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宠婢-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世人心中亦是影响极大。
    赵政车行许久,一入之罘行宫便深陷如海的政务之中。
    梁儿听闻之罘山上多木樨,而此时正值木樨花开之时,于是她便趁艾儿睡午觉的时候独自去采摘了一些,准备给赵政和艾儿做些好吃又好看的糕点,也好哄得他们父子开心。

  ☆、第一百九十六章 琅琊

往回走的时候,梁儿远远便见到了赵高在与一个人说话。
    那人背对着她,她看不见他的面容,但从身形和衣着上也猜出了个大概。
    走近时,那人已经离开。
    梁儿便顺势上前,欠身施礼。
    “赵大人。”
    难得见梁儿自己出来,又是主动来找他说话的,赵高心中一喜,回礼道:
    “梁儿姑娘。”
    原本对于赵佗她是无甚接触的,但此人在将来可谓传奇,又使得梁儿不自觉的便会关注一二。
    赵高淡笑,想不到梁儿仅凭一个背影便轻易认出了一个在陛下面无甚功绩的侍卫。
    “姑娘好眼力,正是他没错。方才凑巧遇上,他便来问候几句。”
    闻此,梁儿面上有些窘,外人都来问过了,可她这个当事人却从未表示过什么。
    “大人的身子如何了?”
    “已经无碍了。”
    赵高笑容依旧。
    果然于他而言,梁儿姑娘这浅浅一句,胜过了之前伤势未愈时所有人对他的关心之感。
    “大人之前舍命相救,可奴婢却迟迟未能道谢,实在惭愧。”
    梁儿半垂下眼,说起此事,她的确有些无颜面对赵高。
    而赵高却是笑得愈发温和。
    “无妨,姑娘是陛下心尖儿上的人,救姑娘便是在下的份内之事。”
    “无论如何,奴婢的命终是大人救下的,这份恩情始终铭记在心、不敢相忘。奴婢身份低微,眼下也无甚贵重之物。自古木樨便象征仕途得志,奴婢就以木樨相赠,愿大人此后官运无阻、步步高升。”
    梁儿自篮中取出开得最旺的一枝,梨涡浅笑,递向赵高。
    官运无阻、步步高升……这也的确是应了赵高的未来。
    赵高略滞,复而伸出手来将那枝金黄接过,拱手道谢。
    告别后,望着梁儿那素白离去的身影,赵高低垂着眼,心中已然化作了一汪秋水。
    梁儿姑娘,怕是你并不知晓这木樨花的另一层含义……
    他痴痴而立,唇齿微动,喃喃有如呓语:
    “永伴……佳人……”
    梁儿忙了许久,不仅做出了馨香甜美的木樨琉璃糕,还另外做了木樨果酱。
    她让人送去一些给艾儿,自己则亲自端着去慰劳一连忙碌了几个时辰的赵政。
    行至正殿门前时,刚好遇见一身湛蓝的徐市自殿中而出。
    梁儿敛头施礼,徐市亦是略低了头本能的回礼,却无意间见到了她手上托盘中那几个晶莹剔透的金黄色糕点,还有一旁小小的琉璃罐中那散发着阵阵清甜、金色粘稠的奇怪东西。
    徐市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几眼。
    一向面色清淡的他,此刻竟难得露出了新奇的神色。
    然而梁儿并未注意他的变化,始终微敛着头径直入了大殿。
    直到殿门再次关闭,徐市才收回了视线,面容亦归于平常,继续步履轻盈的向前走去。
    第三日,之罘山上也立起了一块石碑。
    随后,皇帝的车行队伍便一路南下,马不停蹄的直奔琅琊郡的治所——琅琊县。
    这琅琊之行赵政极为谨慎。
    在车行期间,大臣们又有一批被遣回了咸阳。
    如今,随行人员中,爵位较高的就只剩下列侯武——城侯王离和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昌武侯成和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和王绾、上卿李斯和王戊、五大夫赵婴和杨樛从这十一个人。
    琅琊县附近有一座琅琊山,山中置有一座琅琊台。
    赵政一入琅琊便直奔此处。
    可所谓琅琊台,原来就仅仅是一个夯土所筑的高台而已。
    梁儿紧随赵政踏上这个台子,眨着一双杏眼好奇道:
    “你这般急于来此,我便一直以为这琅琊台会有多么壮观。现在看来,既然它貌不出众,定是在其他方面比较特别了?”
    赵政负手,转身淡笑。
    “你有所不知,此处名为琅琊台,却并非楼榭台阁,而是一座观台。”
    “观台?”
    梁儿的水眸又眨了眨。
    赵政便继续解释:
    “是古时越王勾践建来观测气候节气和星辰所用。”
    梁儿恍然。
    说白了,这就是古代原始的天文台啊。
    “可是,这里只是一座高台,上面什么都没有,又是如何观测的?”
    观星她能理解,天空只要足够广阔大致应该就可以了。
    可节气变化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琅琊台的位置特殊,并非随意而置。”
    赵政将她拉至自己身前,伸长手臂指向远处海域的小岛。
    “你看,此处与灵山岛和斋堂岛刚好呈现三角。站在琅琊台,灵山岛是日出之地,而斋堂岛就是日落之地。通过各节气日出和日落的变化,就可知道不同节气到来的时间。”
    梁儿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十分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不过眼下,这些都不那么重要。
    她转身,满面疑惑的仰面问道:
    “政,我还是不太明白……你急着来这观测天象的地方做什么?”
    赵政面色柔和,反问:
    “你且先说说我为何要来琅琊?”
    “你亲至琅琊,是要留下石刻威慑越人,为南征百越早做准备。”
    梁儿对这一点十分肯定。
    赵政微微点了点头,举目望向天际,徐徐道:
    “二百多年前,越王勾践出于会稽,属百越之地。后来他卧薪尝胆灭掉吴国,便北上将都城迁来了琅琊。越国被楚国灭后,越王室的后裔多分散南下,分别治理百越不同的部落。故而现在的琅琊人和百越人,依旧将勾践当作神明一般崇拜,始终保留着那份不屈不挠、好胜擅忍的精神。”
    话至此处,他转眸看向梁儿。
    “我亲至琅琊,的确是要彰显我不同于当年的吴王夫差,即便越人有勾践之心,也不会有同勾践一样的机会。越,我志在必得。无论是已归于囊中的琅琊,还是一息残喘的百越。不过……”
    他双臂揽过梁儿的腰肢,挑眉勾唇:
    “此行却不止这一个目的。”
    “还有什么?”
    梁儿一脸懵怔。
    究竟有什么事会与这天文台有关?
    赵政见她白嫩的肌肤映衬下,一对杏圆的眼眸水汪汪的,看似一副傻呆呆的模样,便不禁轻笑出声:
    “见你聪慧惯了,偶尔看你懵懂的样子便倍觉可爱。我先不说,你慢慢看着,看到后来,自然就会懂了。”
    梁儿听他竟还卖起了个关子,便更加好奇。
    可赵政若有不想说的事,旁人定是如何也撬不开他的嘴的。
    梁儿粉嫩的小嘴撇了撇,而后又不自觉的微微撅起。
    满腔好奇就那样堵在了胸口,这般不痛快要如何排解?
    赵政低头看着自己臂弯中的人儿那愤愤的小表情,他终于忍不住噗嗤笑开,双手将那憋成了包子的小脸捧至自己唇边,万般疼爱的在那水嫩的小嘴上吻了又吻。
    直到那小小女子的面上漾起了粉红,不再与他赌气,他才将她重新拥揽入怀,对守在远处的内侍扬声令道:
    “召徐市前来。”

  ☆、第一百九十七章 虚造声势

梁儿听到赵政又要召见徐市,便将小脑袋自赵政的胸前抬起,眼底莫名隐了一丝冷意。
    “你最近似乎经常见他。”
    就算赵政已很明确的说他不会追求长生,可梁儿始终还是对徐市没有丝毫好感。
    赵政见梁儿这般,不禁失笑逗她:
    “怎么?你连男子的醋也吃?”
    “我……”
    梁儿一噎,咬唇敛头。
    一想到徐市,她便开不起玩笑。
    赵政看她如此,也只好敛了笑意,正色道:
    “真是难得见你对谁成见如此之深。我召见他是为修缮琅琊台一事。他为方士,善观天象,此事自然要由他来做才合理。”
    梁儿倏的再次抬头。
    “修这里?”
    她不解,一个光秃秃的破土台有什么好修的?
    何况若说观测天象,大秦已有了极庙,还耗费精力修这里做什么?
    “这么多问题!”
    赵政的修长的指尖忽然戳住了梁儿小巧圆润的鼻头,戳的梁儿傻傻一怔,竟就那般定住不敢再动了。
    赵政的个头比梁儿高了许多,他俯身将脸凑向梁儿几近木讷的小脸,就如一个家长对着孩子温柔的说教一般,语气之中含着丝丝宠溺。
    “我方才说了,你在一旁慢慢看着,往后便自然会明白为何要如此了。”
    见状,梁儿心中不免又是小小一憋。
    赵政态度虽好,但这言外之意分明是:多事的小东西,你乖乖闭嘴,看着就好……
    就在这两日,赵政开始大举修缮琅琊台。
    说是“大举”,因为此番真是可谓大动干戈。
    世人皆道,皇帝亲至琅琊,心情大好,命万人大肆扩建琅琊台,在其上修造楼榭台阁,以供他的方士观星炼丹之用。
    除此之外,皇帝还同时迁了百姓三万人到琅琊台下居住,并且免除了这些人长达十二年的赋税。
    一时间,沉寂百年的琅琊山热闹纷乱了起来。
    乱到甚至无人能分辨得出,哪些是百姓,哪些是修筑琅琊台的工匠……
    赵政每日要么是在琅琊行宫处理政务,要么就是琅琊台视察进度。
    就这样一连过了两个多月。
    琅琊台的附近万千工匠忙碌非常,叮叮当当施工的声音此起彼伏。
    平坦的高台之上,徐市头束玉冠,衣着湛蓝,正与赵政商议着什么。
    赵政原本听得十分入神,但却突然抬手示意他停下。
    “你先去吧,此事晚些再议。”
    徐市略滞,抬眸看向赵政时,见其目不转睛的望向一处,而沿着那个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白衣女子提着一只墨色的漆质食盒翩翩而来。
    他瞬间明了了一切,躬身应“诺”,默默退下。
    “奴婢拜见陛下。”
    周遭太多工匠和外人,梁儿一到赵政面前便规规矩矩的施了一礼。
    “今日似乎比在之罘山时做的快了许多。”
    赵政的眼中较之前多了几分柔和的笑意。
    “琅琊山上的木樨树虽然不及之罘山的多,但却离行宫很近,奴婢来去省了不少的脚程。”
    上次做的木樨琉璃糕和木樨果酱赵政很是喜欢,近日又频频念着想吃,好在木樨在琅琊山上也是有的,并且难得的竟然还没有完全花谢,梁儿便去采了些又做了一次。
    “此处灰尘太多,随朕入帐,再行享用吧。”
    “诺。”
    赵政一语,梁儿便紧跟着他向另一边走去。
    远处,徐市面上微有波澜、翘首以望,可望的却非是人,而是梁儿手中那个精致的食盒。
    不知在那里面的,是否也同那日一般,是一些稀奇的吃食?
    皇帝奢华的玄色锦帐中,赵政双手覆膝坐于案前。
    梁儿跪坐在一侧将食盒打开,露出了里面金黄色的糕点和果酱。
    她将它们取出摆放在案上,然后收了双手,正儿八经的坐好,等着赵政品尝。
    可许久也未见赵政有动静。
    她不禁好奇的转头看去,只见赵政仍是那般端坐的姿势,可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