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宠婢-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寡人便暂时依你,等你什么时候想要封号了,随时跟寡人要便是。别说是夫人之位,就算是王后之位……”
    赵迁话还没说完,梁儿纤纤玉指便覆在了他的唇上。
    “此事大王莫要再提。王后之位定是属于李夫人的。奴婢只想要寸步不离的待在大王身边,其余的,一概不要……”
    “梁儿……”
    赵迁俯首吻向眼前这个令他痴迷如斯的女子。
    后位而已,只要她开口,哪怕她想要王位,他都愿意给她……
    ——
    温明殿中,梁儿正准备送赵迁离开去往璘玉宫。
    赵迁忽然顿住,犹犹豫豫的道:
    “梁儿……秋儿说……往后寡人去璘玉宫的时候,让寡人也将你一并带上……”
    梁儿摆出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假装对此事全不知晓。
    赵迁怕梁儿觉得李秋是在羞辱她,连忙解释:
    “你别多想,她的意思是,她许久未见你,有些想你……加上……你本就是寡人的随侍宫婢,按理,寡人除了晨议,无论去哪都是要带上你的,哪怕是去后宫,随侍宫婢也要随身侍候……可寡人之前一直没带你,她唯恐坏了规矩……”
    不料梁儿却是一笑。
    “好啊,奴婢觉得这样不错。大王每次离开,奴婢都会倍感思念。若是能随大王同去,便可解奴婢相思之忧了。”
    “可是……要你看着寡人同别的女子……”
    赵迁眼神闪烁,有些说不下去。
    不知为何,一想到要在梁儿面前跟别的女人言情欢好,就让他莫名有种被心爱的女子捉奸在床之感。
    “奴婢既然爱上了一国之君,便早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为君者,从来就不是只属于一个女人,奴婢懂的……”
    梁儿半垂着眼,面容温和,乖顺的模样十分惹人怜惜。
    赵迁双手轻柔的抚上梁儿的脸颊,心疼道:
    “寡人也不想如此。后宫,寡人弃了也不觉得可惜,可李秋,因为有武安君,寡人弃她不得……你且随寡人过去,若是觉得不自在,寡人便将你调去外室候着。实在不行,就即刻封你做美人,便也不必受这等委屈了。”
    梁儿摇头。
    “奴婢一点也不觉得委屈,这样很好,真的。要是大王给奴婢下了封号,奴婢会觉得是大王看厌了奴婢,想赶奴婢走……”
    赵迁心中一痛,将梁儿揽入怀中,轻声嗔道:
    “傻瓜……寡人就没见过像你这样傻的女人……”
    走入璘玉宫,李秋见赵迁带来了梁儿,默默与她相视一笑,便微笑着挽着赵迁入了内室。
    梁儿独自一人站在外面看着一簇簇干燥的淡紫色怀菊出神。
    “她还真的跟来了,不要脸!”
    身后不远处传来了宫婢的议论声。
    “嘘,小点声,当心人家在大王枕边告你的状。”
    “我才不怕,与大王共枕又如何?还不是同我们一样,贱婢一个!”
    “也是,你看都这么长时间了,大王也没给他个封号,想来不过就是玩个新鲜罢了。等大王玩腻了,看她还能嚣张到几时!”
    梁儿伸手拿了一朵怀菊放在鼻下轻轻嗅了嗅。
    她唇角微动,盈盈一笑。
    恐怕他们大王的新鲜劲还没过,她就已经离开这了。
    内室,李秋轻轻的靠进赵迁怀里,满面娇羞,口中喃喃道:
    “大王几日未来……秋儿想大王了……”
    这一刻,赵迁脑中浮现的满是梁儿在外室孤单可怜的身影。
    他心烦难耐,蹙了眉轻轻将李秋推开,歉声道:
    “秋儿……寡人近日为代地地震之事很是烦心,着实没有心情……”
    李秋一滞,复而退后一步,敛头请罪。
    “是秋儿不懂事了……”
    见李秋这般自责,赵迁忙双手抚了李秋的肩,柔声安慰:
    “不,不是秋儿的错……”
    是啊,不是李秋的错,是他太在意梁儿了……
    梁儿……
    赵迁一顿,不知为何,他突然特别想见梁儿,想将她紧紧抱在怀中,好好疼惜,竟然似乎一刻都不能再等了。
    “秋儿,寡人突然想到还有一些政事需要处理,要即刻赶回温明殿,今日就不能陪你了。”
    赵迁这个慌撒的很是流畅,李秋并未有丝毫怀疑,欠身一拂。
    “国事为重,秋儿恭送大王。”
    赵迁快步自内室走出,行至外室时终于见到了站在干花丛中的梁儿。
    淡紫色的怀菊一朵挨着一朵,映衬着梁儿那张粉嫩如花的面容。
    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赵迁有片刻的晃神。
    他的梁儿……好美……
    “大王?……”
    梁儿呆呆的,她没想到赵迁会这么快就出来。
    眼前的男子身着大红绣金的袍子,头上雕工精细的金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鬓若刀载,眉如笔画,眼如桃瓣,晴若秋波。
    这样一张冠绝天下的俊颜,在眉间朱砂的点缀下显得妖异非常,夺魂摄魄。
    “梁儿,随寡人回去。”
    他对着梁儿轻轻一笑,声音宛如扶风细柳,动人心弦。
    璘玉宫的大门处,李秋望着赵迁与梁儿一前一后离去的背影,个中滋味难以言喻。
    为何他们站在一起时会那样般配……

  ☆、第一百一十四章 烽烟又起

?    转眼春社已至。
    在这一日,因地震重灾而消沉了许久的邯郸城忽然繁闹了起来。
    天刚蒙蒙亮,赵王豪华庞大的步辇车队就已经开始沿着贯穿全城的串城街一路游行。
    所到之处,百姓齐齐跪拜。
    透过车撵上的纱幕,梁儿虽然看得不是非常清楚,但却依稀可见街边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有很多都穿着破烂,一看便知是逃来避难的难民流民。
    他们个个动作缓慢,四肢无力,似乎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
    梁儿无声垂下眼眸。
    地震已过了几个月,可赵国的民生却丝毫没有好转。
    连都城都已如此,那其余地方又会是何等惨状?
    她心中一叹。
    赵迁,你可曾注意到?就算秦不灭赵,天,怕是也要灭赵了……
    卓谷宫位于邯郸城的最南端,是赵国每年春社节和秋社节专门用来祭祀农神的宫殿。
    为了让今日的祭祀倍显隆重,赵迁早早便命人将卓谷宫重新修葺了一番。
    不仅将原本的漆柱之中添加了金箔,更夸张的是,在丞相郭开的建议下,赵迁还让人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玉石祭台,以示对农神之虔诚。
    当真是金璧辉煌,富丽宏伟。
    宫墙四周,古树参天,绿荫森森。
    几十座精雕细刻的巨大香炉同时焚着昂贵非常的沉瑜香料。
    偌大的生祭台上挤满了上百头待宰的牛羊……
    高台之下,一些大臣摇首叹息。
    大王在举国受灾,国库空虚之时还将钱财大肆挥霍在祭祀之上——如此,岂不民怨更甚?
    伴着隆重的钟磬雅乐之音,赵迁缓步前行,步步登高,终于站在了高台之巅,垂眸俯瞰整个邯郸城。
    他头戴金玉冠,身披金缕袍。
    面如美玉,唇若涂脂,俊眉修眼,顾盼神飞。
    额间生得一颗朱砂红痣更是尤为惹眼。
    当所有人都为赵迁惊艳的相貌沉醉出神之际,忽而有琴音自他的身后传出。
    起初,那泛音曲折往复,似乎是在诉说着阴霾笼罩下万民心中的郁结。
    而曲至中段,琴声却不知为何戛然而止,突兀而来。
    众人翘首以盼之时,又闻有歌声盈盈入耳。
    声音清丽,直入心间。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歌至此处,台下一座皆惊,有人不免破口而出:
    “这是……南风之歌!……”
    不觉间,歌声已毕,琴音又起。
    而此时的泛音和畅平顺,摒弃浮华。
    众人敛目,仿佛感到微风徐来,阴霾尽消,阳光明媚,五谷丰登……
    曲末,颂歌式的旋律悠扬欢畅,久久盘旋于卓谷宫的殿宇之上,有如万民同庆,齐赞吾王……
    “想不到我赵国竟还有人能奏得出这即将失传的《南风畅》!”
    众人啧舌,惊叹不已。
    琴音已落,一个身着赤色罗裙的女子自赵迁后方走出,绕至一侧,徐徐跪拜,语声柔美。
    “大王,奴婢今以一曲《南风畅》,祈求和煦的南风可以解除百姓的烦忧;为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亦盼着此曲能如南风一般拂遍我赵国河山,令赵国国运顺达,万代千秋……”
    “那女子可是近日深受大王宠爱的梁儿姑娘?”
    有人开始窃窃私语,赞叹之声四起。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如此惊才绝艳,除了她,还会有谁?”
    “这个女子……真是不简单啊……”
    站在人群中的李牧,浓眉已不自觉的紧紧蹙起,望向梁儿的目光亦是越发犀利……
    半个月后,赵国收到消息,秦国已将全国上下所有男子的年龄登著名籍。
    从此往后,秦人都要从十七岁开始便登录在籍,十八岁则要开始从役。
    有爵位的庶民在五十六岁以后免老,无需再服徭役;而无爵者在六十岁才能开始免老。
    每个人的一生,大致都会有四十三年或三十九年在役。
    秦国此举,虽然对外说是为了征发徭役和征敛户口税,可其余六国谁不知晓,秦所统计的,正是可用以征战的适龄人口。
    经过几个月的调息,秦国的国力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基本恢复至震前水平,加之又逢赵国重灾,六国都以为此时已经到了秦国攻赵的最佳时机,赵迁亦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担心秦国大军会突然压境,一早便让李牧带兵驻守在秦赵边境,随时待命。
    可人众人瞠目的是,秦终于出了兵,却并未攻赵,而是意外的攻向了早已向其称臣的韩国。
    此番,秦王政看上的是位于秦、魏、韩三家正中的南阳。
    南阳地区占地广袤,一直以来,都是秦、魏、韩三国各占一边。
    他首先派刚刚升任内史的司马腾带兵攻占了地属韩国的那一份。
    秦因出其不意,韩魏来不及合纵,此战打得非常顺利。
    可南阳就相当于是秦韩之间的一道屏障,失了南阳,秦便可长驱直入,攻韩易如反掌。
    如此军事要地,韩国怎肯轻易罢手?
    被赶出南阳的韩军中途折返,重新集结,欲要拼死将城池夺回。
    而于秦来说,已经到嘴的肥肉亦是不可能再次吐出。
    秦王政在保留原有十五万南阳守兵的基础上,又多增派了十万兵,浩浩荡荡自秦赶赴边境与南阳兵汇合。
    如此庞大的兵力,竟是有直逼韩国国都新郑之势。
    韩王安大骇,终于忍痛放弃了南阳。
    九月,秦王政将南阳之中原属于韩国的一部分正式划入秦国的版图,由司马腾暂时出任假守,也就是代理太守。
    秦韩终于暂时休战。
    而此刻,魏国却是慌了。
    南阳这么大的一块地方,原本分属三家。
    可现在三分之二都归了秦国所有,且在魏国隔壁一夜之间就屯积了二十五万秦军,秦只要随意向东跨出一小步,就能将秦韩之战瞬间转变为秦魏之战。
    并且如此兵力,魏国必是难敌。
    同韩国一样,若失南阳,魏国也会失去与秦国之间的屏障,随时有被灭国之危。
    魏王增被秦军吓破了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