻地区之被合围“扫荡”。主力则灵活转移, 
准备适时之胜利反击,地方军与民兵们就地游击就地坚持,达到与敌人扭打 
纠缠,使敌人“驻剿”也难以肃清,不得不自行松懈停止。这个阵势是主力 
与地方军与民兵配合,几百万人民对付几万个分股入侵的敌伪军的联合作 
战。当敌人集中前进时,其锋不可当,当其转入“驻剿”时,已自行分散, 
意味着其势稍杀,其力初竭,当其分股下乡搜索时或换防转移时则其弱点已 
暴露而到了战周转变关头了。军事组织上的成就是,扩大了内战时军区工作 
的经验,将地方党政军民的力量,主力、地方、民兵的力量,统一组织起来 
正确使用,一面使用兵力,一面积蓄兵力,这样便坚持长期战争渡过了难关。 
    这就是在第二阶段上敌我政治对政治、军事对军事、经济对经济,文化 
对文化各种斗争方式的总的比赛。斗争之持久性、复杂性、残酷性是古今中 
外的新创局面。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十大政策是经过考验的、制胜敌人的 
武器。我们与敌人的比赛,我们并未落伍。敌寇企图消灭我党我军的计划是 
失败了。我党我军取得坚持抗战的伟大胜利。自然此时期我们根据地是缩小 
了,军队数量是减少了,根据地人力物力财力是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坏,某些 
地区业已接近枯竭的地步。然而我党政军民受着锻炼,锻炼得十分坚强,学 
会了各种斗争经验,数量之削弱增强了质量。就是说我党我军经过第二阶段 
的伟大斗争,人人敢说不再怕敌寇了。敌寇之伎俩已穷,而我军办法之多则 
愈出愈奇。这里得“谢谢”日本帝国主义,“谢谢”他的“教育”,使我们 
学会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打定了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基础。 
    这就是第二阶段,数量缩小的后退阶段,锻炼增强质量的巩固阶段的基 
本内容。 
    第三阶段是从一九四二年冬冀南、冀东、冀中各根据地工作开始恢复, 
华北各根据地开始从缩小转到再扩张的时期直至现在。这一阶段中国内外的 
重大事件,首先是苏联的再进和德国再退,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战 
争局势。接着是意大利投降,美国在太平洋的反攻,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 
运》[16],露骨地完整地提出其法西斯政策,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一面是 
以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一面是派汤恩伯、李仙洲大军进入苏鲁敌后发动大 
磨擦。敌寇恰在此时与汪逆订定日华同盟条约[17],强调实行对华新政策, 
这是与蒋介石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密切配合着。敌寇鼓励蒋介石的反共以 
策动其投降,蒋介石经过反共来达到引起敌寇的谅解。在蒋介石名著《中国 
之命运》中,袒露了反苏反共反英美的纲领。基本上说来,在思想上、精神 
上蒋日业已站在一条战线上了。这个时候,陕甘宁边区粉碎了蒋介石的进攻 
计划,敌后各地武装制止了李仙洲、韩德勤、汤伯恩、顾祝同所发动的进攻, 

我党取得击破第三次反共高潮的胜利。接着是由陕甘宁边区发动伟大的整 
风、审干运动,发动了伟大的生产运动和有力的除奸运动,敌后各解放区立 
即响应进入行动,获得巨大的成绩。同时这一时期各地实施并再次深入减租 
减息的群众建设和三三制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建设,使解放区更加团结起 
来。在对敌斗争中,敌后各地实行敌进我进的伟大进军,取得解放区的再扩 
张,我军的再发展。主力乒团之坚强,地方兵团之扩大,民兵之普遍发动, 
加上一切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新设施,把敌后各解放区提到空前未 
有的规模。这里与国民党从河南败退、两湖瓦解、粤桂沦陷、滇黔告警、川 
陕震动形成极其鲜明的对照。接着又是河南解放区、湘赣解放区之新出现, 
和苏皖、浙江、广东各解放区之新扩张。我党对敌战斗的胜利与民主建设的 
成绩无情地指出蒋介石国民党的法西斯路线的谬误,指出毛泽东共产党新民 
主主义路线的正确。抗日救国的重责落在我党我军身上,国际视听,为之改 
变,人心趋向为之奠定,敌后解放区的发展如日中天,而蒋介石领导的大后 
方日趋崩溃。这个趋向从去年五月所连续进行的、经美国调处的国共谈判把 
中国问题的本质完全暴露了。因此今天担负在远东和中国战场上抗战救国的 
责任,是要依靠毛泽东和共产党而不能依靠蒋介石和他亲手所腐化了的国民 
党。谁是能够担负抗战救国责任的军队?以及谁是日寇的对手?这个军队、 
这个对手只能是八路军新四军而不是蒋介石的军队。如果要恢复国民党军队 
的战斗力,必须依照八路军新四军的楷模从蒋介石统帅部的改造做起直至其 
军队各种制度的改变为止。谁是能符合全国人心的政权形式?谁是能担负抗 
日救国的政权形式?那只有陕甘宁边区政府和敌后解放区的民主政权经得起 
锻炼,只有他能领导战争;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在八年抗战中证明他腐朽 
无能,反动有据,误国殃民,已经到了应该彻底改组的时候了。总之,根本 
解除国民党一党专政,解除其反动祸国的失败主义的军令政令,立即改组国 
民政府,成立各党各派的民主联合政府,立即改组国民党统帅部,成立联合 
统帅部,这已是应天顺人、挽救时局、争取抗战胜利的必由大道。抗战胜败 
和建国百年大计取决于此,这是全国军民奋斗的中心目标。我党我军领导的 
敌后解放区便是这个奋斗的主潮,是强大的日寇所不能压服阻止的。国内任 
何反动阴谋的阻挠顽抗必被粉碎无疑。毛泽东同志对大会作了《论联合政府》 
的宏伟报告,“联合政府”这个正确口号已为全国军民所接受,已经在行动, 
实现之期已经不远了。以上就是说明敌后斗争第三阶段,我党我军再发展的 
阶段以及它在全世界全中国所起的伟大的影响。 
    (四)光荣的牺牲和伟大的成就(略) 
    (五)对敌伪方面的评论(略) 
    (六)抗战初期、中期的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上述经过均属于抗战初期 
和中期的事情。抗战已接近末期,总结整个抗战的经验的时候尚未到来,现 
在拟将初期和中期的经验教训作一初步总结,对于进入末期以及结束抗战是 
有意义的。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抗战路线,八年来的伟大发展证明其完全 
正确。其基本内容是针对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敌后战局的残酷性,提出了削 
弱敌人保存自己发展自己的游击战略。针对国民党资产阶级的抗日、反共的 
两面政策而提出我党的革命的两面政策,即联合他抗日的一面而反对他反共 
的一面,这就是正确的站在中国劳动人民立场的又联合又斗争的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政策。针对着抗战中国内外的复杂局势,特别敌后的艰苦斗争环境, 

提出坚持抗战、积蓄力量、长期打算、储蓄人力物力财力的持久对敌的方针, 
提出有理有利有节对顽固派武装反共的严肃自卫方针,创造了一条建立敌后 
根据地的正规路线,从军事底定打开局面转入深入群众运动,直到建设群众 
武装再转到伟大的生产教育和军政建设。这一条正规的创造根据地的路线, 
使每一阶段上应做的工作有了极其科学的部署,主要任务与次要任务均有适 
当的配置,既不轻重倒置,也不先后错乱。同时又在每一时期每一具体工作 
部门都贯穿着对应付情况和进行建设两大任务的统筹兼顾。在两个反“扫荡” 
之间进行必要的建设,和以这种必要的各种建设支持长期的反“扫荡”。这 
就是全般的领导艺术,使领导者在极端纷至沓来的战争中,能把稳船舵化险 
为夷而主动的推动抗战运动的前进。这一条领导路线原是依照内战开辟根据 
地、巩固向外发展根据地的宝贵经验,又依据抗战新环境的锻炼,而更其完 
备系统化成为创造根据地科学的一条领导路线。在发动群众运动方面,同样 
总结了多年的民众运动的经验,造成一条正确而科学的做群众运动的新方 
针。例如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央政治局发布的土地政策的决定及其附 
件,是最标准化的新的群众运动路线。这是我党二十多年来群众运动的成果。 
在军事政策上提出又打击敌人又发展自己,从打击敌人中发展自己的游击战 
争的总战略。以武装斗争为主、配合一切各种斗争,这便是游击战争的总概 
念。在这个优异的游击战略之下,既照顾主力,又照顾地方武装,又照顾民 
兵;既照顾军队本身,又照顾地方党政人民,于是把根据地几千万人民锻炼 
揉和成为一支人民的政治军事大军去战胜敌寇。这便是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 
抗战军民主持制定的一条完整的抗战路线。换句话说,是中国人民的抗战的 
科学。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群众工作的路线,实 
事求是的领导方法,教育团结学习的工作作风。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马 
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这一切便是这个完整的抗战革命科学的 
内容。 
    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抗战政策和游击战略是主张积极打击敌人的,而且 
是主张以必要的有利的运动战去逐渐的歼灭敌人的,其战略精髓在于以占主 
导地位的分散游击战配以必要的有利的运动战去打击敌人来达到保存自己和 
发展自己。这与怕打敌人的“恐日病”有区别,又与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的事实拼命决战有区别。 
    内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分兵发动群众,集中应付敌人的战略口号,如响 
斯应[18]表现在我军的发展和削弱的过程上面,便明白指出集中不分兵便不 
能大发展,同样只分兵而不集中也便无法应敌,也便无法再发展和保存已有 
的发展。这个原则毛泽东同志运用到抗战新时期的条件下,便提出基本的游 
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主张,又更概括地提出统一战略意志之 
下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总纲领。这告诉我们,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去分兵 
大量发展自己,又要善于根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