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三十七章 都是诗词惹的祸
荷花会上结束之后,一些比较关注杜九妹的人,纷纷改变了看法,这算是杜九妹在荷花会上的最大收获。同时杜九妹的那首诗,更是在士子们流传。越读越有韵味,觉得只有犹如莲花一样的纯洁女子才可以写出这么至情至性的诗词。之前的那些流言,定然全部都是假的。
听到下面人的汇报,杜九妹整日乐呵呵,要知道一首诗可以有这么大的转变,她都有点想抄袭一本诗集的想法了。只是呢,这仅仅是想想而已!
“小九儿,这下你不用担心了,时间一长,那些流言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小。”当着杨氏的面,杜七妹笑道,让娘亲也高兴一下。
杨氏和杜七妹都是大晋朝本土女子,对名声看得比命还重要,她们做不到杜九妹的无动于衷,经常因为杜九妹的名声受损,一夜睡不着觉!
杨氏是家里最高兴的,嗔道:“哎呀,要是知道作诗就能改变状况,我早就让小九儿作诗了。小九儿,以后家里什么事情不让你忙活了,你就好好作诗。不会的,问你爷爷和舅姥爷。”
“咳咳!”正在喝茶的杜九妹被呛了一下,苦着脸,“娘亲,作诗哪有这么容易!那首诗也是我想了好几个月才想出来的。”
杨氏混不在意,摆摆手道:“就因为难,所以才金贵。我虽然不会作诗,但我也能听懂一些。从今天开始,一天上交一首诗,以后娘亲出钱给你弄个弄个诗集!让我家小九儿才名远播。”
杜九妹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她是会一些前世古人的一些名作,可也经不起一天一首啊。估计一个月都不到,就能把她肚子里的存货掏空。再者,杜九妹拷贝这些诗词心有顾忌,担心和这个界面的诗词重复。
之前连夫子的《春江花月夜》,就和前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模一样。
杜九妹背不出全部,但却记得其中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天哪。除了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他全部一模一样。
如此一来,每次杜九妹拷贝之前都会旁敲侧击舅姥爷。有没有见到过。就连这次荷花会的诗句,事先杜九妹跟风清扬和美人爷爷确认过!确认没有,这才作为她偶尔逆袭的存货。
“娘,作诗可不是买东西。花点钱就能买来,不可强求。”杜七妹赶紧帮着妹妹讲话。一天一首诗,小九儿估计能把头上的头发急得拔光了!这不是鼓励,会把小九儿逼疯的。
杜九妹见七姐帮她说话,鼓起勇气道:“是啊。娘亲,你可不能这么逼我,反正我做出来。”
杨氏见两个女儿如此急切。觉得自己貌似太过急切了,斟酌一下。想了想,道:“一天一首是有点多,要作好诗,需要时间,娘亲理解。既然如此,那就十天一首诗吧。”
“什么?”杜九妹站起来,“娘亲,还要作诗啊?”
杜九妹生气,杨氏也生气了,怒道:“要作,当然要作,谁来说情都没用。要是十天一首诗不愿意,那就一天一首,你自己选择!这件事请,我会盯着的,你若是敢躲懒,哼哼,你爹疼你舍不得打你,我可舍得!”
“娘亲啊,小九儿可是你亲生的,你不能如此对我。”杜九妹哀嚎,怎么可以这样啊!早知道作诗可以带来这么重的家庭作业,她绝对不会在荷花会背诗句,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不作诗,顶多不被人惊艳,又不会少她杜九妹一根毛;可作了这诗,让娘亲尝到了甜头,十天一首诗,要命啊!
作诗,杜九妹真的不会,难道娘亲这是要她做一个只会抄袭厚颜无耻的人吗?
杜七妹吓了一跳,还没见娘亲如此认真,生气过,赶紧拽着梗着脖子要理论的杜九妹,道:“小九儿,娘亲已经让步了,你也让步吧!否则一天一首,更累人!”
杜九妹见杨氏本着脸,没有半点松口,道:“十天太短了,我是能作诗,但做出来的诗句不好,你不能怪我啊!”
“哼哼!”杨氏瞪了姐妹两个一眼,“写了诗句,我就让你们大嫂带你们出去游玩,写不好,你们两个哪都别去,就在家里。”
杜七妹愣住了,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娘亲,不是让小九儿写诗吗?怎么我也要写啊?”
杨氏见杜七妹如此问,得意一笑道:“别以为娘亲没读过书,就不知道有红袖添香这一说。那李瑞是读书人,你若不会背诗,作诗,年轻时还好,到了年老了,就没有共同语言了,感情就会淡了。”
这是杨氏的经验之谈,她本是农家女,不认识几个字,可嫁过来之后,为了和杜大山有话说,经常让杜大山教她写字,背诗,感情特别好。现在回想起来,都甜蜜蜜的。就算现在,虽然老夫老妻了,但偶尔还背乐几句诗词,增加情趣。
杜七妹挠挠头,娘亲说的好有道理啊,可是她比小九儿还不开窍,怎么写诗啊!
想到杜七妹没有小九儿聪慧机灵,杨氏改口道:“你不是写诗也可以,但十天必须背诵二十首诗。要么就作一首诗,你自己看着办吧。”
杜七妹苦着脸,看看杨氏,苦着脸道:“十天背诵十首诗句行不行啊?”
“不行,不行,谁都不准偷懒。”杨氏郑重说道,“你们若是偷懒,我一定会好好教训你们的……”
杨氏像是受了很大刺激一样,非常激动,谁反驳她,都会被她无情的镇压!
杜七妹见状,拉拉杜九妹道:“小九儿,娘亲也是为我们好,你就答应了吧!不管如何,还有我陪着你呢!”作诗不行,那就背诵二十首是吧!十天时间,应该可以背得下来。
事情已定,无法改变,只得接受,杜九妹撅着嘴巴道:“好吧,不就是一首诗嘛,我自己作不就行了!”
杨氏见两个女儿答应了,点头道:“都是我的乖女儿,你们若是听话,你们以后想要什么,想去什么地方,只要跟娘亲说一声,娘亲都会同意。”
第五百三十八章 繁重的家庭作业
杜大山广陵王没有去,杜五郎和杜八郎跟他们叙述了今日在杜九妹今日在荷花会上的表现。广陵王讶然,这首诗的确是佳作,他不明白,小九儿能作出这么好的诗词?
杜大山心知肚明,这首诗太有名了,他也记得,这小九儿今天又抄袭别人的诗词了。不过当时情况的确不适合一般的诗句,抄就抄吧,反正除了他知道,也没人知道。
“呵呵,小九儿真人不露相啊!”广陵王笑笑,“以后经常让她作诗,我们多多评鉴,说不定咱们王府里还能出一个女诗人呢!”
广陵王对孩子们一向采取鼓励政策,只要愿意,只想想学,他就给提供一切条件。
杜大山面上尴尬,讪讪道:“呵呵,作诗这东西也要看灵感的,没有想法和灵感,怎么作也做不出来。”
别人不知道杜九妹几斤几两,杜大山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让她经常作诗,就等于让她京朝抄袭前世的诗作。他了解女儿,女儿不是那种厚脸皮的人。
杜五郎知道小九儿除了对酿酒比较勤快之外,其他事情都有点懒散,若是整日让小九儿作诗,估计能把那丫头脸上肉肉瘦没了。作为好哥哥,杜五郎当然要为妹妹挡着,道:“好诗句不容易作,等小九儿想作了,自然就作出来了。我们要是兴师动众的,小九儿一紧张,做不出来,也有可能。”
杜大山附和:“是啊,父亲,别为难小九儿。那丫头古灵精怪的,跟别人不一样。若是她喜欢,我们不催。她也会作,不喜欢的话,我们硬是逼着,她也不会作诗的。不会作诗又不是错,咱们总不能因为她做不出来诗句,就打她,不给饭吃吧?”
“自然不会。”广陵王笑笑。“小九儿是我孙女。我也心疼的。这件事请就算了,不过以后小九儿要是做出好诗,一定要给我看看。”
广陵王也知道自己的孙女。是个懒东西,还是听从众人建议,不逼着小九儿。
只是一边的风清扬对这一家宠妹妹,宠女儿。重孙女的三个男人很是无语,不上进的一家人!
“一定。只要她作诗,立即拿来给您看看。”杜大山保证说道,总算给小九儿推掉了重重的家庭作业。
这边搞定了,等到杜大山回到杨氏那里。杨氏正在笑吟吟吟诵今日杜九妹作的诗句呢。
杜大山笑笑,问道:“你也喜欢诗词?”
“谈不上喜欢,但是我女儿作的。我都喜欢。”杨氏笑眯眯的,放下手中写着诗句的那张纸。转头过来,“夫君,你是不知道,今日咱们小九儿,就因为这首诗,就让大家改观了,所以我已经给小七布置,十天要么背诵二十首诗,要么自己写一首。至于小九儿,我要求她十天写一首。”
杜大山挠挠头,这正是挡住了父亲那一头,媳妇这一头没挡住啊,这杨氏已经给小九儿,小七布置了作业。哎,小九儿,别怪老爸啊,你老爸已经尽力了。
不过杜大山很是好奇小九儿那么懒散的一个人能同意,疑问道:“小九儿,小七没反抗?就这么容易答应了?”
“一开始不答应,还跟我讨价还价,不过被我拒绝了!”杨氏坚决道,“不听话,我就惩罚她们。”
“啊?”杜大山更好奇了,柔弱的妻子,还会惩罚人,“闺女大了,可不能打啊!再说了,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不能不给饭吃!”
“我才不会用这样粗暴的方法呢!”杨氏反驳道,“不打不骂,吃好喝好,但我就不让她们出府!平日里,她们经常出去逛街,听书,下馆子,逍遥自在。不达到我的要求,哼,就别想出去!”
杜大山竖起大拇指,称赞说道:“还是娘子棋高一着啊!”
“夫君谬赞了,我这也是为了孩子们好。”杨氏笑道,“李瑞是年轻人……”
杨氏把让女儿念诗的理由说了一边,表明她不是个狠心的娘亲,都是为了孩子们好。
杜大山听了,一把抱住杨氏,笑道:“娘子说的是,夫妻若没有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疏离。现在孩子们或许不理解,等她们长大了,就了解你的苦心了。”
“是啊,她们两个孩子懂事,自然明白我的苦心。”杨氏笑道,服侍杜大山更衣,夫妻二人又聊了一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从这天起,杜元儿更加用心练习跳舞,而这边的杜七妹前两日憋着想写首诗,奈何实在写不出,便开始每天背诵诗。
至于杜九妹,哼哼,不就是写诗吗?来首简单的,是杜九妹前世小学一年级学的一手诗句,这个时代也没有。
十日过后,杨氏正襟危坐,等着杜七妹,杜九妹过来交作业!
静怡公主,杜五郎等人听说今天是杜七妹,杜九妹交作业,纷纷过来旁听。结果到最后,风清扬和广陵王也知道了,直接让人去广陵王那里交作业。
如此一来,大家又一起呼呼啦啦直接去了广陵王的书房遍会客的厢房。
杜七妹是姐姐,所以先交作业,上前道:“娘亲,我不会作诗,我背诵了二十首。这是二十首诗句,你看是我一首一首地背诵,还是您抽查呢?”
杨氏为了郑重,直接道:“全部背诵了吧?”
杜七妹之前做好准备,听到娘亲的话,便从第一首开始背诵,用了半柱香的时间就背完了所有的诗句,非常熟练。
“都知道诗句的意思吗?”杨氏问道。
“知道!”
“那好吧,这次完成地不错。这是明日去听书的门票,还有珍宝阁的一套首饰收据,已经给了钱,明日听完书,直接取回来便是。”杨氏笑眯眯说道,女儿听话,她也很