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丹抿唇,淡淡一笑。
“这些燕丹自是明白。故而燕丹不会强求秦燕盟约,只需秦不与赵国一同攻我燕国即可。”
赵政敛眸,端起浆汁又啜了一口,幽幽问道:
“不知不攻燕国,于秦而言有何好处?”
“近年来赵国兵力日渐强大,赵将李牧更是神勇无敌。燕国已经接连败给赵多次,如若秦也与赵联合攻燕,燕则危矣。”
燕丹眉间隐有忧思,而赵政却半垂着眼反问:
“那又与我秦何干?”
燕丹脊背挺直,正色解释道:
“秦、赵、燕,三国在地理位置上呈'一字'排开。秦若为赵之腹,燕就为赵之背。赵不可令自己腹背受敌,故而赵要想攻燕,便必会拉拢秦国;若要攻秦,就一定拉拢燕国。因此,赵对秦的态度如何,始终都会受燕的制约。如若有朝一日燕国不复存在,除非秦王有把握能将赵国一举歼灭,否则到时赵国再无顾忌,倾全国之力削弱秦国,再联合各国合纵攻秦……”
燕丹看向赵政,眸光幽深犀利。
他没有把话继续说完,但结局如何谁都清楚。
赵政垂眸思索片刻,复而点头。
“嗯,似乎确是这个道理……不过寡人也需要与众臣商议后定夺。不如这样,燕太子先在咸阳逗留一两日,也容寡人仔细想想再行答复如何?”
燕丹微笑,拱手一计长揖。
“那燕丹就静候秦王的好消息了。”
赵政淡笑着目送燕丹出了殿门。
只转瞬,那抹笑意便在他的面上消失殆尽。
他冰冷着脸,淡声吩咐内侍:
“派人小心监视燕太子,若他私下打听梁儿的事,立刻告知寡人。”
“诺!”
燕丹一路未作停留,径直走出了咸阳宫。
联秦的事算是解决了一半,接下来就只等秦国的态度了。
不过秦王政是个明事理的,此时灭燕的确不利于秦,相信两日后他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只是……刚刚觐见,梁儿并未在秦王政的身边。
虽说贴身侍婢也未必会真的寸步不离,但是为何他此刻的心里会如此不安?……
“太子殿下,觐见秦王可顺利?”
宫门处,左洲迎上来问道。
燕丹轻轻点了一下头。
“应是没问题的,但还还需等上两日消息。”
左洲一笑,他就知道,由太子殿下出马,便定然可行。
“那便好,殿下车马劳顿。臣先带殿下去休息吧。”
见左洲转身就要去牵马,燕丹立即出言阻止,梁儿的事才是他最忧心的。
“不必,本太子自己去便好,你去找人查一下,秦王政身边的侍婢梁儿……她去哪了?”
左洲满面疑惑,这个名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此人是……?”
“是个很重要的人。”
见燕丹神情严肃,左洲便自然而言重视起来。
他躬身敛头。
“臣明白了,这便去查。”
“嗯。”
燕丹缓缓垂下眼眸,神思已然不知飘去了何处。
梁儿……十年未见,你可还好?……
夜晚之时,昭阳殿中,赵政也收到了内侍的回报。
“大王,燕太子果然差人打探梁儿姑娘的消息了。”
闻言,赵政面色未变,挥袖道:
“寡人知道了,下去吧。”
“诺。”
内侍应声退去。
赵政独自一人进入了寝殿。
他俯身坐于榻边,左手轻抚着床褥。
梁儿……你何时才能回来?……
“太子殿下,那位梁儿姑娘的消息已经查到了。”
左洲面色匆匆,燕丹强压着内心的焦虑,语气淡然的问道:
“如何?”
“秦赵合盟,秦送出了三十个美人,她就在其中。”
“你说什么!”
此言一出,燕丹再难保持理智,他猛的站起,甚至撞翻了桌案边的杯盏。
一向极重礼数的太子殿下竟会如此失态,亦是惊得左洲呆愣在原地。
“殿下……可是有什么事?”
左洲的问话让燕丹瞬间回神,他定了定心思,缓声道:
“去收拾一下,秦王一旦允诺不攻我燕国,我们便即刻启程回国。”
“呃……诺。”
左洲见燕丹不想说,便知此时自己不能再问,只得施礼退下。
厅堂之中,燕丹独自立在中央。
十年前梁儿拒绝他时所说的话再次清晰的出现在他的脑中。
“秦王与殿下不同,自己的女人,绝不会让与他人。”
……
他双手紧握,肩背微颤。
赵政!亏得梁儿这般信你,你竟亲手将她送给那个臭名昭著的赵王迁!
早知如此,当年他便不会放手……
燕丹闭眼。
……梁儿,你再等等,我很快便去赵国接你……
两日后,燕丹再次出现在昭阳殿。
他恭敬施礼。
“秦王召燕丹前来,可是有了好消息?”
赵政唇角勾笑。
“这两日寡人左右思忖,秦虽与赵结盟,但确实没必要因此而危及燕国。只不过……”
燕丹心中一凛,预感到事情似乎有变,可面上却依旧声色不动。
赵政继续道:
“秦赵之间尚有一纸盟约存在,依照当下的燕赵关系,秦实在不便再与燕留有任何实际的约书。可如此一来,秦燕之间又无法真正做到相互信任。此事关系到燕国存亡,我大秦亦是不敢怠慢,寡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不如燕太子借此机会亲自留下为质,秦可承诺,只要燕太子在秦一日,秦便绝不会攻打燕国。”
闻言,燕丹双眼骤然睁大,满目惊色望向王位之上的赵政。
向来处事淡定的燕丹竟会如此反应,令赵政心中大为爽快。
“怎么?燕太子不愿留下?”
赵政叹息摇头。
“那真是可惜,不知赵国何时会提出联秦攻燕之事?到那时,恐怕寡人也再找不到理由拒绝出兵了……”
“燕丹可以留下为质。”
赵政话音未落,燕丹便敛眸开口,心中苦似黄莲。
这一句话,让他再次失去了与梁儿相见的机会。
“那就劳烦燕太子了。”
赵政剑眉轻佻,笑得阴冷。
燕丹,你想去赵国找梁儿,寡人便偏不让你如愿……
☆、第九十五章 重归邯郸
? 官道虽然算得上平坦,但马车仍会轻微的摇晃。
车内,梁儿细白的指尖反复摩挲着手中的赤玉箫。
要离开那么久,她多想将“绕梁”也一同带着。
可“绕梁”乃是绝世名琴,太招人耳目,当年齐王建更是欲以二十城换之。
若是将其带到赵国,恐怕定会被贼人夺了去,她自己也可能会因此而送命。
无奈之下,便只得将“绕梁”留下,只随身带了赤玉箫,寂寥之时也算有个伴。
只是,那日在宫门与赵政一别,她心中抑郁,刚刚执箫吹奏了几个音,便被尉缭阻止了去。
“你往后暂且先不要吹箫了。”
“为何?”
梁儿眨了下眼,不解的问。
“邯郸宫虽大不过咸阳宫,赵王迁也仅仅才继位两年,可他的后宫可是比秦王政的后宫大了不止一倍。要想在这么多女子之中脱颖而出,我的建议是……”
尉缭眸光炯炯,直视梁儿道:
“'欲扬先抑,后来居上'。”
梁儿垂眸,低声重复:
“欲扬……先抑……?”
尉缭轻点了一下头。
“那些太容易看透的、来得太容易的女人,就算到手了,男人的热情也很难延续。所以我想要你藏好所有的技艺、敛去所有的光华,待到合适的时机,再一鸣惊人。如此才有更大的把握让赵王迁对你印象深刻、辗转难忘。”
梁儿思忖片刻,觉得尉缭说得很有道理。
男人的心思,他的确要比她更懂。
“好……那从此我便将这箫收好,不再现于人前。”
她低头,将玉箫小心地送入袖袋之中。
抬头时,却见尉缭欲言又止。
“你还有什么事要说?大可直言。”
尉缭犹豫再三,终是开口:
“入赵一事……事成之后,你当真还要回到秦王政的身边吗?”
“这是何意?”
梁儿不知尉缭怎会有此一问,不回赵政身边,她还能去哪?
尉缭面露忧色。
“虽然他待你很是不同,但我始终觉得,他缺少恩德,心似虎狼。像他这种人,在困境中可以谦卑待人,得志之后便会奴役天下、轻贱人命。若想安生,就绝不可与之相处过久。而你此番入赵,是离开他最好的机会……”
不待尉缭说完,梁儿便摇头。
“不……你误解他了。迄今为止,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道理。这个中缘由,别人不知,我确是再清楚不过的。”
她面上浮现一抹暖意。
“他不是史书上的暴君,他……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见梁儿那副痴情的模样,尉缭终是一叹。
“好吧,希望他一统天下之后仍能以心待你,也不枉费你如此全力助之。”
“那是自然。”
这一句,梁儿嘴快到几乎连自己都难以置信。
可其实赵政是否会对她从一而终,她是真的全无信心。
不过即便如此,她仍希望能有一段可以与赵政相依相守的快乐回忆,就算这回忆短若旦夕,她也不再介意。
因为这一次的分别,已经让她真切的意识到,自己对赵政的爱意究竟深到了何种地步。
她不想再蹉跎能与他在一起的时光了……
“梁儿,前方就是邯郸了。”
尉缭突然上了她的马车,坐在她的对面。
梁儿忙收了玉箫,素手将布帘掀开一角,举目望了一眼。
心中感慨顿生。
邯郸……她初来这个时代就是在这里……
她在这遇到了赵政,遇到了燕丹,也遭受了她此生最不想提及的耻辱……
当年她孤身逃走,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她竟还会回来……
“入邯郸城后我们不做停留,直接就会进入邯郸宫面见赵王。故而有些话,我需要先与你说,你务必记好。”
尉缭肃然一语,将梁儿拉回了现实。
“嗯。”
她点头。
尉缭眸光坚毅,面色严峻。
“首先,自入邯郸宫的那一刻起,你就是赵王迁的女人,你要忘掉咸阳宫的一切,包括对秦王政的情。”
梁儿睫毛轻动,一丝惆怅悄然入心。
她知道,要做赵迁的宠妾,就必须让赵迁觉得自己爱上了他,那么对赵政的那份痴恋,也就必然要深深埋于心底,绝不能让任何人觉出分毫。
“其次,也是更为关键的一点。李牧最宠爱的妹妹李夫人,为赵王迁生有一子,很快便会被立为太子,这些你是知道的。可你不知道的是,她为人温婉善良、宽宏大度,也正因如此,赵王迁才会对所有女人都始乱终弃,却始终善待于她、相敬如宾,对于她的诸多劝谏也很是上心。也就是说,有她在一天,赵王迁的阵脚就不会乱,李牧亦不会倒。”
梁儿眸光一凛。
“你要让我将她除去?”
“没错,由她做引,让赵王迁与李牧生出嫌隙,如此,秦便有办法轻易要了李牧的命。”
梁儿垂眸。
委婉善良、宽宏大度……
如此女子,她真的能下得去手吗?
见她犹豫,尉缭叹道:
“梁儿,这里是战国,不是两千年后的和平年代。想想你是因何而要入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