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晚上从校长室出来,我还是无法相信小灿已经死了这一事实。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小灿是我的室友,虽然和我才一起生活两个来月,但他友善,开朗,天真,是我上大学以来最好的朋友。
学校领导问了我们很多关于小灿的事情,包括性格,最近的状态等等。小灿出事时的那段监控学校重新给我放了一遍,正如叶安所说,实验楼的监控画面里,事发当时并没有出现可疑人员,昏暗的楼道里只有小灿一个人,而小灿摔下楼梯时的样子也不像是失足跌落。
那么警方和学校只有一个怀疑,那就是小灿死于自杀。但我实在不敢相信那么活泼纯真的小灿会有压力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跟我说过有多珍惜大学的时光,多向往毕业以后的生活,据说他的父母要有要带他移民到国外的打算。甚至就在昨天,他还叫我一同去学习,想要我们两个分到一个老师那里。
小灿的生活那么明媚灿烂,不管怎么,绝不可能是自杀。
此时宿舍中我们五个人围坐在桌子旁,谁的表情都很阴沉。
没有人会在死人后还能笑得出来。
“怎么,怎么就出这样的事了呢……”叶安叹了口气,按耐不住地抹掉已经流出来的眼泪,转过了脸去。
叶安又哭出来了,我看他这个样子,心里特别难受,想到朱灿的笑脸再也不会出现,安奈下去的伤感又涌现出来。
卓曜宇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紧接着嘴里冒了句粗话。
叶安回瞪一眼卓曜宇,又看了我们一圈,端端不安地说道:“小灿出事,会不会跟学校一直以来的传闻有关?”
“你他妈有完没完!”卓曜宇拍案而起,挥起拳头就朝叶安身上揍下去。
紧绷的气氛完全崩裂开来,叶安大叫:“你敢揍我?!谁借你的鸡毛胆子!”叶安生得纤瘦,体格自然不及身材强壮的卓曜宇,但他不示弱,一跺脚扭着身子站起来,“我说得有错吗?你敢说你没想到那种事情!”
叶安这一跺脚一扭身更显得娇里娇气,我和周瑞辰连忙起身一左一右的拉住卓曜宇,生怕他再惹事端。这种时候人就是撑不住气,特别容易激动,何况是卓曜宇这种火爆性格。
还好卓曜宇这次也没执拗,只厌恶地别过头,看来是不想再理他。他推开我俩,拧着眉毛摔门而去。
周瑞辰扶着脑袋,我坐在那里,叶安则趴到床上自己生气去了,一时间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其实不怪卓曜宇愤怒,即使是和叶安相处融洽的我和周瑞辰,在亲耳听到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色也不大好看。
是叶安说出了我们一直都在回避的事,不光我们寝室,我想,这件事对这个学院的师生来说,都是如此。这件事是我们学校的禁忌,它大大地超过了任何人的承受范围。如果不是叶安失控,真不知道谁会第一个说出。
我实在不愿意去想这件事,但事到如今,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地整理下思绪。
我知道我不能再回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稳定,可放心食用(づ ̄3 ̄)づ╭?~
另外“公子无邪v(已废弃)”和“小酷vs小佐(X度账号)”都是我,如有看到,不要意外哈(づ ̄3 ̄)づ╭?~
☆、第二章 往事
第二章往事
其实像一些理化院或医学院,因为学科关系流传些灵异事件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我表哥所在的那所医学院,据他说就有很多很多邪里邪气的事情,什么半夜尸体复活,手术刀自己会分割尸体,清理好的试验桌第二天去还有血迹等等。
我表哥年长我很多岁,我小时候他就总拿这些事情吓我,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过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尸体复活这种事情他们也从没见过,无非都是根据天时地利人和自己瞎编的东西,一传十十传百地就流传开来了,都图一个刺激和欢乐。
但发生在我们这个生命科学院的事情,却是无比真实的。就算你有多么的唯物主义,多么无神论,多么的想去忽视它,那些发生过,发生着,以及即将发生的恐怖灵异事件也是真真实实地在那里的。
当这种事情从传闻变成亲眼所见的真实,刺激就会变成恐惧,欢乐就会变成沉郁,它就像一个梦魇,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尽管校方封锁了消息,但发生在我们学院的这个事情无论怎样都是瞒不了的,因为很对学生都有亲身经历的体会,和几乎每一年,都会发生的莫名坠楼事件。
据说事情的开端是二十多年前,一名叫做罗施言的本学院的学生深夜从试验楼的楼梯上面摔下来,第二天被人发现的时候身体都凉了。
那时候并没有监控录像,所以是不是他杀并不确定,但警方深入调查之后并未发现可疑人员,实验楼设备检查也很安全,不会造成学生失足跌落这种事情,所以也排除了意外事故这一可能性。
那么结论就只剩下一个,就是自杀,证据就是据最后和他接触的学生口供,那天半夜他走之后罗施言还在继续做实验,由此警方断定死者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由此此案了结。
这个案子虽然给整个学院笼罩上了一层乌云,但此事过后每个导师都不太敢学生们留太多课后任务,生怕再因课业繁重重演悲剧,自己名誉受损。这对于身在学业一向繁重的理科学院的学生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虽然对同学的惨死很惋惜,但人总要活在当下。
本来在减负和时间的冲刷下这件事情在人们的脑海中渐渐淡化了,就这样十多年过去了。
十多年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的,在罗施言失足跌落的那个楼梯上,每当有用功到深夜,独自出来的学生在下楼时,都能在楼梯上听到脚步声。
这脚步声绝对不是学生自己的,在黑夜笼罩下空旷沉静的实验楼里,这脚步声微小且声音不规则,时而缓慢,时而急躁,时而停,时而响,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暗处跟踪你一样。除了楼梯上面,在实验楼几乎每个地方,尤其是实验室里,都经常有异常的响动,东西莫名移位这样的的怪事也时有发生。
虽然那时候有很多学生都亲身经历过这些怪事,却并未引起校方的注意,以为那又是学生之间的恶作剧,甚至有老者在笑谈中认为,那可能是学生想照搬十多年前的案件,让校方给他们“减负”呢。
关于怪事的流言还在升温,直到第二年,又一名学生从那段楼梯上摔下来,状况和十多年前的那次一模一样。人们才重新想起那段已经在记忆中淡化的惨剧。
至此,以后几乎每年,在十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在试验楼都会发生这样一幕骇人听闻的坠楼事件。
这就不可能是自杀了,不然时间,地点,死因等都不可能这么相同得惊人。
多方面的压力之下,校方开始多方面干涉此时,对此做过很多努力。他们在实验楼里安装了摄像头,又在学校新增加了数十名保安,加大力度保证学生们的安全。但无论是摄像头还是保安,都没有抓到,甚至都没有见到过那个“凶手”。
万般无奈之下校方封锁了这段楼梯,可死亡并未结束,不知为什么,明明那段楼连同走廊已被封死,十一月十四日这天,那名被死神选中的学生竟然会砸破封锁,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强烈吸引着他赴死一样,在楼梯上面,以一种毫无畏惧的方式坠下去。
在摄像头的画面中,死者生前最后一个表情,竟然在微笑,他们就那样笑着,结束他们本该灿烂的年华。
谁也不知道那微笑代表了什么,寒冷的秋夜里,寂静的大楼中,那笑容看起来异常诡异。
在后来那段楼梯的封锁被解除了,因为封锁基本上没什么用不说,主要是因为这座实验楼是整个南映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主楼梯被锁死的影响很不好,就好像在对外宣称我学校总死人一样。这对学校的声誉有着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崇尚无神论的理工院校来说。
就这样惨剧还在继续,实验楼里的脚步声等灵异事件也从未结。直到我们这届,发生在学校实验楼的惨剧,已经以一种同样的方式上演五次了。
这些都是我入校后学长们讲给我们听的,现在回想起这些,再对照小灿的时间,就会发现两者竟是这样的相似。
如果说南映理工大学每年新生入校后不久都要在实验楼的楼梯上死一个人,如果这是冥冥之中的定数,那么,小灿理所当然的就是第六个。
我们对发生在试验楼的诡异事件早有耳闻,虽然也害怕,但毕竟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切。如今切身经历过了,谁都像经历了一场浩劫,对那座实验楼多少有了真实的恐惧之感,仿佛那是一只在暗处要拉你下地狱去的坟墓。
新一轮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学院,尤其是我们宿舍。
考试在即,虽然恐惧,我们也不得不去那里进行学习和试验。我们勉强镇定下心情,尽力把精力和心思都花在学习上面。我想学校在新生入校后举行什么分科考试,说不定也因为知道每年开学初都会死人,想通过强制学习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分心。
学长们说,刚入校的新生都要经历这一场浩劫,过段时间就没事了,也算是南映理工大学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一次洗礼和考验吧。
学长们故意说的这么轻松,恐怕还是对那座楼保持着畏惧和恐慌。
☆、第三章 走廊
第三章走廊
2003年11月26日,南映理工大学实验楼
从不结伴同行是我们寝室的一大特点,这使得我有意晚走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我看他们一个一个的都走完后,自己才开始收拾起东西来。
从实验室出来时时间已经很晚了,接近午夜时分,实验楼的人几乎都走光了。
平日里嘈杂的大楼这时候格外寂静,我背着包慢慢地往外走。供我们做实验的实验室在五楼,所以我要走一小会儿才能出去。
我虽然不是学渣,却也不是那种特别勤奋的学生,我从没有在这里逗留过这么晚过。之所以今天这么晚回去,是因为我想亲眼去见识一下这里的诡异。
人说好奇心害死猫,但我觉得我有必要查一查,不然以我的性格,想到而不去做的话,我是不会安心的。
我特意放慢脚步,竖起耳朵,希望能在这昏暗沉郁的实验楼里捕捉到任何细微的响动。
实验楼算是我们学校最有历史的楼了,这是一座带有民国建筑风格的建筑,因为时代久远,大楼的整体外表都是昏蒙蒙的老旧瓦砾色。
那个年代,肯在一所大学里建一座这种风格的五层楼,绝对是一朵奇葩,不只是砸钱的问题,还要领导阶层有过硬的后台支持,不然很可能把你当成反动派抓去干苦力,不管你是教授还是叫兽。
如今这里早已不见了当年的红墙绿瓦的辉煌,伫立在学校的一角,看上去甚至有些寂寥。站在它旁边,明显就能感觉到一股旧社会的老旧气息扑面而来。
而里面,今天我还是第一次如此细致地观察这座楼里面的构造。我惊奇地发现这楼里面的设计很不科学,深奥的地方我不明白,但我明白一座楼的设计好坏,主要是看它的采光,坐北朝南才是王道。但这座楼,白天的时候,阳光可以照进来的角度很少,简直是处在一片阴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