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母族而论,桓熙是贵不可言。其父血统也颇为高贵,更何况桓温此时任东晋大司马,桓氏一族掌握着江州、荆州和益州军政大权,乃是除司马皇室之外,最显赫的豪门。就连陈郡谢氏还要十几年后才能与桓氏比肩。
在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而且是明正言顺的拼爹,理所应当的拼爹。桓熙突然看到高敬宗闯入,颇为不悦的道:“汝乃何人,高姓何处?郡望何处?”
高敬宗语气淡淡的道:“王谢子弟又如何?庶族寒门又如何?”
众人看到高敬宗,整齐的躬身施礼:“我等参见大都督!”
桓熙冷冷一笑,有些不忿道:“我道以为来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原来是一个北伧。”
北伧就是北地的野蛮人,这是江左士族对北方汉人的蔑称。高敬宗毫不退让的道:“谯郡好像如今在本都督手中,吾若是北伧,你是不是南貉?”
江左士族看不惯北方汉人,北方汉人也瞧不起江左士人,戏称江左士人为“貉子”,貉子就是土狗,本意是说江左士族只会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高敬宗知道在后世网络上曾经评价中国历史上七大遗憾,其中在南北朝未完成统一的就有三人。分别前秦苻坚、刘宋刘裕以及北周宇文邕。
事实上三位皇帝都是文武双全,雄才大略,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来到这个时空高敬宗才算明白南北统一为何难以实施。这主要是长期的分裂,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汉人中南北意识形态对立,矛盾重重。双方互看对方不顺眼,根本就没有团结合作的基础。
“原来你就是高敬宗高都督!”桓熙淡淡的笑道:“高都督来得正好,本公子非常不高兴,还请高都督给本公子一样说法!”
“说法?”高敬宗不以为然的道:“你要什么说法?”
桓熙道:“把红袖添香还有那个玉露,这三个贱婢送给我……”
高敬宗道:“若是本都督不同意呢?”
“那就……!”桓熙并没有出言威胁,在桓熙眼中,威胁高敬宗这么一个北伧毫无意义。
“你太把你自己当回事了!”高敬宗转而政务厅的众人吼道:“刑司何在?”
刑司执事王大兴拱手道:“卑职在!”
高敬宗道:“按律该如何处置?”
王大兴瞧瞧高敬宗脸色,正在言:“咳咳,红袖添香二女见义有为,按律无罪有功,桓公子按罪当处五年刑徒,不过他终究是大司马世子……
崔逞也有点犹豫:“是不是给桓大司马通个气,请示一番再作打算?”
高敬宗摇摇头:“不必请示,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对,都督明鉴!”急忙而来的徐敬宣施礼说道:“此人与咱们仇怨结得深了,放他走,是养虎贻患。如放他走,难免引来报复,不如一刀杀掉……”
高敬宗饶有兴趣的问:“那他带来的百余扈从呢?”
徐敬宣以掌作刀,向下一切:“杀人灭口!”
高敬宗又道:“那郗使君呢?”
“一并杀掉,毁尸灭迹!”
“郗超从襄阳来,西府驻荆军必然晓得,今天的事尽人皆知,如何瞒得住?”高敬宗盯着徐敬宣道:“是不是要把西府军上上下下全部斩尽杀绝?真是好主意啊,且不问咱们有没有实力把西府军斩尽杀绝的可行性,就是如此就是枉杀无辜,本都督就做不出来!”
桓熙看着高敬宗,玩味的笑道:“你敢杀我?”
“你罪尚且不致死,本都督不杀你!”高敬宗道:“本都督又没有五年时间监督你服刑,那就采取一个折衷处置之法。桓熙扈从帮凶,每人刑五十杖,驱逐出境。桓熙五年刑徒,每年折一万金,共五万金,让桓大司马拿钱赎人吧!”
众人大惊失色:“都督不可呀!”
高敬宗揉揉脸,朗声道:“此事,就这么定了。立即执行!”
徐敬宣不怀好意的看着王大兴道:“王刑司,都督有命,汝敢不从?”
王大兴看了看崔逞,见崔逞面无表情,又望向籍戡,却见籍戡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王大兴咬咬牙齿道:“以法执行!”
睢县总都督府前的广场上,此时已经人山人海。众百姓不畏严寒,不约而同的前来观刑。桓熙看着十三名扈从被拖死狗一样架到广场上的刑台前,桓熙大声叫嚷道:“我看你们谁敢?老子乃南昌县公世子,我爹乃当朝大司马……我娘是大长公主……
“省省吧,没用的。”郗超淡淡的望着竭斯底里的桓熙,面无更让道:“你难道没有看见城外的的京观?有鲜卑人、有丁零人,有匈奴人,还有栗特人,数万颗人头的京观,没杀你已经是看在明公的面子上了!”
桓熙怒斥道:“你……”
郗超毫不退让道:“这里不是襄阳,更不是大司马府!”
桓熙负手而去。
总都督后院内室,高敬宗躺在齐胸高的浴桶中,闭着眼睛享受着郑诗诗的按摩。
郑诗诗不解的问道:“高郎,今天太过莽撞了!”
“莽撞?”高敬宗摇摇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有利,兄弟可以反目成仇,杀父之仇可以握手言和,至于扫了桓熙面子的事情,桓大司马非但不会生气,反而会感谢我!”
郑诗诗更加不解:“为何?”
“朝廷担心本都督与桓大司马串通一气!”高敬宗接着道:“如今本都督丝毫不给桓熙面前,就是不给桓大司马面子,在朝廷眼中,本都督就是一个义气用事的莽夫,不足为虑。朝廷如果得到这个消息,恐怕某人做梦都会笑醒。”
郑诗诗叹了口气道:“高郎,你变了!”
“变了?”高敬宗点点头道:“或许吧,不过我对你永远都不会变的!”
郑诗诗俏眉一挑:“是吗?”
高敬宗睁开眼睛,认真的道:“必须的啊!”
“那你告诉奴奴!”郑诗诗不悦道:“那个祝英台是怎么回事?”
高敬宗把头潜入水中,当起了鸵鸟。
郑诗诗不依:“她是女儿身,妾身早已知晓。如今她已非完璧,是不是高郎你的杰作?”
高敬宗探头嬉笑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郑诗诗撅起嘴道:“不理你了!”
“哪里逃!”高敬宗一把抓住郑诗诗的胳膊:“一起洗!”
“不行,不行!”郑诗诗大惊。
高敬宗道:“可以了,大不了我轻点!”
第281章 毁于一旦
“啪…”谢道韫将手中的手抄本《三十六计》摔在谢玄面前:“看书要看点有用的书,整天看什么神仙志怪,能有什么用处?如今虽然世道不靖,但是一看出身二看学问,咱们家在族中二房长门,爹爹又不在了,这人情用一分就少一分,中兴二房的重任就落在你身上了,你要上进,莫万让爹爹……”
谢玄看也没看手中的《三十六计》一眼,而是兴奋的冲谢道韫道:“大姊,你不知道,王子年真是高才,他在书中所言,尧帝时,西海上漂浮一艘巨船,船体亮光闪烁,缓缓飘移,船上的人戴冠,全身长满白色的羽毛,无翅而能在高空翱翔。还有,秦始皇曾见到宛渠之民,他们乘坐螺旋舟,舟的形状像海螺,而且能沉入水底航行,水浸不入,航速很快(有点类似现代的潜艇。)这些宛渠人身长十丈,穿着鸟兽毛做的衣服。他们用粟米大小的光源照明,而且非常亮堂,秦始皇称他们为“神人”……”
如果是高敬宗听到这话,定会第一时间反应,是不是外星人造访地球了?然而这话进入谢道韫耳中,简直就是荒诞不经的妄语。
“你……”谢道韫一听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上前抢过王嘉所著的《拾遗记》,放在烛火前就欲点燃。
谢玄见状一副悔不自胜痛心疾自认罪大恶极的惭愧样子,跪在当地用一万分诚恳的语气极为认真地敷衍着:“大姊,我错了,我改……我绝对改,此书你可烧不得啊,若是烧了,王子年肯定会找我拼命……”。
“唉——”谢道韫看着谢玄耍起了赖皮,顿时没了脾气,却仍不甘心,愤恨地道:“幼度,也老大不小了,你自家死活,我也不管了,好自为之吧……”
“我悔改,我反省,我三省吾身还不成吗?”还在装孙子的谢玄听了这话神色动了动,却没有说话,抬起头来向着姐姐暗中看了一眼,突然发现谢道韫似乎有些不一样。可是具体哪里不一样,谢玄却又说不出来。
“咦!”谢玄惊讶的道:“大姊高才,什么时候也懂兵法了?”
谢道韫拿着《拾遗记》在谢玄头上敲了一击:“你看清楚,这只是我抄录的!”
谢玄盯眼一看,果然署名是高敬宗。“三十六计,呵呵,有意思,有意思……”
谢道韫道:“休看三十六计不过区区一百三十八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
“高都督果然名不虚传啊!”谢玄啧啧赞叹道:“仅凭此书,与《孙子兵法》亦无须多让。”
谢道韫爱怜的看着谢玄道:“高都督与你年岁相差无几,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日后要多多努力啊!”
谢玄不满的道:“这还不是高都督命好,如果要让我带兵,不见得比高都督差……”
“你就可劲吹吧!”谢道韫笑道:“让你带兵,恐怕士兵会冲你放暗箭。”
谢玄眼睛一亮:“大姊,你跟高都督能说上话吗?要不你给他说说,让我跟着他带兵打仗吧,给我一个中郎将府,哪怕是一个折冲府,就算是一个团也行。我也好向你证明,我谢七郎名不虚传!”
“你也不害羞!”谢道韫笑道:“你有什么名?还名不虚传呢。”沉吟了一下,谢道韫缓缓道“你要是真想带兵,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哎呦,大姊我的亲姐!”谢玄道:“你要是真能让我带兵,别说一个条件,就是一百个条件我都答应你!”
谢道韫沉吟道:“向举荐你去带兵,高都督看在我的面子上,或许真会同意,不过肯定是队正或旅帅这样的小官。若想得到重用,必须证明你的能力!”
“我倒是想证明呢!”谢玄叹了口气道:“如今天寒地冻,敌我双方已经休兵罢战,我想立功也没有机会啊!”
“也不尽然!”谢道韫道:“前段日子有人暗害高都督,幸亏高都督命大,安然无恙。不过这个凶手却逃跑了,别人不知道,我却看出来了,这个凶手一定是北技士!”
“北技士?”谢玄失声道:“王猛王景略的人?”
“十之八九!”谢道韫道:“高都督麾下兵马虽众,身手高强的却没有几个。王景略的北技士,并非以武功见长,却可以轻松逃离内卫的包围,可见这北府军军中一定会有他们的内应,你暗中调查一番,如果可以顺藤摸瓜,抓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