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这就是张叔说的小丫头,听说这茵陈还是眼前的小丫头发现的呢。为什么千百年来都没有人知道的药材,这个看着没有几岁的小丫头能发现呢,听说她还认识其他的药材。
司徒睿不禁想一探究竟,好久没有遇过这么有趣的事儿了。日子要不要这么无聊,司徒睿决定就在这边待一段了,玩够了再回京城,反正回去了不是遭到娘亲的各种逼婚,就是走大街上都有各家小姐的偶遇,简直是烦不胜烦,正好可以在此避一段时间。
“司徒少爷,我家到了,家里简陋,望您见谅。”李慧知道像这种大少爷,可能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简陋的房子,可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好自卑的,总有一天自己也会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在这古代闯出一片天空。
站在这一扇摇摇晃晃,感觉随时都要倒下的栅栏门前,司徒睿坚决不相信这样一个农家会生出带有如此睿智眼睛的人。看那几间茅屋孤零零的站立在院子里,司徒睿有一种风中凌乱的感觉,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要歇息的地方,可是看村子里都这样,也没什么可挑的了。
“哎呀,惠儿,这是谁呀?”正在院子里忙碌着整理药材的牛氏看到李慧领着一个少爷站在门口,异常吃惊。来人一袭白衣,面容如玉,长发飞扬,头戴玉冠,手中拿一把折扇,美得似画中走来,牛氏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美得人。
“奶奶,这是收咱们药材家的大少爷司徒少爷,今天就在咱们家吃饭了!”
“司徒少爷呀,赶紧进来,累了吧,这次也真是多亏了您了,要不然俺们的药材也卖不出去,惠儿,你去倒水。”牛氏一听是买自己家药材的人,热情的招呼着司徒睿。
“知道了,奶奶,司徒少爷,您进屋歇吧!我去叫娘和婶婶回来准备饭菜。”
司徒睿被请进了堂屋,破旧的屋子,收拾的很干净,可以看出是一家勤劳的人。
“司徒少爷,您先歇着,我去叫老头子回来陪您。”牛氏这个农村老妇人实在是和大家公子没有共同语言,只好出去叫李青山。
“没事儿的,你忙吧,不用管我。”司徒睿道,其实就是不想忍受村子里的疯婆子还有垂涎的目光。
后院儿,胡氏听到李慧的来意后,顿感紧张。
“惠儿呀,你也知道,咱家以前也没啥好东西,整天都是窝窝头稀饭的,俺也不会做啥好饭呀,你说人家城里的少爷,能看得上吗?”。
“放心吧,娘,这不还有我呢吗?”。
“你小孩子会做什么呀?你啥时候会做菜了。”
“哎呀,娘,说不定人家少爷整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腻了呢,还想吃一些山珍野菜呢?你就听我的吧!我不会做还不会说呀!我说着,你们做着。”李慧很自信,作为一个资深吃货,练出来的本事,基本上吃过的一些家常菜自己在家做几次,就能做的八九不离十。
堂屋里,李青山作为一家之主招呼着司徒睿,厨房里,是另一派忙碌的景象。
由于家里材料种类不多,只能尽力多做几种。用前两天买的肉做一个红烧肉,李慧指挥,先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一厘米见方的肉块,锅内烧开水,放入肉块烫片刻,捞起洗净备用。锅内放一大匙油,放入少许糖小火炒糖色。糖还是卖了几次茵陈后才买的,以前根本就没有尝过,饭还吃不饱呢,怎么会有这么贵的东西。然后锅内开始冒烟时,冰糖溶化变成深褐色。
接着加入大葱,山上挖的野姜切成姜片,再加入五花肉小火煸炒,煸炒至五花肉出少许油脂,并均匀上色。加入清水,水量刚没过肉块。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酒等调料,加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小火慢炖的同时,再做一个酸菜炖肉,解腻又开胃,首先把肉切成薄片把葱姜,花椒辣椒,放进调料包里,加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五花肉,加酒,盐,大火烧开后捞净浮沫,转中小火煮熟后晾凉切薄片备用。酸菜洗净切细丝挤净水分。热锅上油,油热后下红椒丝煸香,倒入酸菜丝炒至出香味,加入煮肉的汤水,大火煮一炷香时间再加入切好的五花肉片,继续煮一会儿后,撒上葱花起锅。
此时,红烧肉也该好了,开盖中火将汤汁煮至浓稠。
最后又做了一个凉拌野菜,蒜蓉青菜,再加上一锅浓浓的蛋花汤,饭成了!
闻着浓浓的香味,鲜亮的色泽,胡氏忍不住说:“哎,惠儿,你怎么知道这么做菜的,还真是香呀!快点端出去吧,司徒公子估计也都等急了,天策也这么晚了。”
堂屋里,这会儿桌子也都摆好了,李青山还有几个儿子和司徒睿坐一桌,其他药店的人单独坐了一桌。
闲聊的几人早就闻到了飘来的香味,这会儿看到端上来的饭菜,肚子忍不住咕噜噜的叫起来
第三十四章 卖药
色泽鲜亮,香味浓郁的饭菜一端上来,李家众人都忍不住咽口水,可碍于司徒睿在场,就都忍住了。
司徒睿由于是在座最有地位的人,背李青山让座到了主位。司徒睿看大家都不动筷子,只能首先动筷子。
“大家也都别客气,李老爷子,你们也赶紧吃。”
“好好好,司徒少爷,你别客气,就当在自己家里。”李青山招呼司徒睿。
这一顿饭吃的是有史以来最安静的一次,一点都不像平时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实在是碍于有大人物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连平时吃饭吧唧嘴的声音都小了很多。
饭后,由于李家没有那么多的房间,李安福负责把司徒睿一行人送到了村长家,有村长安排住处。
清点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收获,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银锭子,加起来也有二百三十多两,一屋子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省着点花,估计够一大家子过一辈子了。
不过在李慧看来,这其实也不算多,随便做点啥生意都能赚这么多,但是要找好商机和卖点。特别是大家公子,一掷千金都很正常。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对于手里从来没有存银的农家人来说。
“其实还是这一次咱们卖的钱多,这次又卖得新药材蒲公英又好挖,又好整理,药铺给的价钱也比较高。”李青山总结。这是一个多月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可是爷爷,咱们也就认识这两种药材,可是它们都是春天生长,过了这段时间也就没有了,咱们也还要想别的办法吧!”李慧作为发现药材的人,忍不住提醒大家,这卖药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可是一时半会的也找不到其他的办法,只能先走一步说一步了,以前连这些银子都没有日子不也照样过来了吗。”李青山现在已经不把李慧当小孩子看了,还是认真的回答了李慧的问题,家里其他人也都觉得习以为常了。
“是啊,这点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走一步说一步,这钱省着点花,够花几十年了。”李安福说,他已经很满足了,人要知足常乐。
“爷爷,这样吧,过了这段时间也就没这么忙了,我觉得还是送哥哥们去学堂吧!家里也有一些银子,还是尽早学习吧,就算将来不考功名,认识一些字也还是很有用的,给人当账房都比种地强。”
“进学堂,惠儿,这可不是小事情,家里你几个哥哥年纪也都不小了,要是进学堂肯定是都要去的,不能厚此薄彼,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呀。”李青山一吃惊,当了一辈子农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孙子还能进学堂,总感觉那是有钱人家的事情,和自己没关系。
“是啊,听说学堂的束脩一年都要十两银子呢,这还不算吃饭呢?要是加上书纸费用,就要差不多二十两,你说咱家这么多人,都去得话肯定上不起啊!”李安福觉得虽然这段时间是挣了一些钱,可是还是觉得自己是土里刨食的,没有觉得自己是有钱人。
“哎呀,爷爷,爹,咱们以后会挣更多钱的,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就放弃读书,时间是不等人的,大哥大堂哥年纪也不小了,要是现在不读,以后就没机会了,趁着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李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不想自家人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箩筐。
李青山狠狠的抽了几口旱烟,长舒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读,咱们家的男娃儿都去读,不能偏心这个那个的,要读都读,老大,你过两天到镇上的学堂里问问,看束脩一个人要多少,到时候让锦儿、谦儿、程儿一起进学堂,斌儿明年再去,先让他们几个大的回来教教他,你们都没意见吧!”
“没意见!!”大家异口同声。
分割线----------
说干就干,上学堂是李家近几年最大的事,一大早,李安福和李安禄就出发了,一路上都是虎虎生风。
镇上一共就两个学堂,一个是落魄的秀才,考了几次举人都没考上,就在镇上开了个书馆,给孩子们启蒙,另一个比较正式,是一个姓林的举人办的学堂,还雇了两个教书先生,就是束脩比较高,一年十两银子,二落魄秀才只收七两,两家都问了问,都是报名交了钱就可以开始上课。
两个人也打拿不定主意,只好又问了一下其他的的情况,落魄秀才那没有住的地方,吃的话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下课出去买;举人家有住的地方,可以管吃管住,要另外交五两银子,两家时都不管书的,书和纸币都要自己买。
一家人现在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情况了,所以一看到李安福和李安禄回来,都忍不住围上来。
听两个人打听到的具体情况,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这读书真是在烧钱,乡下人还真没有几个能读得起书的,不说束脩,就只一年的纸笔都是一大笔开销。”爷爷,我们就去秀才那读吧,咱家的情况也不是很好,要不是今年卖药材,这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和弟弟们早上早点起,下午下学再回来就可以了,我们跑的快,还能省下一些钱。”作为长房长孙的李玉锦代表几个兄弟发言。
“是啊,爷爷,俺们都愿意来家里的,学的好坏还是看自己的,我们回来还可以教教弟弟妹妹,人格子总不会吃亏的。”
一家人各抒己见,最终就决定让兄弟三个一起进王秀才的学堂,毕竟家里的条件在那放着,要是进举人家的,那一年就要七八十两银子,虽说条件好了一些,可还是有很大压力的,早上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些,让他们带到学堂,中午就不回来了。
商量好了之后大家提着的心都放下了,感觉这是丰收的,喜气洋洋的一年,以后家里也要出读书人了。
李玉锦兄弟几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念书,特别是李玉锦,心想一定要考上功名,为李家光宗耀祖。
李慧心想,以后终于可以不做文盲了,好歹自己还是大学生,不能这么一直下去,以后也可以找借口了。
好想让男主快点出来呀!某作者君就喜欢冷酷专宠型的男主,所以会偏向这个方面啦啦啦啦……放心放心,开始做生意就马上要遇到啦,大家也可以提提意见,顺便帮忙想一下男主的名字,我是起名无能君,捂脸遁走
第三十五章 学堂
对于王秀才来说,这还是头一次一家一下子送他这三个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