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望与图腾-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马棚一看,原来马棚并未失火,刘知远睡的正香,周围一圈红光笼罩着他。在刘知远安详的面宠上,一条筷子大小的蛇正从他的左鼻孔钻入,又从右鼻孔钻出。

    李三娘心中大异,便知道刘知远不是凡人,再加上刘知远平时聪明能干,李三娘顿生爱慕之情,却又羞于明说。

    这一切让丫环看的清清楚楚,于是在丫环的帮助下,李三娘和刘知远在马棚里私订了终身。良宵夜短,眨眼间已是鸡叫三遍,三娘赶忙回到绣楼。

    第二天李三娘在拜见二老爹娘时,说明了缘由。李员外本来就对刘知远深怀好好感,见女儿事已至此,也没过多责备,并同意了二人的婚事。谁知,刘知远本是天子身,在拜见岳父岳母叩首时,二老竟领受不起突然就一命归西了。

    这样一来,本来就对刘知远怀恨在心的李鸿信夫妇,一看两位老人下了世,怕李三娘和刘知远夫妇与自己分家产,就硬说李三娘私订终身,败坏了门风,就想方设法要害死刘知远、李三娘夫妇,但又碍于亲情,怕落下不仁不义之名,于是就把李三娘撵到麻窝担水浇麻,把刘知远赶到瓜地种瓜。

    刘知远种瓜地在古阳翟通往郑、密的大山间,传说,那里时常有一红色怪兽出没,没有人敢从那里经过,人称“不过崖“。凡到郑、密的商人、小贩等,均绕道而行。

    刘知远到瓜地的第三天夜晚,红色怪兽出来了,只见它浑身都是红的,好似一团火,对着刘知远扑将而来。刘知远本有一身好武艺,再说,在李三娘家也练就了训马的好功夫,他“蹭”的一跃,就骑在了怪兽背上,怪兽带着他来回跑了十八趟,直累得怪兽浑身出汗,全是血色。这个地方,后来人们叫做“溜马道”。

    原来,这就是有名的汗血宝马。宝马被刘知远训服以后,据说又有仙人来指点他,告诉他如果在瓜地掘地三尺,会得到金盔金甲、银枪、铜剑三件宝物,如果刘知远投军起事,必有成就。

    
………………………………

第三0二章 商定定亲(二)

    刘知远听了仙人的话,照此而行,果然得到那些宝物。

    于是,刘知远在鸡山南麓拴马古槐树下,回家与李三娘哭别,上马直奔汾州投军去了。至今,在鸡山还有一株千年古槐,据说就要当年刘知远的拴马槐。

    刘知远走了,但李三娘已经有了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天深夜,正在磨坊推磨的李三娘忽感腹部疼痛难忍,李三娘害怕兄嫂加害娇儿,娇儿生下地之后,李三娘用嘴咬断脐带,后来人们便将其称为“咬脐郎“。李三娘叫来一直好心对待他们夫妇俩的一位老年护院人,双膝跪下托他救下儿子,老年护院人连夜便将“咬脐郎”送往汾州寻父去了。

    可怜的李三娘被兄嫂相逼白天担水浇麻,晚上推磨磨面,受尽人间疾苦。为防止李三娘中途歇息,他的嫂子还专门请人做了一对尖底儿桶。一次李三娘正在担水浇麻,忽然从乔龙山窜出两只黑虎来,吓得李三娘魂不附体,丢下木桶就要逃生。可两只黑虎却完全没有加害李三娘意思,径直来到水桶边,卧下蜷起身子,使桶里水一点也没有洒出。后来,李三娘为纪念两只黑虎在乔龙山东麓建成一座虎庙,受用人间香火。时下,这一座虎庙尚存,据石碑记载曾在清康熙元年重修,并在雍正十三年,栽植柏树两株,据说现在已经有两人合抱粗壮。

    李三娘白天浇麻,晚上推磨,一直受罪了十六年。而此时,刘知远已经发迹,李三娘却还是全然不知。因为常年担水在河里趟水行走,连河里石头都被李三娘踩平。据说在当地还留下了一句歇后语:“扒村河时的石头——片子货“。

    有一天,已经长大成人的“咬脐郎“出外狩猎,看见一只白兔,举箭便射。负伤的白兔带箭就跑,“咬脐郎“骑着马在后面紧追不舍。后来,追到一个水井边,却见一位老妪担水,箭却扎在木桶上,他下马求箭,一看,却真的是自己的箭。最后,道破真情,母子终得相认,一家团圆。到今天,在扒村北,还有一个“玉兔窟“。一抹阳光映照着缓缓南流的扒村河,河水无语,却向人们诉说着刘知远和李三娘的在扒村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田理讲述完毕后,问田幺妹:“幺妹,这下该听明白了吧?”

    田幺妹点了点头。

    田理麦在讲述李三娘的故事时,爷爷就连着皱了两次眉,田理麦也清楚,爷爷是嫌田理麦讲述的太长,但田理麦的想法是,田幺妹已经是初中生了,马上要进入高中了,如果她想知道的事情不给其讲清楚,田幺妹一定会觉得遗憾的,何况李三娘也是历史上的人物!

    见田幺妹满意了,师傅覃老三立即接着唱道:

    “五月里,什么花,红得象霞?什么人,唱山歌,有问中答?”

    田理麦接唱道:

    “五月里,端阳花,红得象霞;刘三姐,唱山歌,有问必答。”

    “六月里,什么花,红遍水涯?什么人,穿白袍,前去救驾?”

    “六月里,芙蓉花,红遍水涯;薛仁贵,穿白袍,前去救驾。”

    “七月里,什么花,披头散发?什么人,造美酒,醉坏冤家?”

    “七月里,高梁花,披头散发;小杜康,造美酒,醉坏冤家。”

    “八月里,什么花,红根绿芽?什么人,执单鞭,前去救驾?”

    “八月里,荞子花,红根绿芽;尉迟恭,执单鞭,前去救驾。”

    “九月里,什么花,黄满山崖?什么人,披黄袍,英勇潇洒?”

    “九月里,黄雀花,黄满山崖;赵匡胤,披黄袍,英勇潇洒。”

    “十月里,什么花,吊起根根?什么人,送寒衣,哭倒长城?”

    “十月里,凌冰花,吊起根根;孟姜女,送寒衣,哭倒长城。”

    “冬月里,什么花,飘飘落下?什么人,为母亲,眼泪叭洒?”

    “冬月里,大雪花,飘飘落下;小孟冲,为母亲,眼泪叭洒。”

    “腊月里,什么花,家家点下?什么人,去修行,永不归家?”

    “腊月里,香炉花,家家垂下;韩湘子,去修行,永不归家。”

    师傅覃老三和田理麦唱完了一曲盘歌,爷爷的样子还意犹未尽,此时,父亲田禾壮试探着对爷爷说道:“爹,我看歌就不再唱了,趁细娃的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娘在这里,有些事情我想商量一下。”

    “好,既然有事,歌就不唱了,待有空时间了再唱,那就先说事!”爷爷说道。

    父亲田禾壮于是便问田理麦道:“麦儿,你和雯雯闺女的亲定了没有?按照规矩,要定亲的!”

    “还没有,爸!”田理麦如实回答道。

    “嗯,那好,麦儿,你把雯雯闺女叫过来,我们商定一下,看她是什么意见!”父亲田禾壮说道。

    “这样,妹夫,干脆让他们厨房里的人都忙完之后,来堂屋里坐着,大家再商定。”大舅杨白俊说道。

    “孙娃他大舅说得对,我们干脆稍微等会儿,等厨房忙完之后再商定。”爷爷说道。

    没有等多少时间,在灶房屋里忙碌的母亲杨梅珍、大伯娘和二伯娘等便忙完了。

    幺舅杨白荣说道:“请各位老老少少找凳子坐好,有事需要商量一下。”

    待大家都在堂屋里坐好之后,幺舅杨白荣对父亲田禾壮说道:“细娃他幺姑爷,你说吧!”

    父亲田禾壮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这个家庭的情况我也就不说了,反正是有什么大事小事都是指靠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和细娃的两个舅舅,这次麦儿把雯雯闺女也带回来了,看样子,她也欢喜我们家,我想,细娃们都已经两个同意了,又是自由恋爱,但有些事情还是得我们当大人的去做,刚才,我问了一下麦儿,他和雯雯闺女还没有定亲,我想,该给他们定亲了!”

    爷爷说道:“孙娃们自己同意了,是该把这门亲定下来。要定亲就要上蒋家去一趟,要让蒋家闺女的父母知道这事!”

    大伯、大舅都说了自己的意见。然而,唯有母亲杨梅珍一直没有说话,或许是在听各位亲戚的意见,或许是在想什么。父亲田禾壮见母亲杨梅珍没有发言,便说道:“细娃他娘,你说说吧!”

    母亲杨梅珍说道:“定亲这事是没有商量的,肯定要去。现在要商量的是选在什么时候去,由哪些人去合适?”

    母亲杨梅珍的话一说完,便引来一片附和声。

    幺舅杨白荣说道:“我认为妹的观点是对的,我去为,定亲有两个时间可供选择,一个是‘十·一’长假期间,一个是过年的时候,我们这边把时间定了之后,还要看蒋家那边同不同意,都要征询意见!”

    田理麦此时已经和蒋雯雯坐在一起了,听了幺舅杨白荣的话,田理麦赶紧说道:“幺舅,‘十·一’不行,‘十·一’期间正是我们景区最忙的时候,况且雯雯又是分管营销和景区讲解的副总,她离不开,要换个时间才好!”

    在来田理麦家之前,蒋雯雯就给田理麦商定了的,不能给家里人和亲戚们介绍蒋雯雯是副总经理,所以,到了田理麦家之后,田理麦的家人和亲戚都只认为蒋雯雯和田理麦是一般的同事,虽然那一年,父亲田禾壮和幺舅杨白荣去景区时,对蒋雯雯有所了解,但那时蒋雯雯还是讲解部的部长。

    听田理麦说蒋雯雯是景区的副总,许多人都发出了“咦”的声音,觉得蒋雯雯真是了不起!

    幺舅听了田理麦的话,说道:“哦,对了,十一期间是你们最忙的时候,我怎么给忘了,那就订在过年的时候,不过,我有个建议,现在年代不同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倡喜事新办,我看一切还是去繁就简,俭朴从事,当然礼仪上也要过得去!”

    “哥哥,你各是孩子的幺舅,你说说看,到底如何为好?”父亲田禾壮说道。

    幺舅杨白荣一直都在外务工,现又在县城施南春酒业上班,见多识广,幺舅杨白荣的话,父亲田禾壮一直都是比较相信的。

    幺舅杨白荣见田禾壮要他说,也不推辞,便说道:“既然细娃他幺姑爷要我说说,那我就说个建议,供参考。我说将定亲的日子选在春节期间进行,那个时候大家都有时间,具体时间请蒋雯雯回去与她父母商量后确定,最好是在假期之中。至于说定亲时那些人去,这个我还没有想好,看妹妹和妹夫怎么确定?”

    听幺舅杨白荣的话里,其实定亲时那些人去,他也应该有主张,只是一时不便说出来而已。

    幺舅杨白荣的话得到许多人的赞同,父亲田禾壮说道:“时间就按细妹么舅说的来定!”

    母亲杨梅珍立即问蒋雯雯道:“闺女,你看这样行不?”

    蒋雯雯拿眼睛看着田理麦,田理麦笑了笑说道:“妈,雯雯肯定同意!”

    关于哪些人去的问题,一时都没有人发言。爷爷说道:“我来说过意见,我们一家去一个!”

    爷爷说的有些含糊,一家去一个,是指杨家和田家?还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去一人?

    幺舅杨白荣似乎懂了其中的意思,他先说道:“我们那边,大哥家去一人,我们家去一人!”

    大舅杨白俊立即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