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路障,再去山顶检查,排除了隐患后,去回收路障时,已经有两辆车等在那里了。
罗小龙向车上人的解释了一下情况,收回了路障擦去了字后,搭了顺风车回到了自己车内。
经历了这次危险,接下来的行程中开车任务便不用罗小龙负责了,他的任务变成且只有一个:观察路旁有没有危险迫近。而简清清在看过了小龙飞龙在天推开石头的视频后,两眼冒光,当晚在酒店住宿时,把视频稍做处理,起了个“飞龙在天”的名字便上传到了上。
第二天众人赶到了八一镇,选了一家有名的藏餐厅用餐,吃好后简清清用手机上逛了逛,一翻到昨天上传的视频的帖子,不由得惊呆了,给潘高峰和崔芳菲两人一看,海量的点击率和评论看的三人眼花花,潘高峰最先反应过来,看了周围一圈,低声道:
“先找个住的地方再慢慢看吧。这地方人多,可能会有人认出小龙来。”
罗小龙还在甩开腮帮子就着酥油茶狂吃藏香猪卷饼,含含糊糊道:
“唔……认出我什么……”
四人匆匆结了账,找了间宾馆开了两间房,稍作休息后集中到了一间房里,简清清打开电脑先去统计数据,崔芳菲用平板电脑细细查看友对情郎英姿的评论,潘高峰打开自己的笔记本把这几天的数据拷进去先分好类,再对小龙飞龙在天的那个视频做参数分析,这次因为路程会比较长,潘高峰和简清清都带了笔记本电脑,罗小龙其实也带了,只是放在海螺空间里,现在不方便取出来,见他们都在盯着屏幕,无聊之下,继续对付专门为他打包回来的美食。
崔芳菲一边看一边对评论作出评论,看到说罗小龙是大侠是高手高手高高手,或是飞龙在天显身手等赞美词,便高兴的心花怒放,看到有人说是做过剪辑的假视频,是噱头或是别有用心的炒作等等污蔑之词,
皱眉赏句“白痴”翻个白眼而过。
简清清做完数据统计,眉开眼笑地道:
“小龙,你这个无心之举,比咱们有心做的任何宣传都要好。你可真是位福将啊。咦,福将呢?”
正在打电话找人,罗小龙推门进来道:
“打什么电话,我不过是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而已。这么早就在房间里待着了多没劲啊,不如出去转转吧,看看这里的夜景。”
潘简两口子都不想去,最后崔芳菲陪着罗小龙开车出去。
穿过了尼洋河大桥感受了一下神女的眼泪(尼洋河藏语的意思),罗小龙将车停在一边,车外太冷,两人在车内看着尼洋河,绕镇而过的河水,在夜色里在炫目灯光的映射下,静静地向前流去。
“小龙,你知道仓央嘉措吗?”
“不太熟悉,是那个公司的?”
“不会吧,这你都不知道?”
“好吧,这都被你知道了,我坦白,前几天我还和他斗过地主……是真的,那天斗地主有个家伙的qq昵称就是仓央嘉措,不信你回头在qq上查找找人上输这个名字试试……”
崔芳菲一阵无语,半响才道:
“我是说……真实的历史人物。看书。ns。nt”
“这个我只知道一点点,他是一个喇嘛,写过一首叫你见或不见我都在那里的诗,除此之外没有了。就这首诗还是被葛大爷的电影《非诚勿扰》给普及的。”
“对,那首诗叫《见与不见》,在那个电影上映后被更多人熟知。不过上有人揭秘说,那首诗并不是仓央嘉措写的,而是一个叫扎西拉姆?多多的女孩写的。诗的名字也不叫《见与不见》,而叫《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反正不管是谁写的吧,都不可否认这首诗写的好,写的让人读了很有共鸣,深入人心。”
“明白了,就像半壁江山的头条男一样,之前也挺有名的,在被人翻唱他的《春天里》后更出名了。”
“你知道吗,看到这河水也让我想起了《见与不见》这首诗,这山这水,就如诗中写的一样。”
崔芳菲看着河水,轻轻念道: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念完,面容恬静如水。
车外河水流趟,寒风呼啸,车内是一片温馨的静谧,两人牵着手,没有说话,安静地享受这个时刻。
第二天坐上了拉萨去阿里昆莎机场的飞机的时候,罗小龙脑里还在回响着一段话,是昨晚后来崔芳菲念的,这回确实是仓央嘉措的诗:
我问佛:
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
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
留人间多少爱,
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第71章 仁波切召见
在海拨超过4000米、有些荒凉的边陲小镇上住了两天,小镇近可见戈壁,远可望雪山,在这样的景致下住了两天后,罗小龙的心里隐隐有了些开阔,也隐隐有了些无聊,不过还好,终于接到了巴桑次仁打来的电话。
这天罗小龙去了离镇不远的一座怪山转了转,说它怪是因为山名叫阳痿山,山名的由来,相传是山中藏有害人的魔怪,凡是成年男子接近后都会得阳痿病,罗小龙不信这个邪,从山中回来后一运气,小兄弟仍然雄赳赳气昂昂的,得意满满地心想:肯定是某些人某方面不行了,故意跑到山上去,回来后就说是魔怪原因,实际上是自己的心魔作怪吧。
正当胡思乱想的时候,接到了巴桑次仁的电话,罗小龙本意是租辆车往他那儿赶的,不料一说自己住的宾馆名字,对方说他驾车来了镇上,正在宾馆旁边的超市采购生活用品。
罗小龙退了房,在超市与巴桑次仁汇合了。巴桑次仁约模四十多岁,唇上留着胡子,大约是因为经常四处寻药救人的缘故,脸上的皮肤比一般的藏人要更为黝黑和粗糙。
两人略一寒暄,罗小龙见他面容略显疲惫,头上戴的毡帽和身上穿的藏红色的藏袍,都有点灰尘仆仆的样子,便主动要求自己来驾车,巴桑次仁也不客气,让出了方向盘坐在副驾驶上,一边指路一边用不甚熟练的普通话问道:
“在这儿住的习惯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来之前已经办好了边境证,没什么麻烦。吃住没什么问题,还吃到了正宗的川菜呢,就是要去公共浴池洗澡有点奇怪,说起来我已经好多年没进过浴池了。”
“哈哈,这里条件比较艰苦,不像你们南方那么繁华方便。这里的生活用水是限时供应的,宾馆基本上没办法提供洗澡条件,再加上早上晚上的温差很大,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晚上必须要停水,所以要洗澡只能去浴池子了。”
两人边赶路边聊,很快熟络了,巴桑次仁说罗小龙提过的药有一味已经有了线索,今天先去他家住一晚,明天再赶路去见过那味药的人那里。
罗小龙闻言大喜,连连道谢。
巴桑次仁既是僧人也是藏医,所以穿着的是寺庙僧人的衣服,住的地方也和寺庙比较相似,一条条五色经幡从白色的围墙上方纵横,经幡被风吹的猎猎作响,显的格外漂亮。
房子建在光秃秃的黄褐色的半山上,远远看上去在荒凉的土山上这个建筑挺漂亮的,走近后一看,对于见惯了高楼大厦和精心装修的房子的城市人来说,其实还是挺简陋的。
罗小龙进了围墙后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想起了以前农村的老房子。进了房子后才发现,里边其实也还挺现代的,除了一推推的书外,笔记本电脑、ipd平板电脑、ipne手机等数码产品一应具全,巴桑次仁解释说这些都是他平常用于研究藏医的好帮手,尤其是is系统有藏语版本,更是让他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罗小龙请教了一些有关藏医的知识,等到第二天驾着车出发的时候,学会了一些藏医里用土、石、树木、草、动物等入药的小知识。
巴桑次仁带着罗小龙回到了寺庙,他解释说是有点事要回庙里处理下,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罗小龙闻言深感不安,本来已经是觉得打扰到他了,跟着巴桑次仁的样子回了下礼,便帮忙搬着东西进了寺庙。进了寺庙发现自己成了文盲,进来的时候抬头看了看大门上的刻着的字,
全是藏文,在寺庙里看到的刻有文字的石刻和书籍也全是藏文,一个字都看不懂。
进了寺庙后,巴桑次仁找了两个年青僧人接过来搬走东西,让罗小龙在院子里待一会儿便走开了。
这个寺庙建在一座小山山脚,建筑面积比巴桑次仁住的地方大了几十倍,除去更多的五色经幡外,围墙和房子修整的更为精致和整洁些,最外面的围墙约模一米来高,由大大小小的石头堆结而成,有几对牦牛角摆在上面,牛角边上再摆有刻有藏文石板。
转了没一会儿,巴桑次仁出来了,说是仁波切请罗小龙进去一叙。罗小龙有些懵,只知道仁波切是相当于活佛的意思,却不知道请自己有什么事,稀里糊涂跟着巴桑次仁来到后院,看书 。 在一间独立而建的大房间门口站住了,巴桑次仁躬身向里面说了一句藏语,里面回了句后,罗小龙见巴桑次仁转身出了院子,想这是要单独召见我吗?抬腿便进去了。
罗小龙一进去,便闻到混合着藏香和奶香的香气,房间里光线充足,一方面是窗户射进的阳光照射,另一方面是在靠墙的矮桌上,摆了数十盏已经点亮的酥油灯,在灯后面的墙上供有半人高金色佛像。靠墙还有一些桌子上摆有红底描金、颜色鲜艳的箱子,打开的箱子里供着佛珠、嵌有唐卡的相框、印有佛像的金牌等等,其中一个箱子最奇怪,上面是一块和一只橄榄球差不多大的石头,这只石头整体呈素白色,中间渗有一条条黑黄相间的线条。
“你终于来了。过来坐吧。”
罗小龙听到这个安祥的声音,不由自主地走到一个打坐的老喇嘛面前,又很自然地盘起双腿席地而坐。
老喇嘛穿着红色僧袍在颂经打坐,罗小龙一个字都听不懂,却又感觉脑中一片清明,像是听了好久,又好像只听了一秒钟,颂经声音结束,脑中刚才让自己坐下的声音念道:
“清风明月出云舟,
诸天祥云竞自由,
酥油灯前千百世,
佛前前誓今日休。”
诗念罢后,老喇嘛伸出了枯瘦的右手轻放在罗小龙头上,左手转着转经筒,口中开始念六字真言:
“唵、嘛、呢、叭、咪、吽。”
六音真言在脑中回响,声音忽大忽小,忽远忽近,六音颂念完毕后,罗小龙脑中不知不觉多出了一段记忆。
第72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
老喇嘛很是干脆,事情完毕后,便挥手赶人走,罗小龙稍微走的慢一点,老喇嘛还把那个橄榄球石头丢过来砸他。罗小龙伸手接住后想还给老喇嘛,对方却已经把门给关上了。
出来找到巴桑次仁,想让他把石头还回去,巴桑次仁对着石头躬身作了一个礼,用藏语念了几句,然后才对罗小龙说:
“既然仁波切把石头给了你,其中必有深意,你就收好吧。”
罗小龙收起了石头,想起老喇嘛念的那首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