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父!寡人怎能不急?东边……那可是梁儿的方向……”
吕不韦本还在猜测赵政这般激动是否是为成蛟。见他如此说,突然如释重负,他险些忘了大王的这点儿女情长。
吕不韦转而一叹,语重心长道:
“唉,大王如此心系梁儿,当初又为何让她随军远行呢?”
赵政宽袖一甩。
“还不是因为成蛟,他说一路行军多有寂寥,他又与梁儿多年知音,想在路上能有个伴。他自小到大第一次跟寡人开口,寡人又怎好驳了他的面……”
吕不韦轻轻摇头,当真如个长辈心疼晚辈一般。
“大王看中手足之情,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于君王而言,太过心善,也未必是件好事。大王贵为秦国之王,既然喜欢那女子,便无需让于任何人。”
赵政满脸谦逊。
“仲父大人教训的是。那眼下当如何是好?”
“大王莫急,那梁儿短期内都不会有危险的。”
吕不韦转身做回案前,继续道:
“屯留乃我大秦地界,而赵军也并不知晓公子成蛟现已驻军屯留。他们正因蒙将军连攻三城而自顾不暇,又怎会有心思去往屯留反攻我秦军?”
闻言,赵政拂袖抹了一把汗,瘫坐在案前。
“好,那便好……”
吕不韦走后,赵政缓缓正了身,凝神间全然没了之前的恐慌,却是附上了一层浓浓的忧思。
成蛟……梁儿……
你们可千万要保重……
成蛟大军长期滞留于屯留止步不前,傻傻等在都山的蒙骜的大军便成了孤军深入赵国腹地,基本等同于羊入虎口,九死一生。
赵国的庞煖大军北上行至都山时,蒙獒的军队已因之前连攻三城而失掉了三分之一的兵马,并且整军倦怠之色甚重。
尽管如此,面对曾为秦国攻下几十城的名将蒙獒,庞煖仍是不敢掉以轻心。
都山之北,唯有尧山最高。
登尧山便可望尽都山,全控战局。
所以蒙獒早早就安置了四万秦军在此占山。
庞煖欲要胜过蒙獒,就必先夺了尧山。
他命副将扈辄率兵两万先行,悄悄绕行登上尧山,杀秦军于不备。
四万秦军被从山林中突然涌出的赵兵冲散,瞬间乱了阵脚,很快就被夺了山。
都山上的蒙獒眼见上方尧山的旗帜由秦换成了赵,心知危矣,忙再次命人赶往屯留催促成蛟。
至此,他已经派出了四人,却无一人返还,蒙獒心中早就凉了好几节。
可眼下扈辄大军盘踞在尧山,将下方在都山上秦军的动向看得一清二楚,这就几乎是等于断了他的退路,他是想走都难了。
“大……大王……”
咸阳宫中,赵政阴沉着脸,垂眸望向殿中全身颤抖、伏于地上的信宫士官。
“你再说一遍。”
那士官抬头回话,前几日已被赵政吓了个半死,再次觐见,他竟连舌头都不好用了。
“彗星……昨晚……又……出现在北方……此……此为凶兆……恐怕……要有身份极高的将军……殒命于……”
“你是说……我秦军会败?”
赵政语速缓慢,语气更是清冷得骇人。
见赵政似是又动了气,士官忙将上半身再次紧贴于地面,将头深埋与臂间,声音弱如蚊蝇:
“大王……小人不敢……这……只是天象如此……”
吕不韦见事态直指战事,而此战又是由他所提出,便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澄清一下。
“大王,老夫自认此番计划周详。说到兵败……若说我秦军是败于邯郸城下,老夫自是不会疑心;可若说是还未攻向邯郸,便败于北方,老夫却是无法相信。除非……”
“除非什么?”
赵政目不转睛的看着吕不韦,仿佛天下万事,他都能给他所有的答案。
吕不韦负手。
“除非公子成蛟的大军没有及时赶到……”
“怎么可能?蒙獒是北上绕行,还要连攻三城,而成蛟是一路向东直至都山。他的路程本就短于蒙獒。就算他晚走个五日都能按时到达,更何况他还是与蒙獒同一天出发的!”
“这……老夫就不清楚了……不过,自从公子成蛟的大军抵达屯留,便杳无音信了,也确实没收到他拔营去往都山的战报……”
屯留大营外,溪边。
现在成蛟只要踏出军营,就会有十几人在不远处跟着监视,而蒙獒派来的人也都被樊于期一一斩杀,砍下头颅悬挂于军营之中。
“樊于期不拔营援助蒙獒,却也没调头攻回咸阳,他究竟是在等什么?”
溪水依旧,美景依旧,然而成蛟的眼神却全然找不到焦点。
他身边的梁儿亦是心事重重,再不复前些日子的活泼好动。
“屯留已断了与咸阳的联系,想必咸阳应该很快便会派人来打探情况。所以,无论樊于期等的是什么,恐怕也都不会太久了。”
“只是,可惜了蒙老将军……”
成蛟的头微微仰起,眸光愈发空灵,仿佛望向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都山之上,
蒙獒派出副将张唐领兵两万前去争夺尧山。若是能赢下这一战,或许还能有条活路。
可不幸的是,当张唐下了都山,刚要绕上尧山,庞煖的大军却也恰好赶到了山下。
张唐便只得与庞煖在此处开战。
可此战赵军已然占尽了天时地利。
尧山上的扈辄以红旗为号。
张唐往东,红旗便指向东;张唐往西,红旗便指向西。
无论张唐的大军去往何处,总有大批的赵兵如洪水般涌过去围堵。
庞煖还嫌不够过瘾,又下了一剂猛药,传令全军,有擒得张唐者,便可得封地百里。
此话一出,赵军更是个个奋勇争先,打了鸡血一般将张唐死死围住。
张唐带着自己的亲卫奋力冲杀,却始终不能冲出重围。
蒙獒见败局已定,只得弃了都山,领兵救出张唐,边战边退。
退至太行山时,庞煖早料到蒙獒会经此处退兵,埋伏了大量弓箭手在密林深处。
待蒙獒走近之时,便万箭齐发,剑剑穿心……
蒙獒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咸阳,赵政悲怒交加,摔碎了昭阳殿所有能摔的东西,大喊着要将成蛟绑回来见他。
现在的咸阳宫已是人人自危,都怕触了大王的霉头。
在外人看来,大王是恨极了公子成蛟,而他也确有可恨之处。
他不知何故,拖延军务,延误战机,还因此使得秦国痛失了战功最为显赫的大将军蒙獒,害得秦军惨败。
原本秦是打着教训赵国的旗号出的兵,结果却因为成蛟,偷鸡不成反还蚀了把米,成了六国的笑柄。
昭阳殿寝殿之中,赵政独自躺于榻上。
他心中自是有恨的,并且恨入骨髓。
可他恨的却并非成蛟。
本以为吕不韦是想借此铲除成蛟,却没有料到,他竟是想要将蒙獒也一并除了去。
折了一个御史大夫,折了一个大将军,若再折掉一个王弟……
他赵政的身边还能剩下谁……?
赵政的手缓缓放在梁儿平日躺着的位置,眸中闪过一丝决然。
吕不韦有句话说对了。
他虽然保不住他的御史大夫,保不住他的大将军,也保不住他的王弟,但他作为这大秦的王,就算再是无权,最起码有一个人,他还是保得了的。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就有一骑自咸阳宫门而出,直奔向东边。
城门上,吕不韦侧目瞥向那人渐行渐远的身影,眯眼勾唇。
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大王果然还是放不下那个女人……
☆、第五十四章 谣言漫天
? “啪”的一声,一卷竹简自成蛟颤抖的双手中滑落。
“全军……覆没?蒙将军……整整十万大军……因为我……”
一代名将,加上十万秦兵,因为迟迟等不到援军而无一幸存,他们闭上眼的那一刻,定是满心的怨恨……对公子成蛟的怨恨……
“呵呵,那蒙獒也是跋扈惯了,定不会料到自己会有如此结局,想来还真是痛快。”
樊于期负手迈着方步,大摇大摆绕过成蛟,一屁股坐在了本应属于成蛟的主帅的位子上。
“哦对了,公子此刻若是心情不佳,便跟梁儿入屯留城去散散心,看看热闹解解闷。”
成蛟垂着眼不去看他,淡淡道:
“不必了。”
樊于期敛眸一笑:
“现下那屯留城里的热闹可是百年不遇,末将劝公子还是抽空去看看的好,不要等事情闹得大了,再惊到了公子。”
成蛟听出事有蹊跷,抬眼瞪向樊于期,刚好樊于期也缓缓看向了他,眼底尽是等着看好戏的神色。
成蛟心生不安,忙扭头带着梁儿出了军营,同时也有一小队人马紧随其后,直直入了屯留城。
成蛟与梁儿已经习惯了整日被那十几人监视,此时便也随他们跟在身后。
因人口众多,屯留城内显得有些拥挤,似乎处处都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乍看之下,倒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并觉不出有何异样。
可若细瞧,却可见每十人就能有三人手中握有一块锦布,且周遭议论纷纷者也不计其数。
这个时代,锦布并不多见。
一般的告示都是书写在竹片之上,唯有出自于宫廷直发的公告,才会使用锦布发放。
在这个处于大秦边境上的小小屯留城,又怎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织锦布告?
成蛟顾不得多想,径自从一人手中抢过一张,一看之下,便被那寥寥几字惊得勃然变色、两眼圆睁、仰身倒退了几步,被梁儿及时出手扶住。
“公子!”
梁儿一边扶着成蛟的手臂,一边侧目看向他手中的告示,竟也为其上内容倒吸了一口凉气。
上面写的,正是对赵政秦王室血统的质疑。
不,与其说是质疑,倒不如说是坐实了他为吕不韦之子的事。
而此告示之所以很是让人信服,是因为其末尾的署名是……
庄襄王之子——公子成蛟……
众人突然被一个生人抢了告示,而此人看过之后又情绪激动、行为反常,使得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他为何如此。
梁儿快速平复了一下心神。
震惊归震惊,但是,该弄清楚的,还是要问的。
“诸位,敢问这告示是从何而来?”
一人见梁儿发问,便答道:
“今日一大早,就有两人骑着战马在大街上急驰而过,所及之处,便有此告示满地飘落。现下,屯留城内几乎已是人手一份了……”
成蛟的眼紧紧盯着那锦布上自己的名字,梁儿从未见他有过此刻这般嗔怒的神情。
“樊于期!……”
他字字狠厉,将手中锦布揉作一团,拉了梁儿便翻身上马,直奔回了军营。
走至樊于期帐门外时,成蛟却示意梁儿止步。
“你在门外等我。”
梁儿一怔,满目担忧。
“公子……”
这些日子,无论何时,她都是与成蛟同进同出。
此刻成蛟不让她入内,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成蛟是要涉险;要么他们即将说的事,梁儿不便知道。
成蛟将团做一团的锦布告示狠狠扔在了樊于期的脸上。
樊于期一顿,却不气反笑,语带嘲讽。
“屯留城里可好玩?”
成蛟没理会他的问话,怒目直视他的眼。
“是谁准你如此放肆的?”
樊于期佯装一脸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