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无敌铁军-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筹莫展之际,高敬宗百无聊赖的看着红袖添香这对姐妹花对练。高敬宗此刻正坐在后花园上的水榭中。喝一觞酒看一眼场中上下翻飞的红袖添香姐妹,如同轻盈的蝴蝶。

    红袖添香二女的功夫同出一门,都是走的轻盈的路子,二人对打起来,煞是好看。

    二女对打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添香有意在高敬宗面前卖弄自己的身法,故意不闪不避,等到红袖的剑距离面门不足一尺,这才不慌不忙,仰身后翻,险险避开这一剑。

    红袖手腕一抖,手中的剑变刺为拍,剑身朝着添香胸前拍去。纵然这一剑伤不了添香,如果拍中,那么添香的铁板桥身法也支撑不住,肯定会灰头土脸。

    然而,就在高敬宗差点惊呼出声时,却见添香右脚扬起,朝着红袖的手腕踢去,口中娇喝:“看脚!”

    红袖无奈,只好抽身后退。

    添香得势不饶人,以口咬住宝剑,以手代脚,双脚连连朝着红袖的头、肩、胸等要害部位踢去,一时间红袖被逼得连连后退。

    突然,红袖一跃跳出圈外,不悦道:“添香,你耍赖,不打了!”

    添香嘴唇一翘:“输了就是输了,还输不起啊!”

    就在这时,高敬宗脑袋中闪过一丝明亮,一个笼统的计划慢慢形成。面对燕国鲜卑人迫害的汉人老弱妇孺,高敬宗狠不下心不去管他们,一旦不管他们这些老弱妇孺,这些人肯定熬不过这个冬天,面对数万甚至数十万老弱妇孺,高敬宗还真没有那个狠心肠。

    可是一旦救援这些妇孺,就会中了燕国的毒计,现在北府军每多接纳一个百姓,每多消耗一斤粮食,将来开春之后与燕国的决战,物资就会减少一分,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弱妇孺高敬宗还无法直接转化为实力。

    在徐敬宣的计划中,徐敬宣打算用这些老弱妇孺充当人质,一旦燕国鲜卑士兵进攻,他们将来用北府兵精锐去抵抗。可是一旦燕国新附军(汉奸部队)进攻,徐敬宣就用这些百姓充当人盾,阻击敌人。对于徐敬宣这个馊主意,高敬宗直接无视了。

    无视徐敬宣的意见,也就意味着高敬宗必须拿出一个更加完善的处置办法,高敬宗在红袖添香打斗中,悟出了一条真理。那就是添香就是利用了红袖的顾忌心理,取得了小胜一局。

    在高敬宗看来,燕国要估计的东西,其实远比自己多。在整个冬天至开春还有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高敬宗既没有实力组织一场大规模的反击行动,也害怕燕军在这个时期采取大规模报复进攻。

    燕国不是想利用这些妇孺消耗北府军的物资储备吗?那自己就让北府军向燕国占领区进行渗透,大规模军事行动自己无能力开展,但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不能不搞。慕容隽强征全国兵马,压迫得汉人百姓纷纷起兵造反,这些零星反抗,因为没有充分的训练,也没有统一的指挥,被燕军逐步击破,现在都偃旗息鼓。

    高敬宗想起了后世自己看过的电影。《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水上游击队》那些方法自己倒是可以借用一下。

    高敬宗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微笑。

    半个月后,北府军武工队开始出发了。这些武工队,挑选的都是北府军军中的精干力量,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能言善辩之辈,大部分成员还都有绿林经历。这一次高敬宗绝对是大手笔,他一次性从北府军军中抽调了一千三百余人,分成五十七个队,平均每队负责一个郡,他们将作为火种,引导汉人百姓进行反抗鲜卑残暴奴役的革命行动。

    对于北府军的关注,慕容隽并没有一刻放松。他将慕容垂与慕容德这两位兄弟的潜在隐患消灭之后,开始信心百倍的干掉高敬宗。特别是自己的第一条计策,慕容隽是相当满意的,北府军果然中计。

    尽管高敬宗此刻在建康城为人质,慕容隽仍有些担忧,北府军不动,对部队进行整编训练,这些北府军将士早晚都会行动的,如果让北府军一旦完成整编和训练,那么来年的战斗会打得相当辛苦,一旦燕国实力受损,那么氐秦和代国拓跋部这关中和云中地区还是不安全。出于对高敬宗的忌惮,慕容隽让慕容恪制定研究一下。

    根据慕容垂、慕容德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慕容恪认为主要是对高敬宗作战没有统一指挥。,将帅不合,关键时刻青州军和豫州军没有发挥作用,这才导致的失败。所以慕容恪认为,有必要在将来的战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指挥机关,指挥所有燕国军队。

    对于这个最高指挥官的人选,慕容恪认为慕容隽最合适。

    这句话正巧说到慕容隽的心坎上了,慕容隽正是担心麾下将领拥兵自重,更害怕将领会功高震主,慕容恪的话正如他的意。

    慕容隽对慕容恪大加赞赏,慕容恪没有得意,而是异常低调的道:“皇兄,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任由高敬宗发展,还是非常危险的。”

    慕容隽也感觉到了慕容恪的慎重,对于高敬宗这个几乎像吹气球一样增加部队,慕容隽事实上也不能全部放心,毕竟高敬宗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了。如果说慕容垂之败,因为其他各部牵扯,慕容垂无法指挥所率领的军队,可是慕容德之败,慕容隽起到的反作用非常有限。慕容隽还没有疯狂的认为,高敬宗不堪一击。

    这个北府军与冉闵的冉魏军几乎如出一辙,除了装备上略差一些,但是北府军却是冉魏军的数倍,物资更是天差地别,如果冉闵当初拥有高敬宗一半的物资,或者说是一半的军队人数,他根本不敢产生引兵南下的心思。

    七万冉魏军连克燕国二十八座城池,被杀七万余人马,这是鲜卑燕军心中永远的痛。这些北府军将士,战斗意志并不比冉魏差,所以高敬宗也非常危险。

    当慕容隽提出利用妇孺拖垮北府军时,慕容恪也连称“皇兄英明!”

    只是很快慕容隽就笑不出来了。

    “中山郡储存的粮草被一群潜入军营的暴民点燃,虽然扑救及时,但仍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近半草料被焚烧一空!”

    慕容隽还没有从巨大的损失中反应过来,噩耗再次传来洛阳孟津渡,四百余艘大小渡船被人放火焚烧一空,由于当时守备懈怠,等守军发现时,火势已经失去控制,连一块木片也没有给燕军留下!”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上元夜,邺城燕国中书令韩恒的府邸突闯入一群盗匪,趁韩府防备不力,随快速挟持住全府上下一百四十四口人,这些盗匪先劫财,后杀人,由于天气寒冷,血腥味被封冻住了,直到次日前往拜访韩恒的中书侍郎张载发现韩府一百四十四口,全部被人斩杀一空,真正做到满门鸡犬不留。

    慕容隽得知韩恒被灭门,下令邺城五军兵马巡防营彻查凶徒,结果宜都王慕容桓在家中被杀,由于行动过程中有一名忠仆诈死逃出宜都王府,搬来巡防营官兵,这才避免宜都王被灭门,不过此时宜都王仅剩其子慕容凤……

第320章 弄巧成拙

    为了达到高敬宗的战术目的,北府军上下可谓是全力施为,抽调了最精锐的部队,最强悍的士兵,装备自然也是最好的。

    要说起来,北府军的武工队和后世的特种兵没有办法比,就算是跟抗战时代的武工队也同样没有办法比,可是他们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最关键的是,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特种作战的理念,而燕国对于防备特种渗透并没有经验和心理准备。

    高敬宗根据得到的情报中得知,燕国对于各郡县驻军也并不像隋唐时代的府兵一样,每一支军队都有固定和半固定的辖区,这个时代燕国军队的驻地,随意性非常大。有的郡甚至连一兵一卒都不会驻扎,只是命新附军维持治安,而有的郡县则驻扎数万,甚至十数万军队。

    正是因为这种燕国驻军的随意性,给北府军武工队钻了空子。高敬宗对北府军武工队的指示非常明确而简洁,第一不以占领城池为目的,第二不以杀伤多少敌人有生目标为目的。能打就打,打不赢就跑。

    一时间,措施不及的燕国损失惨重,不是今天哪个重臣被全家屠戮一空,就是那个防守懈怠的城池被意外攻克。各地接二连三的损失,让慕容雋勃然大怒,他严令各地驻军严加防守,特别是皇甫真进谏慕容雋,采取连坐法。既一城受袭,鲜卑军队被杀一人,周围百户无罪而诛。这样以来,武工队投鼠忌器,得手的机率就降低了太多。

    高敬宗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升平四年的二月上旬。

    五十七个特别行动分队,已经折损近半。让高敬宗感觉非常愤怒。作为作为北府军的代都督,掌握北方一百多个县的区域领导,不仅仅需要了解燕军调动,军事进攻情报,也需要各种情报。

    仅仅从燕军展开针对北府特别行动分队的政策,而籍戡却仍然采取先前制定的行动,思想僵化,反应迟钝,就可以看出籍戡只是一个战术指挥将领,不是一个全面负责军政的高级将领。

    进入二月中旬,天气渐渐转暖。哪怕穿着单衣,高敬宗也感觉不到多少寒意。尽管睢城在北,但是这种寒冷也不会持续很久,距离燕军总攻的时间越来越近。

    “不行!”高敬宗思来想去对谢道韫道:“我不能在建康浪费时间了,必须赶回睢县,掌握军队,否则北府军根本硬抗不住燕军的大规模反扑。有什么好办法吗?”

    谢道韫想了想道:“其实你想得太多了!”

    “什么想得太多了?”高敬宗道:“难道褚太后愿意放我回去?”

    “为什么不呢?”谢道韫笑道:“如果北府军战败,燕晋之间失去最后的缓冲地带,那么晋军如何抵抗燕军的进攻?事实上最附和大晋利益的莫过于在晋燕两国之间有一个可以缓冲的地带。”

    “那之前?”高敬宗迟疑道:“恐怕褚太后不放心我吧!”

    “此一时,彼一时!”谢道韫道:“当初高郎意向不明,太后也是防微杜渐。”

    高敬宗摇摇头道:““这只是你的猜测!”

    “你可以试一试!”谢道韫道:“如果太后不许,咱作谋划也不迟!”

    “这样会不会打草惊蛇?”高敬宗道:“莫不如,咱们谋划一下如何逃出建康城?”

    谢道韫摇摇头道:“这样……会弄巧成拙。”

    高敬宗点点头:“这倒也是!”

    “红袖,准备笔墨!”

    时间不长,红袖和添香姐妹二人便把笔墨纸研端到高敬宗面前,谢道韫往砚台里加入少许水,轻轻研磨。

    高敬宗沉思片刻,挥笔书写道:“臣,高敬宗今有一本启奏,臣近闻白虏燕国,虏军频频,臣虽下愚,亦知其不诡。攻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隐忧,臣请北返,择器善用,择能任之,以固国安……

    高敬宗却不知道他这一道奏折在东晋朝堂上吵翻了天。

    尚书令王述把涂抹都喷到大司徒司马昱脸上了:“不行,就是不行!”

    司马昱道:“燕逆之心昭然若揭,王尚书何以执迷不悟?”

    王述振振有词:“高敬宗此子长目薄唇,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司马昱反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