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德国的战争准备工作并没有因此放缓,而是在加速进行之中。

不仅国内的兵工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飞机大炮,而且还拿出了宝贵的黄金外汇,从国际上面采购石油、有色金属、粮食等战备物资。

“总理先生,这是皇家海军最新的报告,”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顺手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交给了刚刚来访的法国总理达拉第。“又有一船钨矿和一船锰矿从中国起运了。同时还有两艘油轮从荷属东印度出发,正往欧洲这里来。另外,阿根廷和巴西采购了大量食品,还从比属刚果采购了大量的铀矿……”

“铀矿?”矮胖的达拉第愣了一下,“这是用来制造什么武器的?”

“不知道,”张伯伦摇摇头,“可能是用来生产合金的,德国人从20年代起就从比属刚果进口铀矿了。不过我们的技术人员一直弄不明白他们要用铀干什么……但是大致上可以猜到,应该是生产某种特殊合金所需要的。”

达拉第拿着文件看了一会儿,“铀什么的不是大事,但是德国疯狂储备石油、钨矿和锰矿却让人担心。另外,我们还得到情报,德国人正在全欧洲高薪招募科学家,被招募的都是化学、物理和电子技术方面的专家。估计和开发秘密武器有关!”

“物理?”张伯伦有些犯糊涂。

化学专家可以帮助制造化学武器,合成燃料或是橡胶,还可以在冶金和合金领域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制药领域发挥作用。电子专家的用处也不小,雷达和各种通讯设备都用得着他们。可是物理学家的作用仿佛不是特别大啊。而且德国的科学界就拥有很多杰出的物理学家。

内维尔。张伯伦摇了摇头,把思绪拉回了他所熟悉的政治和外交。

“德国人的疯狂采购,说明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打仗,”张伯伦说,“最近希特勒的密集出访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会儿他应该在罗马做客,试图拉拢那位意大利领袖。”

“墨索里尼不会支持德国的,”达拉第对此很有信心,“我们已经在西班牙问题上向意大利让步了。而且,意大利的战争准备情况非常糟糕,阿比尼西亚战争和西班牙战争已经把意大利的家底掏空了。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意大利的钢材储备只够用2个星期,煤炭储备够用2个月,铁矿稍微好一点,够用3个月,石油储备才一百多万吨,而意大利在和平时期一年就要消耗400万吨石油。所以意大利领袖要么让他的国家保持中立,要么就只能站在我们一边。”

“我们必须要卡住德国的进口,”张伯伦思考了一会儿,“不能让他们再敞开囤积战略物资了,要劝说我们在全世界的盟友向德国关上大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动用金钱和德国人抢购!”

在动用资金抢购物资这方面,英国比起德国是有明显优势的。因为英镑目前还是半个世界货币,对于德国来说需要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的物资,而英国只需要印点纸币就能买到手了。

……

“大将阁下,您的电话!”

汉斯。斯派达尔中校走进了总参1号作战室,作战室内正在进行验证《白色方案》的兵旗推演——《白色方案》才是真正用来解决波兰的作战方案。

和历史上一样,该方案准备大量使用装甲部队,将用“闪电战”在最短的时间内粉碎波兰的抵抗。

巨大的地图台就摆在1号作战室的中央,上面铺开了一张巨大的东欧形势图,图上不仅有德国东部和波兰联邦全境,还是苏联的东白俄罗斯和左岸乌克兰,还有被德国控制的斯洛伐克共和国。

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各种写满了部队番号的木牌,几个上了年纪的上将、大将站在地图台的最左边,正在低声交换意见。他们都是将要在进攻波兰的作战中担任集团军司令官的高级将领。有准备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的冯。博克步兵上将,准备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的龙德施泰德步兵上将,准备担任波罗的集团军群司令官的勃洛姆堡大将,准备在波兰战役中担任集团军司令官的屈希勒尔、克鲁格、李斯特、赖歇瑙、布拉斯科维兹、冯。弗里奇和法肯豪森等人。

他们将在兵棋推演中指挥自己的集团军对地图上的波军展开攻击。而将要在波兰战役中担任东线总司令的赫斯曼大将,则和他的总部幕僚们一起扮演波兰军队的指挥官。总参谋长冯。哈麦施坦因大将则和另一批总部高参扮演起了苏联人。

三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高明陆战专家“玩”的正起劲的时候,汉斯。斯派达尔中校就这么直闯进来,走到赫斯曼身边,低声说:“博士小姐的电话,她说:‘超铀项目1号组’刚刚取得了重大突破!”

“博士小姐”施拉格米勒现在已经是个大妈了,在史塔西改组之后就不再担任史塔西专科学校的校长。而是担任帝国中央保卫局下属的科学调查处处长。这个处的工作重心,就是对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科学家和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秘密监控。

而“超铀元素项目”则是科学调查处密切关注和赞助的重点!

这个项目的1号组是威廉皇帝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奥托。哈恩,以及哈恩的两个合作者物理学家弗里茨。斯特拉曼和丽泽。迈特纳组成的。

其中丽泽。迈特纳拥有犹太血统,不过因为她在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经在奥地利军队的前线医院中当过X放射科的护士,因此也获得了荣誉雅利安人的身份。

除了1号组之外,还有一个2号组,是意大利籍的科学家费米领导,是一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意大利罗马大学合作的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经费当然是由帝国中央保卫局秘密提供,而且还有几个加入了保卫局成为“合作通报者”的年轻科学家在充当费米的助手。

“好的!”赫斯曼点了点头,用难以掩饰的兴奋语调对作战室里的众人说道,“是一个秘密武器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的帝国将因此立于不败。”他扭头对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大将说,“阁下,现在我要去和负责项目的科学家见面,今天的兵棋推演暂时就到这里好吗?”

第255章关于和谐弹

奥托。哈恩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既反战又反对国家社会主义——虽然他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德国的毒气项目。但是经过战后长时间的思考,他的思想有了转变。

现在他认为战争不会给德国带来任何好处,只会让这个国家蒙受更大的灾祸。

所以他对经常被德国报纸吹捧的“当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的赫斯曼大将,是没有一分钱好感的。他将这个推动德国恢复军备,指挥部队进占莱茵区,又一手策划了捷克吞并和德皇复辟的军人看成是一个做事不经过大脑的军国主义分子兼赌徒。

可是当赫斯曼大将在奥托。哈恩和他的助手丽泽。迈特纳面前,并且宣布“核裂变现象”是国家最高机密时,和平主义者奥托。哈恩开始有点相信报纸上面对赫斯曼大将的吹捧之词了——他掌握了战争艺术的精髓,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制胜的关键因素……

因为就在赫斯曼抵达前的几个小时,哈恩的助手迈特纳女士刚刚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E=mc^2的方程计,算出每个裂变的原子核释放出2亿电子伏特的能量——这是原子弹和原子能的基础。精通物理学的哈恩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丽泽,是你!”哈恩突然转过头看着和自己共事超过30年的老姑娘物理学博士丽泽。迈特纳。“你是机关的人!”

“机关”是德国人对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称呼——机关无处不在!这也是让哈恩讨厌如今这个德意志帝国的原因。

但是他知道丽泽。迈特纳是个一心放在科学研究上的女人,对政治并不关心,虽然有犹太人的血统却加入了基督教新教,取得了荣誉雅利安人的身份……

而在如今的德国,很多荣誉雅利安人都比“正宗雅利安人”表现的更爱国——在历史上,奥托。哈恩拒绝参加德国的原子弹工程,而逃亡到瑞典(因为有犹太人血统)的丽泽。迈特纳则拒绝了美国的邀请。

哈恩知道自己这位助手的立场,所以他猜想丽泽。迈特纳一定加入了机关。这应该就是她在12年前(1926年)被柏林大学聘为教授,还得到了一所位于夏洛腾堡区的漂亮房子的原因(她和同样是物理学家的侄子一起住在那里)。

而且,除了丽泽。迈特纳和哈恩本人,现在世界上根本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核裂变现象”,另一个参与研究的斯特拉曼教授现在去了斯德哥尔摩和费米(费米是去那里领炸药奖的)会面交流了。“核裂变”这个名字还是迈特纳教授在2个小时前起的呢!

“教授,我……”丽泽。迈特纳一脸的委屈,“我和你一样,都是在为这个国家工作啊!而且,我做了那么多,难道就不应该得到一点承认吗?”

哈恩是个很小气的人,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助手丽泽。迈特纳在科学上的贡献。

“哈恩教授,”赫斯曼笑着打断了两位大科学家的争吵,“您为什么要生气?难道是我不允许您公开‘核裂变现象’吗?我想您应该知道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吧?”

“炸弹!”哈恩冷冷地看着赫斯曼,“理论上可以造出一种通过原子核裂变释放能量的超级炸弹!但那仅仅是理论!”

赫斯曼面带微笑,只是缓缓地说:“核裂变理论,加上足够的铀,加上德国精密的制造业,加上大批愿意为德国领导下的欧洲联盟贡献智慧的科学家,再加上100亿或200亿马克和最优先的供应级别,就能让我们在1945年或1946年拥有这种炸弹!”

为了一种刚刚出现的“炸弹理论”就砸下100亿200亿马克,这手笔大得有些惊人了吧?

赫斯曼看着有些愕然的哈恩,然后苦苦一笑:“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拥有比德意志更强大的工业和财力,他们也有许多科学家。我们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而且会投入更多的金钱和工业实力。如果我们在1945年能够拥有它,那么他们或许在1944年就能拥有了。所以,下一场世界大战实际上就是制造核裂变炸弹的比赛,谁先拥有,谁就能立于不败!”

赫斯曼冲着丽泽。迈特纳点了下头,“女士,感谢您对德意志人民的贡献!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如果不是您,我们的哈恩教授就会把核裂变现象公布出去。那么这项科学发现在几年后,就会变成毁灭德意志民族的可怕武器!”

“可如果你们不发动战争,就不会有任何人被核裂变炸弹炸死了,不是吗?”哈恩教授大声质问。

“是否发动战争的决定权不在于我们,而在伦敦和华尔街。”

赫斯曼耸耸肩,“战争实际上是他们发动的,上一次战争是这样,下一次也不会例外。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谁想用核裂变炸弹去杀伤无辜的人民,那一定不是我们德国人。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占领了那么多地方,又杀死了多少无辜平民?而我们的敌人在我们投降之后的封锁,又让多少德国的平民送命?他们大都是无害的老人和孩子啊!”

哈恩沉默不语,一副不肯合作的死硬模样。

赫斯曼笑了笑,说:“哈恩教授,您不愿意合作也没有关系。我们不会强迫您帮助我们制造核裂变炸弹,实际上我们不会强迫任何人。”他顿了下,“但是您不能把这种现象泄露出去,这会让我们的敌人抢先拥有核裂变炸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