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元帅贺龙-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龙对这些事情的处理,反映了贺龙对出师抗战的积极心态。

  在洛川会议上,组成了新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成员十一人。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周恩来任副主席,贺龙被选为委员。8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又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人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已,委员有任弼时、张浩、林彪、聂荣臻、贺龙、刘伯承、关向应。这是贺龙第一次被选入中央的领导矾构。反军阀主义中留给他的不快,此时才得到了释怀。

  会议结束当天,中央军委任命贺龙为一二0师师长,肖克为副师长,周上第为参谋长,关向应为政治处主任,甘洒淇为副主任。于是,回在里镇之后,贺龙便开始了一系列繁忙的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的准备工作。

  9月2日,一二0师在庄里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朱德、任捕时来了。朱德在会上说:“同志们,你们思想不通,党中央知道,毛主席也知道。我是受党中央与毛主席的委托,来做你们的上作的。现在国共合作了,我们工农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为了消除各阶层的疑虑,我们可以穿统一的服装,戴青天白日帽徽,同志们思想不通,甚至有的高级干部思想也不通,这个心情我们理解。毛主席说,红军改编,统一番号是可以的,但是.有一条不能变,就是一定要在共产党领导之下。”

  朱德的话引起了阵阵掌声。贺龙很高兴,他在会上讲起了自己。他说:“就我本人来说,国民革命军的军装,过去我穿过;青天白日帽徽,过去我戴过;青天白日旗,我也打过。有人说,我当将军,皮靴不穿,愿穿草鞋跟红军爬山;高楼不住,愿跟红军钻芦苇,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当红军,穿草鞋,钻芦苇,是炎的心愿。算起来,从大革命失败到现在,我已经闯荡了十年,跟国民党斗了十年。现在国难当头,为了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共同对付帝国主义,我愿带头穿国民党发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番号,这样,看起来我们的外表是白的,但我们的心却是红的,永远是红的。”’

  贺龙讲话,历来鼓动性极强,何况,他讲的是自己,生动深刻,干部战士印象极深。多少年过去了,别的话都从记忆里消失了,唯独这“白皮红心”至今还记在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战士心里。

  9月11日,贺龙、关向应同乘一条木船从芝川镇渡河。木船在宽阔湍急的黄河里漂了四十余里,到达河东。

  进入华北战场以后,贺龙要到哪里去“闹地个天翻地覆”呢?一二0师到了山西,中共中央军委还没有最后决定。本来,洛川会议上确定一二0师跟随—一五师同去恒山山脉。8月21日,前总在电报中命令他们经太原到代县,以便进驻蔚县、广灵。然而,这是未掌握战争实际的一种预想,因此,在渡河之前,前总又通知他们,因为战争的发展和尚需征求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意见,还未能对他们的去处作出决定,让他们去晋西北的忻县待命。

  贺龙心里十分焦急。你想,-一个带兵打仗的人,进入了战场,还不知道自己的待机地域,此乃兵家之大忌也。他不能消极等待,要主动“出击”。他同关向应商量,请他先行到太原走一趟,面见周恩来,把“底”摸清楚,要不怎么带这近万人的队伍呢?

  关向应刚走,彭德怀发来一份电报,告诉他,因为他们是去五台还是去娘子关尚未定夺,部队不用去忻县,可到榆次下车。决策上的这种反反复复,反映了八路军出师之不易。阎锡山能同意八路军进入山西已属无可奈何,让八路军到那里会同日本人拼命,他得认真盘算一番,免得留下麻烦。这就造成了一二0师这种大军已行,’去向不明的状态。

  贺龙着急了。王震的三五九旅已经到了侯马,明天就要乘火车北上忻县了。他把周士第找来,对他说:“老周,你到九旅去一趟,带他们到榆次,然后,你也去一趟太原,直接找彭总,让他赶快确定下一步行动。也去找找关政委和肖副师长,摸摸情况,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天里头,他把政委、参谋长都动员出去了,这个指挥官真不好当。

  其实,着急的不光是贺龙,还有掌握战争全局的毛泽东。毛泽东日夜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发展。这时。占领大同的日本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主力已沿同蒲铁路南下,正在进攻阎锡山部队把守的长城要隘雁门关、茹越口;日军第五师团已占领蔚县、广灵、滦源,正在进犯平型关,企图配合察哈尔兵团击溃第二战区主力,实施右翼迂迎。根据这一形势,毛泽东判断,恒山山脉将成为日军夺取冀、察、晋三省的战略中枢,如果八路军全部进入恒山,将会处于敌人战略大迁迎中,陷入被动局面。毛泽东认为,现在不能去理会阎锡山怎么打算了,必须马上改变部署。他决定;一二0师转入晋西北管涔山地区,一二九师在适当时候进入吕梁山,一一五师进入恒山山脉南段,并逐渐南移,展开于太行、太岳两山脉中,使自己保持主动。19日,他又给彭德怀一道命令:“贺部应位于晋西北,处于大同、太原之外翼,向绥远与大同游击。方能给敌南进太原相当有效的柑制作用。”“贺师应速赴晋西北占先着,将来刘师可与林师靠近,位于晋南太岳山脉至吕梁山脉(吉县汾河间)。”

  还是毛泽东有这样大的魄力。贺龙终日挂在心上的事由毛泽东一锤定音。他经太原,会同关向应、肖克来到忻县。周士第已先两天率三五九旅到达这里。

  贺龙刚到,彭德怀匆匆赶来,在忻县芦家野场与他们见面。

  彭德怀历来如此,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很少客套。他说:“毛主席9月17目的电报你们已经看到了,你们的目的地是以管治山为中心的晋西北地区。我就是为此事而来。”

  贺龙举着烟斗问道:“彭总,总部有什么具体指示?”

  彭德怀说:“毛主席19日给我命令,要你们师位于晋西北,处于大同、太原之外舆,而且催你们快去。根据这一指示,朱总和我认为!你们应以宁武为中心展开,神池、五寨、青岚、岚县、河曲、保德都是你们的活动范围,还可以派兵去雁北游击。你们看怎么样?”

  贺龙说:“我们马上按总部部署行动。”

  彭德怀征求关向应、肖克的意见。他们表示没有异议。

  彭德怀点点头,微笑着对贺龙说;“那就这样走了。你们迅速行动,争取时间。还有一件事同你们商量。红军进入山西,总的部署现在是这样的:你们进入管洋山,对付大同、朔县南下之敌;林彪的陈光旅在上塞附近,徐海东旅进入河北阜平东北,对付灵丘、沫源西来之敌;刘伯承师开到正太路以南,展开于太行山。他们出发得晚,目前尚未到达指定位置。太行一时成了空档,所以,我们想让王震旅先去五台以北的豆村镇、台怀镇一带,等刘伯承师到了正太路,再让他们归建,不知你们同意不同意?”

  关向应说:“彭总,王震一走,去晋西北只有一个旅了。”

  彭德怀说:“是啊,人少了点,希望你们照顾大局,挤出这个旅来。”

  贺龙在一旁抽着烟。他想,关向应说得对。王震走了,到晋西北的主要兵力实际上只有两、三个团,人的确太少了。彭总也知道这一情况,但他是从全局考虑的,我还能说什么呢?讨价还价,那也不象共产党员了。

  彭德怀见贺龙没说话,笑着问道:“你有意见吗?说说嘛!”

  贺龙说:“彭总,我们按总部决定办。有困难自己来克服。”

  彭德怀一笑,说:“那好,你们抓紧点。王震从现在起归总部指挥,让他们马上去五台。请通知王震,即刻与总部联系。”

  就这样,贺龙率领三五八旅开进了管涔山区,在这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点燃了熊熊的抗日烽火,建立了抗日战争中一块主要的根据地。他自己因此而同这块贫瘠的黄土地结下了难解之缘。

  晋西北这块抗日根据地地盘不大。它东至同蒲铁路,北到长城,南抵汾离公路,西邻黄河,南北长约二百七十公里,东西宽仅一百六十公里,人口仅一百几十万,而且地瘠民贫,是山西有名的贫困地带。不仅如此,其政治环境在1942年以前是很不好的。阎锡山这个山西的土皇帝,并不愿意将晋西北这块贫穷的土地拱手让给共产党。在这个区域里,他放了三个军一个师;县以上政权都掌握在他手中,只有两个行政专员是秘密的共产党员,可以通过他们撤换某些县长,改造某些政权。只有抗日的群众团体站在共产党一边,总的来说,晋西北的政权在阎锡山操纵之中。1939年初,阎锡山撤掉了这两个专员,情况就更复杂了。

  毛泽东划给贺龙的,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给贺龙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也带来了不少烦恼。

  进入晋西北的最初岁月里,贺龙着力进行了几件事:

  第一件是打击日寇,大闹“天宫”,配合正面战场。他指挥了雁门关南北的游击战,有声有色,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忻口战役。

  第二件是“招兵买马”,扩大八路军。他认为,抗日没有兵怎么行?蒋介石只允许八路军三个师编成“二二制”,是其限制八路军发展的一种手段。我决不能听他随便摆布。毛泽东不是说过要“独立自主”吗?当然也应当包括这一方面。因此,一过黄河,他就指派一些得力的干部远出“招兵买马”。领星银、彭德大到了序县,刘导生、陈宗尧到了河北平山县。到了1939年初,他们就各自组织了一个团。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讨论怎样才能在晋西北站稳脚跟时,贺龙又建议,派出工作组到管涔山区各县去发动群众,组织抗日群众武装,为八路军“招兵买马”。关向应、甘测淇率领的地方工作团分赴各地开展群众工作,贺龙、关向应为他们规定的三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这些工作组,在短短二十天里,就组织起了五千六百余人的抗日队伍。太原失陷以后,毛泽东指出华北正规战争阶段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阶段开始。贺龙抓住时机,把在各地建立的抗日武装编入了一二0师序列,使一二0师扩大为两个三团制的旅,五个直属团队,二个直属营。全师从渡黄河入晋时的八千二百二十七人,发展到了二万九千一百六十二人,扩大了三倍多。

  然而,贺龙没有料到,他为抗日“招兵买马”竟然会给他招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

  第三件是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在晋西北有着特殊的意义。晋西北国共两党的军队同处一地,彼此都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因此,摩擦时有发生。贺龙来到晋西北以后,一直按照洛川会议确定的原则积极贯彻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国民党军共同抗日。在日军进攻太原时,傅作义的三十五军损失很大,一个军仅剩几千人。为了团结友军,贺龙批准将八路军工作队收容的散兵和部分参军青年约三千人输送给了他。在对日作战中,贺龙总是主动拜会国民党军将领,力争与他们共同抗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