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丫鬟们捧过大迎枕来,一面给秦氏靠着,一面拉着袖口,露出手腕来。
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工夫。换过左手,亦复如是。诊毕了,说道:“我们外边坐罢。”
贾蓉于是同先生到外边屋里炕上坐了。一个婆子端了茶来,贾蓉道:“先生请茶。”
茶毕,问道:“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治不得?”
先生说:
“看得尊夫人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今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应胁下痛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的为喜脉,则小弟不敢闻命矣。”
旁边一个贴身服侍的婆子道:
“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得如神,倒不用我们说了。如今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都不能说得这样真切。有的说道是喜,有的说道是病;这位说不相干,这位又说怕冬至前后:总没有个真着话儿。求老爷明白指示指示。”
那先生说:
“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众位耽搁了!要在初次行经的时候就用药治起,只怕此时已全愈了。如今既是把病耽误到这地位,也是应有此灾。依我看起来,病倒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这药看,若是夜间睡的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大奶奶从前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是不是?”
这婆子答道:“可不是!从没有缩过,或是长两日三日,以至十日不等,都长过的。”
先生听道:“是了,这就是病源了。从前若能以养心调气之药服之,何至于此!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火旺的症候来。待我用药看。”于是写了方子,递与贾蓉,上写的是: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五分、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醋柴胡八分、淮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大枣二枚
贾蓉看了说:“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
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了;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于是贾蓉送了先生去了,方将这药方子并脉案都给贾珍看了,说的话也都回了贾珍并尤氏了。
尤氏向贾珍道:“从来大夫不象他说的痛快,想必用药不错的。”
贾珍笑道:“他原不是那等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因为冯紫英我们相好,他好容易求了他来的。既有了这个人,媳妇的病或者就能好了。他那方子上有人参,就用前日买的那一斤好的罢。”
贾蓉听毕了话,方出来叫人抓药去煎给秦氏吃。贾宝玉和贾兰也悄悄地从秦可卿的内室里退了出来。
亲眼目睹了张先生的诊断,贾宝玉原本的担心也放下了,这才想起怎么不见秦钟的身影,一问才知,秦钟到那边府里找宝玉去了。
刚才宝玉和贾兰是从学堂直接过来的,所以没见着。贾兰只是想来探望秦可卿,本无意见秦钟,于是,两人告辞,离开宁国府,各自回家去了。
第二十五章 援助姥姥(2)
这天,贾兰放学回家,却见宁国府的贾蓉出现在家里,心想,这位素无往来的东府大哥,平时是不会上他家的,正觉得纳闷,却听见贾蓉对母亲李纨说道:
“大婶婶,后天便是我太爷的寿日了,我们家预备了两日的筵席,母亲喊我来请您和兰哥儿,记得后天一起过去呢!”
“这是必然要去的,尤大嫂真是费心了,还让蓉哥儿这么麻烦地来通知我们这孤儿寡母的!”李纨笑脸答应着。
想到秦可卿正是贾蓉的女人,而自己又和秦可卿在梦里发生过难以启齿的事情,贾兰便觉得不想和贾蓉照面。
于是,等到贾蓉离开之后,贾兰才从外面走了进去,听到丫鬟们说道:
“往年也不见得他来请咱们,都是先通知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然后直接让琏二婶子来通知其他人了。今年怎么突然这么客气了?八成是觉得咱们兰哥儿出息了吧!”
原来,那日尤氏叫了贾蓉来,说道:
“吩咐下人们照例预备两日的筵席,要丰丰富富的。你再亲自到西府里请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和你琏二婶子来逛逛。”
贾蓉听了,问道:“那珠大婶子呢?”
“她呀!往年不都是由你琏二婶子转达的吗?”尤氏感到有点莫名其妙。
“前些日子,兰哥儿可是通过了府试,还考了第三名,老太太可高兴了。”贾蓉提醒道。
尤氏这才领悟了贾蓉的想法,转而说道:“那你这次可得亲自去请了,先去请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再去请你的珠大婶子和琏二婶子。”
于是,这才有了贾兰看到那一幕和听到的那些话。这贾蓉的祖父就是那个一心向道的贾敬,曹雪芹先生在书里对他的着墨不多,贾兰倒是颇为好奇。
有时候,贾兰总觉得,这贾府里最牛的人不是贾政,也不是贾琏,更不是贾宝玉,而是宁国府掌门人贾珍的父亲,贾宝玉他大爷,贾政的堂兄,那个出场不多的贾敬。
此人运气极好,原本他和贾政一样,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按照当时的世袭制度,他们家的爵位没他什么事儿。不成想,这哥哥八九岁上就死了,贾敬晋级为长门长孙,顺理成章地袭了官。但他也没有就此躺在家业上睡大觉,又考了个进士。要知道贾政当年就希望能够从科举出身而不得。但宁国府的这根独苗儿却不一样,贾敬他既有双重保险,又有双重尊荣。
牛人都很容易灰心。寻常人见识不够,一点儿成就就能沾沾自喜,一点儿希望,就能鼓舞自己自带鸡血地上前去。牛人站得高看得远,看透所谓希望不过是驴子鼻子前的那串胡萝卜,就算够到,意思也不大。
像贾敬,在应有尽有之后,就厌倦了胡萝卜的滋味,也厌倦了这个游戏,他突然抛下偌大家业,跑到都中城外某个道观,去找那帮道士“胡羼”去了。
在这尘世上,他有一儿一女,贾珍和惜春,这两个人的一切表现,都像是没有父亲的人。惜春冷漠,贾珍则是一种无法无天的末世狂欢。
牛人太牛了,他们世界太强大,没有那么多患得患失,也就没有那么多儿女情长,说好听一点叫豁达,难听一点就叫自我。
一个父亲必修课,不是通达,而是对于子女的疼爱、珍惜和也许是不切实际的赞赏,好父亲大抵都当成一生的信仰。
贾敬没有这种信仰,这是他的自由,但要命的是,他又没有彻底从贾珍的人生里消失。作为一个牛人,他不在江湖,江湖上可是一直有他的传说,荣宁二府,也就出他这一个进士吧。
虽然贾赦看不上读书人的艰辛,但科举还是挺了不得的,贾赦的鄙视里,未必没有点酸葡萄心理。贾政也不见得能考上,贾珍就更不行,他不管怎么蹦跶都没法比他爸牛。
父性这样东西,不是天生的,是学习来的。愿意为孩子鞠躬尽瘁的爸爸,可能自己也曾被那样爱护过,没有被父亲疼爱过的贾珍,不觉得自己有对贾蓉巴心巴肝的义务,大家都是纵浪大化中,你想办法把自己活高兴吧。
贾蓉果然不违父命,他是个小机灵鬼儿,天资不错,“面目清秀,身材俊俏”,头脑更是灵活。他爸欺负他,他也不悲愤,不叫屈,不做激烈之事,很配合地制造父慈子孝的假象,然后,动用自己的头脑,从父亲手里,偷一点残羹冷炙。
一个父亲的临阵脱逃,就像抽走了一个家族的脊梁骨,能引发一场“箕裘颓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整个贾府正处于“盛极而衰”的转折期,这种伤害,就来得更为彻底。
不过,即便贾敬知道这种指责,大概也不会放在心上。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他更着急修道成仙,服用自己炼制的所谓“金丹”,小道士们知道他功行未到,但拦都拦不住。
后天是宁国府太爷贾敬的寿日,这天贾珍到贾敬那里去请安,兼请他来家里受一受一家子的礼。
太爷因说道:“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意往你们那是非场中去。你们必定说是我的生日,要叫我去受些众人的头,你莫如把我从前注的《阴骘文》给我好好的叫人写出来刻了,比叫我无故受众人的头还强百倍呢!倘或明日后日这两天一家子要来,你就在家里好好的款待他们就是了。也不必给我送什么东西来。连你后日也不必来。你要心中不安,你今日就给我磕了头去。倘或后日你又跟许多人来闹我,我必和你不依。”
话说是日贾敬的寿辰,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稀奇的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着贾蓉带领家下人送与贾敬去,向贾蓉说道:
“你留神看太爷喜欢不喜欢,你就行了礼起来,说:‘父亲遵太爷的话,不敢前来,在家里率领合家都朝上行了礼了。’”
贾蓉听罢,即率领家人去了。这里渐渐的就有人来。先是贾琏、贾蔷来看了各处的座位,并问:“有什么玩意儿没有?”
家人答道:“我们爷算计,本来请太爷今日来家,所以并未敢预备玩意儿。前日听见太爷不来了,现叫奴才们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台上预备着呢。”
次后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儿、宝玉,当然还有贾兰也都来了,贾珍并尤氏接了进去。
贾珍、尤氏二人递了茶,因笑道:
“老太太原是个老祖宗,我父亲又是侄儿,这样年纪,这个日子,原不敢请他老人家来;但是这时候,天气又凉爽,满园的菊花盛开,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看看众儿孙热热闹闹的,是这个意思。谁知老祖宗又不赏脸。”
凤姐儿未等王夫人开口,先说道:
“老太太昨日还说要来呢,因为晚上看见宝兄弟吃桃儿,他老人家又嘴馋,吃了有大半个,五更天时候就一连起来两次。今日早晨略觉身子倦些,因叫我回大爷,今日断不能来了,说有好吃的要几样,还要很烂的呢。”
贾珍听了笑道:“我说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日不来必定有个缘故,这就是了。”
王夫人说:“前日听见你大妹妹说,蓉哥媳妇身上有些不大好,到底是怎么样?”
尤氏道:“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