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边,没有马蹄声传来,但不代表北边就没有敌军的出现。狮盔蛮铠的马越,握持着幽月枪,骑在和大漠颜色相近的沙里飞之上,脸上带着大战前的兴奋之色,双眼带着冷酷,审视着眼前的两部辛蛮士兵,就像是一匹饿狼,在思考着哪里的猎物较多,就从哪里下手一样。在马越身后,五千名体格壮硕,负重达到六十斤的地归精锐狂奔而来,速度虽然比战马稍逊,但却比普通步军快了五倍乃至更多!他们穿着特制的四层厚的明光铠,扬起手中的斩马刀,头盔上漆黑如墨的玄羽在跑动中随风晃动着,眼神中和马越一样,充满了嗜血的神色,活像是五千个移动的钢铁巨人,让辛蛮人生不起与之对抗的心思。

    南边,左慈手握破风枪,率领着一万刺塔骑兵奔袭而来。虽然刺塔人已经换上了新的武器和铁甲,但是他们的作战风格却一时改变不过来,口中发出呜呜的长嚎,像极了塞北草原上的霸主——狼。狼是刺塔人的图腾,每一名刺塔人都喜爱着狼。并把自己想象成狼,把狼的凶残和嗜血,带到了战场之上。除了元起,没有人能驯服这群凶残的狼,甚至同样凶残的辛蛮人也不行!

    战鼓声,在不远处响起,诸葛亮和徐庶带着剩余的五万大军,在战场的边缘处,一边擂鼓助威,一边开始排成阵势。与马尼拉浅薄的道行相比。诸葛亮布阵的本事。实在是高出太多了。因为经验的不足,诸葛亮现在还排不出后世闻名于世的八阵图,因此他现在摆出来的是稍次一级的九宫连环阵,把五万大军分成九个部分。相互之间完美的衔接在一起。在防守的时候。一处受敌,另外八方将会同时进行支援;在进攻的时候,则以中央的小阵为主导。另外八个小阵不停地对敌人进行骚扰和杀伤。

    此刻,诸葛亮和徐庶就站在中央小阵的正中间,在他们的身侧,是八十架蒙着红布的红衣弩炮,诸葛亮早已命令军士对红衣弩炮完成了发炮前的填装动作,只要找到合适的时机,诸葛亮就会下达发炮的命令。

    人如虎,马如龙。八万敌军神不知鬼不觉的在悄然之中,完成了对两部辛蛮人的包围。让渥太华和马尼拉的脸上,泛起了深深的苦涩和绝望的惊惧。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汉人和辛蛮人的不同。汉人平时最爱内斗,而且往往会打的你死我活才肯罢手,这一点,和辛蛮人有些相似,但是在面对外族入侵的时候,汉人会立刻放下私怨,转而一致对外,直到把入侵的外族人赶出国门为止。但是辛蛮人就完全不是这样,无论是何时何地,辛蛮人都不会真正的团结起来,他们来自不同的部落,有着不同的信仰,很难有人会对整个辛蛮进行完整的统治,除非是像鲜卑、刺塔那样,被元起征服,接受汉化,才能出现真正的团结。因此,在敌军大军逼近的同时,渥太华和马尼拉没能在第一时间达成一致,错失了共同抵抗外敌的良机。两人部下的兵马,虽然已经停止了战斗,却都站在原地没有动,双方原本就是犬牙交错,一时之间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谁才是自己部落的人,因此显得混乱无比。

    这一点,也在元起和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两部辛蛮人经过一天半的厮杀,体力消耗已经接近极限,而且势必会在战斗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战损减员,还会出现像现在这样,犬牙交错的战斗场面,元起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选择在正午时分发起攻击。不给混战在一起的辛蛮人,留出任何反应的时间。现在就算是渥太华和马尼拉想一致对外,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把各自的部下,从混战的局面中清晰的理顺出来。不过,此时此刻,渥太华和马尼拉同时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原来这一切,都是汉人的阴谋诡计,从最一开始,他们就已经坠入了汉人的算计之中,利用两人的野心和相互之间的不满,挑起了这场内斗。两人的心头同时升起一丝绝望:“奶奶的,我们都被坑了!”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虎入羊群

    在四面汹涌而来的元起军,距离辛蛮人还有一百步远的时候,渥太华和马尼拉终于做出了反应。他们大声呼喊着各自的部下,试图把部下从犬牙交错的纠缠中呼喝出来。然而现实的状况,却全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两部辛蛮骑兵各自慌乱的打算调转马头,可是在相互碰撞之中,根本就完不成平时轻易就能做到的掉头动作,反而显得更加混乱了起来,马头碰着马头,马上的辛蛮骑兵的带着惶急的神色,奋力的抽打着坐下的战马,可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反而让各自之间的战马碰撞的更厉害了。

    大阵中的诸葛亮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点,立刻果断的扬起手,向着身侧控制红衣弩炮的军士下达了命令:“目标,辛蛮乱阵中央。密集开炮!”早已蓄势待发的八百名弩炮手,在听到诸葛亮的命令之后,一把扯下覆盖在红衣弩炮表面的红布,稍微瞄准之后,就合力拉动了弩炮的炮梢。

    铮然之声大作,就像是一道道晴空霹雳般,在战场的外围响起。四百根大小不一的弩矢,带着强劲的力道,向着五百多步外的辛蛮骑兵呼啸而去!红衣弩炮的有效射程是七百步,在七百步之内。可以保持极高的精确度。六百步左右的距离,正是红衣弩炮威力最强的地带。

    漫天的弩矢散射上天空,一根根粗如儿臂的标戟型弩矢和一根根状如长剑的劲弩,让辛蛮人心中的绝望。被无限放大了出来。这种跨越时代的先进武器。强烈的震撼着辛蛮人的心灵。他们何曾见过这样令人恐惧的弩矢?不少的辛蛮人都惊恐着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在短暂的空中飞行之后。四百根弩矢开始先后接触到辛蛮骑兵的身体,先是用强劲的力道把辛蛮骑兵的身体劈成两片,然后带着余势未消的洞穿力。继续向前激射。长剑状的弩矢在接连劈开四五名敌人的身体之后,方才由于力道用尽,而停止了前进;而粗如儿臂的标戟型长弩,则是带着更为恐怖的力道,带起了更大的杀伤,凡是被长弩碰到的辛蛮骑兵,无一能避免被穿胸而过的下场,一根标枪型的长弩,往往会在洞穿过数名敌人之后,力道才出现减弱,但仍然能保持着高效的杀伤力,直到最后在十几名辛蛮人身体上穿过之后,才坠落到地上,就像一跟巨大的钉子,把敌人的尸体死死的钉在了地上。

    辛蛮人变得更加混乱起来,红衣弩炮带来的威慑力,极大的打击了他们的斗志,摧毁了他们的信心。面对这样的战场杀器,个人的武勇,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了起来。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堪比后世枪林弹雨的场面,是根本就体会不到辛蛮人此刻的绝望的。比之刚才更为绝望的呼喊声,在辛蛮人阵中全面爆发了出来,没有人认为,自己可以在红衣弩炮之下逃生。辛蛮人在恐惧之下,争相躲避着,试图逃离红衣弩炮的射击范围,让本就十分混乱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不堪。

    第一轮弩炮发射之后,诸葛亮计算了一下时间,在元起等人接近辛蛮骑兵之前,他还可以在进行一轮炮击。于是,诸葛亮当机立断,再次下达了发炮的命令。瞬间,又是四百根大小不一的弩矢激射而出,对着混乱不堪的辛蛮人进行第二次致命的打击。因此而带起的惨叫声和呼救声,在辛蛮人之间,再次爆发了出来。

    两轮炮击,给辛蛮人带来数千战损的同时,更是摧垮了辛蛮人所有的斗志,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阴影,挥之不去。红衣弩炮对敌人的威慑力,远远大于本身所能造成的杀伤,这就是红衣弩炮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诸葛亮下达炮击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正好处于元起等人即将杀到的空挡中,提前为元起等人创造了更适于冲杀的战场氛围。

    诸葛亮让八百弩炮手收起了红衣弩炮,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战场中央。那里,元起等人已经率军杀到了辛蛮人的眼前,生死之间的对决,即将全面展开。元起是第一个杀到辛蛮人面前的,他一戟砸飞了一名辛蛮骑兵,然后放声高呼:“天归所属,杀!”在他身后,以赵虎为首的五千天归军,同时放声高呼:“天归之出,有胜无败!杀——!”随即,五千天归军以元起为箭头,狠狠的冲进了混乱的辛蛮骑兵中,早已斜向举起的斩马刀,夹带着呼啸狠狠地劈落。混乱中的辛蛮骑兵们为求生存,只能是仓促举刀格挡,但是混乱的阵型,让他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就连各自为战的局面都做不到,大多数辛蛮人,都是下意识的举起马刀,全然不顾自己举刀的动作,是否会挤压到同族人进行同样动作的空间。

    当五千把斩马刀和辛蛮人的马刀发生碰撞之后,不少的辛蛮人都因为准备不足,或者是力量上的差距,手中的马刀被一劈两段,然后在无奈和绝望中,眼睁睁的看着斩马刀向着自己的头顶劈来,最后。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头骨碎裂声中,被砍落马下。更有少数的辛蛮人,被同族人的格挡动作影响,甚至都来不及把马刀完全举起,就已经被斩马刀劈成了两半。

    这一次直接的对决,天归军无一伤亡,反而给敌人造成了数千的死伤,可谓是战果辉煌。继天归军发威之后。齐天也杀到了战场。那杆令辛蛮人闻风丧胆的齐天戟。带起阵阵寒芒,夹带着隐隐破风的蜂鸣之声,连续将两名辛蛮骑兵连人带马劈为两片。随后。齐天奋起神威,仰天怒吼道:“飞龙所属,杀!”一万名头插血红色羽毛的飞龙军,同一时间举起了手中的龙角枪,回应着齐天的怒吼:“飞龙之怒,有进无退!杀——!”

    然后,一万把罗睺龙角枪,猛然间向四面穿刺而出,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刺猬,忽然间绽放出了它的针刺,向着四面八方来了一次全方位的无差别攻击。龙角枪的长度,足有一丈长,再加上沉重的分量,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人,根本就无法随心的使用这样既复杂又沉重的兵器。在一万名飞龙军的穿刺之下,密集纠缠在一起的辛蛮人,立刻就成为了鲜活的靶子,他们的马刀没有龙角戟长,就算想格挡,也是力不从心。成片的辛蛮人被锋锐的龙角枪捅刺下马,伤口大多在心口处,大量的鲜血涌现出来,让落马的辛蛮人逐渐失去了生机。飞龙军下手之快、准、狠,可见一斑。

    第三支杀来的敌军,是左慈率领的一万刺塔骑兵,他们借着战马的速度,赶在地归军之前,来到了战场。刺塔人和辛蛮人一样,是天生的骑兵,其兵员素质在伯仲之间,取胜的最大因素,就要看两边人马的临场发挥了。现在刺塔骑兵冲刺而来,带着巨大的冲击力;而辛蛮人则是自相纠缠,大大影响了辛蛮骑兵的灵活性和机动力,冲击力更是无从谈起了。因此,两方人马刚一接触,便高下立判,左慈一马当先,带着刺塔骑兵们犹如秋风扫落叶一样,风卷残云般从辛蛮骑兵阵中杀入,带起一溜血光,杀的辛蛮人阵中,冒出一阵腥风血雨,惨叫落马之声不绝于耳。

    虽然刺塔骑兵们不是元起麾下的精锐部队,没有属于自己的战斗口号,但是他们的杀伤力,却是不容小觑的,在马背上,刺塔人就是天生的战士。他们拿着元起配发给他们的长刀,疯狂的劈砍着眼前的辛蛮人,其凶狠程度,也是令人心寒。

    比刺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