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1]顾祝同,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2] 孙良诚,伪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
[3]陈泰运,国民党鲁苏战区苏北游击纵队司令。[4]李品仙,国民党第十战区
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5]何柱国,国民党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6]巢无地区,安徽省巢县、无为县地区,这是新四军第七师的中心区。
[7]桂顽,指国民党广西系统的军队。
① 中共中央判定日本无条件投降在即,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就华中新四军的部署问题电示华中局:二师
夺取蚌埠至浦口之线,四师夺取徐州,三师即集中津浦路,与二、四师共同夺取该线,七师夺取芜湖,一
师及苏南、苏中各部夺取南京、上海之线,浙东担任沪杭甬之线。在津浦路同时要有准备击退国民党顽固
军与我争夺城市的计划,江南要有准备击退顾祝同的来犯。不怕爆发内战,要以胜利的内战来制止和消灭
内战。八月十二日,中共中央进一步分析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又令华中改变部署,要求江南力量就地向
四周扩展,夺取广大乡村及许多县城,准备内战战场,江南各大城市不作占领打算,除以人民面目活动外,
党的组织仍取隐蔽政策,等等。陈毅为使华中更好地执行这一指示,即拟此电致华中局,后以中共中央军
委名义下发,并加发新四军第五师。标题为编者所拟。
关于今后华中自卫战争战略战术诸问题的指示①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六日)
(一)在最近两月内,顽[1] 在各线向我发动进攻均遭失败后,现已改
变作战方针,强调稳扎稳打,造成有后方的前进。因此在行将到来的华中战
争中,顽将采取分割封锁式的堡垒主义的战略,而我方则将采取逼迫敌人进
行运动战的诱敌深入的歼灭战略。
(二)为实施此种战略,我在主要战线上需用三万以上的兵力,在次要
战线上则必须组织一个旅的兵力,在敌人前进方向组织运动防御,并指导敌
人后方、翼侧的游击战争,借此造成敌人前进的困难,使自己的主力保持高
度的机动,而不致陷于浪战和被动。
(三)所有边缘地区及敌人前进道路两侧之粮食,必须有计划的搬运,
分散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务求其不致大部落入敌人手中。袭敌保粮将是我
军开战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此点必须预先有准备。
(四)举凡兵站线、电话网、前后方医院、粮食、侦察网、俘虏营、被
服鞋袜等项,皆须预先作妥善的全盘的部署,俾使主力作战将不受拖累,可
能及时进行机动。在津浦沿线及运河沿线,对兵站线、电话网、医院、补充
物品等四者,均应预先加以部署。
(五)各部队应争取时间进行整训。整训中应特别着重战略战术的教育。
在战略方面,团以上干部可印发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
组织领导他们阅读。战术上则强调熟练夜战,学 会攻坚,学会八路军的爆破
战术。这是把步兵、工兵、炮兵合一的办法。华中入鲁部队近已开始学习,
兴趣甚高,对于通过鹿砦,攻打炮楼、土城之困难,皆能加以克服。干部更
应加强组织火力、利用地形地物,使火力与运动互相配合之战术教育,纠正
蛮打蛮干、不讲战术的倾向。如此次鲁南作战,各部均甚勇敢,然缺乏战术
素养,以致伤亡颇大。
(六)在即将对顽大战展开时,打几个好仗以后,弹药即不会十分缺乏。
我们的兵工厂应多注意制造手榴弹、地雷和炮弹,并利用一切办法收集和购
买炸药,以备大量应用。进行兵工生产的后方机构,仍应采取集中指导、分
散安置的原则。
(七)在组织战斗时应精心计划,多方考虑,不宜草率从事。要求不打
则已,打则必胜。沿铁路线对顽战斗具备着待机作战的特点,因此如何把握
时机,是指导作战的第一个问题。掌握主力,审慎使用,最为切要;应纠正
急躁和盲动。应强调兵种协同、步炮协同、攻守协同,养成顽强作风,以担
负连续战斗的重任,克服山头主义与游击习气。提倡执行命令,节约兵力。
从游击战转变到运动战的许多实际问题,须从思想上予以解决。
(八)为有力地保证华中反顽战争之胜利,在政治上应注重思想教育,
巩固坚持华中的胜利信心,解决部队内部的实际困难,调整干部关系,巩固
团结,克服一切困难。
(九)总括地说,我们的战法基本上仍是主力与地方武装和民兵三者密
切结合及党政军民密切配合的人民战争的战略。上述要点,在鲁南短期作战
① 这是陈毅(当时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给华中军区领导人的电报。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华中军区司令部将此电印发给所属部队。
中已得到若干经验,希各部队军政负责同志作为参考,加以研究。
注释
[1]顽,沿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称呼。这里指的就是国民
党。
如何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①
(一九四六年七月十四日)
一、对目前战争性质的分析和认识
目前战争的性质和第一次自卫战争的性质基本上是相同的,是中国人民
对中国的封建法西斯独裁统治阶级的进攻所采取的自卫行动,是为保卫和平
保卫民主而战。中国今后之命运是走向自由光明或是走向黑暗专政就要由这
次战争的胜败来决定。
但这一次自卫战争与第一次自卫战争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
第一次自卫战争是国民党反动派企图独吞抗战胜利果实,以“受降”和
“接收主权”为名,向中国人民、中国民主基地的解放区进攻。
当时广大的社会进步人士虽然认识了这是独裁与民主之争,内战与和平
之争,但是仍有很多的中间阶层没有认清战争的性质,以为仅是国共两党之
争,地盘之争,权利之争,或以为仅是两党的私事,希望和平了事。
基于他们的这种认识,许多中间人士都奔走调停于国共之间,以“和事
老”的立场出现,他们惟恐国民党坚决要打,中共又坚决不让步,则战祸不
可免。所以希望中共不要太硬,要求中共作些让步。可见当时的中间阶层基
本上还是站在国共两党之间的立场。
而这一次的自卫战争,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第一次自卫战争中政治上军事
上节节失利,在国内外压力下,被迫实现和平,成立三大协定[1]之后,而又
公开撕毁三大协定,破坏和平,重新发动内战。所以战争的性质比第一次自
卫战争时更加明显,更加清楚的为全国人民所认识。我们在政治上有理有利,
得到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而国民党反动派无理进攻,破坏和平,摧残民
主,不顾三大协定,更为全国人民所反对。其军队内部也因国民党在政治上
的失败而产生更多的矛盾,产生了比去年更糟的情形,反内战起义的事件将
会更多。
而我们为人民而战,为和平而战,为民主而战,为推翻封建独裁而战的
自卫战争的本质,更获得了广大社会人士的同情和声援。时至今日,已不复
有人怀疑这是两党之争或两党的私事了。仅以民主同盟及许多工商业家的态
度为例,他们惟恐中共继续让步,国民党反动派有进无已而使民主力量失掉
依靠,内战更难避免,所以要求中共决不能再让步,并表示决与中共共患难,
这就是中国政治进步的高标。
这次代表上海十万群众到南京请愿的代表中,马叙伦是大学教授,阎宝
航是东北名流,还有学生代表二人,其余都是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家,他们表
示反对国民党,坚决赞助共产党。
刘善本[2] 和其他十个航空员是国民党一手培养,又加上美国式的教育
训练的空军人员,他们既非共产党员,与共产党也无亲故,但是他们为反内
战而自动驾着飞机到了延安。
潘朔端[3] 将军和在东北起义的国民党官兵也是因为认识了战争的性
质,不愿内战而站到民主方面来。山西的民团本是地主武装,但是也因为反
内战而站到民主方面来。
今天共产党所代表的已不仅是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的利益,也同时代表着
① 这是陈毅在山东野战军前线指挥部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士兵的利益,更代表着民族工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代表着全国人民的利
益和民族的利益,代表着工农商学兵的全民利益,有了更广大的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美帝国主义的卑躬屈节,奴颜婢膝,出
卖国家主权,断送工商业权益,丧权辱国的卖国主义已经暴露无遗。美国的
飞机可以自由在中国天空飞行,美国的兵舰可以自由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航
行,美国的商船可以自由在上海、南京、汉口、九江行驶卸货,美国的货物
可以自由在中国市场倾销,美国的公司得到国民党宣布的新公司法的保护而
不需负担中国的税款,中国的海关让美国人管理。请美国人训练中国的军队,
派遣军事顾问,甚至中国的内政问题还要给马歇尔以最后决定权,请美国人
当太上皇作干爸爸。
世界上能有一个独立国家准许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这样无限制的侵
入而表示欢迎的吗?古今中外实无其例。只要是真正代表国家利益的政府是
决不会的。而任何一个侵略国家也从未受到今日美国在中国所得到的方便,
即卖国政府替他安排妥当能无限制遂行其侵略之贪欲。
所以今日的自卫战争已经带着深刻的民族性质。我们或者是忍受蒋介石
卖国媚外的政策,使中国变成拉丁美洲式的国家,变成菲律宾第二[4] ;或
者是坚决的自卫,保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主和平,要美军从中国撤退,使
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
所以今天的战争性质又是爱国主义对卖国主义的斗争,是民族主义者对
卖国汉奸和外国侵略者军事干涉的斗争。
这一次的自卫战争带着更广泛更清楚更深刻的民族性和民主性,是爱国
主义的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独裁内战与美国帝国主义的军
事干涉的自卫战争。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训练的程度之高涨与外国干
涉者与国民党卖国贼的罪行明
目张胆肆无忌惮形成更鲜明的对比,这便是与第一次自卫战争所不同的
地方。
在中国谁能掌握民族民主的旗帜,谁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