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江将军。”
江大志示意石大继续去巡逻,他则是站在城楼边上,向着城楼下面的吐蕃国的阵营望去,只见吐蕃国阵营之中,灯火通明,士兵往来穿梭,煞是威武。
看到这里,江大志心想:“吐蕃国一定是在等待着一碗粥教的信号,不如,派一队人马埋伏在城西,坐等一碗粥教的出现,然后,将其一举歼灭。”
想到这里,他想去征求一下诸葛大地的意见,毕竟,诸葛大地可是神算之人。
······
益州城的南门处,陈玄礼正在亲自巡逻,他看见了江大志走了过来,脸上登时露出了笑容。
“江将军,看着你没事了,陈某真是高兴呀!”
江大志大笑着说道:“托陈将军的福,江某到鬼门关走了一遭,阎王说我还有仗没有打完,这不,也就放回了阳间。”
“江将军福大命大,必成大才。”
“陈将军,过奖了,不知道江某受伤的这一段日子里,南诏国有什么动静没有?”
“南诏国的贼兵安静的很,一点动静都是没有。”
“这也就怪了,吐蕃国耐住性子不攻城,是在等待一碗粥教的信号,为什么南诏国也不攻城呢?难不成他们也跟一碗粥教有了联系?”
“陈某以为,一定是南诏国跟吐蕃国结成了盟国,只不过,虽说是结了盟,却也只是面子上的事情,在他们的骨子里面,一定都是防着对方的,因此,也就谁也不愿意先行攻城,免得伤亡惨重,让对手坐收渔翁之利。”
“陈将军,你的分析很有道理,那么,咱们也就陪着他们耗着呗,看谁能够耗的过谁?”
“江将军所言极是。”
“那行,陈将军,你也早点去休息吧,江某再去东门看看。”
“好,不送。”
“告辞。”
江大志说罢,带着杨剑,继续向着益州城的东门行去。
······
东面的城楼上面,笨牛跟狗娃、秦如月、程麻花四人都在巡夜,只有王龙跟诸葛大地二人,在客栈里面休息,他们都是换岗式巡逻,这样一来,人也就不会太累。
笨牛跟狗娃看见江大志的那一刻,登时大笑的跳了起来,也就可以想见,他们两个兴奋到了什么程度。
“大哥,看见你没事了,笨牛真是高兴。”
狗娃立马笑着说道:“是呀!大哥,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秦如月说道:“江将军,你的伤没事了吧?”
江大志一听秦如月这话,心想:“还是女孩子心细一点,知道见面先问候一下老子的伤势。”
“承蒙各位的挂念,江某的伤势已经痊愈了。”
“末将恭喜江将军。”
“秦将军,这个没有什么好恭喜的吧?”江大志故意满脸疑惑的问道。
“江将军有所不知,在济南府,有人大病初愈或者伤势痊愈,亲朋好友都要前去祝贺的。”
“哈哈,你们的家乡,即然有这个传统,那么,江某再次的谢过秦将军。”
程麻花当即说道:“江将军,恭喜你伤势痊愈。”
她虽说对江大志的为人不是很满意,不过,身为江大志的属下,面子还是要给他的。
“程将军,客气了,这一段时间,城下的南诏****兵,有没有什么情况?”
“回将军的话,南诏国的贼兵除了整日操练,没有其它的任何情况。”秦如月回答道。
“看来他们都是在等待时机呀!你们在此巡逻,江某先下去了。”
“是。”众人齐声说道。
江大志带着杨剑,向着锦城客栈走去。
就在走回客栈的路上,江大志在想:“即然南诏国跟吐蕃国都是不敢贸然攻城,那么,何不把主要的经历,放在搜寻一碗粥教的事情上面呢?只要除去一碗粥教这个祸害,城外的南诏、吐蕃两国的贼兵,还不就是小菜一碟。”
想到这里,他决定,明天前去请示李明,分拨他五千人马,他打算去把城西的高山,尽数的搜寻一遍,看一碗粥教还怎么遁形?
······
锦城客栈里面,诸葛大地跟王龙也是没有睡觉。
这一下,江大志回来了,立马召集这二人,去到了他的房间,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王龙说道:“江兄,你重伤初愈,不如早点休息,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吧!”
诸葛大地说道:“龙兄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江兄,你还是早点休息为好。”
江大志说道:“也没有什么大事,江某就是有一个想法,想问一问你们,看你们同意不同意?”
“请讲。”诸葛大地、王龙齐声说道。
“江某在城西疗伤的时候,碰到了一碗粥教的人前来暗杀,因此,江某推断,一碗粥教的西水堂,应该就在城西的某一座山里面,所以,江某打算,明天去找李明要五千人马,前去城西搜山,这样一来,咱们也就化被动为主动,只要找到一碗粥教的西水堂,并且,一举歼灭他们,那么,益州城城外的南诏、吐蕃大军,势必也就不是个问题了。”
“江兄此计甚妙,只不过,五千人马有点少,直接调集一万人马最好。”
“大地兄此言极是,那好,今夜就这样,你们各自回房休息去吧,等江某明天去找李明说明此计。”
“是。”
当下,众人各自回房,上床休息。
江大志躺在床上,还是无法入睡,一是有点兴奋,毕竟,他觉得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势必会一举剿灭一碗粥教的西水堂;
二是有点难过,他觉得还是有些愧对上官锦秀,人家这么好的一个姑娘,他还去伤了她的心。
想到这里,他起床拿起了上官锦秀送给他的古琴,抱起古琴,睡到了床上,慢慢的,也就进入了梦乡。
第138章 要兵
大唐剑南节度使李明的将军府的客厅里面,江大志端坐在内,将军府的侍女给他沏上了热茶。
他很是友好的对着这个侍女笑了一笑,却是把侍女着实的吓了一大跳。
只见这个侍女低下了头,勉强的挤出了一点笑容,然后,快速的退出了客厅。
江大志一见这个侍女的神态,觉得很是不可思议,心想:“老子只是对你友好的笑了一笑,这完全是出于尊重,这人不会是想歪了吧?”
当然,他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只能继续端坐在客厅里面,等待着李明的到来。
良久过后,江大志见李明还是没有出现,已是显得有些不耐烦,他当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觉茶香四溢,很是可口,也就立马开始喝起茶来。
······
“不好意思,江将军,让你久等了,李某实在抱歉。”
李明一面走进客厅,一面笑着说道。
“李将军说的哪里话,江某等待一下李将军,也是应该的吗!”
江大志的嘴上虽然说的比较客气,心里却是已经问候起了李明的家人。
“江将军,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江大志见李明开口就问他所来何事?心想:“老子刚刚重伤初愈,怎么着,你也得问候一句吧!”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未免有些不爽,当即说道:“江某在城西万竹林之中疗伤之时,发现了一些一碗粥教的踪迹,因此,特来向李将军要些人马,前去城西搜山,也好顺势剿灭一碗粥教。”
“一碗粥教这些年,确实给朝廷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过,眼下正是南诏、吐蕃两国的大军围城之际,分兵前去搜山,只怕是有些欠妥吧!”
“李将军,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南诏、吐蕃两国,虽说已经结为盟友,但是,他们的心中,都是各怀鬼胎,因此,他们都不会率先攻城,那么,唯一的意外就是,一碗粥教做了内应,跟南诏、吐蕃两国来个里应外合,这样一来的话,益州城也就真的出现了大的危机。”
“江将军的这个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你说一下,你需要多少人马?”
“最少一万人马。”
“一万人马!”李明有些吃惊的说道。
说完这话,他当即拿起侍女先前给他沏好的茶,喝了一口,感觉茶有些凉了,立马大叫一声说道:“来人。”
“老爷,请吩咐。”一个侍女说道。
“重新沏茶。”
“是,老爷。”
这个侍女明显的有些害怕,走了出去,另外的一个侍女已经端着茶壶,走进了客厅,帮李明重新沏上了热茶。
“给江将军也沏上热茶。”
“是,老爷。”
这个侍女走到了江大志的身边,给他沏上了热茶。
李明端起茶杯,慢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说道:“江将军,你要知道,益州城的城外,还有十万的贼兵,而整个益州城城内的守军,不过也就十万,如果本将分拨一万人马给你,那么,万一贼兵乘势攻城,本将又该如何应对呀?”
“李将军,江某刚才已经说的很是清楚了,只要一碗粥教不动手,城外的南诏、吐蕃两国,一定不会动手的,因此,只要剿灭一碗粥教,城外的贼兵,也就不足为患了。”
“江将军,你说的到是轻巧,城外的十万贼兵,难道还比不上一个江湖上的一碗粥教?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呀!”
江大志一听李明这话,当即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李将军,江湖上的人都是武功高强,可是不能小觑哟!”
李明一听江大志这话,心想:“江湖上的人的武功确实高强,个个都是以一当百没有问题,还是给他一点人马,让他去剿灭这个一碗粥教吧!”
“江将军,本将调集五千人马给你,你看怎么样?江将军,你也要为本将想一想,硕大的一个益州城,确实需要人马前去防守呀!”
“好吧,不过,益州城城内的衙门捕快,会点武功的百姓民兵,都要听候江某的调遣。”
“没有问题。”
“多谢李将军,江某今日打扰了李将军,还请李将军能够海涵,江某告辞。”
“江将军,慢走,不送。”
“告辞。”
江大志说罢,当即起身,对着李明施礼,然后,走出了客厅。
······
益州城太守府的内堂里面,常守信跟江大志正在喝茶,聊天。
“常大人,益州城的城内有多少衙门捕快?”
“总计五百之众。”
“五百人,这未免有点少吧!那么,会武功的百姓民兵,又有多少呢?”
“会武功的有多少人,下官不太知道,下官只是知道,全部组织起来的话,应该有数万人。”
“数万人,有这么多呀!烦请常大人把总捕头跟民兵的头子叫过来,江某要吩咐他们去做些事。”
“是。”
······
江大志四方要兵,最后,总算是组建起了一支人马,共计一万人。
分别是益州城的守城士兵五千人,益州城城内的衙门捕快五百人,还有从数万民兵里面精挑细选了四千五百人,形成了这一支人马。
江大志还特意的给这一支人马取了一个很牛的名字,叫做精英飞虎队,由他出任总队长,王龙出任副队长,杨剑是武功总把头。
江大志带着精英飞虎队,浩浩荡荡的向着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