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爱他,但却,不影响他们为敌。
第十三章争端,冷嘲热讽
月荷池,清澈水波粼粼涟漪,各色锦鲤游弋嬉戏,粉白莲花随风摇曳,一派清幽怡人之景。
池岸边,诸多少女倚栏而望,或有轻语交谈间倏忽嫣然一笑,顿时衬得人比花娇。
宣绫靖随着宫女的带领来到此地,入眼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
想及上一世的情景,她心下了然笑了笑,却又不动声色地慢慢走去。
六年前,东渊夺嫡之惨烈,她在北弥也有所耳闻,那一场夺嫡之争,东渊皇室嫡脉死伤惨重,而那时只是二公主的当今太后,却借年仅二八的十五皇子慕亦弦之手,压制住最有实力的三皇子与七皇子,迅速扶持稚子登上帝位,虽不知慕亦弦为何倾力相助于她,而不自己坐上皇位,但却可想而知,太后未必不忌惮慕亦弦。
只可惜,如今幼帝虽已登基,太后把持朝政,但朝中却有静穆王与连安王虎视眈眈,太后不得不借助慕亦弦之力。
明眼人都知,那场夺嫡之争虽是落下帷幕,但却只是偃旗息鼓,泱泱朝政,岂能交予一后宫妇人之手,更何况,公主之子,又如何比得上皇子血脉正统。
上一世,宣绫靖便是暗中将这偃旗息鼓的夺嫡之争再次挑到明面,虽说最后太后身死,慕亦弦登上帝位,但一场三王夺嫡,却足以动摇东渊朝野。
突然,一道尖锐的惊呼传入耳中,紧接着便是“扑通”的落水声以及惊惧地呼救声。
宣绫靖走近瞧了瞧那被救上来花容失色的女子,便再没了兴趣。这落水的姑娘,她倒是认识。
杨国公府的嫡女,杨菁阙。倒不是因为她长得如何花容月貌,只是前世听过她的传闻,因为如今皇帝尚幼,各家贵女尚不能入宫选妃,而这杨菁阙如今已经十八年华,却迟迟未定下亲事。
连安王求娶多次,杨菁阙却死活看不上,好不容易终于定下亲事,杨菁阙却与学子闹出丑闻,又在大婚之前,跟着西殊使臣私奔了。
水性杨菁阙,让杨国公府和连安王都闹了好大一场笑话。
这等丢脸之事,太后表面顾及皇家颜面压下,但却狠狠责罚了杨国公一番,又打了连安王脸面。
而这围在人群旁冷笑不已的姑娘,正是太后夫家镇南候方家小女,方长玥。
这方长玥,眉若远山,眸若秋水,比之其他贵女,确实多了几分傲人的姿色,而她眉眼微翘,更见几分盛气凌人的高高在上。
也对,镇南侯方家乃是太后夫家,镇南侯如今又只有这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自是宠得没边。
太后还是二公主时,驸马正是这镇南候世子方长风,只可惜方长风体弱多病,英年早逝,好在留下一支血脉,镇南候自然倾力支持太后,怎么说,当今皇上也有方家一半血脉。
宣绫靖淡淡看着这一场闹剧,不管杨菁阙是不小心落水,还是有人故意为之,总之这场宴,杨菁阙是参加不了了。
这场宴,打着为慕亦弦得胜归朝庆功的幌子,却又召了各家适龄贵女入宫,想想也知,太后打得什么主意。
至于杨菁阙落水,杨国公府退出宴会,究竟是杨国公不愿,还是连安王不愿,亦或是太后不愿,就只有各人心知肚明了。
等到送杨菁阙出宫的宫人们走远,方长玥才暗暗冷哼一声,又与周围的各家贵女笑颜相谈起来。
宣绫靖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地敛敛眉,走到一地无人处,静静等着晚宴的开始。
只可惜,却有人不想给她安宁。
“这位姐姐不知是哪家的小姐?长玥还不曾见过。”方长玥一脸好奇地走到她面前,嗓音轻柔温润,但却明显提高了嗓音。
宣绫靖暗下笑笑,太后竟这般按捺不住,迫不及待让人给她下马威。
旁的世家贵女听到方长玥的声音,目光不由地都转向了此处。
入眼所见的那女子,身着一袭白绿相间的碎花长裙,格外清新沉静,娇俏白皙的精致小脸,盈若水滴的晶莹眼眸,娇小红润的薄唇噙着一丝礼貌而疏离的笑意,五官不算绝色,但却也精致柔美,颇有几分水墨画的朦胧恬静与温婉古韵。
初看之下,无害柔弱,可再看,却感觉有一身贵气自成的沉稳从骨子里散发而出。
众人不由惊艳地顿了顿,这女子的容貌明明娇俏柔弱,妆容亦是没有半分的凌厉,明明就是一副沉静宁和的模样,可她们却感觉这女子有着比世家贵女更为令人折服的气度,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无形环绕着一股令人不敢轻视的气度。
随后,却更是疑惑,盛都哪家会有这等女子,她们竟然从未见过。
见着众人因为方长玥一句话而产生的质疑,宣绫靖微微笑笑,淡淡道:“家父平北郡王。”
郡王仅次于亲王,却高于国公,侯府,更何况她还有县主封号,自是不必向方长玥施礼。
闻言,旁的世家贵女顿时恍然,但却都悄悄走开,不愿与她多有交集,倒是方长玥好似故意,笑声道:“原来你是北弥降臣的女儿,难怪长玥不曾见过,北弥月前被攻破,听说是有不少降臣在东渊盛都任职。”
方长玥一口一个北弥降臣,那轻蔑而漫不经心的语调,摆明是在嘲讽她不过是寄人篱下国破家亡的北弥人。
宣绫靖冷冷一笑,却故作疑惑道:“听闻东渊向来以仁治天下,自诩广纳天下臣,不分国别,如今家父全心报效东渊,长玥姑娘却仍一口一个北弥降臣,不知是姑娘随口妄言,还是东渊朝臣心之所想?莫不是日后不管哪国有学之士想要投效东渊,都要先行考虑东渊朝臣是否真有接纳天下诸臣的度量?姑娘此言,是否暗指日后不管哪国与东渊交战,皆不可学前北弥投降之举,只能不管天下百姓死活,死战到底?”
“你——”方长玥顿时噎住,气得双脸涨红,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待缓过起来,才柔柔笑了笑,“县主说得哪里话,只是殿下英武事迹才刚刚传回盛都不久,听闻平北郡王心系百姓,不愿百姓受战乱之苦,不战而降,长玥心中佩服郡王大义投降之举,这才一时忘了改口。”
宣绫靖暗中嗤嗤一笑,面上却故作恍然地柔了柔面色,“原来如此。”
言罢,她的眸光却是微微上挑,不着痕迹地划过月荷池对岸那临水而建,高约二层的殊月台。
想必太后此刻正在殊月台中。
方长玥吃瘪,倒也不再多讨没趣,又是客套几句,便连忙走了,倒是等她走后,宣绫靖身前又来了一人。
旁人听说她是北弥降臣之女,都远远躲着,这人竟然前来,不由让宣绫靖多看了一眼。
容貌娇羞婉约,颇有几分北弥女子的柔美,但却稚气未去,太过胆怯,少了几分世家贵女的气度,大概还未及笄吧。
这女子站在她身前,薄唇嚅嗫半天,竟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不由地,宣绫靖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姑娘是?”
那女子绞了绞手帕,才终于低声问道:“你是夕玦姐姐吗?”
宣绫靖顿时一惊,这女子她完全不认识,就是上一世,她也根本不曾在此时见过,这女子是何人?
难道会是阿玦的旧识?
第十四章变数,无声之铃
见着宣绫靖半天不曾回答,那女子顿时更显怯怯,好似转身便要离去。
宣绫靖连忙拦住,峨眉轻蹙,细声道:“我是云夕玦,不知姑娘你是?”
哪知那姑娘竟是完全不回答她,反而极为高兴地握住她的手,笑声道:“太好了,你真是夕玦姐姐”
真是?可见眼前这少女并不认识阿玦。
宣绫靖不由更是疑惑,看着那被眼前羞怯少女亲近的握住的手,不由地微微缩了缩,声音稍微凝了凝,再次开口:“妹妹是何人?”
听闻她的疑问,那少女却是有些怯怯地瞧了一眼宣绫靖身旁的素鸢,显然不愿在旁人面前多说。
见此,宣绫靖却笑了笑,低声道:“素鸢不是旁人,无妨,妹妹大可直言。”
素鸢亦是有些惊诧,看了看眼前的少女,更是没有半分印象。
听见宣绫靖如此一说,那少女垂眸思索片刻,再抬眸,竟是眉眼弯弯如月,笑得灿若星辰,缓缓抬起胳膊,露出袖口在宣绫靖眼前摇了摇,低声问道:“姐姐可认识此物?”
素鸢微微扫过一眼,看不出什么名堂,便也不再多看,反而帮着不着痕迹地看了看四周,暗中提防起来。
宣绫靖却是瞳眸微微一惊,又迅速不动声色地敛尽,静静盯着那少女白皙的手腕。
在那少女微微轻晃的手腕上,红色丝线下缀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银色铃铛,可说是铃铛,明明她在轻晃,却无半点声响。
这是,五音铃,共有五只。这对于研究阵法术数的人而言,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传言,在五音铃上微雕着早已失传的上古奇阵,五音幻阵,阵中取之五音谐音无音,极为静谧,唯有持五音铃者能听见互相之间的声音。而此阵便是以静为刃,而将入阵之人逼至绝境,杀人于无形。
流传至今,只余两只,但却都在……师兄手中。
难不成眼前这娇柔羞怯的少女,竟认识师兄?师兄已经来了东渊?
宣绫靖心绪飞转,轻轻压下那少女仍在轻晃的手,不答反是问道:“妹妹此物从何而来?”
宣绫靖目光灼灼,那少女对视一眼,顿时更显怯怯,却兀自咬了咬下唇,坚韧地道:“姐姐先回答是否认识?”
“认识如何?不认识又如何?”宣绫靖蹙眉。
那少女微微一笑,眉眼莹润,颇有几分孩子气的机灵,声音却仍是低如蚊蝇,“认识,那我就回答姐姐,若不认识,那便是我找错了人。”
听着她的话,宣绫靖却忽然陷入沉思。
阿玦是绝对不可能会认识此物,眼前这少女却拿着五音铃来问她是否认识……
这五音铃乃是师兄之物,那么便是说,师兄在猜测,她是否是……宣绫靖?
宣绫靖心绪一凝,师兄是如她一样,曾在那阵中见过“她”的尸身,还是如师父那般,通过卜卦算到了她的命数?
“夕玦姐姐?”宣绫靖尚在思量,就感觉有人摇了摇她的手腕。
回过神,对视上那少女殷切的眸光,宣绫靖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认识,五音铃。”
听她肯定的回答,那少女顿时咧唇笑开,俨然一副天真活泼的单纯模样,“太好了,那你真是云夕玦姐姐。姐姐,我叫悠月,连悠月,礼部侍郎连长天的女儿。”
宣绫靖瞧着她面上的笑容,却不由地顿了顿,师兄若来了东渊,何不直接来找她,为何让旁人拿着五音铃来确认她的身份呢?师兄莫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悠月,你可认识给你铃铛之人?他在哪?”
只见悠月顿时喜悦又羞敛地抱住自己的手腕,喜不自胜地道:“当然认识。”随后又瘪了瘪嘴,“他只给了我铃铛就走了。”
“他给你铃铛之时可有说什么?”
连悠月歪头想了想,“嗯,他说等问过你之后,再将消息告诉他。”
闻言,宣绫靖却稍稍安了安心,若是师兄能等连悠月去回复消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