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看不懂的地方我在目录的页数那里做了记号,就等着找机会请教请教你。”
范哲心中一凛。吴师傅这样的市井阶层代表着社会的大多数,按照范哲的计划,在社会最普通阶层当中发展信众本来就是既定的目标,只不过时间安排上要稍稍靠后一点儿。范哲仔细看了吴师傅几眼,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对方流露出的某种渴望。按照经验,这分明是初步具有信仰需求的表现,他不禁感到一阵欣慰。
“送书的人说过什么没有?”范哲轻声问了一句,他心里猜想着会不会是哪个教区的教友。
“那人只是送书给我,没跟我说什么话。”吴师傅有些懊恼地说,“连电话什么的也没留一个。”
范哲郑重地接过那本书。近些年,这种《圣经》缩印本出了不少,从表面一时还看不出是什么版本。但几乎就在这一刹那,范哲突然“啊”地惊呼一声,书也跌落在地。
吴师傅忙不迭地弯腰捡书,小心地拍打着灰尘,“范老师你怎么啦?”
“伪经!异教伪经!”范哲从震惊中缓过来,眼睛睁得很大,盯着那本书的封面,仿佛那几个普通的印刷字全成了毒蛇一般。 《正约全书》!
吴师傅有些发呆,不明白范哲的反应何以如此强烈。
范哲一时间也同吴师傅说不清楚,毕竟对方还不是真正的信徒。其实伪经自古便有,并不算太稀罕,有时也称作“伪名书”,意指那些伪托之作。
历史上不断有人宣称自己因为某种机缘发现了遗失的《圣经》篇章,但后来基本都证明纯属无稽之谈,只是邪恶之徒假借基督名义欺骗世人罢了。不过,现在流行的《圣经》在历史上的确曾有过别的面目。有一些篇章曾经被列入某些版本的《圣经》之内,但后来由于文本构成和教义的原因,终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而被略去,这些篇章被称为“次经”。天主教和东正教一般认为“次经”蕴含有圣灵默示,也属于《圣经》正典。现在通行的《圣经》分《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主要由古犹太民族的神话、历史传说、律法、先知预言及箴言等书卷组成,《新约》则由早期基督教教会收集和编辑的福音书及使徒们的书信组成。但眼前这本所谓的《正约全书》单从名字上看就绝对属于伪经的范畴,范哲知道那些“伪经”中总是充斥着种种异端邪说,故意将世人引上歧途。
范哲压了压情绪,“这样吧。我送你一本《圣经》,换你现在的这本,你看行吗?”
“啊,还有别的《圣经》吗?那天送我书的人说这本就是《圣经》啊,难道不一样?”吴师傅有些发蒙,不过还是爽快地点头,“范老师你说的准有道理,我听你的。”
范哲心乱如麻地接过那本书,脑子里生出阵阵疑团。如果说这段时间以来,的确存在某种力量正在努力扩大正大宗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那他们为什么会推出这种伪经呢?这样岂不是会带来不必要的混乱?这样做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范哲有些迷茫。从逻辑上讲,更加可能的解释是,除了那种力量之外,还有他不知道的别的强大力量也参与进来了。范哲不禁猜想整个事件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似乎随着事件的进展,让人迷惑的东西正越来越多。范哲翻来覆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头都疼起来了。一时间,他觉得先前那团本就无法看透的迷雾似乎变得更加浓重了,而且还增加了某些显得怪异的成分,就像是一个人正在漆黑的夜里四下摸索、茫然无措之际,前面又突然传来不可名状的响声……
回到家就看见客厅角上的电脑屏幕前挤着两个脑袋,四只手正在键盘上忙得不亦乐乎,好像是在玩一个双人游戏。
“又打游戏,作业做完了吗?”范哲语气硬邦邦的,与平时不大一样。
“我的早做完了。”韦石答了句,然后朝小小说,“你还没做完,快去,别和我抢。”
小小有些委屈地白了韦石一眼,只好乖乖地起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韦石做作业就有风卷残云一般的本事,平均时间只有小小的一半,虽然字写得潦草不堪,但答案却笃定是正确的。
小小的表情让范哲有些心疼,他没好气地说:”韦石头,小小做作业你也不能玩电脑,会影响她的。”
韦石不满地嚷起来:”你定的规矩就是做完作业可以玩电脑,小小可以到里屋做。而且我单元考试的成绩也达到了标准。”
“考了多少?”
“还有几科卷子没发,发下来的在书包里,你自己看。”韦石头也没回,目光被屏幕上的小人儿左右着。
按照定的规矩,凡是考试错的题都要罚重做十遍,而且是连带题目的抄写。
范哲正要打开韦石脏兮兮的书包检查,范小开口说:”不用看了,韦石哥哥都是满分。”
“那你呢?”
“语文 97,数学 91,历史 96。”
“还不错,把错题重做下。唔,数学低于 95 分,按规矩要扣减下周的零花钱。”范哲低声说了句。如果罚的是韦石,他肯定不会有这种不忍心的感觉,这倒不是因为他不喜欢韦石,而是因为小小实在是太懂事了,孩子过于懂事固然令人欣慰,但也会让人感到心痛。其实无论是范哲的观察还是学校反馈的意见,小小在学习上都比韦石要努力得多。
“扣的钱奖励给韦石。”范哲硬起心肠补上一句。规矩是早就定下的,大家都必须遵守。
“要得!”韦石冷不防冒出句四川话,双手高举表示庆祝。
“韦石头你也别得意,下回考差了看我怎么收拾你。”范哲没好气地说。
其实他知道韦石平时有了好东西从来都不会忘记小小,他这样讲只是为女儿感到一些不忿。这个韦石头平时就看见他调皮捣蛋,就算有时拿本书来看也尽是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但不知为什么每次成绩都很好,也许就像四川老家那边的人说的,有些人天生是读书的料子。有一回他见到这小子在翻一本不知从哪里找来的《杂阿含经》,那是原始佛教最早集结的一部经典,范哲带点儿揶揄地问他看得懂吗,结果韦石居然很谦虚地说只能看懂七八分吧,一时间让范哲哭笑不得。
回到兼作书房的卧室,范哲关上门。房间里关于宗教的布置并不多,天主教不主张偶像崇拜,除了少数相关的陈设,这间房间和普通人的并没有多大不同。范哲以前是住在圣心堂里的,但随着小小年龄渐长,他觉得还是在普通的住宅区里对孩子的成长似乎更好一些。现在看来这个决定颇有些先见之明,否则让韦石这个调皮家伙一天到晚待在圣心堂肯定不太妥当。
范哲拿起那本伪经,厌恶地看了眼书名,随手翻到某页,正好是《创世纪》。看来这本伪经的文字风格和章节编排基本沿袭了正统《圣经》,这显然是为了更具欺骗性。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
神就赐福给人,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神对人说,前路上有层层磨难,人需同海里的鱼、空中的鸟以及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相谐共生。不但人和人是平等的,食物和人也是平等的。世上生物活着时取食不止,死后也变成食物。神并告诫说,如日后有人造出别的经义,则这经义必是假的并有害的。
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唯有蛇比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女人对蛇说,唯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
蛇对女人说,那果子我却是吃过的,你们吃那果子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
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
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
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
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耶和华神对女人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
耶和华神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
神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耶和华神又对蛇说,你既做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要叫你和人彼此为仇,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害他的命。
亚当自知违背耶和华在先,不敢自辩。亚当给他妻子起名叫夏娃,因为她是众生之母。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
自此乐园中树上果实不再易得,但河水滋润的土地仍是肥沃的,亚当在土里播下种子,劳作整个夏天,秋天便得到回报。耶和华神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把守通向生命树的道路。
亚当和夏娃因为食物的滋养变得强壮,后裔变得繁多。当中的一些从丘地的高处看到乐园之外,彼处有鸟兽以及众多不知名却悦人眼目的事物。因为拥有耕作的能力,他们觉得理当获得彼处的土地。蛇明白人的心思,为他们引路走出了乐园。
耶和华神从高处望见他们的背影,神待人总是平等的,知道都是当日智慧果的缘由,并不可忤。神知道这便是人类的宿命。
……
范哲合上伪经,微微有些失神。《创世纪》是《圣经》的重要篇章,亚当和夏娃因为受蛇的引诱而背叛天主,最终离开乐园,失去与天主共融的幸福,也造成后来人类与天主隔离的处境,失落了超性的生命,这乃是“原罪”之始。但按这本伪经里的描述,耶和华神虽然惩罚了人类,但却并未将人类逐出伊甸园,而且后来离开乐园的也只是亚当和夏娃的部分后裔。显然,这本伪经对《圣经》的原始记载做了非常巨大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当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深意呢?而又是什么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抛出了这本伪经呢?
范哲觉得前方隐隐现出一个巨大的黑洞,正将自己带向某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范哲想了半天也没个头绪。他定定神,暂时抛开此事,开始整理近来发生的另外一些事情。范哲知道这个世界已经注定要变得和以往不同。从那个圣诞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