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积福积德。
  大宋墓葬礼数遵循古法,一应都是土葬。乡绅豪富人家或有族地,寻常百姓,特别是外来落脚的就没有这等好事,只寻个风水过得去的地方,或是林中,或是路边,埋葬族人,也就是了。
  这几日来,徐方旭不知为何,总是心中思虑情感繁多,既有他正身陷知见障的缘故,也有一路上所见所闻激起的心绪。他出来的早了两日,并不知道三师兄陈风崇已然得了生父的消息,不能为他感到开心,只能自己一路看着路边的青砖八角坟茔,或是香烛纸火瓜果供品俱全,或是野草丛生木塌砖裂冷清,都是别有一番情绪蕴含其中。
  正如师娘多年前唱过的一段小调所言:“三月三日是清明,家家户户去上坟。有的坟上飘白纸,有的坟上冷清清。深重追远来祭祀,焚香顶礼是儿孙。一年一度行孝道,每逢佳节备思亲。'*'”这一路上的各种拜祭情景,却是叫徐方旭心中五味杂陈,颇有所思,又一无所获。
  他如今身陷知见障劫数之中,虽然有长生老人开导劝慰,又得授了诸多道家清心明性的经文,始终自己缺了一个契机,难以突破心障,一直不得解脱。
  原本徐方旭就是少年早慧,有因着孙向景的事情,早早便背负了重大的责任。虽然现有仁钦桑布上师开导点化,后又得了诸多机缘治疗孙向景的疾病,已然叫他将心中的执念与纠结放下了不少,不至于再像当日吐蕃冈仁波齐圣山脚下一般,会被事情激得热血攻心,但是心障就是心障,他这等情况还是比寻常练武人要严重上不少。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这等正派道家弟子,修炼的武功越是高深,明白的道理越是清楚,一旦陷入知见障便愈发地难以自拔。
  武道修行之中,颇有几个关口,都需要修炼者自行冲破,才能更进一层。佛家说修炼有“烦恼障、知见障和业障”三大关口,道家这边倒也颇为认同。归根到底,乃是因为修道练武之人每每经验武道累积到一定程度,自身对外界的认知便会有一个较大的转变。
  当日冈仁波齐圣山之上,徐方旭踏过辛饶弥沃神宮外那道生死天堑之时,已然堪破了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斩去了见惑与思惑,更有神宫外那位老上师与他一顿机锋,已然助他破除了三障中的“烦恼障”,更进一步;而孙向景则是在再访大理国,惊闻噩耗之后,在杏妹的帮助下也模模糊糊渡过了这一重难关,大步向前。
  只是烦恼障乃是三障中最基础的一重心劫,寻常人在生老病死之中也能经历堪破,外人还能帮上些忙,倒不至于太过危险。而这知见障却是全然起自内心,外力无从援助,只能靠着自己打破,更是厉害了许多。至于那最后的一重业障,更是牵涉因果轮回,个中厉害从未有人能说清道明,更是难以捉摸的劫数。
  所谓武道艰难,也就见诸此处。练武之人虽不像传说中的修仙之士一般,要历经三灾九难,雷火加身,但就是这三障心劫,却也是十足凶险,叫人难以渡过的。原本武道便是凶险杀伐之事,与天合颇有损伤,轻易难以成就,自有诸多磨难阻拦。纵是那南北少林,号称武学圣地,僧人习武之时也要多合佛法经意,洗涤自身,不至于走火入魔,陷入魔障。
  徐方旭这几日离了众人,自己出行在外,身边再无孙向景陪伴,更是终日寂寞,心中思虑繁杂,也没个人帮着打断开解,在这一场心劫之上更是越陷越深。长生老人并非不知其中关窍因由,只是希望借着这一次机会,叫徐方旭好生内观自身,走个“不疯魔不成活”的路子,一举堪破知见障,武道更进一步。
  长生老人的考虑倒也周详,就算徐方旭不能靠着自身顿悟,待他到达南少林之后也有空戒方丈和太和真人在,自能帮上一把,结合长生老人往日里的教诲,也能叫他多有些收获。
  只是徐方旭自己这几日却是吃足了苦头。他心绪飘散,思维难以集中,好几次都是坐在马背上发呆,任由马儿自行前进,错过了路口或是村庄,要么迷路,要么不得不露宿,也是一路十分艰难,受了不少折磨。
  从长生老人的角度来说,徐方旭这一次出门,与其说是洗脱师门冤屈,不如说是他寻找本心的一次旅途。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徐方旭这些年读懂的道理不少,为自己而远行的时候却是不多,前几次都是为着孙向景,也该有这一次旅程。
  徐方旭沿路边想边往前走,不知不觉又错过了之前一位老农指点的路口,自己走得远了,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这才回过神来,又是好一通问路。
  好在他自有些银子,为人也是颇为和善,沿途多有人愿意为他直路,这次也没有遇见什么太过麻烦的地方,请教了一位正在挖荠菜的老者,也就明白了路途,策马前行。
  只是这人世间的事情,总是有些说不清楚的。徐方旭的马刚走到村口,路边草丛之中便有一位垂垂老朽的老人蹿出,横着躺倒在马前,拦住了他的去路,口中不断痛呼呻吟,又是大声呼喊,吓了徐方旭一跳。
  他这段时间总是不时发呆,也不曾留意先前的情况,只以为自己的马匹撞上了老人,便连忙下马搀扶老者,询问情况。原本照着徐方旭的考虑,他的马在村子里速度倒也不快,比之常人走路也差不多;加上这马是自家饲养训练的,最是通晓人性不过,断不会贸然撞了别人。这老者许是一时不察,又上了年纪,被马一惊,失了分寸才倒在了地上。
  只是事情的发展远远出乎了徐方旭的意料,他刚走到老者面前将其扶起,便见了周围不知何处冒出来一大群村民,手持农具利器,将他团团围住,口中用生僻的地方话喊着什么,大意是说徐方旭撞伤了老人,要他进行赔偿。
  徐方旭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怕是遇见了地痞无赖。他就在老人身边,看那老者面色红润,并无什么受了重伤的迹象,只是不住叫疼,又是就地打滚。
  徐方旭只一愣,周围的村民们便大胆上前来推搡。只是徐方旭这等修为的人,寻常人一般是难以近身的,加上他现在稍微有些发蒙,自身内劲却是一时失了控制。只见那人推了徐方旭的臂膀两下,不见他动,当即一拳朝着他的胸口打去,便觉得拳头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缠住,甫一碰到徐方旭的身子便招来了一股莫大的力道反击,将自己震退几步,手臂不住发麻。
  众人一见,更是叫得厉害,却再不敢上前,只死死将徐方旭围在正中,不让他离开。
  徐方旭眼下遇见师娘所说的“碰瓷儿”行径,一时发蒙,思绪又是跑远,想起了早年间师父曾经说起,某处老人与族中晚辈起了冲突,受了些委屈,自己一时想不开,回家寻了死路。老人的子女将族人告到了地方官那边,那地方官却死也不肯断案,直被那老人家人不断上告,丢了官职。徐方旭当时不懂那地方官的想法,长生老人说了一句叫他毛骨悚然的话语道:“若是那地方官判罚了年轻后生,只怕数年之内,整个村子的老人都要死绝了。”
  徐方旭眼下遇到这等困局,心中又是想起先前这个叫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一时内心纠结,又不知如何是好。原本以着他的武功,这村子里所有青壮围上来也套不来好,他自能脱身前去;只是他现在难以确定老者是否为马匹所伤,又被人拦着不能上前诊治,一应的语言又沟通不畅,倒是一时两难。
  虽然听这些人的话语,张嘴闭嘴只要银钱,完全无视徐方旭说自己颇通医术,愿意先救老人的话语,只是不住逼近;但是毕竟徐方旭不是孙向景,实在做不出那等忍无可忍杀人灭口的举动,还是强自克制自己,又是好一番纠缠。
  ※※※
  '*' 左宏元《清明上坟》


第一十五章 花子遭不测
  也是徐方旭自有高深武功在身,在这等关头还能胡思乱想,换做是另一个人,只怕早被打倒在地,一通抢夺了。当然,也是这群村野莽夫运起好,一门中遇见的是徐方旭;若是现下孙向景或者清平夫人在场,却还不知道要给他们多少苦头来吃。
  徐方旭心中茫然纠结,举目四看,却发现先前为他之路的那位老人远远站在一棵树下,伸着头往这边看来。所谓“世事洞达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徐方旭只是心慈手软些,却不是那等愚蠢之人,一时便想通了前因后果,将整件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想来是他先前向那老人问路之时,言语谦卑有度,出手又十分大方,加上他俊朗倜傥模样,身上的衣着和胯下的骏马都是不俗,只怕露了财富,叫人动了歹心,这才有了这一出。
  寻常人若是想到此节,自然是心念通畅,再不需与这群无赖纠缠;只是徐方旭此刻身处知见障中,想得却是更多,不断反思是否因着自己露了财富,才唤起了这群人心中的贪念,教他们做出这等举动。师娘曾经说过,人性最不能考验。或许自己也是在无意之间,用白花花的银子考验了这群穷苦村民的人性罢。
  想到此处,徐方旭忽然觉得莫名轻松,一时又对师父之前说那个不肯判案的地方官有了些许理解,心中似是明白了什么,转眼又抓之不住。
  看着面前这些叫嚣的村民,眼见他们丑态百出的面孔,徐方旭心中再无一丝愤怒疑惑,只朝着周围众人拱了拱手,自己一路推开众人,走到马边,抓起马上挂着的行囊包裹,脚下一点,便运起轻功飞出了人群,再不管留在原地的那匹马,自顾远远去了。
  村民们愣了片刻,都是觉得背后冷汗直流,看着徐方旭方才轻轻一脚踩中的地面,只见干硬的黄泥地上一个深达几寸的脚印清晰可见,无声提醒着众人什么,叫他们都是狠狠咽了一口唾沫。不过片刻之后,众人又是喜笑颜看,看着那匹骏马,一时聚在一起打算;滚地那老者也一个翻身站起,口里喷着唾沫星子,骂开众人,自己上前不住抚摸那匹骏马。
  徐方旭离了众人,只觉得心念通达,一阵轻松,却是再也不觉得什么困惑,一应思路都是连贯清晰,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轻松。他模糊知道自己大概是击溃了知见障的一部分,将平日所知所想与具体的人情世故串联了起来,多少有了些心得,倒是不再如先前那般疑惑。
  只是可怜了那匹骏马,原本就是山庄里独一无二的良驹,更是被孙向景窥觊了许久,这下一时失去,却不知他要闹出什么动静来了。不过徐方旭也觉得孙向景或许会十分高兴,毕竟这匹骏马遗失,总算是给他那匹养在明州的小马腾出了位置,这下可以正大光明地拉回山庄来养了。只是一想起孙向景的小马,徐方旭又想起了师娘一脸不悦的神情,顿时满头冷汗。
  不管怎么说,徐方旭经历了这一次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的事情,倒是心绪轻松了许多。反正他只是舍了一匹马避免麻烦,倒也没有多大损失,一应的钱粮之类都还在身上,赶路也还算轻松。而且自从经历了这件小事,他心绪倒是澄明了不少,路线反而愈发清晰,赶路的速到更加快了许多。
  三月初一这天,徐方旭紧赶慢赶,来到了九莲山下,只待休息一日,便能到达山脚下另一边的南少林寺。
  因着天色太晚,到达南少林怕是还有个一两个时辰的路途,徐方旭也就不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