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润之坐在一边,对秦二姑娘微微点头示意。
秦二姑娘害羞地低了头,耳根子都红了。
常润之倒是一乐,没想到这姑娘这么皮薄。
正巧小韩氏也正提起了秦二姑娘,秦夫人赶紧道:“安儿,还不快给侯夫人行礼?”
第九十二章 暖心
秦安儿立刻紧张地站起身给小韩氏行礼,声音弱弱小小的:“安儿见过侯夫人。”
“二姑娘快起来,可别多这些个虚礼。”
小韩氏笑眯眯地虚扶了一把,话里话外的又夸了秦安儿两句,方才将话题转开:“听说这段日子瑞王在户部多仰赖着秦大人,想必秦大人近日也实在劳累,听闻秦大人素有心悸之症,我这儿有几瓶凝神静气丹,待会儿秦夫人走时替我带回给你家大人,多谢他这段时间的照拂。”
秦夫人忙道不敢:“这是老秦应当应分的事儿,当不得侯夫人的谢……”
“话可不是这么说,旁人就没有秦大人这般配合支持。”小韩氏笑说道。
两位贵妇人言语几番来回,秦夫人到底是收下了那凝神静气丹。
闲说几句后,秦夫人看向常润之道:“等三姑娘出嫁时,可否也给我一张喜帖,好让我也沾沾三姑娘的喜气。”
常润之温声道:“秦夫人愿意来贺我出嫁,是我的福气,到时一定奉上喜帖,恭请夫人前来。”
秦夫人听着很受用,妙语连珠地直夸常润之。
小韩氏在一边儿笑眯眯听着,时不时回应两句。
这一日,不管登门的客人是否宾至如归,小韩氏是做足了主人家的本份,没有留给旁人一丝一毫的话柄。
等客人们都离开后,常润之好奇小韩氏对秦安儿的印象,轻声问她道:“母亲,秦夫人看中了二弟还是三弟?您对秦二姑娘可还满意?”
小韩氏道:“我们家有适龄未娶的男子,她家带着未婚的适龄姑娘来,的确有结亲的意思。显而易见的,该是冲着鸿儿来的。”
长幼有序,老大成了亲,是该轮到老二了。
常润之点点头,又望着小韩氏,等她评价两句秦二姑娘。
“那姑娘我是没瞧上的。”小韩氏摇摇头:“来了府上,和我总共就说了两三句话,一直闷坐着。娴静倒也算了,可瞧她面皮太薄,举止又不太大方,感觉有点儿小家子气。”
常润之不由汗颜。
原主可也是这副模样……
小韩氏又道:“我若是想更了解了解秦二姑娘,就会问秦夫人一些有关她的事。我没有问,自然就是没有进一步的意思。秦夫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她后来也不推她闺女出来夸,反而是与你攀起交情来。”
小韩氏顿了顿,道:“看她的样子,从前应当连你的面儿都没见过。”
常润之轻轻点头,“我对她的模样也很是陌生。”
说出去可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方朔彰和秦大人同为户部给事中,两人来往是很正常的事,他们的官眷即便没什么交情,也应该认识才对。
秦夫人是个健谈的人,一看便是常与后宅妇人打交道的。
所以也只能是常润之这儿出了问题。
记忆里原主困在内宅后院,终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模样不由又涌现在常润之的脑海里,害得她赶紧甩了甩头。
常润之开始了跟在小韩氏身边的日子,每日看她如何打理整个安远侯府。
调控各院下人、核算各项支出、归拢各处收益……甚至连小韩氏对管事们训话的话,常润之都听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
她以后可还要养一个需要一日三餐和四季衣裳的闲人啊!开源节流攒银子是必不可少的!
见她学得认真,小韩氏也十分有成就感,每日竟然变得干劲十足起来。
这日小韩氏带着常润之去给老太太请安,顺便汇报一下府里近段日子的情况,老太太便疑惑道:“怎么感觉你最近特别精神呢?整日好像有花不完的精力似的。”
小韩氏笑而不语,常润之便在一边道:“回老太太的话,这段日子母亲一直在教孙女儿打理内务,处理家事,毕竟将来是要去皇子府,不能有半点儿疏漏……可能是觉得孙女儿出嫁在即,还有好多没学,便紧赶着教会女儿这些事情,免得女儿出嫁后一头雾水,让人家看笑话。”
小韩氏拉了常润之的手。
从前小韩氏觉得这个庶女安静乖巧,虽对她也有疼惜,却也就是个面上情。如今她更疼惜常润之,就是喜欢她说话暖心。
她是嫡母,对庶出子女有义务教养,但这个义务到他们长大后娶妻、嫁人也就差不多尽够了,她不需要花更多精力在他们身上,毕竟不是她怀胎十月生的。
可情分这种东西,是处出来的。常润之从前对她就只“恭敬”二字,给她东西她受着,说她她也受着,闷葫芦似的,小韩氏也不耐烦多管她一二。
后来常润之要和离,她没阻着,帮着她和离了,也是看她态度坚决,想再对她尽点儿心。
但人只要付出,哪会像圣人一般不求回报?她对常润之好,自然也希望常润之能对得起她的好。
这半年多来她眼瞧着,和离后了的常润之,比起从前那闷葫芦的性子要好多了,言谈举止之间,也让人心生喜欢。
她很少说好话哄人恭维人让人觉得她是在谄媚讨好,但说话做事上的细节却令人舒心。
就比如她在老太太跟前,就从没有说过她这个嫡母半句不是。虽也没有夸她什么,但话中的意思每每提及她对她的照顾,都饱含着对她的感激。
这样的庶女,小韩氏又怎么能不多照拂一二呢?
“这丫头也静得下心来学,改日让她大姐回来,再同她说说皇子和皇子妃们的情况。好歹她大姐做皇家媳妇儿也做了好些年了。”小韩氏笑说道。
老太太看向小韩氏和常润之的神情很是温和欣慰,她点点头道:“你瞅着等沐之得了空再同她说,这些日子怕是她也每日忙个不停。”
老太太又看向常润之叮嘱道:“既然你母亲这般用心教你,你也要好好学,别辜负了你母亲这段日子的操劳,知道吗?”
常润之恭声应是。
从老太太那儿出来,小韩氏脸上的笑更加明显。
下人们都知道今儿个主母心情好,有那为难的事儿也都赶紧来讨主意,犯了错的也赶紧到她跟前认错反省。
小韩氏在今日打赏出去的银钱,是自常润之出府去庄子上后最多的一天。
下人们私下里嘀咕,似乎三姑娘在府里的时候,太太就格外大方啊!
第九十三章 子嗣
虽然每日跟在小韩氏身边学东西,但常润之的日子也过得很是清闲。
毕竟不需要她做什么劳累身体的活儿,哪怕是看小韩氏交给她的账册,常润之也用自己熟悉的计数方法一一计算得很清楚,并不觉得花费了什么脑力。
小韩氏交代了岳氏多给常润之做点儿里衣裤袜备着,还交代了厨房那边专门拨出一个擅做养身膳食的厨子,按照小韩氏专门去太医院请来的调理身体的食谱做了,供常润之每日食用,变着花样给她调理身体。
日子过得轻松,再加上心结解了,常润之的心情自然很好。这段时间的伙食也更精致了些,一段时间下来,瞧着她似乎还长胖了点儿。
九皇子看重,亲自去宫里请求贵妃娘娘从旁说合,又得圣上圣旨赐婚,常润之也满意,再加上老太太本就属意九皇子,怎么看这桩婚事都是天作之合。
可小韩氏对常润之出嫁后的生活仍旧怀有忧虑。
因为常润之从前身体不好,后来又有替太子妃挡灾的那一劫,她的小日子很是不规律。虽然经过调理之后,每次小日子来,腹痛的情况有所缓解,但小韩氏对她身体的状况仍旧抱持悲观的态度,尤其是在孕育子嗣的问题上。
她拉了岳氏嘀咕。
“虽然是继妻,但九皇子至今膝下还没一儿半女的,润之就是比起原配来,也差不到哪儿去。”小韩氏先是自豪了一番,转到正题上道:“可你也知道,她头前儿嫁到方家两年都没怀孕,那方朔彰的妾都给他生了儿子了。太医都说她气血内亏,她这身子……”
岳氏脸上露出痛惜难过的表情,眼眶都红了。
小韩氏一时间有些尴尬,毕竟常润之和方家的婚事,到底是她托人去给方老太太提的亲。如今面对着岳氏这样的表情,她不由心虚。
不过小韩氏也知道岳氏的性子,她就是疼常润之,对她倒是没有意见的。
小韩氏咳嗽了一声,对岳氏道:“嫁妆上是不会亏待了润之的,就是在子嗣方面,怕她那儿为难。这事儿我这个做嫡母的,也不好与她说,怕她忧虑……我想着,不管将来润之在子嗣上是否如意,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趁早给她挑几个老实本分的人备着才好。”
岳氏顿时道:“太太的意思是,给三姑娘选几个将来去伺候九皇子的丫头?”
小韩氏点头。
“沐之出嫁时,我给她备了两个,沐之生下嫡长子,那两个丫鬟也给了瑞王。如今一个生了女儿,瑞王看在沐之面子上提拔她做了侍妾,这两个丫鬟的身契都在沐之手上,她们老实本分,也是沐之的一个助力。”
小韩氏继续道:“沁之出嫁时,我本也给她备了两个,只是承学后来表明态度不纳妾,那两个丫鬟沁之后来都发嫁了,这我也是知道的。”
“不过轮到润之这儿……”小韩氏叹道:“九皇子到底是天家贵胄,后院人多起来是可预见的事。与其到时候润之没准备让人钻了空子,倒不如给她安排两个,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岳氏沉默。
她脑海里还清楚地记得常润之说,她看得出来九皇子今后会就守着她一个人,不会再有旁人时,她脸上那种罕见的带着一种骄傲自得的欣喜表情。
这个时候告诉她,她将来可能生不了孩子,得给她准备两个替九皇子生儿女的女人……
岳氏想象得出常润之到时候的难过。
可岳氏几乎是从来不会反对小韩氏的,所以这个时候,她一脸为难。
小韩氏本也不是独断专行之人,见岳氏这般便知她心中有事,遂问道:“怎么了?”
岳氏在小韩氏面前习惯了说实话,迟疑了下,便将常润之说的话告诉了小韩氏。
“三姑娘和九皇子的感情好,三姑娘既然这样说,想必九皇子是没有纳妾的心思的……至少最近一两年应该不会有。”岳氏轻声道:“太太是为三姑娘好,可三姑娘知道了,心里怕是不好受……”
小韩氏也没想到常润之在妻妾这样的问题上,心思会这般重。
她叹了一声:“若是她身体没问题,能生儿育女,她就是独霸着九皇子几十年,旁人也就是说一句她善妒不容人,对她没有什么影响。可万一呢……”
小韩氏想了想,道:“这样,我去和润之说说,看看她的态度。”
岳氏点了点头,忧心地送走了小韩氏。
这日忙完一日的琐事,小韩氏便叫住了常润之,让她陪自己用晚膳。
“母亲,一会儿父亲该回来了……”常润之笑道:“您留我用晚膳,我怕父亲嫌我碍事儿,给我白眼儿看呢。”
“就你嘴贫。”小韩氏气笑道:“放心吧,你父亲今儿个约了几个民间的好友出去喝酒去了,不临近宵禁是不会回来的。”
常润之便从善如流地留下来陪小韩氏用晚膳。
“你大嫂月份大了,如今万事不理的,府里的事都交给了我。”小韩氏用过晚膳,漱口后接过玉瑾递来的帕子擦了嘴,轻声问道:“这段日子你该学的也都学得差不多了吧?一府内院之事,该明白的也都大概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