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栖田记-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篇策论的题目是:论时政利弊与民生发展,策论要求不低于三千字,也就是说,这篇策论不仅要求你分析当前时政的利与弊,还要你写出关于天下民生的发展大计,这样的一个题目当真令人头痛之极。
    不管在哪个时代,直论时政利弊,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一个写不好就是掉脑袋的大罪,而以此次主考官又是江阁老的性格,若你一味只知阿谀奉承,毫无自己的观点见识,这样的学生掉脑袋倒是不会,直接被打入冷宫却是板上钉钉的事。
    总之一言,太冲盲目犀利了不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味奉承也不行,除了论时政利弊之外,还要写关于民生发展,这两个题目综合为一体的策论,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难字可以描述了,梓修拿到考题的时候,足足盯着试卷看了一柱香左右的功夫,然后闭目静坐了一个时辰左右,他静静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仔细的理了一遍,又认真思考了当朝律法和颁布的政令,再把在外历游时的所见所闻,跟时下的政令一一接合思考……
    等他回过神的时候,发现早饭不知何时已放在桌上,他揭开饭盒,默默的吃了起来,吃完之后,终开始挥笔疾书,动笔的这一刻,他无限感谢姐姐让他出门历游的那一段经历,如果没有那段经历,仅凭自己坐闭门造车,想写出真正契合民生大计的策论文,无疑于痴人梦话。
    他这一动笔,就足足写了六多个时辰,从辰时中开始,一直写到戌时中才放下笔,放下笔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脖子和腰已僵成了一块硬板,他小心的摆动了几下身体,又捏了捏脖子,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头顶上的灯笼不知何时早已被点燃。
    现是什么时候了?不会大多数人都已经交卷走了吧?梓修看到头顶上的明亮的灯笼,下意识的抬头朝左右望去,视线之内,除了他之外,其它皆在聚精会神的奋笔疾书,这才记起来,今日考试结束的时间是亥时末尾,而墙上那块大指针才刚刚落在戌时中的位置上。
    眼见自己不并不是最后几个交卷的几个人,梓修终松了一口气,随后低头去看自己已经完成的策论,这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考卷足有十余尺长,以考卷纸的宽度以及他写字的密度,一尺考卷尺大约能写四百三十个字左右,梓修一共写了十三尺,加起来大约有五千多个字。
    没想到不知不觉竟写了这么多字,梓修暗自嘀咕了一句,紧接着将自己的文章头到尾看了一遍,随后收好笔砚,待考卷最后几行字差不多干透,将卷子卷起来,交上了去,他从考场出来的时候,宋秋熠和郑管家还有一身便服的赵祯都站在外面等他,这三人一看到梓修,立即迎了上来,宋秋熠最先开口道:“梓修,怎么这么晚才出来?考题特别难吗?”
    “难,江阁老出手,果然不同凡想,对了,我们这个考场我是第几个出来的?”梓修点了点头,随后又想起什么似的,开口问了一句。
    “第六个,不过前面五个出来的人,我瞧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连他们的家人迎上去的时候,都没怎么搭理,多半是考得不怎么样。”宋秋熠瞄了他一眼,答道,郑管家吃过早饭就来此等着了,宋秋熠和赵祯则是吃过中饭过来的,对考场进出的情况很是了解。
    “是么,这次的考题确实很难,我也没有把握说自己一定能拿到什么名次,算了,不想这些了,该做的我已经做了,至于结果,等放榜再看罢。”梓修闻声先是一怔,不过旋即就摇了摇头,他现在精神和身体都疲惫之极,只想回去好好睡上一觉,没有力气想太多。

第二百九十五章、放榜

“好,先回去,我带马车过来了,先上车吧。”宋秋熠眼见梓修眉宇间皆是疲色,知道他这三天下来是真累坏了,忙指了指不远处的马车开口,虽说从此地到商会并不远,但宋秋熠考虑梓修从考场出来必然会很疲惫,还是把马车带来过来。
    果然,梓修踏上马车之后,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发出了均匀的鼾声,今日卯时不到就被叫醒,随后被那道苛刻的考题给惊得把所有的精神都投了进去,也就是从说卯时起,他即便是在吃饭的时间,整个脑子都没有停止过运转,一直高负荷运行七个多时辰,此时精神一懈,顿感疲惫无比,几乎是立即就睡了过去。
    看样子这次考试的难度真的很大啊,以哥哥的能耐都累成这样!赵祯瞧着他这般模样,不由暗自嘀咕了一句,别人不知梓修的水平,他却知道的清清楚楚,他在萧家生活了九年,和梓修一同长大,梓修虽在私塾和书院读书,可很多知识同样是由萧楠传授。
    梓修生来聪慧,习武根骨虽然一般,读书天赋却非比寻常,他过目成诵,举一反三,从五岁开始启蒙,到现在,已整整苦读了十五年,再加上有萧楠这样的姐姐在一旁指点教导,无论是知识面积累还是目光眼界都非同小可。
    萧楠的本事到底有多大,赵祯以前年幼,尚感觉不出来,可随着他年纪的不断增长,再根据入京之后所拜的老师的对比,愈成长,他愈是觉得自己这个姐姐当真称得上智慧如海,学究天人,她耗费了一年多时间写给自己的那部史鉴,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亦难表达其价值。
    史鉴借鉴了很多后世的评讲,再加上萧楠个人的理解和批注,虽然萧楠已尽量降低了对封建思维的尖锐批判,让文字变得温婉柔和了许多,可其中许多思想与这个时代的人仍有颇大冲突,尤其是对上位者而言,更是如此。
    若赵祯不是从三岁开始,就由萧楠一手带大,他内心深处又对萧楠极其敬重依恋,导致他的思维观念和意识与萧楠十分相似,只怕他在看到这本史鉴的时候,会下意识对萧楠极大的防备之意,写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才华绝世,可骨子里对于皇权却无半分敬畏之意……
    他有时候都忍不住要怀疑,姐姐应该根本就不是这个世间的人,她,或许是那传说中的飘渺神仙?不然,以她的出身,她的知识面怎能如此广博?她又如何能如此一针见血的堪透人性的本质?
    不说赵祯的心事,但说梓修,梓修一路睡到鸿源商会,到达目的地之后,宋秋熠连叫了他几声也没叫醒,赵祯见状开口道:“算了,不用叫了,让他睡吧,我背他去他房间。”
    就这样,梓修晚饭没吃,澡也没洗,一觉从当天晚上睡到第二天辰中左右才睁开眼,这一觉足足睡了五个多时辰,昨天一整天消耗的精神已全部补了回来,他睁眼的时候,感觉神清气爽,精神十足,唯一不太舒适的是身上的怪味有些难闻,再加上腹中颇为饥饿。
    先洗澡再去吃饭吧,梓修闻了闻自己身上的怪味,决定先洗澡,此时虽才三月初,天气并不算热,可人在考场中,除了吃,睡,上厕所的之外,没涮过牙,没洗过手脸,总之,浑身上下,任何地方都没有洗过,身为一个二十岁的大小伙子,身上的味道能好闻才有鬼。
    等他洗完脸吃过早饭之后,赵祯就来找他了,昨夜将梓修送回鸿源商会,赵祯就回了王府,梓修看到他不由道了一句:“小祯,你这般频繁的往鸿源商会跑,只怕会让有心人看出端倪,尤其是昨晚上你还有师叔一同去考场接我。”
    “我不算不往这边跑,该知道咱们关系的人也同样知道,你以为京城这些大佬们都是白痴么?尤其是在太子和当今皇后的有心宣扬下,咱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赵祯撇了撇嘴道,梓修……
    三月十八,是放榜的时间,当朝会试阅卷批审极为严格,一共有三道关卡,第一关由从各部抽选出来的上百官吏,分组交叉阅卷审核,因考卷题目涉面极广,各部官吏各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各部人员交叉共同阅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阅卷的正确性和公正性。
    第二关由鸿文馆编书的各个领域的博士共同审阅过了第一关的卷子,三千多份考卷,能送到二关最多只有五分之一,过了第二关之后,多的时候还能剩三百余份,少的时候,则只有一百余份,就如现在这一次。
    最后一关由六部主官与本届会考的主考官以及当朝声誉最旺的几大鸿儒共同审阅第二关送上来的卷子,并共同讨论排出最终名次,这一过程一般需要半月时间,为此,每次春闱放榜都在考完半个月之后。
    放榜之后,若有学子认为自己明明应该上榜,结果却名落深山,每人都有一次撞响贡院申诉钟的权力,申诉钟撞响之后,主考官会与六部主官一同会阅申诉者的卷子,如答卷确实十分出色,却被人无端涮了下去,所有参与者会被判以重刑,同理,如你的答卷明明一团糟,你却胡乱撞钟,那更要被判故意扰乱会考秩序的大罪。
    这种苛严公正的阅卷制度,杜绝了绝大部份的违规暗箱操作,没有哪个官吏敢随便拿自己的前程和身家性命开玩笑,同样,也没有哪个学子吃饱了撑子,明明你考得一团糟,却非要拿性命去捣乱。
    三月十六,这一日东西两贡院外的张贴榜上围满了人,张贴榜上录取名单一共只有一百三十六人,此次参加会考的举子一共有三千六百八十名,可最后被录取的名单却只有一百三十六人,连十取一都不到,尤此可见此次试题的难度。
    要知道往届录取最多的时候有三百人,一般情况也有二百多,一时间,榜单周围充满了哀嚎的哭喊和兴奋的尖叫。
    “东家,东家,我看到了,看到,第一个就是咱们家萧郎君的名字。”随梓修,宋秋熠一同来看榜的郑元胜,老远看到排在最前名的那个名字,忍不住激动的大声叫了起来,他这一叫,立即引来许多人的观望。
    “以萧郎君的能耐,拿下会试的名头,乃理所然之事,郑管家用不着这般激动。”他话音一落,正好赶来的赵祯听到他的话,不由笑着接了一句,赵祯现身着便服,他在京行事向来不高调,现场绝大多数都不认识他。
    “寿春郡王怎的知道得这般清楚?莫非你知道什么内幕?”赵祯声音刚落,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道不阴不阳的声音。

第二百九十六章、找茬

周围诸人闻声先是一愣,紧接着目光皆不由自主的朝赵祯身上汇聚,眼前这个相貌俊美出尘、气质温润如水的少年便是四年前回京,明明极受天子宠爱,行事却偏偏十分低调的寿春郡王?没错,寿春郡王回京虽有四年,但他行事却极为低调,他几乎从不与各家勋贵子弟打交道,京中除了皇帝以及在朝堂上见过他的臣子之外,其它认识他的人实在屈指可数。
    如果他就是寿春郡王,刚才那人的话又是什么意思?莫非寿春郡王与此次会试的魁首萧梓修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猫腻?意念落到这里,大家看赵祯和萧梓修的目光顿时由好奇变成了审视,不论今古,在这种大考中公然作弊者都是大家不能忍受的对象,即便是目前尚未证实这种可能性,周围的观众仍不由自主的对梓修和赵祯产生了敌意,要知道,此时在场的多半是各地考生,一旦真有人作弊,他们都是直接受害者。
    赵祯却对大家的目光视若无睹,他目光一转,朝开口说话的那人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绯袍青年,这青年相貌不差,手里还拿着一柄折扇,赵祯在看清他的容貌之时,双眸微微一眯,紧接着足下一跨,两步来到绯袍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