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蓝怡的户籍在哪里,出嫁从夫,等她和周卫极成亲后自然是要落户到北沟村的。所以现在没必要改了。
  赵里正听了笑着点头,这两人也算是般配。赵里正的大儿子赵良秀站在父亲身后。与王林喜和王林远交换眼神,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村里的年轻人早就看出周卫极对蓝怡的心思,不过两个人都守礼沉默,周卫极又是那样霸道的性子,他们才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可是咱们北沟村的大喜事,二哥,到时咱们可得好好热闹热闹。”
  王二叔点头,“卫极是咱们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的也放心。老大家的出了咱们这门进周家,日后就是我王家嫁出去的闺女,村里的闲话还得为阳你帮忙压下去。”
  寡妇改嫁,自然不会少了人说道,且一般寡妇出门后是不能再登前夫的门的,否则被认为不吉利。王二叔说出蓝怡是他们嫁出去的闺女的话,就是日后还要走动的,村里那些好事的更是有话说了。
  赵里正点头应下,叮嘱道:“林山媳妇身世复杂不好说清楚,咱们自己心里明白就好,不要再跟村里讲了。”
  赵里正父子从蓝怡家出来,并没有打灯,天不到子时,下弦月还没有从东山升起,但满天繁星闪烁下,村庄并不显得黑暗,而且这条回家的路是他们走了一辈子的,闭着眼都知道哪里有坑,哪里有块石头,根本就用不到灯光。
  “良秀,这事你怎么看?”
  赵里正有意栽培大儿子接他的班做下任里正,现在处理事情都带着他,让他先接触接触。
  赵良秀跟在父亲身后,低声回话,“爹,林山嫂子的事情怕不是这么简单的,您看户籍上说她是文轩的姑母,文轩这孩子去年就跟她回来了,一直喊‘娘’的。”
  赵里正点头,“怕是你民善伯他们知道的也不全乎。”
  “爹,我今儿听林远说他到梅县时林山嫂子就在阜头等着,林远在林山嫂子家住了段日子才回来。”赵良秀没有否认父亲的话,反而很平静地分析着,“林远的性子您也知道,就算民善伯和林喜哥知道的不全乎,他也该是八九不离十的。您看他的态度,我琢磨着事情不算大,起码林山嫂子一家子为人做事都应该没问题。”
  赵里正满意地点头,儿子越发长进了,“你说的不错。良秀,你林山嫂子是个有主见的,心眼也不坏,能留在咱们北沟村是咱们村的造化。日后他们俩成亲了,你也多过去串串门子,我看胖儿他娘做的就挺好。”
  胖儿就是吴氏的儿子赵小胖,吴氏是已经成亲的媳妇,去蓝怡家串门子很正常。除了这几个来往频繁些的媳妇们,蓝怡顶着寡妇的身份。跟村里其他人的来往就很少了。但是等她和周卫极成亲后就没了这层顾忌。蓝怡的见识和能力赵里正很清楚,可以说北沟村这两年的变化样样都和她有关,且都是好的。所以才让儿子多与周卫极和蓝怡接触,对他日后当好里正也有帮助。
  “好。”赵良秀点头应下,“爹,您听说没,林山他们在梅县找到赵三了,说他在那边干得还不错。”
  虽说才一天的功夫,赵中选的爹娘又是放炮又是买肉的。北沟村不大,寻着赵中选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中选也算是浪子回头。良秀,你可不能跟他学。咱们安生在村里呆着。”赵里正回头,望着高大沉稳的儿子叮嘱道。
  知子莫若父,赵良秀的性子看着沉稳,实际上是个冲动的。前几年州县发遣兵募。他就非要应募。要知道从军劳苦与白丁无异,应募者皆市井负贩、无赖子弟,虽说这几年情况好了许多,但是赵里正怎舍得儿子去受那样的苦,所以他坚决阻拦,用钱财抵脱了。村里人但凡有法子的都会这么做,周卫极当年应募,也是因为家里实在是没有能替他脱募的银子。
  赵良秀点头。他书读的没有弟弟好,又是长子。子承父业、侍奉双亲也是本分,“爹,您放心吧,儿子不是前几年不懂事的时候了。”
  到家后,赵良秀回到自己屋内。
  儿子赵小胖早就睡了,媳妇吴氏正借着油灯做活,见到他回来赶紧放下手里做了一半的鞋子,到厨房给他端了温水进来梳洗。
  “瞧你这脸红的,这得吃了多少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喝多了第二天就头疼,……婆婆见了又该埋怨我没照顾好你了。”
  听着吴氏念叨,赵良秀接过手巾蒙在脸上,“今儿人多,不知不觉就多吃了两盏。”
  吴氏点头,转身又端了洗脚水进来,拉着丈夫坐在炕上,给他脱去鞋袜洗脚,“多泡会儿舒服着呢。”
  “我自己来,你也累了一天了,早些歇着吧。”赵良秀拉起妻子,自己弯腰洗脚。
  吴氏抿抿嘴,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又去厨房,端了一碗蜂蜜水回来,“我听贾婶子说的,醉酒喝点蜂蜜水最能醒酒,且还能减少头疼呢。”
  赵良秀洗好脚,接过一口饮了下去,妻子放的蜂蜜不少,怪甜的。
  “贾婶子真是个有本事的,不只饭做得好,还晓得好些事情,听弟妹说她也是识文断字的。”吴氏羡慕地念叨,与丈夫小声说着。
  赵良秀看着妻子的模样,拉住她的手坐在炕边,“文娘,想不想认字?”
  吴氏乖乖坐下,期期艾艾地扭着粗糙的手指头,“想是想,可每日里这么忙活,哪来的功夫。再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脑子又不好使,记不住。”
  赵良秀怎会不了解妻子的想法,“我每晚教你几个字,忘记了咱们再认。你不是常去林山嫂子那儿么,她也是认字的,你也让她教你几个,一两年下来常用的怎么也该记住了。”
  妻子因为不认字的事情,总觉得自己低婆婆和弟妹一头,过得并不开心。今日在林山嫂子家见到妻子那开怀的模样,他知道自己疏忽了。
  “他爹,我一定好好跟你学认字和写字。”吴氏握紧拳头,信誓旦旦地望着自己的丈夫,闪着激动的光芒,“林山弟妹那儿我再去了也多问问她,跟她多学点本事。”
  赵良秀点头。林远说的对,媳妇不管好赖都要陪自己一辈子的,能调教好媳妇、让媳妇开心是男人的本事,媳妇开心了,一家子的日子才能过得好。
  “天不早了,早点歇着吧,针线活以后白天做,晚上晃眼。”赵良秀拉住妻子,没让她去倒洗脚水,自己起身倒掉。回来时发现妻子已经满脸通红躲在被子里,闭着眼睛不敢看自己,他咧嘴笑笑,熄灯上炕。
  虽说蓝怡不同意王家在黄县给文轩置产,但王承德还是按着周老夫人的吩咐,在黄县县学旁边给文轩买下一座两进的小院子,院子不大但很精致,环境也清幽。
  “桃儿,你们不能一直在村里住着,偶尔到县里也要有个落脚的地方。这院子离县学近,等宇儿和文轩上了县学也方便点不是?爹看好了,这院子不错,租出去每月也能有点进项。”王承德叮嘱道,“我托了你顺叔帮着找人归置一番就租出去,等到你们想住时就收回来。”
  蓝怡点头,晓得父亲的意思。
  “梅县那边还有一大摊子事情,我也实在不放心。让你哥留下来帮你照看山坡,收拾清了再回去。爹收拾收拾就先走了。”
  蓝怡自然是不肯的,“爹,田里的活哪有忙清的时候。您也看见了,有二叔一家子忙帮照看着,家里还有瑶姨跟着忙活,女儿这里没事的。让大哥跟您一块回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王春荣也点头,父子两个一起骑马回去也安全些,“小妹,卫极说了明年春天翻盖正房,等你们成亲时一定能住上宽敞的大屋子,你放心吧。”
  蓝怡眉头跳跳,她从来没担心过这个问题好不好。
  王承德对此也很满意,“爹也交待了,让他给你盖个满意的。桃儿,你在这别委屈了自己个,想干啥就干啥,不高兴了咱们就回家,爹娘给你撑腰。”(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七六章 隔墙送暖
  山坡上的牡丹,终于在立冬前收拾停当。
  这一年的秋收忙碌正式结束,到了休息的时候。村里人缴纳秋粮后,一车车的粮食在赵里正等人的押送下,送到县里由司粮官员过数后入库保存,这些粮食小部分会留在县粮库内做本地的安全储备粮,大部分则由衙役、厢兵押送至州府或登州禁军驻处。
  周卫极不仅在军中挂职,还是黄县的班头,深得知县周长海重用,所以这段日子他忙得脚不沾地,筹措人马押运粮草。
  蓝怡也没有闲着,她已经在王家兄弟的帮忙下,把温室扣好,翻土种下菜籽。温室内依旧被她分为十畦,除了去年的小葱、韭菜、黄瓜、菠菜和莴苣,还有她从梅县买会的芹菜和大红果也就是西红柿种子。
  今年冬天村里有十几户人家添了温室,包括二叔家。二叔是个老庄家把式,对种田的事情是最上心的,也在家里扣了一个小一些的温室。蓝怡千叮万嘱,要大家做好通风,待生上火墙后若通风不好是很容让人头痛晕厥的。
  若说种温室规模最大的,还是程家小七。他跟蓝怡学会如何种温室后,自今年夏天就开始琢磨着如何开发温室的最大“价值”。“价值”这个词,是蓝怡不小心说漏嘴后被大家听了,经过她解释后被众人所接受的。
  小七带着小厮,考察了黄县周围的地形,选下青山油坊不远的一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农田买下来。专门派人盖好温室,此时里边的黄瓜秧苗已经长过两尺高,眼看着就要开花了。
  “王大嫂。你瞧着小的这菜怎么样?”小七乐呵呵地领着蓝怡到温室内视察,他当小二哥的瘾头似乎还没有过去,逢人还喜欢自称为“小的”。
  “不错。”小七盖了四十个温室,每个有半亩大,连成一片颇为壮观。他听了蓝怡的意见,又找了专业的工匠和老庄家把式,盖得自然比蓝怡的温室要好上去多。内部更加规范宽敞。
  听蓝怡只说两个字,小七瞪大美目,“王大嫂。不错是怎样?哪里不错,还有哪里是错的,你且说明白。”
  这孩子!蓝怡瞧着他秀色可餐的小脸,忍不住笑道:“小七。我家的温室你也瞧见了。我只是记得有人说过这温室的做法,也只种了一年,我早就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你了啊,再多的我真的不知道了。我瞧着你这蔬菜长得比我去年种的好多了,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小七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揉揉脸,拉着蓝怡的衣袖蹲在田垄上,“王大嫂,你看这黄瓜苗。要开花了呢。”
  蓝怡仔细看了看,“恩。这两天就能开,再过段日子你就能吃上新鲜黄瓜了。”
  小七这厮喜欢吃黄瓜,四十多个温室里有十个种的都是黄瓜。看着他满含深情地盯着黄瓜秧,蓝怡忍不住抽抽嘴角,“说起来,济善堂的梁郎中也很好吃黄瓜的,小七你不是和他交情不错么,黄光长好了你不如给他送点过去。”
  小七头摇得像拨浪鼓,“王大嫂,你可千万别告诉他。被他晓得了,小的一温室的黄瓜都不够他啃的。”
  一温室,半亩,上千斤黄瓜……蓝怡抖抖肩膀,梁进再能吃也吃不下啊。
  “再说了,这些瓜是要卖了赚钱的。”小七喜滋滋地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这些温室里的菜长好了,今年一定能有不小的收成,给小的赚回很多银子。”
  按说小七作为程家最受宠的七少爷,是最不缺银子的,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