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里看不清,容易遗漏线索,明天一早怎么样?”

  “没问题。”

  “那你们抓紧时间休息,明天6点准时行动。”

  调查爆炸原因可不是开玩笑,韩博急忙道:“韦支队,我需要一台相同型号的空调,我要把空气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阀门等零配件及电线全拆下来,与在现场搜集到碎片一一比对。”

  引爆装置可以炸碎,可以炸飞,不可能完全炸没。

  一片指甲大小的碎纸、一块不起眼的铜片、一根导线都极可能成为破案线索,韦国强怎可能不满足这个条件,一口答应道:“我连夜安排人去找,明天8点前到位。”

  “谢谢韦支队。”

  “别谢了,早点休息。”

  “韩打击”果然不是无的放矢,陈局揉揉太阳穴,冷冷说:“老崔,向省厅汇报案情。另外鉴于我们南港武警支队排爆力量不足,请省厅协调一下,看能不能给我们增派点援兵。已经造成那么大伤亡,不能再作无谓牺牲。等排爆人员确认现场没第二颗炸弹,再让小韩带人进去勘查。”

  “好的,我出去打电话。”

  “老韦,立即从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成立2002。01。01特大爆炸案专案组,只要能快侦快破,经费不是问题。”

  “是!”

  破获大案要案,侦查人员立功受奖。

  大案要案破获之前,最苦最累压力最大的也是侦查人员。

  包括韩博在内不需要值班的技术大队民警可以睡一觉,侦查员没时间睡。

  陈局一声令下,“老帅”调兵遣将,从刑警支队、港口区分局刑警大队、分局治安大队及案发现场所在的派出所抽调民警成立专案组,把专案指挥部设在距爆炸不远处的交警四大队二中队,连夜组织侦破。

  睡一整天,又发生这么大案子,韩博难以入眠,脑海中全是案发现场的画面。

  头一次遇到爆炸案,同一个寝室的万鹏等人一样睡不着,辗转反复,把架子床搞得吱呀作响。

  “韩队,你能嗅出炸…药味道?”关晓康忍不住翻过身,趴在床上朝下铺问。

  韩博不想被部下当成怪胎,更不想再多一个“警犬”的绰号,闭着双眼说:“这不是我嗅觉有多灵敏,只是之前闻到过,对这种气味有印象。不过真有一位前辈能通过嗅觉辨别炸…药成分,人称‘爆炸王’,曾有人把七八种不同炸…药混合在一起,蒙着眼睛让他用鼻子分辨,结果丝毫不差。”

  “这么厉害!”

  “诚都市局刑侦局技术处理化检验室主任,既是‘爆炸王’也是‘物证王’,他前年通过爆炸残留物分析比对,成功串并上三起爆炸案,那个案子是全国首起跨省利用爆炸现场物证并案侦破的经典案例,被收入公大教材。”

  反正睡不着,干脆跟他们谈谈,鼓舞鼓舞士气。

  韩博睁开双眼,微笑着说:“我们技术民警不同于为民分忧解难的110巡警,不同于奋勇擒凶的刑警,也不同于赴汤蹈火的消防武警,我们的工作是在蛛丝马迹中去伪存真,辨识善恶,可以说我们是幕后英雄。

  我们技术民警虽然只占总警力的2%甚至不到,但绝对是一支学历最高、素质最高的精干之师。不但有全国政法系统惟一的工程院院士,还有上百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上千名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你是,我们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万鹏暗暗腹诽了一句,酸溜溜说:“韩队,我感觉您对分局和县局技术中队比对我们好。您是我们领导,对他们而言您只是指导,不能这么厚此薄彼。”

  “我前段时间干什么你们全知道了?”

  “知道,前几天才知道的。”

  “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韩博拍拍墙,循循善诱说:“你们感觉自己很辛苦,也确实很辛苦,感觉搞技术没盼头没前途,可是县局技术中队的同行呢,他们更辛苦。你们至少在市局,至少在市区工作。他们在县里,总共三四个人,却要负责勘查全区全县的所有刑事案件现场。

  平均下来每年大概五百起到一千起这个数量,按规定现场勘验不得少于两人,也就是说这些现场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去。每次勘查,盗窃现场可能一至两小时完成,命案等大案甚至好几天……”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区县公安局的同行一比,市局技术民警真算不上辛苦,万鹏等人沉默了。

  韩博轻叹一气,接着道:“事物是相对的,比较也是相对的。我们叫苦,老百姓会问,你警察再苦能比工人苦?工人与矿工相比又如何?以前人们常说,人生有三苦,跑船打铁做豆腐。

  你工人能和人家比么,你工人至少有工会,有退休工资,有医疗保险,农民有什么?比不了,不能这么比。干一行怨一行,大老板一样会叫苦。”

  吴宇楠鬼使神差问:“韩队,您觉得苦不苦?”

  “苦,但我不会叫苦,并且觉得苦中有乐。当然,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与家庭有一定关系,我父亲是木匠,很早就出去搞装修。我妻子做外贸,收入不错,没什么家庭压力,不需要去考虑太多现实问题。”

  韩博不无尴尬地笑了笑,带着几分自嘲地说:“不需要为五斗米折腰,可以去追求理想,甚至可以冠冕堂皇让别人跟自己看齐。细想起来真惭愧,其实压根儿没资格同你们聊辛不辛苦。”

  他绝对是最谦虚的一个领导,待人和和气气,没一点架子。

  别人谦虚会给人一种虚伪,一种表里不一的感觉,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很真诚或者说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他做事特认真,不会说什么“你们跟着我干”,却能让人不由自主跟着他干。并且确实有水平,除了法医检验,技术这一块似乎没他不懂的。

  想到经侦大队那些人对他的尊敬乃至崇拜,万鹏赫然发现跟他后面干或许真有前途,至少能学到点东西。

第三百二十一章 现场勘查(求订阅)

  凌晨5点半,准时起床洗漱吃饭。

  港口区分局技术中队民警来比预料中更早,把昨晚在现场搜集到的物证全部移交给技术大队。办完移交手续,直接编入01。01案专案组现场勘查组,在大厅待命,等会儿一起去勘查现场。

  韩博三口两口吃完饭,来到大厅前,命令副大队长陈其文整队。

  “向右看……齐,向前……看!”

  “报数!”

  三十多人,按高矮个排整整齐齐。

  李佳琪昨晚没能跟着一起去现场,回李家别墅刚躺下睡着,接到值班室紧急通知连夜赶回单位备勤。

  一人生病,全家吃药,这种事不是第一次遇到。

  本以为兄弟省市发生了什么恶性案件,没想到南港发生大案,具体什么案件不清楚,但从港口分局同行一大早送来的“破铜烂铁”上可以猜出是什么性质的案子。

  果不其然,“少帅”走到众人面前,异常严肃说:“同志们,昨晚8点20许,我市局辖区发生一起爆炸案,造成两人死亡,九人受伤,市局已成立01。01特大爆炸案专案指挥部。从现在开始,我们全是专案指挥部现场勘查及物证检验组成员,为案件侦破提供技术支援。”

  爆炸案!

  没看见“破铜烂铁”的民警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南港会发生这样的案件。

  韩博从韦绍文手中接过一把电线似的东西,举起来道:“大家不用担心,我手中这些全是教导员连夜制作的雷…管‘模型’,有同志见过实物,有些同志可能没见过。我介绍一下,这是火雷…管,这是电雷…管,这是纸壳的,这是铜壳的。

  之所以给大家看这些,是想让大家对雷…管有一个直观印象。

  刚接到指挥部通知,专业排爆的武警官兵6点整准时进入现场,他们确认现场没第二颗炸弹,没有危险之后,我们就要进入现场展开全面、细致的勘查,收集一切能够收集到的证物,尤其疑似雷…管残留物的证物。”

  一个个面面相窥,显然被这个案子吓住了。

  陈其文干咳一声,冷冷问:“韩队的话听见没有?”

  “听见了。”

  “明白。”

  “是。”

  ……

  终究是搞技术的,回答什么的都有,没法跟侦查比,更没特警那么整齐划一。

  陈其文有些尴尬,韩博一心想着案子,压根儿没在意,继续说:“考虑到正常工作一样不能耽误,接下来由陈大分一下工,留部分人员备勤,在备勤的同时研究稍后送来的空调,并与港口分局同志昨夜在现场搜集到的证物进行比对。

  为避免打草惊蛇,也为避免群众恐慌,我们的勘查行动以南港市人民政府安全事故调查组名义进行,以安监、技术监督、建委等部门干部身份为掩护,陈大分完工之后请大家立即回寝室换便服。”

  “报告!”

  “讲。”

  “报告韩支队,我们没带便服。”

  港口分局的,人家在技术大队没宿舍,自然不会有便服,韩博笑道:“你们就穿警服,事故调查组是由多部门人员组成的,其中一样包括我们公安。”

  “是!”

  下达完命令,陈其文宣布完分工,开始紧张准备。

  李佳琪换上便服回到大厅门口,院子里来了一辆大客车,韩博穿着一件军大衣,手持对讲机第一个上车。

  全市人民欢度元旦,沿街商户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气氛。

  唯一与往年元旦不同的是,街面上多了一些巡逻的公安民警、武警和治安员,警察警车随处可见,尤其闹市区。

  车多人多,赶到海工集团已经6点48分,排爆的武警官兵已进入现场。

  内紧外松,为避免打草惊蛇,为避免引起市民恐慌,他们一样穿便服,正在昨晚发生爆炸的工地仔仔细细排查隐患。

  如果有第二颗炸弹怎么办!

  昨晚在现场呆那么长时间,万鹏心有余悸,趴在车窗上自言自语:“他们怎么不采取点防护措施,难道没排爆服?”

  “排爆服?”

  韩博遥望着爆炸现场,淡淡地说:“我们是搞技术的,别说外行话,让人听见笑话。排爆服管用么,其实给的只是一种心理安慰,遇到威力极强的爆炸装置,强大的冲击波可摧毁一切,三四十公斤的排爆服,只能保证排爆手留一个全尸。”

  教导员韦绍文感叹道:“对他们来说,每次行动都是一场生死赌局,赢了,平安回家,输了,后果不堪设想,真正的生死考验。”

  “所以说一个不成功的排爆手,一生有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选错了职业,二是剪错了导线。”

  一个技术民警好奇问:“韩队,您会不会排爆?”

  “不会,不怕诸位笑话,让我干排爆手,我不一定有这个勇气。”

  正聊着,对讲机里传来排爆指挥员的声音:“勘查组勘查组,我排爆组,听到请回答,完毕。”

  “勘查组收到,勘查组收到,排爆组请讲,完毕。”

  “勘查组勘查组,爆炸现场检查完毕,没发现第二个爆炸物,我们继续检查其它区域,你们可以进场勘查,完毕。”

  “勘查组收到,请排爆组注意安全,完毕。”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