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怡语中带着疏离和客气,但没有村里别的女子见到他时的惧意,这让周卫极觉得舒服了几分:“弟妹,我与林山也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日后有什么需要二哥帮忙的地方,你直接招呼就是,不用客套。我还有事,先行一步。”
  “周二哥先请。”蓝怡望着他高大的背影,周卫极虽一脸凶相,但也并非刘氏言说的那般凶恶。刘氏曾言到周卫极乃是从边关从军归来,在战场上杀人如麻,性冷嗜血,村里的妇女见了他都是绕着走,不敢与他打对面。
  蓝怡回到家时太阳已经挂了西山,她先到山坡上牵回山羊,才去陈氏那里接回两个孩子。
  “宇儿,宝宝,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
  宇儿摇摇头:“娘,我肚肚好饿。”
  宝宝也是一副没精神的样子。
  二叔一家一日只吃早晚两餐,农忙时干活累中午才加些干粮。蓝怡今日去县城给宇儿两个准备了中午的点心和吃食,但两个孩子习惯了中午的正餐,只吃点心也是不够的。
  “中午的点心吃了么?”
  宇儿拍拍小挎包:“吃了,还分给大福和妞妞她们吃了些,二婶给我们煮了粥喝。”两个孩子病刚好,身体还弱着,陈氏照顾他们的胃口,中午煮了菜粥让他们补肠胃。
  “那有没有谢谢二婶?”蓝怡笑着问道。
  “我有,宝宝亲了二婶一口。”宇儿自豪地说,他和弟弟都是好孩子。
  “不错,两个都是好孩子,走,咱们回家娘给你们蒸鸡蛋羹吃。”蓝怡鼓励地拍拍宇儿的小肩膀,加快脚步。
  晚饭后,蓝怡烧水让两个孩子洗澡。为了消暑,这两日泡澡用的热水加了艾叶和野菊花煮过,全家人洗的香香的后,蓝怡开始研究起新买的书籍。
  这本草药书籍开篇序言说此书是依据《神农本草经》第一卷 内容编制,书上给草药画了图片,介绍了草的习性,药用价值和采摘时节,采摘储藏炮制方法等。好在书上并没有多少太专业的医学词汇,语句也算平实,蓝怡读起来并不费力。 
  上边记载了消暑祛火治痱的中草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五味子,半夏,黄连等,后边还介绍了几种五六月可祛暑补身食用的野菜。按着书作者所言,是药三分毒,用药要慎之又慎。治病仍以预防为主,随天气变化调整饮食,现在这个季节喝点去火的温和茶饮是不错的,比如菊花,金银花,甚至黄连茶饮,蓝怡仔细分辨书籍上对野菜和草药的描述,将图片记在心里。有些草药是含毒的,长相与平日使用的草药有几分相似,若是采错了是要出人命的。
  第二日吃过早饭,蓝怡趁着昨夜的湿气还未下去,便背起背篓到村边的树林里采摘野菜,准备做野菜包。院子里的韭菜、黄瓜和豆角等蔬菜日日吃,两个孩子也没有胃口,也该给他们换换口味。
  蓝怡戴上斗笠背起背篓去往村东的树林,两个孩子是不能带的,现在林里蚊虫多,孩子刚好些,抵抗力还是低的。苍蝇和蚊子,夏天是最让人烦恼的。村里人家习惯了,吃饭时见着饭菜上嗡嗡飞着的苍蝇只淡定的挥挥筷子,将这恼人的小东西赶走接着吃。蓝怡是受不了的,她用纱布将屋子的家里的门窗遮得严严实实,每日用竹制的苍蝇拍将飞进屋内的苍蝇蚊子打几遍,屋内是少了,但是院子里的她却没有办法。
  进入五月后下了两场不大的雨,林子里树木繁盛,树下绿草茵茵,开满野花,配上活跃的小鸟,一副天然之乐。蓝怡用树枝拨动脚下的草,时刻注意身边的树枝上是否有蛇虫,寻找着自己需要的草药和野菜。哈勒海,车前草,艾草,野菊花,金银花,黄芪和黄连,将背篓装得满满的,她并不敢入深入树林。
  村里人除了砍柴和摘野果,很少到树林里活动,再向深处行走怕是遇到蛇虫猛兽。这一点不奇怪,虽说靠山吃山,为数不多的猎户都是没有田地的人家,村里但凡田地长得够吃的,没谁愿意进山冒险。蓝怡虽对深山好奇,但是从未想过入深山寻灵芝或人参,她还想多活几年,这灵芝人参又不是大白菜,她是种田流,没开金手指,哪能有着运气。
  回家里蓝怡见到两个孩子在屋里玩昨日新买的玩具,她便先把金银花晒在竹席上,金银花是好东西,能饮水能泡澡,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药效还十分温和,蓝怡十分喜欢金银花的味道。
  野菜包子的加工不算麻烦。面粉加入老面团揉好发酵后,把猪肉切碎炒熟,野菜也用热水烫过切碎,合着肉丁搅拌成馅,再加入麻油,盐,茴香和花椒粉,馅便做好了。蓝怡捏不出十八条褶子的包子,只会将面擀成面片做大蒸饺,虽看着不如包子养眼,但这味道绝对是一样的。
  两个孩子都很爱吃,宇儿哈着热气吃下两个,宝宝也吃了多半个。饭后让宇儿拎着篮子给二叔家送去十几个。
  宇儿回来,篮子里装着李氏做的黄黍面饽饽。这里的饽饽类似于锅贴,个头比锅贴大上不少。
  “娘,奶奶说这饽饽让咱们晚上热着吃。”宇儿将篮子递给蓝怡,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身后跟着两个小萝卜头。
  “大伯娘,大伯娘。”大福和大妞妞甜甜喊道,大妞妞这段时日在蓝怡家吃饭,跟她混的很熟。
  “妞妞,跟哥哥跑过来了,娘知道么?”大妞妞两周,虚岁也只三岁,还不到四处跑着玩的年纪。
  “恩。娘说了,来看哼哼。”大妞妞抱着蓝怡的腿甜甜笑着。
  蓝怡无奈地笑笑:“好,待会儿去看哼哼。还要不要吃菜包?”
  妞妞摇头,大福啃着手指头:“伯娘,大福要吃。”
  “娘,宇儿也能吃半个。”宇儿拍拍小肚子,为难地说。他已经吃饱还是忍不住,娘做的菜包香香的。
  “成。”蓝怡见孩子爱吃满心高兴,“不过,咱们要先喝些汤再吃,吃完饭咱们就去看哼哼,好不好?”
  蓝怡将锅里的绿豆汤盛好,放在矮桌上,三个孩子一人半碗,蓝怡抱起宝宝也坐在旁边:“宝宝看,哥哥姐姐都喝了,宝宝也喝一口。”
  小孩子最喜欢模仿,见着大家都喝,宝宝也就喝了几口。
  将泔水倒到猪槽里,蓝怡带着一堆小萝卜笑嘻嘻的看着两只小黑猪呼哧呼哧地用鼻子拱着刨食。这两只小猪鼻子短,满脸褶子,蓝怡觉得这绝对是基因突变的沙皮犬猪。
  她很喜欢猪这种动物,除了吃就是睡,简单快乐,最可爱的是猪打呼噜的声音,蓝怡每次晚上听到,都觉得很安心,是那种有吃有睡,有家有爱的安心感。这种感觉说起来会让人觉得可笑,但是蓝怡真的有这种感觉,似乎猪的呼噜声可以将她拉回遥远的家乡,拉回自己的童年,拉到一个个在院子里玩耍嬉戏的日子里。
  ps:今日忽然心情很不好,本打算多打一些字的,可是打出来的东西感觉都不对,总是差了一点点,觉得不是自己的。大家有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看着自己,很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真是的脸;看着一个个的汉字,忽然觉得好陌生,似乎认真看,每一个字都不认得?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地痞中选
  “王家嫂子,您这是下地去?”蓝怡牵着毛驴带着两个孩子穿过村间的土路,碰到路边几个闲聊的妇人。
  “是呢,趁着今天日头不毒到坡地里拔把草。”蓝怡笑着答道,她和村里的妇人们都混了个脸熟,见面也就打个招呼。
  “这用翻车把坡地浇透了水,不止豆苗高,连这草叶长得好。我家娃儿他爹这两日就没闲着,净锄草了。”其中一个二十一二岁的年轻媳妇一脸喜色的说到。
  “谁说不是呢。素方老实才一个人下地让你在赚凉快。我家那做死的可是楞拉着我在地里忙活了好几天!”旁边一个微胖的妇人接口。
  “世财嫂子,你就是净挑瘦的说!世财哥拉着你干活还不是为了早点干完去城里做工,我家那口子可没世财哥的手艺,不长在地里还能干啥?”那年轻媳妇笑着对蓝怡说,“林山嫂子,要我说你也是,带俩孩子还种啥地,全租出去等着收租子多省事。”
  蓝怡见她瞧着自己,眼神中并无什么鄙视或者看笑话的意思,也就开口说道:“自己种还能多收点粮食,再说两亩地也累不到,我也忙活得过来。”
  “弟妹也不容易,看回来这几日晒的也黑了一层。”世财媳妇感叹道,“若林山还在,还不知道多舍不得呢。”
  “……”蓝怡无法应对,这人还真是不会聊天。
  “世财家的,你这叫什么话!”旁边另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接过话茬,“林山家的就算再晒,也比你白得多。你看看人家这小腰,这身挑,哪像生过孩子的,活脱一个黄花闺女,只要是想,还不是转手就寻个好人家?”
  听她提到再嫁,剩下几人皆不作声,瞧着蓝怡。
  “林山家的,瞧我这嘴!不过婶子也是为了你好,这女人啊还是得有个男人日子才过得有滋味不是?”那妇人接着开口,小眼睛盯着蓝怡,笑的隐晦。
  蓝怡暗中忍不住翻翻白眼,懒得应付这等八婆,何况自己还带着孩子,这妇人的话着有几分轻佻。
  “我这地里还有活计,先走了。”蓝怡拉着毛驴走开。
  “周四婶您这话说得,她一个小媳妇哪搁得住脸儿。”世财媳妇忍不住埋怨那小眼睛妇人。
  “这话咋了?我就不信她不想找男人!”周四婶一脸刻薄,她没想到蓝怡一句话不接就走,觉得面上下不来。
  “四婶,林远家的可和我说过,她这大嫂可是和县城夏家大姑娘认了干姐妹,那位大姑娘可是官家夫人,对她好着呢。人家要真寻男人还用得着在咱们这一亩三分地找?”素方媳妇语气寒酸。
  “官家夫人?要真是有这层关系她还能回咱们这穷地方种地?还不是拿来唬人的!”周四嫂转转小眼睛,撇撇薄唇。
  世财媳妇拉拉她:“周四婶,这是真的,林山下葬的时候夏家可是来了两三个人,光东西就拉了两车。再说了,人家大户人家不是讲究守寡么,再怎么着也得守够三年呢,可不是郑**那样上不得台面的。”
  “别提那没男人的骚货,前两日家这我家老五挤眉弄眼的!就她那德行,我真恨不得扯了她的皮!”周四婶吐口吐沫,狠狠说到。
  “那才是块招苍蝇的腥肉!”素芳媳妇提起郑**也觉得恶心,赶紧转移话题,“不过我可瞧着这几日咱们村有几个不老实的可围着林山的院子转悠,怕是憋啥坏点子呢。”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别看这一副正经样子,真是啥人谁知道!”周四婶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瞧着吧,肯定有热闹。”
  这些嚼舌头的闲话传不到蓝怡耳朵里,她牵着毛驴,宇儿和宝宝坐在驴背上两边的箩筐里,这两个孩子自从家里有了毛驴出门都恨不得坐在驴背上。蓝怡怕他们摔着,特地买了这两个可以架在驴背上的两个箩筐,结实稳固,两个小的一边一个坐着,十分喜欢。
  “娘,那开花的是什么?”宇儿指着边上的一块田问到。
  蓝怡顺着他的手指,看到大朵黄花零星开在枝上,便说道:“这是棉花,开完花会结果,能长出白白的软软的棉花。咱们家被子里装的就是棉花,暖和轻巧。”蓝怡不知道棉花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原的,大周朝已经开始种植棉花,只是还不算普遍。这棉花植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