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彪复出,罗瑞卿罢官,自己交权,这一切就象一片浓黑的阴云压在贺龙的心上。他感到了一只不祥之鸟已经向他扑来,但又无法预测,无法设防,心里很为烦躁。他想,最好的办法,是努力工作。毛泽东不久前曾让他去看看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得怎样。这件事还没有做,不如按计划而行。这样也许可以忘掉这次会议带来的种种不快。他让薛明独自返回北京,自己先到广州,放松一下被搞得烦躁不安的心绪,而后,独自去了四川。
等他再回到北京,已是1966年春末夏初了。毛泽东亲自发动的一场“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5月4日至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上,通过了标志着这场动乱全面发动的《五·一六通知》;林彪发表了大讲“政变”经的“五·一八讲话”。他危言耸听,蛊惑人心地说:“最近有很多鬼事,鬼现象,要引起注意,可能发生政变,要杀人,要篡夺政权。”“你们经过反罗瑞卿,反彭真,反陆定一和他的老婆,反杨尚昆,可以嗅出一点味道,火药味了。”“他们现在就想杀人,用种种手段杀人。……罗瑞卿就是一个,彭真手段比他们更隐藏更狡猾。“这是一个充满卑劣谣言的讲话。遗憾的是,竟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会议罢了彭真、陆定一、罗瑞卿、杨尚昆的官。紧接着,掀起了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狂潮,矛头直指刘少奇、邓小平。在8月份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使大多数与会者感到骇然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不点名地公开批判了处在第一线的刘少奇。毛泽东还写信给清华大学“红卫兵”;对其“造及行动”大加赞赏,于是,一场浩劫遍及中华大地。处处抓“牛鬼蛇神”,各地斗“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文化濒于5民灭,全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尽管贺龙的党性很强,对毛泽东、党中央忠贞不二,坚信不疑,但他还是不理解这场由他最崇拜的领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他的良知使他不能把美好当作邪恶,把光明说成黑暗;不能接受一贯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的干部,一夜之间变成“叛徒”、“特务”、“走资派”这种历史的颠倒。
当他看到,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中,有人把反对刘少奇的大字报贴到了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着急地说:“这样做很不妥当。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嘛!把一个国家主席弄成这样,对外影响多不好!”
有一天,李井泉、王任重来东交民巷看望贺龙。他把这个意见说出来,征询他们的看法。这两个人表示完全赞成。大字报是从批判刘少奇夫人、清华大学工作组成员王光美为发端的。他们建议贺龙向正在负责解决清华大学问题的周恩来反映一下。贺龙欣然同意,让夫人薛明去人民大会堂,向周恩来转达他的意见:
“请总理考虑,解决清华的问题,应该和北大有所不同。我们要照顾到团结。”
显然,贺龙的意思是,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在处理王光美问题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薛明来到人民大会堂,向周恩来说明了来意。
周恩来问道:“这都是谁的意见?”
薛明说:“是贺龙、李井泉,还有王任重,他们在一起研究的意见。”
“他们是这样说的吗?”
“是”。薛明回答。
周恩来默默点了点头。
薛明回来向贺龙叙述了见到周恩来的情况。贺龙沉思良久。说:“好,能见到就好。”
他似乎预感到,他的这种意见也许不会起任何作用,有点悲观。
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当时,在天安门举行群众大会,什么人上了天安门,可是一个政治晴雨表。人们可以从某个领导人有否出席,站在什么位置来判断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尽管刘少奇、邓小平已经被毛泽东点了名,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这次接见,仍然安排他们登上了天安门。对此,贺龙感到满意。他认为,人难免会犯错误,但不应当一棍子打死。会后,他听到一个工作人员说:“今天场面很大,效果也很好,就是刘少奇有点灰溜溜。”
贺龙把脸一板,严肃地说:“你这个同志是咋个搞的嘛?一个国家主席,有什么可灰溜溜的?你这样说是不对的。以后不要这样说喽!”
贺龙仍然在维护着刘少奇这位革命家的国家主席地位,其实,他的这颗善良之心,在这场浩劫中毫无作用。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期和会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连续召开“党的生活会”,解决刘少奇、邓小平的问题。
由于毛泽东已经发表了《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于是,在党内斗争中常见的现象出现了;墙倒众人推。会议越开,上纲越高,离实事求是越远。
贺龙忧心忡忡,一言未发。
在一次开会之前,毛泽东在会前碰到了贺龙。
毛泽东问贺龙道:“贺老总,你发言了没有?”
毛泽东这是明知故问。
贺龙回答说:“还没有发言。”
贺龙是如实报告。
毛泽东又问道:一怎么不讲一讲?”
毛泽东似在有所紧逼。
贺龙把身板挺了挺,说:“报告主席,我上不了纲。”
贺龙实事求是,言为心声。
毛泽东看了贺龙一眼,没有说话,径直走上了他的座位。
好心的人见此情景,甚为这位老总担心。你这种态度不是给毛主席难堪吗?谁知,我们的元帅却不以为然,他回答说:
“这有什么?在党的主席面前,就是应该有什么说什么。如果人人都不说真话,党的主席不了解真实情况,那么,党怎么好得起来呀!”
话是不错的,可是,老帅啊,当时的政治形势,讲真话是很难的呀!有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不久,生活会不开了,很多人不知其因。
有人问贺龙,说:“贺总,你说生活会怎么不开了?”
贺龙说:“我的同志,再开下去不得了,还要上纲呀!”
他似乎答非所问,但其内心世界跃然活中。
他上不了纲,人家却要上他的纲。他哪里知道,正在他全力维护刘少奇、邓小平,考虑党的团结的时候,一只毒手已经悄悄地向他伸了过来。
………………………………………………
25、毛泽东把林彪送来的诬告信交给贺龙。林彪在“小
型打招呼会”上说:对贺龙“夺权阴谋”“提高警惕”。
贺龙发脾气说:“告我的阴状,我不怕。”
我们这些老帅是善良的。他们虽然对毛泽东发动的这场“革命”很不理解,但仍然相信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领导。不过,他们没有想到,在这场政治大风暴中,我们的党已经发生了一些令人极为担心的变化。有一位作家曾这样叙述说:德高望重者沉默地背过脸去;卖身求荣者的鼓噪淹没了仗义执言者的呼声;心地善良的人被迫缄口不言,或违心附合;反复无常的人则高举风旗,脸上堆满狞笑,血口喷火。实际情况正是这样。
对党忠心耿耿的这些老帅们,总想跟上他们无法理解的“战略部署”。1966年10月,贺龙在中央工作会议第四小组会上,为此就作了违心的检讨。他说:“北京体育学院的文革运动,体委派工作组,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而是包办代替,结果,把那里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搞得冷冷清清。……体委本身的文革也搞得不深不透。体委一些领导,怕字不少,框框很多,对这场文革的领导,还处于很不理解、很不认真、很不得力的情况,……我是有责任的。根本问题是对主席思想学得不好,跟得不紧。”
然而,那些有权的阴谋者并不满足于他的检讨,而是要逼他走上绝路。一系列针对他的阴谋活动已经在紧锣密鼓中展开了。
早在7月27日,身居“中央文革小组”顾问的康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群众大会上煞有介事地说:“今年二月底、三月初,彭真他们策划政变,策划把无产阶级专政推翻,变成他们的资产阶级专政。他们的计划之一是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每一个学校驻上一营部队。这个事情是干真万确的事情。”后来,他又造谣说:“贺龙私自调动军队搞‘二月兵变’,在北京郊区修碉堡”,“在体育日阴谋组织政变队伍”,以此来陷害贺龙与彭真。
这完全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66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北京军区为卫戍区组建了一个团,准备担负民兵训练任务。他们一时找不到营房,恰好北京各大学有部分师生在农村搞“四清”.有些空房。为了应急,卫戍区派人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去为这个团联系借房。事有凑巧,卫戍区借房的时间和“二月提纲”事件相近。当时,“怀疑一切”的思潮泛滥。北京大学团委有一个干部,即以《触目惊心的二月兵变》为题贴出大字报,提出了借房是要搞兵变的“假说”。
康生是有意借此大做文章,血口喷人。
1980年IO月16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康生问题的审查报告》中指出:“一九六六年七月前后,在北京市闹得满城风雨的所谓‘二月兵变’事件,纯系康生图谋打倒彭真。贺龙同志而制造的谣言”。1982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中也指出:所谓贺龙“阴谋篡夺军权”搞“二月兵变”等问题,“完全是林彪、康生等为陷害贺龙同志而蓄意制造出来的谎言。”
堂堂一个政治局委员,竟然会公然制造谣言,蒙骗人民,其堕落的程度可想而知。顾问尚且如此,“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是何模样,可想而知了。
不久,林彪也亲自出马了。1966年8月28日,林彪把吴法宪这位空军政委叫到毛家湾地的寓所,对他说:“贺龙是有野心的,到处插手,总参、海军、空军、政治学院都插了手。”“你们空军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吃。你要警惕他夺你的权。”他让吴法宪把贺龙“插手空军”的情况写个材料送给他。
吴法宪唯唯称是,回西郊做文章去了。
9月2日,林彪打电话给海军副司令员李作鹏,对他说:“你要注意贺龙。贺龙实际上是罗瑞卿的后台,拉了一批人来反对我。军委很快要开会解决他的问题。你就这个问题尽快写个材料。”
李作鹏遵旨照办。
林彪为什么策动这两个人来诬告贺龙呢?也是事出有因。
1959年,林彪接任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以后,便在海、空军拉拢了一批人,打击一些不愿意盲目跟他走的干部,因此,罗瑞卿被罢官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时,这两个单位内部的斗争十分激烈。在海军,李作鹏在林彪支持下大搞地下活动,制造假材料,想把海军的一些领导干部打成“罗瑞卿分子”,以便把海军的权力抓在手里。在空军,吴法宪的种种派别活动,受到了不少干部的抵制,斗争一开始就呈胶着状态,吴法宪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摆脱困境,他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妄图把不跟他走的干部打成“反党集团”。他们的这些问题,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