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全看了之后暗暗咂舌,心想这女人真狠,表面上看起来对你很热情,却要给你不停的赛吃的,让你吃了之后变胖,破坏你辛辛苦苦构建的好身材!
他叹了一口气,只是这样的待遇,怎么没人用在自己的身上呢?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是怎么吃都不会吃胖的,林全自己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而吃不胖的人,自然是不会忌惮食物太多了,什么美食都可以敞开了吃,根本不担心体重的问题。
“这是什么?以前怎么没有见过?”
丹尼丝看着一盘看起来金黄灿烂的东西,用筷子戳了几下,感觉有些硬邦邦的,她一时间没有认出来,于是问了一句。
佩罗娜也看到了这个东西,她跟丹尼丝一样很好奇,来到中国之后她已经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食物了,本来应该对这是处变不惊的,但是看到这个东西她还是忍不住很好奇,这东西之前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
“这个啊,是锅巴!”
林全最后端出来的这不是一道菜,差不多算是主食了吧,如果没有饭的话,这个东西吃了就可以填饱肚子了。
“锅巴?”
丹尼丝好奇的眨了眨眼睛,没有明白这个词语是什么。
欧美人的主食是面食,你看他们吃的东西就知道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什么了,大米这种东西他们倒也不是不吃,但是吃的比较少,不是主流,而且大部分家里并不会种稻米。
而锅巴这个东西,他们自然是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的,因为你想要得到锅巴,你需要有两种东西。
第一种是大米,你只有煮饭的时候才能有锅巴。
第二种就是铁锅了。
铁锅这个东西差不多是终于独有的,外国人并不会用这个来煮饭,但是中国人却会这么做,农村以前都是铁锅大灶,烧火煮饭。
而在秀饭的时候,下面的一层米饭粘在铁锅上,被蒸干了水分,然后变得清脆焦黄,咬起来嘎嘣脆,还带一点点米饭的粘性,所以很有嚼劲,这个东西根据它的含水量的不同,口感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个东西吃起来的方法也不一样。
林全小时候,农村那边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零食的,除了山上的一些野果,田埂上的一些东西之外,基本上吃不到什么东西,而这个锅巴,是为数不多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一种零食的替代品了。
锅巴可以煮粥,成为香甜可口的锅巴粥,也可以晒干之后油炸变成更加香脆的炸锅巴,还可以沾上酱豆或者是霉豆腐吃,这些事情在林全儿时的记忆之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很怀念。
不过随着电饭煲的普及,城市里面的锅巴是很难见到了,电饭煲基本上不会产生锅巴,因为其内壁的温度有限,而且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很难让米饭沾上去,当然了,如果你拿清洁球把里面的那一层镀膜给破坏掉了的话,那就会粘锅了,不过就算是粘锅,产生的东西也不能算是锅巴,顶多算是锅巴的雏形――软锅巴。
而农村现在因为人口越来越少,老人也多半不会去砍柴火烧,很多家里都省事,接通了煤气天然气,再不济拖一罐子煤气坛子回去,这样的话就用不上土灶炒菜了,而至于煮饭这种事情,大家当然都交给电饭煲了,电饭煲省事有快捷,没人会不喜欢,土灶煮饭很耗时间,而且还要控制火候,秀饭的时候容易烧糊烧焦,林全小时候就经常发生因为秀饭的时候把火烧大了,结果一家人吃糊饭的事情了!
………………………………
第四百四十二章 新闻(呼~22点回来的我赶紧写不知道下一章来不来的及)
“额,这个怎么吃?好吃吗?”
丹尼丝拿了一块,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又放回去了。
这盘锅巴里面有几块是炸好了的,这种锅巴味道比较香脆,不过却失去了原来的味道,那种米饭的醇香。
所以林全炸得不多,丹尼丝现在夹起来的就是一块被炸过的锅巴!
“等一下!”
林全起身走到了冰箱边上,打开了冰箱,取出了两样东西。
“这是?”
佩罗娜跟丹尼丝都看了过来,两人都很好奇。
“这个是腐乳,在我们那边叫做霉豆腐,这个呢,是我之前在菜市场买的凉菜,这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比如说这个,竹笋、海带、千张………”
凉菜这个东西,真的是一种能够提振人的食欲的好东西,这个东西的味道非常的好,而且种类还很多,甜的酸的辣的都有,看你喜欢什么风味,就选择什么东西。
不得不说,中国人真的会吃,吃的东西真的多的你想象不出来!
林全取过来一块锅巴,把它打开了,然后加了一点凉菜进去,再加了一点腐乳在一边,均匀的涂抹了起来,然后很享受的咬了一口。
“嗯,味道好极了,你们也试试?”
他是真的很享受这种味道,而且脸上的表情也足够夸张,所以丹尼丝跟佩罗娜对视了一眼之后,都疑惑的拿了一块过来,学着他的样子夹了一些凉菜进去,然后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脆脆的感觉,咬起来并不困难,里面的菜的味道很丰富,吃起来好像是海带?
牙齿轻轻一合,就把它咬断了。
一瞬间,里面混合的凉菜味道加上锅巴的香脆,让丹尼丝感觉眼前一亮。
她发现了一个好东西,这个锅巴倒是其次,主要是这里面凉菜的味道,实在是太美味了啊!
看着两人满足的表情,林全心中偷着乐,来到了吃货大国,被美食征服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被美食征服才不正常呢!
……
午饭之后,丹尼丝很热情的招呼着佩罗娜住了下来,还把自己的被子报了过去跟她住在了一起。
林全感觉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他有些看不懂了,不过两人之前肯定是发生过什么的,不然的话丹尼丝怎么会变得这么快?
摇了摇头,林全打开了电脑,现在时间还早,他还没到睡觉的点。
国内的网络有防火墙,很多以前可以浏览的网页已经看不了了,他没有装APN,没法翻墙,于是只是找了点新闻看了看。
国内的新闻有一点是很模式化的,那就是最上面的版块肯定是官方固定的宣传版块,属于那种限制评论的。
他对这里面的新闻大概之看标题就差不多了,里面的内容倒是没有看的必要。
不过下面的一些智库的分析还是不错的,比如说凤凰网的博客和智库,新浪网和搜狐网甚至是我微博上的一些人的东西都还不错。
智库这个东西目前还算是一个新兴名词,老是听说国外的智库怎么怎么厉害,比如说美国的智库,就连总统和参众两院都需要根据他们的建议来制定相应的政策。
不过国内的智库博人眼球的比较多,很多人说的东西漏洞百出,只要你的知识面稍稍的广一些,就能发现他说的话太空泛,而且还很片面。
不过林全却对此乐此不疲,因为一个人的观点能不能影响到你,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你的原因,这对于你是一种考验,如果你觉得你自己对这个事情的认识或者是见解是正确的话,那么对方自然就不能影响到你了,而且你还能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了解这个事情的认识,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见一件事情完整的了解和掌握的,哪怕是一件小事。
林全觉得他们说的话可能不对,但是他们的一些观点比较有意思,而其中的几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2013年的时候五毛和美分这种东西渐渐地开始浮出水面,甚至是已经成为了网络热词,这两种东西背后代表的利益集团是截然不同的,之所以会出现五毛和美分,是因为他们自己需要找到一些人帮助他们进行宣传,而最廉价也是最安全的宣传方式,自然就是在网络上宣传了。
因此这个时候网络其实不纯粹,林全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也有所准备,看新闻不看评论那是很无趣的,但是看评论然后被带进去的话,那就很弱智了。
在这其中,网易的评论是最有意思的,林全发现网易的评论下面有很多的老司机,而且他们喜欢盖楼,一个个的非常搞笑。
不过网易又叫做黄易,这里面的味道如何,那就可以知晓了。
去年,在2012年的时候,BBC出了一部纪录片,叫做《驾车游中国》,这部纪录片在2011年的《中国人要来了》的基础上稍稍的有了一点点的改善。
国人批评BBC说他是万年黑中国,每件事情经过BBC之手改造的话,都能让你认不出来,BBC为什么会黑中国呢?因为这是西方的政治正确,作为红色苏联帝国瓦解了之后,红色阵营里面最后的一块“余孽”,西方人肯定是要想办法来抹黑甚至是铲除你的,而BBC虽然自诩为公平公正,但是资本的屁股能有多正?这完全可以想象嘛!
于是BBC经常性的黑中国,往往都黑出翔。
有一点林全觉得很搞笑,那就是央视新闻联播之中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是:
开始:中央领导人很忙,忙于会见来华政要,或者到各省考察指导;
中间:国内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大繁荣,人民安居和谐,各民族和睦相处;
最后:国外政局很乱,经济很萧条,各种选举舞弊、政党争斗、民众上街游行!
最后一条显然是黑外国人的,但是他们黑的实在是太没水平了,按照林全的看法,真的应该把央视的那群人丢到国外去,让他们在他们的同行那边好好的学习学习,去取取经!
央视新闻这么宝贵的时间来报道外国的一些坏的事情,这是好事,但是你报道的太空泛,太模糊了,这就是大大的缺点了,你应该指名道姓指着鼻子说某某某怎么怎么样,这样才符合规矩,外国同行就是这么干的!
………………………………
第四百四十三章 BBC的纪录片
欧美国家抹黑中国的套路明显要比央视高明不知道多少倍!
他们报道的事情当然也是中国的坏事,比如说某某地方电梯坏了,然后出了事情死了人。
这种事情在国内也是会报道的,本来他们多半是引述的消息,但是他们在引述了这个消息之后,会添油加醋的加上一些自己的“判断”或者是推测,举个例子: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好=中国的人不好=等于是中国人制造的东西都不好,推断:电梯事件在中国不是偶然是普遍发生的,是天天发生的,是必然发生的!
结论:中国的所有电梯都是坏的,都是吃人的!
这事是不是很扯?
当然很扯,但是别人就是爱相信这个事情!
观众们喜闻乐见,媒体大卖,加上这样的新闻宣传也属于政治正确,符合国家利益,于是也能得到国家的默许甚至是支持,然后大天朝被黑出了翔……
中国其实也不是不会黑,中国也能黑的,比如说,被我们黑的最狠的一个国家――印度!
恒河里面都是浮尸、都是死人,印度人都不上厕所,家里都没有厕所,印度天天发生强奸案,印度非常的混乱……
这些里面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假的可能比真的多,真的也可能比假的多,但是事情或许会被媒体上宣传的稍稍的好一点。
不然的话恒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