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相貌平常,身材瘦小,毫无英武之姿,望之不似英雄。”谢安缓缓接着道:“说话行事不拘礼节,对鲜卑白虏全无顾忌,似乎根本就不放在眼中。不过其麾下地兵将却煞是了得,蒙县之战,三战皆以少胜多,大败慕容德所部十数万兵马。”
“哦”褚蒜子不禁担心起来:“与桓大司马相较如何?”
“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谢安莞尔一笑道:“夏王殿下似乎根本不知道朝廷这汪水地深浅,而桓大司马却精通世故,我敢断言,这些兵将对这个夏王唯命是从,似乎只要一个眼色便可赴汤蹈火……根本无需言语命令,是真正的虎狼之师……西府军不能与之相抗。”
谢安轻轻吁了一口气:“此人身材虽然瘦小,然则往那里一坐腰杆笔直目不斜视,自有一副渊亭峙岳的不凡气度,我大晋军中能打仗的将军也有不少,周氏父子(既周楚与周抚)和毛氏父子都算是武人世家……不过夏王自崛起至今不过短短半年多时光,却练的一副无人能及的兵姿态,我一直在想,此人定然不是半路出家的武人,祖上若非军中宿将,便是自身出身于营伍之中,至于天下传言,此人乃高门之后,家道中落,被崇法寺和尚收养……”谢安连连摇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寺庙之中断然教导不出来这样的人杰!”
褚蒜子点了点头:“能在一年之内由籍籍无名的一介匹夫,举足轻重的一方节镇,断然非平常人所能为,若此人不是氐秦方面推出来的傀儡,便是隐瞒了自家的身世来历,这其中或许有何隐衷也未可知!”
“隐衷?”谢安仔细咀嚼着这两个字,缓缓问道:“太后的意思是?”
褚蒜子道:“只能说他有苦衷,而且这苦衷还不足为外人道,否则便会给他惹来杀身之祸……”
谢安眼睛陡然一亮,却听褚蒜子道:“北府军以冉魏军将领为底子建立起来的,冉魏军将士皆奉其为主,听闻冉魏四皇子武兴王冉裕称其为大兄?”
谢安点点头道:“冉魏太子冉智年龄倒与高敬宗相差无几,只是冉智已经死了五年!”
“那冉闵的次子呢?三子呢?”褚蒜子淡淡的道:“他会不会是冉胤,或者冉明?”
谢安摇摇头:“他们都已经死了,绝无生还的可能!”
褚蒜子道:“他有没有可能为李氏之后?”
“李氏……?”谢安茫然不解。
褚蒜子道:“王嘏自后赵迎李闳归,盛称赵都邺城繁富,夸耀其宫殿壮丽奢华;并极言石虎以刑杀待下,以此控制境内。李寿闻知,便争相仿慕,徒郡民三丁以上者充实成都,大修宫殿;同时亦严盛御下,人若有小过,辄杀之立威;左仆射蔡兴、右仆射李嶷均因直谏被杀。一时之间,百姓疲于赋役,人心皆思叛乱……”
“若是如此,他并无隐衷。”谢安摇摇头道:“成汉已亡,李氏既灭,太后连李势都能容得,岂会容不下区区成汉臣子之后?”
“若是如此……”褚蒜子突然自嘲的笑道:“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他的出身如何与我们大晋有何干系?”
谢安笑道:“正是如此。”
褚蒜子狡黠地一笑,微微向前俯道:“安石,你办事稳重,能言会道,这件大事,正要你去安排……”
青州北海郡治营陵(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营陵城城内北府军东征军团第八中郎将府节堂。
第八中郎将府中郎将刘牢之背手而立,若大的节堂,满堂将校鱼贯而入。
“禀告将军,第八中郎将府副校尉以上级别将领共八十九人,实到七十三人,请将军训话左郎将杨易!”
刘牢之转身静了静心神,缓缓开始训话:“……我知道,你们这群兔崽子里面。有好多人都拿我当半大的毛孩子,……这也难怪,我今年刚刚满十六,就算虚两岁也不过十八岁。比起你们诸位,都要小上几岁。不过我现下要告诉你们地是,半年以前地时候,我刘牢之还在彭城里的一个浪荡子,不要说将军,老子他娘的连一个兵都没有……?”
别看刘牢之满口粗话,反而正对这帮将领的胃口。
“……这半年多时间,老子才算开了眼,跟着咱们大都督,拿钱升官打胜仗,这才多大功夫?老子就披上了这身官皮,手下管着两三万人,这要是在朝廷里,大小也是个一镇都督,咱们北府军不搞那么多没用地官。你们这些校尉、都尉,不过尽管你们没有将军名号,不也照样领着数千兵马耀武扬威,朝廷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将军们都没得比?”
众将领传来一阵哄笑。
刘牢之接着吼道:“咱们北府军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不管你们是王孙公子,还是黎庶子弟,只要你们努力厮杀立功,只要你们对大都督忠心耿耿,升迁和赏赐,一样也少不了你们这些兔崽子的;偷奸耍滑的,阵前胆怯的,老子一句话便能配你们去茅厕挑粪;临阵脱逃的、叛变投敌的、或是对大都督对咱北府军心怀不轨、耍聪明的,老子手里的刀子雪亮,就是为你们准备的……”
杨易振臂高呼:“誓死效忠朝廷,效忠黎庶,效忠大都督。”
底下将领也同时振臂高呼:“誓死效忠朝廷,效忠黎庶,效忠大都督……”
刘牢之冷笑着:“你们是否忠于黎庶和朝廷,老子管起来大可睁只眼闭只眼,你们若是敢不忠于大都督,有一个老子砍一个,有两个老子砍一双。”
刘牢之振臂朝着胸口一擂,大吼道:“誓死效忠大都督,愿为大都督效死!”
第八中郎将节堂内响起了山呼一般的吼声:“誓死效忠大都督,愿为大都督效死!”
第298章 出大事了
青州平原郡平原县,北府军东征兵团帅堂驻地。由于燕国在青州几乎没有防御,所有的兵马皆在酂县一战尽落,数千残部也在慕容尘折损在钜野。东征兵团三个中郎将府以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占领了青州全境。东征兵团则主力向北布防。
如今集中在平原郡境内的军队就多达第一第三中郎将府,辎重第三中郎将府,近十万军马。
东征兵团帅堂内,胡光伸手一弹,利刃弹出半尺,锋寒之气迫面而来,苏固不禁双目一亮,脱口赞道:“好剑!”
胡光面有自得之色,说道:“此剑乃大都督请龙泉名匠人采五金精英打造,其韧胜钢,锋利无比,斩金断玉,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苏固眼睛满是羡慕之色。
胡光洋洋得意的笑道:“这是大都督赏我占领青州之功,特则宝剑一柄。此乃绝世神兵,世间罕有啊!”
“恭喜胡大将军!”苏固抱拳道:“如今大都督封王,我等也算从龙了吧!”
“从龙!”胡光愤恨的将宝剑插回鞘中,目光不善的吼道:“太他妈恶心了,太恶心了!”
“这……”
胡光一把拉住苏固的胳膊道:“老苏,你我兄弟不是一两天了,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发现了什么事!”
苏固迟疑的说道:“胡兄的意思是……指……籍帅?”
胡光点点头道:“想当年,先帝拥兵三十万,连营百里,诸胡望风而逃,就在这关键时刻,齐王殿下居然暗通石氏余孽,欲立石祗为帝。大魏顿时分裂,强势一去不返。若不是如此,大魏何至三载而亡?”
苏固喃喃的道:“籍帅此事鲁莽了!”
“鲁莽,我看他是昏头了!”胡光道:“此事一出,你知道第八中郎将府在干什么吗?”
“他们干什么?”苏固神情凝重地道:“不会是想要兵变吧?这是闹的哪一出?”
“兵变?”胡光不屑地道:“借给刘牢之小儿三个胆子,他敢吗?”
苏固沉吟了起来,北府军各中郎将府高敬宗向来一视同仁,装备编制几乎一样,训练也是按照高敬宗训练大纲来的。不动武还好,一旦动武,谁也占不到便宜。
胡光道:“我接到消息,刘牢之正在第八中郎将府全军中开展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不是我们一直都在做的吗?”苏固不解的问道:“这里面还有什么门道!”
“怎么没有门道,里面的门道大了!”胡光眼睛一瞪:“刘牢之在军中宣扬,他们只效忠高大都督,违者等于叛变!”
“啊!”苏固惊出一身冷汗:“胡兄,赶紧行动啊,否则不知道有多少兄弟要遭殃……”
胡光叹了口气道:“你错了,第八中郎将府虽然也有咱们的老兄弟,第八一三团、第八二二团,八二三团,还有八三一团都是咱们的老兄弟,只是……”
苏固道:“他们都叛变了?”
“这怎么能叫叛变呢?”胡光愤怒的道:“做人总得讲良心吧?咱们窝在鬼蜮里将近八年,这八年来咱们过得是什么日子?人不人鬼不鬼,连田豹那个卑鄙小人都可以骑在咱们头上拉屎撒尿,籍帅想出一点办法没有?咱们北府军如今有三十万人马,光咱们这些老兄弟控制的兵马不将近二十万人马,这二十万人马,籍帅有本事把他们养活吗?”
苏固微一蹙眉道:“胡兄顾虑的是,在谪仙谷时,咱们全靠大都督弄的盐换来的粮食、兵刃和甲胄,而这些物资都掌握在陈大司马手中,若是恼了陈大司马,断了咱们军中的供应,咱们可坚持不了多久。”
“避不开的,该站队的时候就是站队了!”胡光冷笑道:“谁会比谁傻呢,籍帅弄出这么一出,陈大司马马上就还以颜色,现在就开始卡我们的脖子了。”
“你是说?咱们的炭火储存原本是一个月!”胡光皱起眉头道:“如今三天都没有启运了,天气越来越冷,这谁受得了,这样弄下去,开春之后,不用燕国军队打,咱们自己先把咱们自己折腾光了!”
“要不,胡兄以征东兵团主帅之命,命第八中郎将移师平原!”苏固道:“咱们两个中郎将府左右围住,只要第八中郎将运输的物资,咱们都给他们截住……”
“那样内战就不可避免了!”胡光道:“刘牢之也是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会束手待毙。只要这个命令发出,咱们休想再得到一粒粮食补给!”
“那咱们怎么办?”苏固紧张的问道:“难道咱们就坐以待毙?”
“目前唯有站队了!”胡光眼睛里露出浓浓的杀意:“只有对不起籍帅了……,”
听到这里,苏固目瞪口呆,他刚刚想劝胡光三思而行,却听胡光道:“第一中郎将府与第三中郎将府,从今日起,加强思想教育,全军效忠大都督一人,敢不从之,就地免职!”
苏固点点头。
……
望着高敬宗招呼不打,调头而走,司马晞双眉紧锁,面色十分沉重。
事实上并非高敬宗开不起玩笑,他也知道司马晞不敢明目张胆的袭击他。可是就在高敬宗下令调头返回的时候,一员小将急急走到他的身边,这员小将本来生得十分俊朗,可是脸上被寒风吹得面色青紫,再加上多日不曾梳洗,蓬头垢面,若不是高敬宗实在是太熟悉了,恐怕还认为不出来这个看起来就像一个叫花子的小将。
“英台,你怎么来了?”高敬宗急忙将祝英台拉上马车,赶紧将马车上小炭火炉里的热茶倒上一杯,递给“祝英台”。
谢道韫将热茶杯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