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大山经过紧急培训知道了现在世家的基本概况,但是对几十年前的世家,就不甚了解了。
“冷家在先帝在位期间,是西北兵马大元帅,统领西北十万大军。然先帝晚年昏庸,听信宠臣。我父亲为了保存广陵王的势力,兵力从西北收缩。曾经父亲劝解冷大元帅,让他急流勇退,不要贪恋兵权,可他放不下手中的兵权,拥兵自重,挡了别人挡了路。最后被污蔑通敌卖国。等到我父亲赶到京城,证据确凿,无力回天。后来父亲私下里联系到囚牢里的冷大元帅,他告诉父亲那个盒子所在的地方,并且请求父亲救下冷峻,也就是冷水寒的父亲,冷峻当年才五岁。那时我也不过十四岁。父亲派人给冷峻服用一种药物。制造假死的假象。我们在乱坟岗之上找到了冷峻,救了回来,送给别人抚养。这才保全了冷家最后的血脉!”广陵王缓缓说道,语气平缓,但言语背后却是血雨腥风,惊涛骇浪。
“原来如此!”杜大山讶然。“祖父可真是高人,看清形势。急流勇退!”
“呵呵,是啊,大山,你要记住。我们广陵王这一脉,有兵权在手。只要不拥兵自重,贪功冒进。都可以保平安。”广陵王笑道,“我对你的要求不多。守成就好。”
广陵王觉得自己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度过这次争储斗争,之后就需要杜大山独当一面,守成就好。至于杜轩,有五郎,八郎帮衬,以后绝对可以大放异彩。
杜大山憨厚笑笑道:“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够守成,已经心满意足。父亲,您放心吧,我会把广陵府安然交到杜轩手里,不会让广陵王这一脉的基业毁于一旦!”
守住百年基业,哪有这么容易!尽人事,听天命,走一步,算一步。
不过这话,广陵王不会当着杜大山说,以免打消儿子的积极性。
“大山,你说于家对李瑞动手,这是为何?”广陵王问道,看看杜大山能否想到点子上。
杜大山想了想道:“我觉得这件事请是针对七妹和广陵王来的。若是李瑞死了,那七妹就要重新在京城找婆家,一些鱼龙混杂的人都会出来,或许会有人用同样的法子对付七妹,继而对付或者拿捏广陵王府。”
“是的,现在看来,小九儿遭受的无妄之灾,现在看来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广陵王笑道,想必现在没有人再对李瑞下手了。
杜大山觉得因祸得福:“父亲说的是,父亲,陛下虽然处置了徐嫔,这件事请到此为止,而我们要是不依不饶,反而落了下乘。我们忍气吞声,还是您有其他的打算?”
“这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是皇帝。现在京城里非常平静,因为我们的到来,达成新的平衡,谁都不敢贸然打破,故而暂时不能妄动,至于私下里的行动,只不过是重新部署罢了。虽然动不了徐嫔,但是于家,我不会放过。让他们享受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也该还还了。”广陵王阴着脸道,不能动京城于府的人,但可以对付出了京城于府的人。
“父亲,你准备对于家动手?”杜大山问道,于家没一个好东西,早该收拾他们了,“只是于家在京城根深蒂固,咱们若是动手,会不会破坏您刚才说的那种平衡啊?”
广陵王摇摇头:“不会,京城的于家人我们对付不了,可是出了京城的于家人就好对付了。”
“于家人没有离开京城啊?”杜大山在脑子里过滤一遍,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于子明!”广陵王轻声道。
“就是竟成今年科考的解元?”杜大山讶然,“对付一个半大孩子,这样不好吧?”
“想想当初在杜家村,你的孩子也是半大孩子,那些人不是也没有心慈手软,想要斩草除根?”广陵王嗤笑道,“妇人之仁,难道你还想以德报怨?”
杜大山被广陵王说的面上一红,连忙解释道:“父亲教训的是,是我心慈手软。于家大房的嫡子是个蠢货,那于子明虽然是个庶子,但十分有才。以于老爷子的性子,一定不会把资源全部放在大孙子身上,于子明如此有才,于老太爷会精心培养。等到于子明予以丰满,为成为于家的一大助力。趁早下手,省得以后麻烦。”
“你说得对。”广陵王肯定道,“于家现在唯一值得培养的就是于子明。于子明死了,于家后继无人!”
“只是咱们对付于子明,于老太爷知道了,会不会疯狂报复咱们的小辈啊?”杜大山比较担心这个,虽然孩子们身边有不少人保护,但不怕贼头,就怕贼惦记,谁知道丧心病狂的于老太爷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呢!
“呵呵!”广陵王笑道,“你能想到这,很是难得。你再想想,于子明是个庶子,一向被大徐氏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于老太爷的态度很明显偏向于子明。现在于子明出去游学,正是大徐氏动手的机会,咱们在后面只不过加一把火,顺势而为而已。等到于老太爷查到真实情况,那也是能查到是大徐氏动的手,跟我们没关系。”
第五百零七章 他们怎么来了?
杜大山一听这话,恍然大悟,顺势而为,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隐藏自己,暴漏别人!如此一来,于子明之死,和广陵王府没关系,毕竟于子明是死在大徐氏之手!
于老太爷要气,要恨,要报复,那也是会针对大徐氏,而不是他们广陵王府。
“父亲高见!”杜大山称赞说道,“今天儿子又学到了一招!”
父子二人在书房里笑得奸诈,但同时大快人心。总是被动挨打,不是广陵王府的作风,是该反击了。
且说杨氏和杜七妹听到李瑞遇刺,都非常关心。杜七妹更是因为李瑞瞒着她,不理李瑞,急的李瑞不停挠头。
李瑞为了哄杜七妹开心,送了不少东西。不在乎东西有多贵,但贵在新颖别致,真难为李瑞这个刚来京城的小伙子,到处买东西哄杜七妹开心。
“七姐,你还不原谅李瑞哥哥吗?”杜九妹一边吃点心,一边歪头看向七姐。七姐平时不发脾气,没想到这一次生吃,还挺吓人的。
杜七妹手里拿着一朵话,正在一片接一片地撕花瓣,一脸小女子娇羞道:“这次让他长点记性,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还敢瞒着,以后还不知道敢做什么事情呢!”
“可是李瑞哥哥已经认错了,你就原谅他吧。李瑞哥哥秋天还要考试,可现在却要为了讨好你,每天四处逛街买东西,都没时间读书。若是秋天考不中,李瑞哥哥心里估计非常难过。”杜九妹劝解道,恋人之间小脾气,适可而止啊!她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杜七妹本就不是硬心肠。这次坚持这么长时间,也是为了给李瑞一个深刻的教训!
“好了,今天李瑞过来,我就原谅他。”杜七妹点头,适可而止,她也舍不得折磨李瑞了,跟李瑞闹脾气。其实她也不快乐。
果真没一会儿。李瑞过来了,今天送来的是一套憨态可掬的瓷娃娃,颜色鲜艳。一共六个。
杜九妹见李瑞来了,带着杜轩去一边玩儿去,做电灯泡是不道德的。
“七妹你还生气吗?”李瑞小心翼翼问道,早知道到了京城直接跟岳父说了。都是他自尊心作祟,得不偿失啊!
“那你以后还瞒着我吗?”杜七妹哀怨问道。眼里的情义,让李瑞更加羞愧。
“再也不瞒着你了,岳父已经教训我了,你就别生气了。”李瑞求饶道。“为了见你,我一路不停歇,你生我的气。我夜里都睡不着觉。你看,你看。我这黑眼圈都出来了。”
“哈哈!”杜七妹见李瑞搞怪的滑稽样子,笑声道:“好了,你下次记住就好了,这么重要的事情瞒着我,我当然生气了。以后你也不要出去搜罗好玩的东西了,好好跟舅姥爷一起读书,让他给你辅导一下!”
李瑞求之不得,连声道:“好呢,到时候就要麻烦舅姥爷了。”
杜七妹,李瑞和好之后,府里的那点紧张气氛消失不见。李瑞,杜八郎整日跟着风清扬一起做学问,进士科注重策论,治国之道,故而风清扬在教导李瑞,杜八郎的时候侧重点不同。
李瑞在风清扬的辅导之下,进步神速,感觉自己只要这样继续下去,秋天已经可以考中进士。
半个月过后,进入了夏季。天气很热,但街上的人仍旧很多。夏天的时候,各种花卉蔬果,种类繁多。
这一日李瑞,杜八郎休沐。杜五郎,静怡公主邀请众人一起去逛逛。
静怡公主带着杜七妹,杜九妹喜欢逛一些首饰铺子,丝绸铺子,累了就到一家茶点铺子喝茶歇脚。
至于杜五郎,李瑞,杜八郎,纯粹是来凑热闹的,女人们买胭脂水粉,他们男人就在会客室等,喝喝茶,并不觉得无聊。
早上出来之时,杜五郎已经跟母亲说了,中午不回去吃饭,他们已经在醉仙楼定了包厢。
三楼的包厢很大,也很干净,八扇窗户全部打开,徐徐凉风吹进来,缓解了夏日的暑期。
杜九妹坐在床边,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脑子里闪现出一副名画《清明上河图》,描写繁华的古代城市繁忙景象。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人影映入杜九妹的眼脸,前面的一个胖胖的,身材矮小,穿了一身绫罗绸缎,眼睛很小,皮肤黝黑。这个人就是化成灰,杜九妹都能认出来这个人是谁!
“五哥,七姐,你们来看看,那人是不是杜大海?”杜九妹没有转头,大声对身后的哥哥姐姐们喊道,她虽然认出来,但不敢确定,便喊哥哥姐姐们来确定。
杜五郎,杜七妹听了,纷纷快走走到窗前,顺着杜九妹所指的方向看去,两人都十分惊讶。
“是啊,那人的确是杜大海,他身后面好像是杜大郎!”杜五郎仔细看了一下,“恒八叔,你派人去查查,是不是他们?对了,只要查清楚他们为什么来京城?还有谁跟过来?住在什么地方?”
对于杜大海一家,杜五郎深恶痛绝,只是碍于礼法,不能动这些人。他们在京城,日子还算平静,不想因为这些人的到来破会这份宁静!
“是,少爷!”恒八应下,下楼派人跟踪。
“待会回家,一定要跟爹娘说,有个心理准备,省得那些人闹出乱七八糟的事情,咱们不好收场。”杜九妹老气横秋说道,一看到这些人,就让杜九妹想起在杜家村的鸡飞狗跳的生活。
“是的呢!”杜八郎附和,“阴魂不散,烦死人!”
静怡公主不解,小声问道:“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那是父亲养父的长子,当年在杜家村没少欺负我们。当年差点卖了小七,小九儿,可恨的很!”杜五郎回答说道,“只是礼法上,那是父亲养父,养母的孩子,我们不能对付他们,落下恩将仇报的名声。尽管他们可恨,但我们每年还给那家人每年好多银子,够他们花的了,不知道他们现在为什么来到京城?”
哎,不知道为什么,杜五郎自从看到杜大海,杜大郎,总有种不好的感觉!
第五百零八章 徐家二房宠妾
可能是当年在杜家村,这家人给他们留下了心理阴影。即使现在已经有权有势,但仍旧不能彻底解决那家人,真是无奈!
“夫君,这里是京城,即使有些宵小乱动心思,我们也不会让那些人如愿以偿的。”静怡公主劝解道,以前她是知道夫君一家在乡村,但没想到日子过得如此艰辛,怪不得夫君手上的老茧那么多,即使养尊处优的日子,仍旧还有,原来都是小时候干活干多了。
对她夫君不好认的都是坏人,夫君厌烦的人,都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